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逆途:姜炎传 (31-40章)

第四卷 四海风云第三十一章 聚灵谷的晨练与道侣法器的炼制回昆仑后的第七日,天还未亮,聚灵谷的灵泉就泛起了淡淡的金光。姜炎握着青锋剑,剑尖沾着灵泉水,在晨光中划出一道淡青色的弧光 —— 这是太乙真人新教的《太乙真经》第四层招式 “流风破云”,需以灵气催动剑身,借风势形成剑气漩涡,比之前的 “太乙归一” 威力强了三倍。“不对哦,” 玲珑提着竹篮从灵泉边走来,篮里装着刚采摘的 “凝露草”,她踮起脚尖,指尖轻轻点在姜炎的手腕上,“灵气要往剑尖聚,不是剑身,你看,像这样 ——”她握着姜炎的手,引导灵气顺着剑柄往剑尖流,青锋剑瞬间发出嗡鸣,剑身上的青光凝成细小的漩涡,吹得周围的灵草微微晃动。“这样才能借到...阅读全文

仙道逆途:姜炎传 (21-30章)

第三卷 内门修行第二十一章 昆仑春深与炼丹房的烟火气三月的昆仑终于褪去积雪,太乙殿后的松树抽出新绿,嫩针上沾着晨露,风一吹就滚落在青石板上,晕开细小的水痕。姜炎刚结束辰时的打坐,凝灵草垫上的灵气还在指尖萦绕,就听见殿外传来玲珑轻快的脚步声 —— 她穿着一身淡绿色的衣裙(是用聚灵谷的 “碧叶丝” 织的,能随灵气变色),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采的 “春芽茶”。“姜炎!你看我采到什么了!” 玲珑蹦到他面前,耳尖的白丝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聚灵谷的春芽茶只在三月初长,用灵泉水煮了,能清肝火,还能辅助稳固修为。” 她拉着姜炎往炼丹房走,竹篮里的茶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混着清晨的草木气息,格外清爽。炼丹房...阅读全文

仙道逆途:姜炎传 (11-20章)

第三卷 内门修行第十一章 太乙殿的晨露与《太乙真经》的奥秘次日清晨,天刚泛白,姜炎便背着包袱来到太乙殿。殿门由整块白玉雕琢而成,门楣上刻着「太乙殿」三个篆字,字缝间嵌着金粉,晨光一照便泛着暖光;殿外种着两株千年古松,松针上的晨露坠着灵气,滴落时竟能在地面凝成细小的灵珠。“进来吧。” 太乙真人的声音从殿内传来,带着淡淡的灵气波动。姜炎推门而入,只见殿内铺着青石板,石板上刻着复杂的「聚灵阵」,阵眼处嵌着七颗莹白的玉石,灵气顺着阵纹缓缓流动,像溪水绕着石子;正中央的蒲团前摆着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卷泛黄的《太乙真经》,旁边还摆着一个青铜丹炉,炉口飘着淡淡的药香。“太乙殿的聚灵阵,是昆仑七十二阵之首,”...阅读全文

仙道逆途:姜炎传 (1-10章)

第一卷 道门初心第一章 青云观的晨光与柴刃下的偷学卯时的钟声撞在青云观的铜铃上,余音绕着观前那棵三百年的老桂树打了个圈,才飘进后山的竹林。晨露沾在竹叶上,风一吹就滚下来,砸在姜炎的粗布道袍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握着那柄磨得发亮的柴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 刀把上缠着的粗布已磨出毛边,是三年前玄机子捡他回来时,用丹房里剩下的靛蓝布条亲手缠的,如今布纹里还嵌着些洗不掉的丹砂颗粒。“姜炎!今日三十捆灵竹若凑不齐,晚课便去抄百遍《道德经》,抄不完不准沾一粒米!”观主玄机子的声音从石阶顶端传来,拂尘扫过阶上的落叶,留下一道浅痕。老道穿着洗得发白的靛蓝道袍,袖口沾着些许丹砂,显然是刚从丹房出来 —— 昨...阅读全文

重生之末日庇护:植物学家的生存抉择(21-43章)

第二十一章 病毒围城与麦田的守护

八月的雨下得更急了,邻市的新闻传来 —— 绿枯病毒全面爆发,小麦田成片枯萎,政府开始疏散市民,大批流民涌向滇西的山坳。庇护所的大门外挤满了人,老人抱着孩子,年轻人扛着行李,手里举着 “求口饭吃” 的牌子,哭声和喊声混在一起。“怎么办?这么多人,咱们的粮食够吗?” 老赵看着门外,眉头皱得很紧。新接收的三十个幸存者刚融入,再接收更多,粮食和药品都会紧张。林溪却拉着姜炎的手,轻声说:“你看那个老奶奶,怀里的孩子都饿哭了,咱们不能不管。”姜炎点点头,他让李锐和张强(提前联系的)在大门外设筛选点:“第一,没感染绿枯病毒;第二,有技能(医生、农民、机械师优先);第三,愿意遵...阅读全文

