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邀约与启程
九月的台北,暑气尚未完全褪去,傍晚的微风带着一丝惬意,吹拂着街头巷尾。国立台湾大学的校园里,刚结束一周课程的学生们,正盘算着如何度过这个周末。
机械工程系大三的陈凯,是个出了名的 “夜游爱好者”,他总说夜晚的山水才有不一样的韵味。周五下午,他在班级群里发了条消息:“周末去阳明山夜游,擎天岗看星空,有人一起吗?”
消息刚发出去没多久,就有人陆续回复。首先是他的室友兼好哥们,同为机械系的李伟,李伟性格开朗,喜欢热闹,看到消息立刻回道:“算我一个!刚好这周实验报告赶完,出去放松下。”
紧接着,中文系的苏晓雨也冒泡了,苏晓雨长相清秀,喜欢文学和自然,她写道:“阳明山的夜晚应该很美吧,我想去!” 苏晓雨的闺蜜,外语系的林梦瑶,向来跟着苏晓雨一起活动,也很快附和:“我也去,刚好跟晓雨作伴。”
最后回复的是化工系的张昊,张昊性格有些内向,平时不太主动参与集体活动,这次会报名,是因为前几天跟陈凯在图书馆偶遇,聊起阳明山的夜景,陈凯热情邀请,他实在不好拒绝,便回道:“我也参加。”
就这样,三男两女的夜游小队正式组成。陈凯统计好人数后,在群里安排起来:“我们有三部摩托车,我和李伟各骑一部,载晓雨和梦瑶,张昊你自己骑你的车可以吧?” 张昊在群里回了个 “可以” 的表情。
周六晚上七点,五人按照约定,在学校附近的摩托车停放点集合。陈凯骑着他那辆银灰色的摩托车,车身上还贴着几张个性贴纸;李伟的摩托车是红色的,看起来活力十足;张昊的摩托车则是黑色的,款式比较老旧,车身有些地方甚至掉了漆。
苏晓雨穿着一条白色的连衣裙,背着一个浅色的双肩包,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外套,她笑着对陈凯说:“陈凯,今晚会不会冷啊?我特意带了件外套。” 陈凯摆摆手:“放心,阳明山晚上是有点凉,但你穿了连衣裙,再披件外套刚好,不会冷的。”
林梦瑶则穿着牛仔裤和休闲 T 恤,扎着一个高马尾,显得十分精神,她拍了拍李伟的肩膀:“李伟,等下骑车可得慢点啊,安全第一。” 李伟笑着保证:“放心,我骑车技术好得很,绝对把你安全送到。”
张昊站在一旁,默默检查着自己的摩托车,他看了看其他人,小声说:“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陈凯看了看手表:“现在七点半,差不多可以走了,路上大概要一个多小时,到阳明山刚好能欣赏夜景。”
五人各自骑上摩托车,陈凯载着苏晓雨,李伟载着林梦瑶,张昊跟在后面,三辆摩托车依次出发,朝着阳明山的方向驶去。
夜晚的台北街头,灯火璀璨,车流不息。摩托车穿梭在街道上,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城市的喧嚣渐渐远去。苏晓雨坐在陈凯身后,双手轻轻抓着陈凯的衣角,看着路边不断倒退的夜景,忍不住感叹:“夜晚的台北还挺美的,平时都没怎么注意过。” 陈凯笑着说:“等下到了阳明山,景色会更美。”
李伟则一边骑车,一边跟林梦瑶聊着天,从学校的趣事聊到最近看的电影,两人聊得不亦乐乎。张昊跟在最后面,默默地骑着车,偶尔抬头看看前面的两辆车,眼神有些飘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概骑了一个小时,他们终于驶离了市区,进入了阳明山的范围。山路蜿蜒曲折,周围的灯光渐渐变少,取而代之的是茂密的树林,夜晚的树林里,偶尔传来几声虫鸣和鸟叫,增添了几分静谧。
陈凯放慢了车速,对着后面的李伟和张昊喊道:“前面快到苗圃那的七星山登口处了,我们在那的凉亭休息一下吧,骑了这么久,大家也累了。” 李伟和张昊都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章:凉亭的异样
三辆摩托车缓缓停在了凉亭旁边的空地上。陈凯和李伟熟练地将摩托车立起来,停得整整齐齐。而张昊下车后,却只是随意地把摩托车往旁边一放,摩托车 “哐当” 一声倒在了地上,他却好像没看见一样,径直走到凉亭里,趴在石桌上,闭上了眼睛。
苏晓雨看到这一幕,有些疑惑地问陈凯:“张昊怎么了?看起来好像很疲惫的样子。” 陈凯摇摇头:“不知道啊,可能是最近学习太累了吧,让他先休息会儿。”
