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卖身只为给丈夫治病,大蛇却说:你丈夫没有病,你才有病

女子卖身只为给丈夫治病,大蛇却说:你丈夫没有病,你才有病

王店镇的名媛王玉莲,出自当地富商王员外之家。这对夫妇对他们的独生女儿爱护有加,王玉莲宛如掌心宠物,备受呵护。这种过度的宠爱使得她养成了娇纵的性格,无论何事,都要按照她的心意来行事。

随着岁月的流逝,王玉莲十六岁那年,少女心开始蠢蠢欲动,幻想着自己能够经历一段美好的爱情。

有一天,王玉莲和她的丫鬟小翠驾驶着马车前往城里的庙会,热闹非凡。她们听说街头聚集了众多人群,兴致盎然地走了过去。在人群中,她们发现一个年轻少年正在进行精彩的杂技表演。

那位少年虽然身穿朴素,但风采翩翩,似乎只有十八九岁的模样。王玉莲心中的小鹿开始跳跃不已,她那双充满柔情的桃花眼紧紧地盯着少年的面容,不停地为他的表演喝彩。

表演进行了一段时间,少年抱拳说:“感谢各位老少爷的光临,有钱的请捧个钱场,没钱的也请捧个人场!”说完,他便拿起一个木匣开始收取观众的小费。

当董光辉走到王玉莲身旁时,王玉莲示意丫鬟小翠将一包银子放入木匣,赞叹道:“小哥哥的表演太精彩了!”

年轻人听到这位容貌秀美的女子称赞自己,顿时眼中放光,脸上泛起红晕,谦虚地说:“只是一些小把戏,小姐太过奖了!”

董光辉接过一袋钱,继续开始表演,而王玉莲则一直站在一旁观看。随着天色渐晚,小翠提醒她该回家了,但王玉莲却不舍离去,坚持等董光辉表演结束再离开。

天色渐暗,董光辉整理行装准备离开。王玉莲请小翠打听了董光辉的名字,并询问明天是否还在这里表演。

机智的小翠明白王玉莲的用意,走到董光辉身旁询问,得知他的名字后,董光辉表示明天依然会在这个地方表演。

知道他会再来,王玉莲松了口气,雇了一辆马车回家。接下来的几天,王玉莲带着小翠进城,为董光辉助阵,抽空与他攀谈几句。

王玉莲在交谈中得知,董光辉居住在城东的董家村,他的父亲是个杂技艺人。自四五岁起,他就跟随父亲学习杂技,然而在去年,他的父亲因一次高难度表演失去了生命。如今,他和母亲相依为命,通过表演杂技来维持生计。

王玉莲听完董光辉的故事后,对他产生了同情和爱慕之情。她认为董光辉是一个坚强、有责任心的年轻人,这是许多富家公子所缺乏的品质。

为了赞助董光辉,王玉莲几乎每天都奔波于城里。她的异常行为引起了王员外夫妇的注意,李氏便将小翠叫到屋内进行询问。

小翠毫不隐瞒,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李氏。李氏又将这一情况告知了丈夫,夫妻俩都感到担忧。王财主说:“女孩大了,得为她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免得惹出什么风言风语!”

李氏附和着说:“是啊,玉莲也已经十六岁了。我十六岁那时都嫁给了你!”

两天后,王员外为女儿物色了一个姻缘,对象是同镇的苏家。苏家世代从事商业,拥有百亩良田,家境富裕。与王家算是门当户对。

苏家公子名叫苏万里,虽然苏员外是商业精英,但苏万里并没有经商的天赋,相反对读书充满兴趣,是个典型的文学爱好者。

王玉莲听到父亲将自己许配给苏万里,百般不乐意地说:“苏万里啊,嘴笨舌头笨,整天就知道读书,成天变成个呆子,我才不想嫁给他呢!”

李氏劝解道:“苏家门第好,苏万里用功读书,前途不可限量。即便他考取功名,你也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就算他不能考取功名,你这辈子也能够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王玉莲却坚持说:“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就算是美味佳肴也如同嚼蜡。嫁给自己心仪的男人,吃苦受累也会是甜的!”

