民间故事:双冤奇案
明朝永乐年间,在利州府下辖的广元县,有个叫周富的人,本性贪婪残暴,冷酷无情,靠着屠宰牲畜维持生计。
而在邻县昭化,有个名叫王福的商人,赶着十多头肥猪,准备前往外地贩卖,这些猪估算下来,价值大约三十两白银。
一天夜里,约摸一更时分,天色暗沉,王福途经广元县,恰好来到周富家门口。周富见王福赶着猪群,又看这夜深人静,四下无人,心中瞬间涌起恶念。
他表面上却满脸堆笑,热情得如同见到久别亲人,赶忙将王福迎进屋内,一边说着旅途劳顿,一边手脚麻利地准备了一桌丰盛酒菜,满脸殷勤地劝王福开怀畅饮。
王福一路长途跋涉,本就疲惫不堪,此时见周富如此热情,毫无防备之心,便放松了警惕,尽情畅饮起来。
几杯酒下肚,只觉头晕目眩,不知不觉便喝得酩酊大醉,瘫倒在地,不省人事。
周富见时机成熟,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狰狞。他找来绳索,狠狠勒住王福的脖颈,可怜王福还未从醉意中清醒,便一命呜呼。
随后,周富费力地将尸体拖到自家后园,丢进了一口早已废弃的枯井之中。他做事极为小心,处理完后,还仔细清理了现场,确保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就这样,王福的失踪悄无声息,此事竟无人知晓。
时光飞逝,一晃三年过去。昭化县又有一位名叫李逸的年轻富商,听闻广元县商业繁荣,商机众多,便前来此地做买卖。
李逸长相英俊,气质优雅,平日里就喜好风花雪月之事。周富的邻居,第三户人家,住着一位名叫赵强的裁缝,他的妻子林氏,生得婀娜多姿,面容姣好,是远近闻名的美人,凡是见过她的人,无不被她的美貌所吸引。
对门有个皮匠叫孙虎,早就对林氏垂涎三尺,多次试图勾引她,可林氏为人正派,每次都严词拒绝,孙虎始终未能得逞。
一日,李逸偶然来到孙虎的店铺买鞋,刚走到门口,便瞧见林氏在对面家门口倚门而望。林氏那楚楚动人的模样,瞬间吸引了李逸的目光,他顿时看得入了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李逸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向孙虎打听林氏的情况,得知她的丈夫是裁缝赵强。从那以后,李逸便时常购买上好的绸缎布匹,找到赵强帮忙裁剪衣服。
每次裁剪完成后,若是剩下一些零碎布料,他总会大方地说:“赵师傅,这些碎料就送给嫂子做鞋子吧。”
一来二去,李逸借着取衣服的机会,与林氏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对她的爱慕之情也愈发浓烈,简直到了朝思暮想的地步。
然而,日子一长,李逸因过度思念林氏,竟茶不思饭不想,渐渐染上了相思病,病情日益加重,最终卧床不起。无奈之下,他只好写信回家,让父亲亲自前来广元县,帮忙收完账目。
赵强有一个多月没见到李逸了,听说他生病后,有一天恰好从李逸家门口经过,便走进店里关切地问道:“李公子,听闻您身体不适,如今可好些了?”
李逸见赵强来了,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急切地说道:“赵师傅,我正盼着您来呢。若您肯救我一命,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然,恐怕我就要与您阴阳两隔了!”
赵强一脸疑惑,说道:“我又不懂医术,如何救您呢?但只要是我能做到的,定当全力以赴。”
李逸说:“赵师傅,您只要肯救我,自然就能治好我的病。”赵强更加纳闷了,问道:“李公子,您是我的主顾,平日里对我多有照顾,我怎会对您的病情坐视不管。
只是您得先告诉我,您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我能治得了吗?为何又要先给我银子呢?”李逸说:“赵师傅,您必须先收下这银子,并且答应我一定会救我,绝不反悔,我才会告诉您病症。”
赵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收下了这五两银子,说道:“李公子,我真的愿意救您,您快说说是什么病症吧。”李逸这才说道:“赵师傅,我这病并非其他原因,只是因为对嫂子的美貌思念过度,如今已相思成疾。
除非能与嫂子同宿一晚,了却我的心愿,让我心中的虚火降下来,然后再服药,才能挽救我的残生。万望赵师傅大发慈悲,成全我,我定会终身感激不尽。”
赵强听了,沉思良久,回答道:“李公子,我倒是愿意答应您,只是不知我娘子愿不愿意。”李逸连忙说:“赵师傅,只要您肯通融,嫂子想必也会体谅的。就麻烦您先帮我向她转达我的心意。”
赵强辞别李逸,回到家中,故意装出一副懊恼的样子。
妻子林氏见他神色不对,关切地问道:“当家的,你这是咋了,愁眉苦脸的?”赵强先是叹了口气,然后转而赔笑着说:“娘子,有件事,我实在不好开口。”
林氏说:“你我夫妻,有啥事不能说的,你就快讲吧。”赵强这才说道:“今天我去看望李公子,他说因为爱慕你的美貌,得了相思病。若能与你同宿一晚,或许就能救他一命,他还拿了五两银子给我。我看他是咱们的主顾,又孤身一人在外地,怪可怜的,一时心软就答应了他,可不知你的意思如何?”