李伟把摩托车停好后,走到凉亭里,拍了拍张昊的肩膀:“张昊,要不要喝点水?我带了矿泉水。” 张昊没有抬头,只是含糊地说了句:“不用,我想睡会儿。” 李伟见状,也不再打扰他,转身走到苏晓雨和林梦瑶身边。
凉亭里有四张石凳,围着一张石桌。苏晓雨和林梦瑶坐在一边,陈凯和李伟坐在另一边。四人开始聊起天来,从学校的课程聊到未来的规划,又聊到阳明山的各种传说。
“你们听说过阳明山的灵异传说吗?” 林梦瑶突然神秘地说道。苏晓雨好奇地问:“什么传说?” 林梦瑶压低声音:“我听我学姐说,阳明山有些地方晚上会出现奇怪的东西,比如有人在山里看到过穿着白衣的女子,还有人听到过奇怪的哭声。”
李伟听了,笑着说:“梦瑶,你这是在哪听的谣言啊,都是骗人的,哪有什么灵异事件。” 林梦瑶不服气地说:“才不是谣言呢,我学姐说她朋友真的遇到过。”
陈凯也开口说道:“其实阳明山因为地势比较特殊,加上晚上雾气大,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那些所谓的灵异传说,大多都是人们自己想象出来的。” 苏晓雨点点头:“可能吧,不过晚上在山里,还是有点害怕。”
四人聊得正起劲,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陈凯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十点了,他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出发去擎天岗了,再晚的话,可能就看不到星空了。”
其他人都表示同意,李伟站起身,走到张昊身边,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张昊,别睡了,我们要去擎天岗了。” 张昊慢慢抬起头,眼神有些迷茫,他揉了揉眼睛,说道:“哦,好。”
张昊站起身,跟在其他人后面,走到自己的摩托车旁,把摩托车扶起来,发动了车子。五人再次骑上摩托车,朝着擎天岗的方向驶去。
第三章:迷雾中的失踪
山路越来越陡,雾气也渐渐浓了起来。刚开始,还能看到前方模糊的道路,可骑了大概二十分钟后,雾气变得越来越大,能见度不足五米,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朦胧起来。
陈凯骑着车,小心翼翼地往前行驶,他心里有些不安,对着后面的人喊道:“雾气太大了,这样下去太危险了,我们还是别去擎天岗了,下山吧!”
李伟和林梦瑶也觉得这样太危险,纷纷表示同意。苏晓雨更是吓得紧紧抓住了陈凯的衣角,小声说:“好,我们赶紧下山吧,这雾也太大了。”
可就在他们准备掉头的时候,陈凯突然发现,后面的张昊不见了。“哎,张昊呢?” 陈凯停下车子,回头看了看,身后只有白茫茫的雾气,根本看不到张昊的身影。
李伟也停下车子,四处张望:“刚刚还在后面的,怎么突然不见了?” 林梦瑶有些害怕:“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这雾这么大,他会不会迷路了?”
苏晓雨也焦急地说:“我们赶紧去找找他吧,不然他一个人在山里太危险了。” 陈凯点点头:“好,我们先回到刚才休息的凉亭那里看看,说不定他走丢了,又回到那里了。”
于是,陈凯、李伟、苏晓雨和林梦瑶四人,骑着摩托车,小心翼翼地往回走。雾气依旧很大,他们只能放慢车速,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生怕错过张昊的身影。
大概走了半个小时,他们终于回到了刚才休息的凉亭。远远地,他们就看到凉亭里好像有个人影。“是张昊吗?” 李伟兴奋地喊道。
他们骑着车靠近凉亭,果然,张昊正趴在石桌上,睡得正香。看到这一幕,陈凯又气又急,他走到张昊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张昊!你怎么回事啊?我们都以为你丢了,到处找你,你居然还在这里睡觉!”
张昊被陈凯拍醒,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着眼前怒气冲冲的四人,有些不知所措:“我…… 我怎么会在这里?我不是跟你们一起走了吗?”
李伟没好气地说:“你还好意思说!刚才雾气太大,我们准备掉头下山,结果发现你不见了,我们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赶紧回来找你,没想到你居然在这里睡大觉!”