王财主和李氏见女儿意志坚定,不再劝说,而是决定去找董光辉,希望他能够离开他们的女儿。

一天,董光辉正在整理摊位准备回家,突然一个陌生男子走了过来,对他说:“你就是董光辉吧?”

董光辉看着这位陌生人,不知道他为何而来,便礼貌地回答:“是的,请问您是哪位?”

这位陌生男子自我介绍道:“我是王财主,王玉莲的父亲。玉莲从小就被宠坏了,她不会过苦日子,我希望你能离开她,因为你们两个根本不合适。”

董光辉对王财主的话感到有些疑惑,尽管他对王玉莲有好感,而王玉莲也对他有好感,但二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关系,更别说什么离开与否了。

“您可能有些误会,我和您女儿之间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更不存在离开的问题。”董光辉说完,便背着摊位上的东西离开了。

当王玉莲再次去看董光辉的表演时,董光辉故意对她冷淡,王玉莲见状心生委屈,不禁掉下眼泪,问道:“我到底得罪了你什么?”

董光辉回答说:“你是千金大小姐,而我只是个穷小子,我们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最好还是保持距离。”

“为什么你突然变了?”王玉莲追问。

“因为你父亲说我们不是一路人,所以我们还是少说话为好。”董光辉坚持己见后离去。

王玉莲听后心生愤怒,回家质问父亲,王财主一再强调董光辉只是个杂技艺人,地位低下,不值得她委屈自己。

“玩杂技又怎么了?人家靠本事吃饭,我就是喜欢他,我这辈子非他不嫁!”王玉莲愤然说完,关上房门哭泣不止。

面对女儿的决绝态度,王财主和夫人商讨着如何劝说她。夫人劝说说:“这孩子自小被宠坏,一旦认准了的事情就难以改变,这事情难办啊!”

“放任她胡来吗?如果她真的嫁给那个穷小子,我在社交圈的脸面往哪搁?不行,我明天就去找那小子……”

李氏忧心忡忡地表达:“要是女儿知晓此事,我担心她会情绪激动!”

夫妇俩企图让女儿对董光辉死心,但又担心王玉莲难以接受。在反复权衡之后,王员外最终决定亲自前往董家一趟。

在次日天未亮之时,王员外匆匆启程前往董家村,而李氏则在家中焦虑地守望着女儿。她心中充满忐忑不安,直到王员外回来并表示事情已经妥善处理。

一天不见如隔三秋,王玉莲在家里生闷气了两天,无法再忍受,于是叫上小翠陪同前往城里。他们来到熟悉的地方,却惊讶地发现董光辉的身影不见了。询问周边商铺,才得知董光辉已经两天未露面。

王玉莲心有不甘,前往董家村寻找,却得知母子已经搬离。她明白这必定与父亲有关,于是怒气冲冲地回到家中。

“你究竟做了什么?你把他们弄到哪里去了?”王玉莲气冲冲地质问王员外。

“玉莲,你醒醒吧!那小子就是贪图钱财,为了一百两银子而离开,这样冷酷无情之人不值得你这样!”王员外以柔和的口吻说道。

王玉莲坚持道:“他是一个坚强、有担当的人,我不相信他会为了金钱而做出这样的事情。即便真的收了,也定有苦衷!我一定要找到他!”

王玉莲每天前往县城打听,一个多月过去了,却依然没有找到董光辉的踪迹。由于过度思念,她患病了,不进食不喝水,整日躺在床上泪流满面。看着女儿日益消瘦,王员外夫妇心生怜悯。

李氏哭着对丈夫说:“如果玉莲有个三长两短,我也活不下去了……”

王员外心情烦躁地在屋里徘徊,说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就在这时,小翠进来报告,说有一位老道士请求见王员外。王员外颇感惊讶,走出屋子见到一位身穿青布衣的老道士。

老道士言道:“贫道路过贵府,发现贵府上空气氛沉闷,若不及时化解,三日之内必有不幸发生!”

王员外虽然有些怀疑,但考虑到女儿的情况,还是急忙将老道士请进了屋中。

“先生说我府上聚集了郁结之气,这种郁结之气是从何而来的呢?”

