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鬼救书生

 

善鬼救书生

明嘉靖初年,浙江有一个读书人名叫孔阳。有一年孔阳骑着毛驴去京城赶考,路上经过一片荒山野岭,此时天已黑,正所谓月黑风高夜,天上乌云蔽月,四处昏暗一片,孔阳壮着胆子继续赶路,忽看前面百余步外似有一团模模糊糊的亮光,仔细一看却是一个身着光鲜亮丽的绝美女子挑着一盏灯笼走在前面,见此情形孔阳心里好奇也跟在灯笼后亦步亦趋。

走了一段时间前面的白衣人慢慢加快了脚步,就在马上要追上之时,白衣人突消失不见,那盏灯笼还在荒草间扔着,火焰跳跃闪烁,似乎马上就要熄灭。孔阳满腹狐疑地上前查看,不料待走到近前一看,有一锭白灿灿的银子落在草丛中。孔阳从毛驴背上下来,俯身将银子拾起,这时耳边传来一阵女子的说话声:“公子好运气!”

孔阳抬头定睛一看,只见站在灯前的居然是一个年轻靓丽的少女,这女子年约十七八岁,提着灯笼,身着一袭杏黄衫,面上水眼山眉樱桃小嘴,端的是身姿婀娜体态翩翩,此刻正眉眼颔笑的看着自己,风姿绰约楚楚动人。孔阳便问她道:“你是何家女子?”

女子嫣然一笑道:“妾不是村中的女子,因为和您缘分未尽,所以才会来此。”

孔阳听得此言,心中稍稍安心,于是对她说道:“姑娘何出此言?”

女子笑而不言,说完便莲步轻移来到他他身边,看着他满面春色媚眼如丝。孔阳此时惧意渐去色心渐起,心中实在贪恋女子的美貌,于是便顺势将她搂到怀中。

女子突然推开他说道:“公子这般无理,您为什么不问小女子的名字和来历?”

孔阳仰头大笑说道:“既然有缘,又为何急于一时?只要你不是妖怪,将我吃掉,叫什么都行!”

“可我若是妖怪呢?”该女子说完便眼露凶光说道:“在这荒山野岭,找到一个活人不容易,今日既然你落在我的手里,也算上天待我不薄!”

说完这话,女子眼神越来越凶狠,正欲袭来之时,忽见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随即便听空中传来霹雳一声,整个地面也被震得颤抖起来。孔阳愣在那里呆若木鸡。待他回过神来,却发现女子已经凭空消失不见踪影了,唯独眼前飘过几根狐狸毛来。

“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公子既贪图富贵又贪图美色,此举会影响你的前程。”说话的是一个身穿灰衣的老妪。

孔阳如梦初醒一般,立即跪在老妪面前说道:“大娘救救我!我本进京赶考,哪成想被狐妖迷惑,若不是您及时出现,小生差点丢了性命。”

老妪点点头说道:“此地荒无人烟,道路崎岖难走,这荒野之中,一片冷清诡异,甚是凶险,我家茅舍就在前面不远处,你就在我家留宿一晚,明天一早再赶路吧。”

经历了刚才那件事,孔阳心里无比惊慌,听了老妪这么一说,他连忙点头,就答应先到她家住宿一晚。

老妪虽看起来老态龙钟,但步伐轻盈,在夜里行走丝毫没有任何疲惫之态。她在前面带路,沿着幽僻的道路,大概走了几里路便走到了老妪的家里。老妪推开门,孔阳也下了驴,跟着老妪进去。

室内干净整洁,看起来却似家徒四壁一般。老妪对孔阳说道:“东面厢房有个板床,你就住那里吧。明天一早你就出发,我替你喂一下毛驴!”(文推影音

孔阳谢过了之后,便回到厢房里躺下了,这板床一边高一边低,加上他太过害怕,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便躺在床上看老妪忙来忙去,他心里过意不去,便走过去与老妪聊天,问他说道:“大娘如此热情,真是菩萨心肠,小生感激不尽!请问大娘是哪里人士?”

老妪看了孔阳一眼笑了笑没有说话,孔阳觉得既然她不想回答,又换个问题继续问道:“家里只有你一个人?我还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大娘呢?”

“老身姓杨,家里还有个老伴,名叫姚大,人们都叫他姚老头,腿部有点残疾。”老妪说完便叹了一口气。

孔阳心想大娘和老伴不住在一起,肯定有矛盾,这时候老妪看出来孔阳心里的想法,便继续说道:“我和姚老头没有任何矛盾,结婚几十年未曾红过脸吵过架,他对我也非常好!只是——”老妪说道这里便停住了,只是无奈地摇摇头说道:“此时天色变冷,他肯定又腿疼了。”

孔阳只觉得老妪心里有难言之隐,但既然她不愿意说,自己也不好意思问到底,便信誓旦旦地对老妪说道:“杨大娘,您放心,若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您尽管说,就是豁出去这条命,我也一定要报答您的救命之恩。”

“若是你真的知恩图报,言而有信!那就抽时间多陪一下姚老头,这里有几两银子,还请公子明天路过五里之外的姚村之时,给姚老头买个棉袄和棉裤。”老妪说完便指了指一个小布袋。

孔阳点头答应,一再表示自己绝不收钱,但老妪说什么也让他收下。孔阳无奈只得暂时收下,老妪忙完之时,孔阳也觉得身心疲惫,到东面厢房里,躺在高低不平的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一觉醒来,孔阳惊讶不已地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棺材之上,昨天夜里见到的那些场景不复存在。难道那高低不平的板床就是这个棺材?孔阳惊慌失措地从棺材上爬起来,仔细的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自己的衣服上沾了露水,寒气侵入骨髓,驴子系在树上,在那里不进不忙的地吃着草。哪里有什么茅舍?那姓杨老妪又是谁?他壮着胆子扒开野草看了看墓碑上面清清楚楚地写了此墓的主人姓杨,淹没在野草荆棘之中。

孔阳不觉毛发悚然,吓得毛都竖起来了,立即解开毛驴,骑着毛驴一阵狂奔。大约走了五里路,天已渐亮了,他心里才稍微安定了一些,他想起昨夜的事情,就试探地问了一下此村是否有叫姚老头的瘸子,村民们都表示确有此人。

孔阳一摸口袋,还有一小袋老妪给他的银两,便叹口气感叹道昨日之事并不是梦,既然那杨老太的心愿未了,魂魄又救了自己,他怎么能言而无信?于是他用了自己的银两买了棉衣棉裤送给姚老头,并将昨天发生的事情如实地告诉了他。

姚老头听后泪流满面地说道:“这老鬼,死了都还牵挂这些琐事!”

孔阳又将那一小袋银两送给姚老头,姚老头仔细的辨认半天说道:“这是她死后,我给她陪葬的银两。我也不知道烧的纸钱能不能花,这银两全留给她陪葬了,没想到她又还给我了!”

孔阳感叹了好久,终于理解了“情为何物,生死相许!”这句话,当即给姚老头下跪,认他做干爹,并表示自己以后一定会遵守诺言,时常来看他,姚老头流下感激的泪水。

孔阳谨记那日险些丧命的轻妄之举,此后专心读书,克己复礼。此后金榜题名之时,仍旧不忘当日承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看望姚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