林梦瑶也说道:“张昊,你也太不小心了吧,这山里这么危险,你怎么能随便跟丢呢?” 张昊低着头,小声说:“对不起,我刚才骑到一半,觉得头晕,就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结果不小心睡着了,醒来就发现你们不见了,我就只好回到这里等你们。”
苏晓雨见张昊态度诚恳,也有些不忍心,说道:“好了好了,既然他没事就好,我们赶紧下山吧,这雾越来越大了。” 陈凯深吸一口气,说道:“好吧,这次就先算了,不过接下来你要跟紧我们,不许再掉队了。” 张昊连忙点头:“好,我知道了,我一定会跟紧你们的。”
为了防止张昊再次掉队,陈凯决定让张昊骑在中间,他自己骑在前面带路,李伟骑在后面断后,这样三辆车并排走,就能把张昊护在中间。安排好后,四人再次骑上摩托车,朝着山下的方向驶去。
本来他们打算从阳金公路回去,但考虑到当时雾气太大,阳金公路的路况比较复杂,为了安全起见,他们最终决定还是从原来的路回去。一路上,雾气依旧很浓,他们骑得十分缓慢,每过一个弯道,都要格外小心。
张昊骑在中间,紧紧跟着前面的陈凯,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能感觉到周围的雾气像冰冷的海水一样,包裹着他,让他有些透不过气来。偶尔,他会看到路边树林里闪过一些模糊的影子,不知道是树木的枝干,还是其他什么东西,这让他心里有些发毛。
大概骑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终于看到了山下的灯光。“快到山下了!” 陈凯兴奋地喊道。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又骑了十几分钟,他们终于到达了山下的中山北路。
在一家速食店门口,陈凯停下车子,说道:“这里离大家的住处都不远了,我们就在这里分道扬镳吧,各自回家注意安全,到家后在群里报个平安。”
其他人都点了点头,李伟笑着说:“好,那我们就先走了,明天学校见。” 苏晓雨和林梦瑶也说道:“再见,路上小心。” 张昊也低声说了句 “再见”。
随后,五人各自骑上摩托车,朝着不同的方向驶去。陈凯看着张昊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心里想着:总算是安全回来了,这次夜游真是一波三折。他不知道的是,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场更大谜团的开始。
第四章:失踪与噩耗
周日早上,陈凯一觉睡到自然醒。他拿起手机,打开班级群,想看看大家有没有报平安。他看到李伟在凌晨一点多的时候发了条消息:“安全到家,大家晚安。” 苏晓雨和林梦瑶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发了 “安全到家” 的消息,可唯独没有看到张昊的消息。
陈凯心里有些疑惑:张昊怎么没报平安?难道是昨晚太累,忘记了?他想了想,决定给张昊发个微信问问。他点开张昊的微信,发了条消息:“张昊,你昨晚安全到家了吗?看到消息回复一下。”
可等了半个小时,张昊还是没有回复。陈凯有些担心起来,他又给张昊打了个电话,电话响了很久,却没有人接听。“怎么回事啊?难道出什么事了?” 陈凯心里嘀咕着。
他又在群里发了条消息:“有没有人联系上张昊啊?我给他发微信、打电话都没回应。” 李伟很快回复:“我没联系他啊,怎么了?他没报平安吗?” 苏晓雨也回道:“我也没联系他,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林梦瑶则发了个担忧的表情。
就在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陈凯的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起了电话:“喂,你好。”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声,声音带着一丝焦急和哽咽:“请问你是陈凯吗?我是张昊的姐姐张婷。” 陈凯心里一紧:“我是陈凯,张昊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张婷带着哭腔说道:“张昊昨晚一夜没回家,我给他打电话、发微信都没回应,我问了他的几个同学,他们都说没看到他,我记得他昨天跟我说要跟你一起去阳明山夜游,所以我想问问你,他昨晚跟你们分开后,有没有说去哪里?”
听到张婷的话,陈凯的心沉了下去,他连忙说道:“我们昨晚在中山北路的速食店门口分的手,当时大家都好好的,他说要回家,怎么会一夜没回家呢?”
张婷哭着说:“我不知道啊,他平时从来不会这样的,就算有事会晚回家,也会跟我说一声的,这次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啊?陈凯,你们能不能帮我找找他啊?”