老道士微微一笑,沉吟片刻后说:“阁下问得有趣,似乎早已知晓答案。小姐最近得了一场相思病,一病不起,这郁结之气当然是从她身上发散而出。若不及时驱除,小姐的性命恐怕会在三日之内有所威胁!”

这位老道士初次造访,却对王府内情了如指掌,尤其是知晓王玉莲患上相思病,让王员外对他更加肃然起敬。他内心深感担忧,急切询问如何解救女儿。

老道士语重心长地说:“姻缘本是天定,半点也不由人力左右。唯一的破解之法,便是顺应天命!”

王员外听闻老道士的建议,心头颇为犹豫,不知如何是好。对于女儿的婚姻,他实在不忍心让她嫁入门不当户不对的家庭。他迟疑地问:“莫非别无他法了吗?”

老道士缓缓起身说:“我已经为阁下指明了解决之道,走不走,全凭阁下自己决断。”说罢,他离开了,留下王员外独自站在那里,心乱如麻。

李氏在门外倾听了老道士的谈话,见他离去,她上前安慰丈夫:“咱们家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她选择嫁给谁,就由她自己决定吧!将来这家产也都归她所有,她不会过上苦日子的!”王员外对老道士的话深信不疑,只得硬着头皮同意了。

为了女儿能够早日康复,王员外迅速组织人力寻找董光辉。两天的搜寻并没有找到踪迹,正当他心灰意冷之时,邂逅了那位道士。道士告知董光辉在县城西南方向,却遗憾地未提供具体地址。

最终,王员外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找到了董光辉和他的母亲刘氏。刘氏冷漠地说:“我已离开故居,你还有何企图?”

王员外解释道:“你误会了,我来是为了商议两个孩子的婚事!”

刘氏冷峻地表示:“你家门第高贵,我们无法相提并论!”王员外为了女儿的幸福,只能低头向刘氏道歉,并承诺将来会善待董光辉。他说了一番好话,才勉强得到刘氏的勉强同意。

得知父亲要把她嫁给董光辉后,王玉莲前去提亲,同时表现出肚子饿的样子。李氏欣喜若狂,立刻命人准备了她最爱吃的饭菜。

然而,王员外见女儿病情好转,内心不甘心甚,迟迟不确定婚期。王玉莲似乎察觉到了父亲的犹豫,心情再次陷入低谷,食欲也荡然无存。

李氏见状,急忙催促丈夫尽快办理他们的婚事。王员外深知女儿相思病的厉害,于是选定了良辰吉日,决定让二人成亲。

很快,吉日到来,王员外将董光辉母子接至家中,为他们举办了婚礼。婚后的日子幸福而温馨,王玉莲感到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为了女儿的未来,王员外决定不让董光辉再从事杂技表演,而是携手经商。董光辉口才了得,头脑灵活,勤奋努力,成为王员外的得力助手,也改变了王员外对他的看法。

董光辉提议扩大经营,王员外租了城里的店铺,带着家中的积蓄外出进货。然而,在途中遭遇盗匪抢劫,财物被掠,王员外和董光辉侥幸保住性命。

昔日富丽堂皇的王家如今一贫如洗,王员外夫妇一夜之间白了头发。董光辉安慰说:“岳父岳母,请放心,家里遭受如此劫难,我绝不会丢下你们不管!我会外出谋生,养活你们!”

王员外希望东山再起,但资金匮乏,只能同意董光辉重新从事他的老本行。在生死存亡的压力下,面子变得微不足道。

董光辉每天在城里进行杂技表演,但挣来的钱勉强够维持生计。他为了让岳父母和妻子有饭吃,只好把买来的米面分给他们,而他和老母亲只能勉强充饥靠野菜度日。人心都是肉长的,但王员外夫妇心情沉重,只好分给亲家母一同分享食物。

王家本已屋漏逢连阴雨,日子过得已经难以为继。然而,老天爷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们。在一次淋雨后,董光辉突然病倒了,病情十分严重。王玉莲扑在丈夫身上痛哭,王员外夫妇心如刀割,泪如雨下。刘氏见到儿子这样,也极度哭晕过去。

郎中检查后告诉他们:“要治好他的病,需要大量的钱。但如今你家贫困,医治之路堪忧。我看还是让他去吧!”听到这话,王玉莲晕了过去。

王员外夫妇急忙给她灌热水,经过一番折腾才将她唤醒。醒来后,王玉莲在心中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要卖身救夫。