林氏听了,说道:“李公子平日里为人宽厚善良,你也没少从他那里得到好处。如今他的生死就系在这件事上,要是能救他一命,也算是积了阴德。况且他是光明正大地拿着银子来求,又不是暗中做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既然已经答应了他,我就听你的安排吧。”
赵强得到妻子的应允后,立刻跑去告诉李逸,约定当晚就可以见面。李逸听了,欣喜若狂,满心欢喜地只等着天黑,好去赴这场与佳人的约会。
可谁能想到,前一个月李逸写信回家后,就在这天傍晚,他的父亲李丰恰好赶到了广元县。晚上,李逸只能与父亲同睡,根本无法脱身去赴约。
当天夜里,赵强拿着李逸给的三钱银子,自己跑去青楼寻欢作乐。而他的妻子林氏,精心梳妆打扮,穿戴整齐,满心期待地等着李逸前来赴约。
可是一直等到二更天,李逸都没有出现。林氏心中疑惑,便倚在门口张望。对门的孙虎早就注意到了林氏的举动,他手里还提着皮刀,见此情景,便走上前去,嬉皮笑脸地调戏道:“这么夜深人静的,嫂子你在这儿等哪个情郎呢?”
林氏一听,顿时柳眉倒竖,生气地说道:“我在等我官人,你休要胡说八道!”说完,转身就要进屋。孙虎却不依不饶,紧跟其后,追进屋里说道:“嫂子,你官人我看见他去娼家过夜了,今晚肯定不会回来了。
嫂子,你就跟我好一回吧,我一定会好好待你的。”林氏听了,气得大骂道:“你这无赖,竟敢如此无礼!明天我就告诉我丈夫,让他来收拾你!”孙虎见林氏态度坚决,心中恼羞成怒,恶狠狠地说:“我手里有刀,你要是不从,我就杀了你!”林氏毫不畏惧,大声喝道:“你敢杀我?”孙虎被林氏的强硬态度激怒,一怒之下,真的举起皮刀,割下了林氏的头颅,随后提着人头,出门挂在了周富的肉钩上。
第二天一大早,周富像往常一样早起宰猪,一抬头,突然看见肉钩上挂着一个人头,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他心里害怕极了,担心惹上麻烦,于是偷偷地将人头取下来,丢到了自家后园的枯井之中。这件事做得极为隐秘,没有任何人察觉。
等到赵强从青楼回来,一进屋,看到妻子被杀死,头颅却不翼而飞,顿时悲痛欲绝,惊慌失措。他第一时间跑到李逸的店里,愤怒地指责道:“李逸,你太狠心了!为何杀了我的妻子,她的头被你弄到哪里去了?”
李逸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惊讶地说道:“赵师傅,谁杀了您妻子?我昨晚家父到了,我根本就没去您家啊。”李丰也连忙解释道:“昨晚我儿子一直和我睡在一起,你怎么能诬陷我儿子杀了你妻子呢?
你这是想把罪责转嫁到我儿子身上。”赵强却不相信,破口大骂道:“肯定是你这老东西,恨我儿子生病,就把气撒在我妻子身上,所以才在夜里杀了她。”李丰根本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时之间也无法辩解。
无奈之下,赵强只好前往官府告状,他递上的状纸写道:“状告为挟仇害命之事:恶徒李逸,风流成性,四处寻欢。他觊觎我妻子的绝世姿色,却一直无法得逞,因此相思成病。
李逸的父亲李丰迁怒于我妻子,于七月十三日夜里,偷偷持刀潜入我家,杀死了我的妻子,还割下了她的头颅,至今下落不明。恳请官府追查我妻子的人头下落,严惩这个奸贼,为我妻子偿命。悲痛哭诉。”
李丰也为儿子李逸抱冤申诉,他的状纸内容为:“状诉为移祸之事:我儿子李逸孤身在外,因相思成病,花了五两银子,光明正大地与赵强商量苟且之事。他妻子也答应了当晚见面,可还没等成事,我恰好远道而来,我儿子因我在身边,实在无法赴约。
当晚,赵强的妻子不知被谁嫉妒杀害,还被偷走了头颅,他们却想把这灾祸转嫁到我儿子身上。我儿子私下买通奸宿,我又怎么会知道呢?就算我脾气再暴躁,也不敢轻易杀人啊。赵强的妻子或许是个暗娼,说不定是因为争风吃醋才被杀的,这与我儿子有什么关系呢?恳请官府明察详情,为我儿子洗清冤屈。叩首申诉。”
后来,李逸因为林氏的死,心中的思念之情渐渐消散,病情也逐渐痊愈。保宁府的陈知府接到此案后,将相关人员提来审问。
赵强说:“我妻子不是暗娼,向来没有与外人交往,这是邻里都知道的。只有李逸贪图我妻子的美色,相思成病,还真的用五两银子求买通奸,当晚我妻子就被杀了,不是他杀的还能是谁?”