陈凯连忙说道:“你别着急,我们现在就去找他。我们昨晚在阳明山的凉亭休息过,后来他还在那里睡过一觉,说不定他又回到那里了,我们现在就上山去找找。”
挂了电话后,陈凯立刻在群里把情况告诉了李伟、苏晓雨和林梦瑶,三人听到消息后,都十分着急,纷纷表示马上出发,一起上山找张昊。
大概半个小时后,四人在学校附近的摩托车停放点集合,然后骑着摩托车,朝着阳明山的方向驶去。一路上,大家都没有说话,心里充满了担忧和不安。苏晓雨坐在陈凯身后,双手紧紧抓着陈凯的衣角,眼睛红红的,小声说:“张昊不会有事吧?” 陈凯安慰道:“别担心,我们一定会找到他的。”
第五章:凉亭里的尸体
上午十点左右,四人终于再次来到了苗圃那的七星山登口处的凉亭。远远地,他们就看到凉亭里好像有个人趴在石桌上,一动不动。
“是张昊吗?” 李伟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陈凯加快车速,朝着凉亭驶去,其他人也紧随其后。
靠近凉亭后,他们看清了,趴在石桌上的正是张昊。陈凯连忙下车,跑到张昊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张昊,醒醒,你怎么在这里啊?你姐姐都快急死了。”
可张昊却一点反应都没有。陈凯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张昊的手臂,只觉得张昊的身体冰凉刺骨,没有一丝温度。
“张昊!张昊!” 陈凯大声喊着张昊的名字,同时用力摇晃着他的身体。可张昊依旧一动不动,脑袋无力地耷拉着。
苏晓雨、李伟和林梦瑶也跑了过来,看到张昊的样子,苏晓雨吓得捂住了嘴巴,眼泪瞬间流了下来。李伟也脸色苍白,他颤抖着伸出手,探了探张昊的鼻息,然后猛地缩回手,声音嘶哑地说道:“没…… 没气了。”
林梦瑶听到这句话,双腿一软,差点摔倒,幸好苏晓雨及时扶住了她。“怎…… 怎么会这样?” 林梦瑶哭着说道,“我们昨晚分开的时候,他还好好的啊!”
陈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拿出手机,颤抖着拨通了报警电话:“喂,警察吗?我们在阳明山苗圃的七星山登口处的凉亭里,发现有人死了,你们快来!”
挂了电话后,陈凯看着眼前冰冷的张昊,心里充满了自责和疑惑:“怎么会这样?昨晚我们分开的时候,他还好好的,为什么会突然死在这里?”
李伟也喃喃自语:“是啊,他昨晚跟我们分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为什么会回到这里?”
苏晓雨和林梦瑶则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小声地哭着,她们不敢相信,昨天还一起夜游的同伴,今天就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大概半个小时后,警察和法医赶到了现场。警察先是对现场进行了封锁,然后开始询问陈凯四人事情的经过。陈凯四人强忍着悲痛,轮流坐在凉亭外临时摆放的塑料椅上接受问询。负责此案的是台北市刑警大队的老刑警周志国,他年近五十,眼角布满细纹,眼神却锐利如鹰,手里拿着笔记本,时不时低头记录着关键信息。
“你们昨晚和死者分开后,各自的路线和时间能再详细说一遍吗?” 周志国的目光扫过四人,最后停在陈凯身上。陈凯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我们大概是凌晨零点十分左右在中山北路的速食店分开的。我家在士林,骑摩托车回去大概需要二十分钟,到家的时候是零点三十五分,我爸妈都还没睡,他们可以作证。”
李伟紧接着说道:“我家在万华,离速食店更近,大概十五分钟就能到。我到家后还跟我女朋友视频了一会儿,她能证明我零点半左右就已经在家了。” 苏晓雨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声音带着哽咽:“我和梦瑶一起往信义区的方向走,她住的小区离我家大概两站路,我们在忠孝东路分的手,当时应该是零点二十分左右。我到家后给我妈妈发了条消息,她回复我的时间是零点四十分。”
林梦瑶点点头,补充道:“我到家后立刻给晓雨发了微信报平安,聊天记录还在,时间是零点二十八分。之后我就洗漱睡觉了,没有再出去过。” 周志国一边记录,一边追问:“分开后你们有没有见过死者,或者收到过他的消息?” 四人同时摇头,陈凯无奈地说:“我早上给张昊发过微信、打过电话,都没有回应,这才意识到不对劲。”
与此同时,法医正在对张昊的尸体进行初步勘查。法医蹲在石桌旁,戴着白色手套,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张昊的身体。他先是翻看了张昊的眼睑,又摸了摸张昊的颈部,随后站起身,走到周志国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周队,死者体表没有明显外伤,也没有挣扎的痕迹,嘴唇和指甲盖有些发紫,初步判断可能是中毒死亡,但具体是什么毒,还需要回实验室做进一步检测。死亡时间大概在昨晚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
周志国皱了皱眉,心里嘀咕着:“中毒?是意外还是他杀?如果是他杀,凶手会是谁?” 他再次看向陈凯四人,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你们知道死者最近有没有和谁结过怨,或者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吗?”
