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上山祭祖,好心把别人的墓碑扶正,道姑:你真是糊涂呀

书生上山祭祖,好心把别人的墓碑扶正,道姑:你真是糊涂呀

在唐朝天宝年代,一位读书人名叫空信竹,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小镇。尽管他勤奋苦读,却因天资一般,未能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幸运的是,他有一位在都城任职的同乡官员支持,成功为他争取到了一个小县的县尉职位,虽然仅为九品。

尽管官职微不足道,空信竹仍然算是步入仕途,成为官员行列中的一员。在赴任之前,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按照传统,他需要进行祭祖,向祖先报喜,请求他们继续保佑他在官场上发迹。

在吉日选定之后,空信竹与家族成员一同带着祭品上山祭祖。抵达空家坟场时,他摆放了祭品,点燃香烛,虔诚地念着祭文并行礼,然后返回家中。

在返回的路上,大家选择了一条小山路,径直经过一片墓地。在路边,他们看到一个坟墓,墓碑已经倒了,周围长满了杂草,似乎已被雨水冲刷得不成样子。这显然是一座无人照顾的坟墓。

空信竹心生怜悯,对家族成员说:“大家一起来帮忙,把这块墓碑扶正吧。”一位老者忙制止:“别管了,你没看清,这是谁家的坟?”空信竹仔细一看,才发现是须家的坟地。原本,须家人丁兴旺,但在二十多年前,家族因一位贪官而遭受牵连,贪官最终被罢官斩首。家族从此一蹶不振,后人都搬离了这里,留下须家的坟地无人打理。空信竹深感这位贪官的不幸,甚至连墓碑都无人扶正,于是说:“这也挺可怜的,我们还是帮帮他吧。”

在平时,空信竹的言辞往往被人忽略,毕竟在族群中,他是最年轻、辈分最低的一员。然而,如今他的身份有了改变,成为了朝廷官员。只要他在场,族人们的信心就会倍增,没有人敢对他们妄动。因此,尽管大家觉得这个举动有些不合理,仍然听从了他的命令,一同上前帮忙,与空信竹一道,将坟墓的墓碑扶正,重新埋好土。

夜幕降临时,族人们畅饮至深夜才散去。空信竹匆匆忙忙地整理一番,然后躺上床准备入睡。不久后,他看见一只巨大的乌龟,背着坚固的壳,手握双锤,迈着大步冲进了房间。乌龟站在床边,龇牙咧嘴地对空信竹喊道:“胆大妄为的家伙,竟然插手别人的事务,须贪官的坟墓由我来看管,怎能随便扶正?为了给你一点教训,尝尝我的锤击吧。”

说罢,右手高举铜锤,狠狠地砸在空信竹的左脚背上。空信竹感到一阵剧痛,猛地惊醒过来。他坐起身,点亮油灯,检查左脚,幸好没有异样,于是他安心地再次入眠。

次日早晨,空信竹一站起来,左脚踩地时感到一阵刺痛。吃过早餐后,妻子请来族人请医师为空信竹治疗。医师笑着说:“县尉大人,这是劳损所致,敷两贴药膏,休息几天就会好的。”

然而,空信竹在家中卧床半个月,左脚仍然疼痛难忍,且脚背开始溃烂流脓。他意识到这样下去可能会影响到上任的时间,于是想起那晚乌龟的警告,心生疑虑。他让妻子召来堂侄,悄悄地去须贪官的坟地查看一番。

过了一段时间,堂侄回来了,神秘兮兮地说:“小爹,你猜怎么着?须贪官的墓碑又倒了,这可奇怪了吧?”

空信竹愣了一下,挥手让堂侄退下,心中沉思起来。事情显然充满了离奇之处,看来他的脚病不仅仅是医学可以解决的。想到这里,他唤来妻子,让她请巢道姑前来。

约过了一个时辰,巢道姑到了。空信竹将那晚的怪梦和脚病情告诉了她,巢道姑责备道:“真是糊涂!你身为一位文官,怎么能如此愚蠢呢?须贪官在死后受到了阴司的惩罚,因为他的坟墓无人打理,魂魄被压在墓碑下,由乌龟看守。你无意中将墓碑扶正,让须贪官的魂魄得以逃脱,目前阴司正在四处追捕他。”

巢道姑长叹一口气,提醒道:“做人固然应该有同情心,但同情心并不是随意使用的工具。善良是有界限的,对待善良的人是积善行德,但对待恶劣的人,善良就可能变成助纣为虐。”

空信竹羞涩地说:“仙姑说得有理,我确实在对待事情上欠缺分寸,误用了善心。不过,请问仙姑,我脚痛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巢道姑笑道:“时机未到,等待时机到来,病痛自会消失。”

巢道姑离去后,空信竹立即起草了一份请假文书,委托堂侄送至县衙并报告吏部,因为他担心无法按时赶上任职。巢道姑又笑着叮嘱:“你这病不需要医者,唯有深刻的教训才能使人铭记。”

过了一段时间,空信竹的脚上疮口愈发恶化,渐渐露出白骨,剧烈的疼痛让他痛不欲生。他暗自感慨,白骨都看见了,这的确是刻骨铭心的经历。他内心对贪官的憎恨也愈发深刻。

有一天,空信竹实在无法忍受,奋笔疾书,写下了一篇严厉谴责贪官的文章,言辞激烈充满怒气,呼吁须贪官受到应有的痛苦,表达了正义之声。

夜幕降临,空信竹拄着拐杖来到后院,高声朗读了骂贪官的文章,随后将其点燃,灰烬飘扬而起。

不久后,一个朦胧的身影出现在远处,拱手致歉说:“县丞大人,小的罪该万死,不应该让您的好意变成坏事。您的骂醒了我,我决定去投案伏法。”说完,如烟雾般飘然离去。

原来,须贪官的魂魄寄托在空信竹的衣物上,随之回到他家,潜伏在茅厕中。神将天兵对污秽之物避而不及,因此茅厕未被搜索,使须贪官逍遥法外。

第二天早晨,空信竹惊喜地发现脚不再疼痛。经过一段时间,疮口逐渐愈合,再过一段时间,他恢复了正常行走能力。于是,他给吏部写信,请求上任。

然而,原本的县尉职位已经有了人选,幸好有一个偏远的中等县城缺乏正九品下的县丞,吏部决定让他填补这个空缺。

收到委任文书后,空信竹欢喜若狂。他莫名其妙地晋升了两级官职,直到后来他才明白,原来那个夜晚,为什么贪官们称呼他为县丞大人。

携带着妻儿,空信竹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在他的任期内,他一直秉持着支持善良、抵制邪恶的信念。每当遇到善良的人卷入官司,他总是倾向于支持善良一方;而对待恶人,即便他们送上千言万语的金银财宝,他也毫不动心,坚决按法公正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官方声誉传遍开来。最终,空信竹一直做到了正六品的高位。

事实上,有很多人在区分善恶时丧失了分寸,盲目地帮助他人。这种行为有时候会无意中助长歪风邪气。正如一位道姑深刻地指出的那样,善良是有明确界限的。对于好人,善良是一种行善积德的表现;而对于坏人,行善就等于助长邪恶。本故事采用了夸张的文风,通过具体事件来寓意并劝告世人,与过时的封建观念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