李逸辩解道:“如果我要恨她杀她,应该在她不答应我的时候就动手。现在我已经花银子买通了,你们夫妇也都同意了,我为什么还要杀她呢?肯定是另有仇人杀了她。”
陈知府说:“只有与他人有苟且关系的妇人才会因为争风吃醋而被杀,这个妇人向来品行端正,是你花钱买通她苟且,你怎么能推脱说是别人杀的呢?赶紧把妇人的头交出来吧。”
李逸说:“是别人杀的人,我怎么知道头在哪里?”陈知府见李逸不肯承认,便稍微动用了一下刑杖,可李逸还是坚决不认。无奈之下,陈知府只好将此案作为一桩疑案,把李逸发回广元县监狱,等待日后再做审定。
又过了一年,张巡按到广元县巡察。李丰找到赵强,对他说:“我儿子和你妻子是两情相悦的人,绝对不会杀你妻子。如今死者不能复生,你不如找个好女人,我出银子帮你再娶一个,你就写个撤诉书吧。”
赵强听了,觉得有道理,便依照李丰的话写了撤诉书。可张巡按却不批准,他说:“人命关天,如此重大的事情,岂能私下了结?我要亲自到你家去审问。”
于是,张巡按坐着轿子来到了赵强家,把一两个邻居找来询问:“这个妇人曾经有过奸夫吗?”众人都一致说:“没有。”张巡按听了,生气地说:“这个妇人向来没有与外人有苟且之事,那肯定是李逸杀了她无疑。”
于是,张巡按判定李逸死罪,让他为林氏偿命,还下令将李逸拉到街上,重打三十大板。
打完之后,张巡按回到衙门,私下吩咐衙役刘勇说:“我问你一件事,你到街上去打听,要是有人说李逸冤枉,你就立刻把他抓来见我。”刘勇领命后,立刻前往街上打听。
在街上,他听到有人说:“这个妇人被杀的事情实在是不明不白,又不知道她的头在哪里。要说不是李逸杀的吧,可那夜只有他去赴约了,大家都对此事议论纷纷,感到十分可疑。”
有一个皮店的徒弟问孙虎:“孙师傅,你说李逸到底是不是真的杀了那个妇人,他是不是被冤枉了?”孙虎叹了口气,说:“这天下哪有什么真事啊,这个人确实是被冤枉的。”刘勇听到这话,立刻将孙虎抓了起来,带到张巡按面前。
张巡按让人给孙虎上了夹棍,厉声叱问道:“我已经查明,赵强的妻子是你杀的。我之所以惩罚李逸,只是恨他公然买通奸宿,所以才打他,哪里是真的要让他偿命呢。你现在老实把妇人的头交出来吧。”
孙虎一开始还不肯承认,可实在受不了酷刑,最终只好吐露实情:“那个妇人是我想调戏她,她不从,我一怒之下就杀了她。她的头我当时挂在了周富的肉钩上,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
张巡按立刻下令将周富抓来,问道:“去年七月十三日,孙虎把一个妇人的头挂在你家肉钩上,你把它埋到哪里去了?”周富见说的是别人杀人的事情,觉得与自己无关,一时疏忽,忘记了自己曾经谋杀猪客王福的事情,便如实说道:“那天确实有个妇人的头,我怕惹祸上身,就把它丢到后园的古井里去了。”
张巡按随即命令押着周富,带着仵作一同去古井取头。到了古井边,仵作下井后,不仅取出了一副头骨,还意外地取出了一副完整的骸骨,一并送到了衙门。
张巡按见此情形,心中明白这肯定是周富曾经谋害的人,便问道:“这是谁的骸骨?你是在什么年月谋害人命的?你要一五一十地招来,免得受刑。”
周富心中有鬼,见事情已经败露,知道是冤家债主找上门来了,不等动刑,便直接招供道:“四年前,昭化县有个猪客叫王福,夜里赶着十多头猪来到我家。我一时财迷心窍,就把他谋害死了。”
李丰听了,惊讶地说:“王福是我的邻居,他借了我的银子做本钱去买猪,我一直不知道他死在了哪里。没想到今天真相大白,这可真是追查一个冤案,却意外地洗清了两个冤案,难道这不是天理昭彰吗!”
最终,张巡按做出判决:“经审理查明,周富乃市井恶徒,贪婪成性。趁猪客王福夜里投宿,贪图钱财,用酒灌醉后将其缢死,抛尸枯井,手段残忍,行径恶劣,杀人越货,人神共愤。其谋财害命之罪确凿无疑,依律当处死刑,以正国法。
孙虎身为下贱之辈,却心怀不轨,妄图玷污良家妇女。夜间言语调戏不成,竟恼羞成怒,持刀杀害无辜。还将首级挂于肉钩,又埋尸枯井,其行为禽兽不如,强奸未遂又杀人,罪大恶极,判处死刑,以平民愤。
李逸虽用钱买通奸宿,行为不检,但因其相思成病,且未实际参与杀人,念其情有可原,从轻发落。
赵强为财纵容妻子与人通奸,致妻子丧命,违背伦理道德,施以杖刑,以儆效尤。”此案审结,百姓皆赞张巡按断案如神,能让冤屈得雪,彰显天理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