张昊性格内向,平时很少和人发生冲突,这一点四人都很清楚。陈凯想了想,说道:“张昊平时除了上课和去图书馆,基本都待在宿舍,没听说他和谁有矛盾。不过前几天我在图书馆碰到他的时候,感觉他好像有心事,脸色不太好,问他怎么了,他也只是说最近学习压力大。”
苏晓雨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说道:“我上周在学校的咖啡馆看到过张昊,他当时和一个陌生男人坐在一起,两人好像在争吵什么,张昊看起来很激动,那个男人却一脸不耐烦。我当时离得远,没听清他们在说什么。”
这个线索让周志国眼前一亮,他立刻追问:“你还记得那个男人的外貌特征吗?比如身高、体型、穿着打扮之类的。” 苏晓雨努力回忆着:“那个男人大概一米八左右,身材偏瘦,戴着一副黑色的眼镜,穿着一件灰色的连帽衫,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样子。” 周志国连忙让身边的警员记录下这些信息,嘱咐道:“立刻去学校咖啡馆调取上周的监控,查找这个男人的下落。”
警员应声离开后,周志国又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勘查。凉亭周围的地面上长满了杂草,因为昨晚下过一场小雨,地面有些泥泞,留下了不少脚印。警员们用相机拍下了这些脚印,又用石膏将几个清晰的脚印拓印下来。周志国注意到,在凉亭旁边的草丛里,有一个被丢弃的矿泉水瓶,他立刻让警员将其装袋保存,说道:“这个矿泉水瓶很可能是重要证物,回去检测一下上面有没有死者和其他人的指纹,还有里面残留的液体。”
中午十二点左右,现场勘查和问询工作基本结束。周志国对陈凯四人说:“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果后续想起什么重要信息,随时联系我们。另外,在案件调查清楚之前,希望你们不要离开台北,保持手机畅通。” 四人点点头,各自骑上摩托车,心事重重地离开了阳明山。
回去的路上,陈凯的心情格外沉重。他看着路边不断倒退的风景,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张昊的身影,心里充满了自责:“如果我昨晚多留意一下张昊,他是不是就不会死了?” 李伟看出了陈凯的心思,骑车追上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太自责了,这不是你的错,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苏晓雨和林梦瑶并排骑着车,两人都沉默不语,脸上满是恐惧和不安。林梦瑶小声说:“晓雨,你说张昊会不会是被人谋杀的?那个和他争吵的男人会不会就是凶手?” 苏晓雨摇摇头:“我不知道,但警察一定会查清楚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配合警察调查。”
第六章:隐藏的秘密
周一早上,陈凯四人按照约定,来到台北市刑警大队补充问询。周志国将他们带到会议室,手里拿着一份报告,表情严肃地说:“根据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在死者体内检测出了高浓度的氰化物,那个矿泉水瓶里也残留着同样的氰化物,上面只有死者和你们四人的指纹。另外,我们调取了学校咖啡馆的监控,找到了苏小姐所说的那个男人,他叫赵宇,是一家化工公司的职员,也是死者的远房表哥。”
“表哥?” 陈凯四人都愣住了,他们从来没听说过张昊有这样一个表哥。周志国继续说道:“我们已经联系上了赵宇,他说上周和张昊争吵是因为张昊向他借钱,他没同意。我们还调查到,张昊最近在网上借了不少高利贷,总金额高达五十万新台币。”
这个消息让四人震惊不已。张昊平时生活节俭,穿着朴素,怎么会借这么多高利贷?陈凯疑惑地说:“张昊家里条件虽然不算富裕,但也不至于需要借高利贷啊,他借这么多钱干什么?” 周志国叹了口气:“我们也在调查这个问题,赵宇说他也不知道张昊借钱的用途,只知道张昊最近一直很焦虑,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
随后,周志国又拿出几张照片,放在桌子上:“这是我们在张昊宿舍搜查时发现的东西。” 照片里有一本日记和几张汇款单。周志国指着日记说:“这本日记里记录了张昊最近的心情,他在日记里提到自己‘犯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还说‘有人在威胁他’,但没说具体是什么错误,也没说威胁他的人是谁。”
汇款单的收款人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汇款金额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时间跨度从三个月前到一个月前。周志国说:“我们已经查到了收款人,他叫王磊,是一个无业游民,有多次赌博和盗窃的前科。我们正在全力寻找他的下落,相信找到他,就能解开张昊借钱的谜团。”
问询结束后,陈凯四人走出刑警大队,心情更加沉重。李伟忍不住说道:“真没想到张昊竟然有这么多秘密,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又被谁威胁了?” 苏晓雨皱着眉:“会不会和他借高利贷有关?说不定是被王磊逼着借的,然后用来还赌债?” 林梦瑶摇摇头:“可张昊看起来不像是会沾染上赌博的人啊。”
陈凯沉默了很久,突然说道:“我想起一件事,前几天我在宿舍看到张昊在偷偷打电话,语气很紧张,还提到了‘实验数据’‘赔偿’之类的词,当时我没太在意,现在想想,会不会和这件事有关?”