重生之末日庇护:植物学家的生存抉择(11-20章)

第十一章 病毒入境与陈默的偷菌计

十二月初的一场寒流,让绿枯病毒彻底越过边境,钻进了国内。姜炎在围墙外的指示植物(紫花苜蓿)田里发现了第一株枯萎的植株 —— 叶片蜷缩成褐色,根须像被煮过一样发黏,用检测仪一测,病毒载量是之前的三倍,而且是变异后的毒株。“病毒入境了。” 姜炎把枯萎的苜蓿扔进焚烧炉,火焰舔舐着叶片,发出 “滋滋” 的声响,黑烟顺着烟囱飘出去,在冷空气中散成一缕缕。老周拿着最新的检测报告跑过来,脸色惨白:“临沧市区的公园里,有三棵桉树枯萎了,市政部门已经把树砍了,但没对外公布原因 —— 陈默的人在现场取样,还拍了照片。”姜炎立刻打开监控,调出市区公园的画面(他之前让张律师帮忙装了远程...阅读全文

重生之末日庇护:植物学家的生存抉择(1-10章)

第一章 血色坠落与晨光重生

混凝土外墙在视野里急速放大,风像无数把钝刀割过脸颊,姜炎能清晰地看见陈默站在十八楼实验室的窗边,手里攥着那本深蓝色封皮的《抗病毒植物培育手册》,嘴角勾着一抹近乎狰狞的笑。“姜炎,你的研究,该有个更‘合适’的主人。” 陈默的声音顺着风飘下来,轻飘飘的,却像淬了毒的冰锥扎进心脏。身体撞击地面的剧痛只持续了一秒,随即被无边的麻木吞噬。意识消散的最后一刻,姜炎眼前闪过的不是自己三十五年的人生,而是 2033 年刚果难民营里那些皮包骨头的孩子 —— 他们攥着发霉的玉米饼,眼睛却亮得吓人,直到最后一口气时,还在问 “姜博士,能再种出小麦吗?”还有 2034 年纽约街头的火拼,坦克...阅读全文

远古新纪元:姜炎的文明火种(41-45章)

远古新纪元:姜炎的文明火种(终章第四十一章 三年之约与文明新貌兽潮过后第三年,华夏联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清晨的阳光洒在夯土大道上,商队正满载着盐湖部的盐块、竹溪部的稻种和新加入的 “紫芋部” 的芋种,朝着联盟中心走去;蒙学棚早已扩建为 “蒙学堂”,十几间茅草屋整齐排列,孩子们捧着竹简朗读的声音,顺着风传到田埂上。姜炎牵着阿禾的手,走在新开辟的 “试验田” 里 —— 田里种着粟、稻、黄豆和紫芋,采用 “间种法”:粟和黄豆种在一起,黄豆的根能给粟提供养分,芋种则种在田埂边,充分利用土地。“今年试过间种后,粟的收成比去年多了一成,” 阿禾蹲下身,拨开粟穗,露出饱满的颗粒,“紫芋部的芋种也很耐旱...阅读全文

远古新纪元:姜炎的文明火种(31-40章)

远古新纪元:姜炎的文明火种(续六第三十一章 青铜农具改良与 “耐磨法”春耕前的青铜工坊里,农组的阿禾捧着一把磨损严重的青铜犁来找黑铁:“这犁头才用了一个月,刃口就磨平了,翻地时总打滑,能不能做耐用点?” 黑铁接过犁头,看着钝掉的刃口,皱起眉 —— 之前的青铜犁虽比木犁好用,但刃口薄,遇到硬土块很容易磨损,确实得想办法改进。姜炎听说后,来到工坊,拿起青铜犁头反复查看:“刃口要加厚,还要在表面做‘耐磨层’。” 他想起现代金属表面处理的简易原理,提议在青铜液中加入少量 “黑铁矿砂”(白岩部在山地新发现的矿石,含铁矿砂),“黑铁矿砂能让青铜更坚硬,刃口就不容易磨平;另外,犁头的刃口做成‘弧形’,减少...阅读全文

远古新纪元:姜炎的文明火种(21-30章)

远古新纪元:姜炎的文明火种(续四第二十一章 青铜鼎铸与工坊分工秋收后的工组窑场,黑铁正对着一堆破碎的青铜坯发愁 —— 他想做一个比陶罐更庄重的容器,用于联盟祭祀,可试了三次,青铜液倒进泥模后总会开裂,要么就是成型后表面坑洼不平。“姜炎,这青铜怎么就不听使唤呢?” 黑铁擦着脸上的炭灰,语气里满是挫败。姜炎拿起一块碎坯,对着阳光查看:“之前做犁头是实心的,容器是空心的,泥模得更结实,而且青铜液倒进去的速度要稳。” 他想起商周青铜鼎的铸造工艺,虽然简化,但核心原理相通 —— 先做 “内模外范”:用黏土做一个实心的鼎形内模,再在外面裹一层黏土做外范,外范上刻出花纹,然后从顶部的浇口倒入青铜液,冷却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