次日清早,王玉莲趁着父母还未醒来,悄悄溜出家门,踏上前往县城的路途。然而,当她走到城门口时,发现一群人正在那里议论纷纷。她心情沉重,却毅然继续往前走。

“这是从仙峰山上捕捉到的蛇,吸收了日月精华,是上等的药材。泡酒喝可以治百病……”王玉莲听到这喊声,停下脚步。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救夫。

她挤进人群,看见一条大青蛇被茅草捆住,“这蛇泡酒真的能治病吗?”

卖蛇人一脸认真地说:“仙峰山你听说过吗?那可是人间仙界,那上面的生灵都有仙气。这可不是普通的蛇,泡酒喝不但能治病,还能青春永驻。男人越喝越健壮,女人越喝越年轻。这位娘子这么美,若喝了这蛇酒会更美的,娘子要不要带回去试试?”

王玉莲想着用药酒为丈夫治病,问道:“你打算卖多少钱?”

卖蛇人说:“今天遇见也算有缘,我看娘子真心实意想要买,我不赚你的钱,给二两银子就行了。”

王玉莲下意识地摸摸口袋,却发现一个铜板都没有。卖蛇人似乎察觉到了,说:“小娘子今天没有带钱也没关系,你可以把手上的戒指留下,明日你拿钱来找我,我把戒指还给你!”

王玉莲的首饰已被她卖光,只留下最后一枚戒指。起初她犹豫不决,但考虑到大蛇的酒可以治病,她毅然取下戒指,说:“拿去吧,我要这条蛇!”

卖蛇的人接过戒指,在嘴边咬了一下,笑容满面地将大蛇放进袋子里,递给了王玉莲,说:“回去迅速泡制,七天后即可服用!”

王玉莲提着蛇,内心充满期待。如果蛇酒能治好丈夫的病,她就无需再卖身,两人仍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她快步朝家走去,在一段僻静的山路上突然听到有人说:“小姑娘,请你放了我吧!”

吓了一跳的王玉莲四处张望,却看不到任何人影。声音再次响起:“我在这里!”

王玉莲发现声音的来源时,脸色突变,她放下手中的袋子,惊慌地说:“你是……蛇妖吗?”

“我是一条修炼千年的大蛇,被捕蛇人抓住了,求你放了我吧!将来我会报答你的!”大蛇恳求道。

王玉莲看着地上的袋子,心思纠结,想到卧病在床的丈夫,她犹豫地说:“我要用你泡酒给我丈夫治病……请你原谅我不能放你……因为我太爱他了,我不能没有他……”

大蛇说:“别傻了,你丈夫根本没有病,你才有病……”王玉莲听后难以置

董光辉已经去世,刘氏的内心如同灰烬般冰冷。她告别了王员外夫妇,声称要离开前往外地投靠亲戚。面对王员外夫妇的混乱,他们在自己的痛苦中无暇他顾。既然刘氏有亲戚可以依靠,王员外夫妇同意了她的离去。

刘氏准备匆忙离开,然而突然间,一名身着青衣的男子挡住了她的去路,警告道:“你做了坏事,却想逃避责任?”

“你……你在说什么胡话?你是谁?”刘氏退后一步,神情慌乱。

青衣男子回应:“你看看这是谁?”两个被捆绑的人随即被带入屋中。这两人正是老道士和董光辉。刘氏一眼看去,吓得脸色苍白,瘫软在地。

王员外夫妇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因为董光辉明明已经去世了,怎么会又活过来?

王玉莲早已从别处得知事情的真相。她走到董光辉面前,抬手狠狠掴了他一巴掌,怒骂:“董光辉,你简直不是人!我对你那么深情厚意,为了你可以放弃一切,你却对我如此无情!”

董光辉指着刘氏说:“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就是她!”