张昊是化工系的学生,平时经常在实验室做实验。难道他在实验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导致需要赔偿?四人决定去张昊所在的化工系实验室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一些线索。
下午,四人来到国立台湾大学的化工系实验楼。张昊的实验台在实验室的角落里,上面还摆放着一些实验器材和试剂瓶。陈凯走到实验台旁,仔细观察着,突然发现抽屉里有一张被揉成团的纸。他小心翼翼地将纸展开,上面写着一些奇怪的公式和数据,还有几个被圈起来的化学试剂名称,其中一个试剂名称旁边写着 “误差太大,后果严重”。
苏晓雨凑过来看了看,疑惑地说:“这些公式看起来像是某种新型材料的实验数据,张昊难道在偷偷做什么实验?” 林梦瑶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我之前听晓雨说过,化工系最近在搞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据说项目成功后能获得很大一笔奖金,难道张昊参与了这个项目,还在实验中出了差错?”
四人正讨论着,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人,他是化工系的教授陈明远,也是那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陈明远看到四人,有些惊讶地问:“你们是谁?来这里干什么?”
陈凯连忙解释道:“教授您好,我们是张昊的同学,他出事后,我们想过来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 陈明远听到张昊的名字,脸上露出了惋惜的表情:“张昊是个很有天赋的学生,可惜了。他确实参与了我们的科研项目,负责其中的数据分析工作。不过前几天他突然向我提出要退出项目,说自己能力不够,我还劝了他很久,没想到……”
“他有没有跟您说过实验中出了什么问题?” 陈凯急忙问道。陈明远皱了皱眉,犹豫了一下,说道:“他倒是提过一次,说数据有一些误差,但我检查后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就让他再仔细核对一下。现在想来,他当时的表情确实有些不对劲,好像有什么心事。”
从实验室出来后,四人更加确定,张昊的死和科研项目的实验数据有关。难道是因为数据误差,他被人威胁,才不得不借高利贷赔偿?而那个威胁他的人,会不会就是杀害他的凶手?
第七章:新的嫌疑人
当天晚上,陈凯四人在学校附近的咖啡馆集合,整理白天找到的线索。陈凯将那张写有实验数据的纸摊在桌子上,说道:“从陈明远教授的话来看,张昊在实验中确实出了问题,而且他很可能因为这个问题受到了威胁。那个叫王磊的无业游民,说不定就是被人指使来威胁张昊的,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很可能就在科研项目的参与者之中。”
李伟点点头:“有道理。科研项目的奖金很高,肯定有人为了能顺利拿到奖金,不惜铤而走险。如果张昊的实验数据出了问题,很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幕后黑手为了掩盖真相,就威胁张昊,甚至杀害了他。”
苏晓雨拿出手机,搜索着化工系科研项目的相关信息:“我查到了,这个科研项目叫‘新型环保涂料研发’,参与的除了陈明远教授,还有三个研究生,分别是李哲、王佳和赵婷。他们四个人都有嫌疑。”
林梦瑶看着手机屏幕上的照片,说道:“这个李哲我好像见过,之前在图书馆看到他和张昊争吵过,当时张昊脸色很难看。” 陈凯眼睛一亮:“这又是一个重要线索!明天我们去打听一下这三个人的情况,说不定能找到更多证据。”
第二天一早,四人兵分两路,陈凯和李伟去打听李哲和王佳的情况,苏晓雨和林梦瑶去了解赵婷的背景。陈凯和李伟来到化工系的研究生办公室,正好碰到了李哲。李哲穿着一件蓝色的衬衫,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陈凯走上前,客气地说:“李学长您好,我们是张昊的同学,想向您了解一些关于张昊的事情。” 李哲看到他们,眼神有些闪躲,勉强笑了笑:“张昊的事我也听说了,真是可惜。你们想了解什么?”