刘氏冷笑着看着王员外,说:“我要为我女儿报仇,让你尝尝失去女儿的痛苦!”说罢,她从脸上揭下一个面具。

王员外差点晕厥过去,万万没想到刘氏竟然是他的初恋情人刘春秀。

在与李氏成婚之前,王员外曾与刘春秀私下交往并许下终身承诺。然而,刘春秀意外怀孕,王员外的父亲得知后大发雷霆,强迫他娶了李氏。

刘春秀含冤而亡,王员外不知情。为了掩饰事实,刘氏被迫嫁给了董光辉的父亲,即董光辉的后母。刘春秀在悲痛中产下女儿,但不幸夭折。刘氏将所有的怨恨归咎于王员外,发誓要让他尝尽失去女儿的痛苦。

刘氏的目标是害死王玉莲,而董家父子则图谋着夺取王家的财产。三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他们的阴谋。

董光辉和王玉莲的相识一开始就是一个巧妙设计,王家人被巧妙地引导,逐渐陷入他们设置的圈套。

在王员外注视着刘春秀的时候,他不得不揭开多年来隐瞒的秘密:“你生下的孩子并没有夭折,玉莲就是你的亲生女儿!”

这番话震惊了刘春秀,她不愿相信这一切是真实的。她坚称自己的女儿在刚出生时就夭折了,怒视着王员外说:“我的女儿早就离世,她怎么可能是我的亲生女儿?你在胡说八道!”

王员外坚称:“我说的都是实情,当时是你的丈夫亲自将孩子带来的。我深知对不起你,但我将欠你的一切都补偿在孩子身上,我的妻子对她疼爱有加,视她如亲生女儿。”

刘氏情绪失控,扑向老道士,撕去他脸上的面具,怒声质问:“董万年,你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你说我女儿还在,到底是真的吗?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看到董万年的真实面貌,王员外也感到吃惊:“董万年,你亲自将孩子带来,为何却说孩子夭折了?”

事到如今,董万年只能勉强承认当年的所作所为,对刘春秀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孩子好!”

刘春秀拽着董万年的衣领,情绪激动地嚷道:“既然你知道玉莲是我的女儿,为何要加害她?你说?你为什么这样做……”

“孩子,你……你真的是我的女儿吗?”刘春秀跑到王玉莲身边,欲抱她一下,却被王玉莲一推,怒斥:“我不需要你这样毒辣的母亲,别碰我!”

刘春秀望着董家父子,咬牙切齿地说:“你们让玉莲中了毒,今天我就要让你们陪葬!”说着,她拿起桌子上的一把剪刀朝董光辉刺去。

董光辉躲闪不及,剪刀刺中了他的胸口,他倒在地上鲜血直流。董万年欲逃离,却被一位青衣男子拦截,二人被带到县衙。

刘春秀抽泣着说:“孩子,你体内有毒,这毒无解,只能通过转移给他人来解救你。赶快找个人嫁了吧,将毒转移出去,否则三天后你就会毒发身亡!”

王玉莲轻蔑地扫了一眼刘春秀,恶狠狠地说:“你这个毒妇,害我还不够,居然还想要我去害别人,我可不会陷害无辜!”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青衣的男子从县衙返回,豪气地宣布:“玉莲姑娘,我愿娶你!”王玉莲顿时认出这位青衣男子正是她曾经放生的大蛇,于是她点了点头,答应了他的求婚。

青衣男子领着王玉莲来到一处隐蔽的山洞,从口中吐出一颗闪烁着金光的蛇胆说:“你食用它,身体内的毒素将会消散!”

王玉莲凝视着蛇胆,犹豫地问:“那你以后怎么办?没有蛇胆,你就无法变成蛇了,永远保持人的形态,你愿意吗?”

青衣男子坦言:“没有了蛇胆,我永远失去了变身的能力,注定无法再成为蛇,你愿意为我做这个决定吗?”

王玉莲脸上泛起红晕,羞涩地垂下头,轻声说:“我愿意!”

男子笑道:“从今以后,你就叫我青山吧。只要你愿意,我会永远宠爱你!”二人紧紧拥抱,当晚步入了洞房。

至于董家父子,已被判处死刑,而王家的财产也归还,刘春秀,王玉莲的亲生母亲,因愧疚之情,请求知县宽大处理。知县最终允许她出家为尼,以赎罪之心。

青山和王玉莲孝敬王员外夫妇,照顾他们至终老,夫妇离世后,二人便神秘失踪,行踪不再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