“我们听说您之前和张昊在图书馆争吵过,能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李伟直截了当地问道。李哲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犹豫了一下,说道:“没什么大事,就是讨论实验数据的时候意见不合,吵了几句而已。”
“只是因为实验数据吗?” 陈凯追问道,“我们还听说张昊在实验中出了差错,是不是因为这个,您才和他争吵的?” 李哲的情绪突然变得激动起来:“你们别胡说八道!张昊的实验数据根本没问题,是你们想多了!” 说完,他转身就走,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陈凯和李伟对视一眼,心里更加确定李哲有问题。他们又找到了王佳,王佳性格比较开朗,很乐意和他们交流。王佳说:“张昊平时很认真,实验数据也做得很仔细,我没发现他有什么差错。不过前几天我看到李哲偷偷修改过张昊的实验报告,当时我没好意思问,现在想想,说不定有什么猫腻。”
另一边,苏晓雨和林梦瑶找到了赵婷。赵婷是个文静的女生,说起张昊,她的脸上满是惋惜:“张昊人很好,平时经常帮我整理实验数据。前几天他跟我说,他感觉有人在跟踪他,还说自己可能要出事,我当时还劝他别多想,没想到……”
“他有没有跟您说过跟踪他的人是谁?” 苏晓雨急忙问道。赵婷摇摇头:“他没说,只是说那个人总是在晚上出现在他宿舍楼下,戴着口罩,看不清脸。” 林梦瑶又问:“那您知道李哲和张昊的关系怎么样吗?” 赵婷犹豫了一下,说道:“他们的关系不太好,李哲一直觉得张昊的能力不如他,却能参与到核心数据的分析工作中,心里很不服气。”
四人再次在咖啡馆集合,将各自打听来的信息汇总在一起。陈凯说道:“现在看来,李哲的嫌疑最大。他不仅和张昊因为实验数据争吵过,还偷偷修改过张昊的实验报告,而且他对张昊参与核心工作心怀不满,有足够的动机杀害张昊。”
李伟点点头:“我们应该把这些线索告诉周警官,让他重点调查李哲。” 苏晓雨担心地说:“可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万一冤枉了他怎么办?” 陈凯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再去实验室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李哲修改实验数据的证据。”
当天晚上,四人趁着实验室没人,偷偷溜了进去。他们来到张昊的实验台旁,仔细翻找着,终于在实验台的柜子里找到了一个 U 盘。陈凯将 U 盘插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里,里面果然保存着张昊的实验数据和报告,还有一份被修改过的报告副本,修改记录上显示的名字正是李哲!
“找到了!这就是证据!” 陈凯兴奋地说道。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灯突然亮了,李哲站在门口,脸色阴沉地看着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四人被吓了一跳,陈凯连忙将 U 盘拔出来,放进兜里,说道:“我们在找你杀害张昊的证据!你修改了张昊的实验数据,还威胁他,最后为了掩盖真相,杀害了他!”
李哲冷笑一声:“你们别血口喷人!我修改实验数据只是为了让项目能顺利进行,我根本没杀张昊!” 李伟愤怒地说:“那你为什么要和张昊争吵?为什么要偷偷修改他的报告?”
李哲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我和他争吵是因为他太固执,不愿意承认数据有问题!我修改报告是为了整个项目!张昊的死和我没有关系!” 说完,他突然冲了过来,想要抢夺陈凯手里的 U 盘。陈凯早有防备,侧身躲开,李伟趁机上前,将李哲按倒在地。
“快报警!” 陈凯对着苏晓雨喊道。苏晓雨连忙拿出手机,拨通了周志国的电话。几分钟后,警车呼啸而至,周志国带着警员走进实验室,将李哲带回了刑警大队。
第八章:真相大白
在刑警大队的审讯室里,李哲起初还在狡辩,但当周志国拿出 U 盘里的证据,以及王佳和赵婷的证词后,他终于崩溃了,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李哲一直觊觎 “新型环保涂料研发” 项目的奖金,还想凭借这个项目留校任教。张昊负责核心数据的分析工作,李哲担心张昊的能力会影响项目进度,更害怕张昊抢走自己的机会,于是就偷偷修改了张昊的实验数据,想让张昊主动退出项目。
可没想到张昊很快就发现了数据被修改的事情,他找到李哲对质,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张昊表示要将这件事告诉陈明远教授,李哲害怕事情败露,就威胁张昊,说如果他敢告诉教授,就会让他在学校待不下去。
张昊虽然害怕,但还是不愿意妥协,他开始收集李哲修改数据的证据。李哲得知后,更加慌了,他知道如果张昊把事情捅出去,自己不仅拿不到奖金,连留校任教的机会也会彻底泡汤。于是,他开始盘算着如何让张昊永远闭嘴。
李哲知道张昊有晚上去图书馆学习的习惯,便提前在张昊常喝的矿泉水里下了氰化物。可张昊那天因为要去阳明山夜游,没去图书馆,李哲的计划落空了。后来,李哲得知张昊和陈凯等人去了阳明山,还在凉亭里休息过,便骑着摩托车赶到阳明山,趁着张昊独自在凉亭睡觉的时候,将含有氰化物的矿泉水递给了张昊,谎称是陈凯让他送来的。张昊没有怀疑,喝下矿泉水后不久就中毒身亡了。
李哲交代完罪行后,周志国立刻安排警员去核实情况。警员们调取了李哲当晚的行车记录仪,发现他确实在凌晨一点左右去过阳明山,而且行车路线和张昊死亡的凉亭方向一致。此外,警员们还在李哲的住处找到了购买氰化物的记录,所有证据都指向李哲就是杀害张昊的凶手。
案件似乎已经真相大白,陈凯四人得知结果后,都松了一口气。苏晓雨感慨地说:“没想到李哲为了奖金和留校名额,竟然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真是太可怕了。” 林梦瑶也点点头:“还好真相终于大白了,张昊也能瞑目了。”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事情已经结束的时候,周志国却突然找到了陈凯四人,表情严肃地说:“案件可能还有隐情,我们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
四人都愣住了,陈凯疑惑地问:“周警官,难道李哲不是真凶吗?所有证据都指向他了啊。” 周志国摇摇头:“李哲确实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证据也看似完整,但我们在张昊的手机里发现了一条未发送成功的短信,短信内容是‘王磊不是被指使的,他才是真正想让我死的人’,而且我们还查到,王磊在张昊死亡的前一天,曾经给李哲打过电话,通话时间长达一个小时。”
这个消息让四人再次陷入了震惊之中。李伟急忙问道:“那王磊和李哲是什么关系?难道他们是同伙?” 周志国皱着眉说:“我们还在调查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件事绝对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为了查明真相,周志国决定重新审讯李哲。在审讯室里,周志国将张昊未发送成功的短信和王磊与李哲的通话记录放在李哲面前,说道:“你以为你把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就能保护王磊吗?张昊已经留下了线索,我们很快就能找到王磊,到时候他什么都会说的。”
李哲看到这些证据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说道:“我…… 我不是故意要保护王磊的,是他威胁我。他说如果我不承认杀害了张昊,他就会把我修改实验数据的事情告诉所有人,让我身败名裂。”
“那你和王磊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威胁你?” 周志国追问道。李哲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和王磊是高中同学,他高中毕业后就没再上学,一直在社会上混,还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前段时间,他因为赌博欠了很多钱,就来找我借钱,我没同意。后来他知道我在参与一个能拿高额奖金的科研项目,就威胁我说,如果我不帮他,他就会破坏我的项目。我没办法,只好答应帮他,可没想到他竟然想让张昊死,还逼我替他顶罪。”
“那你知道王磊为什么要杀张昊吗?” 周志国继续问道。李哲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他只是说张昊知道了他的一些秘密,必须死。”
得知这个消息后,周志国立刻加大了对王磊的追捕力度。经过几天的努力,警员们终于在一家偏僻的网吧里找到了王磊。王磊被带回刑警大队后,起初还在狡辩,但在周志国拿出的证据面前,他最终还是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王磊不仅赌博,还一直在从事非法买卖化学试剂的勾当。张昊在参与科研项目的时候,偶然发现了王磊非法买卖化学试剂的证据,他本想报警,却被王磊发现了。王磊害怕事情败露,就威胁张昊,让他不要多管闲事,还逼张昊借高利贷给他,说是 “封口费”。张昊不愿意屈服,王磊就决定杀了张昊,永绝后患。
王磊知道李哲修改了张昊的实验数据,也知道李哲害怕事情败露,就威胁李哲,让他替自己顶罪。李哲为了保住自己的前途,只好答应了王磊的要求。
案件终于彻底真相大白,王磊和李哲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陈凯四人得知完整的真相后,心情复杂。陈凯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这件事背后还有这么多隐情,王磊为了掩盖自己的非法勾当,竟然杀害了张昊,李哲为了自己的前途,也做出了错误的选择,真是太不值得了。”
苏晓雨也叹了口气:“希望通过这件事,能让更多人明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选择违法犯罪的道路,否则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阳明山的迷雾终于散去,张昊的冤屈也得以昭雪。虽然这件事给陈凯四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和法律的威严。从此以后,他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也更加敬畏法律,再也没有提起过夜游阳明山的事情,那段经历,成为了他们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
第九章:余波与成长
案件结束后的一个月,国立台湾大学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张昊的离去,还是给校园里留下了一丝伤感。陈凯四人虽然逐渐从悲痛中走了出来,但每次路过化工系的实验楼或者图书馆,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张昊,想起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陈凯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夜游,他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习和陪伴家人上。周末的时候,他会陪着父母去公园散步,或者在家帮父母做家务。他说:“经历了张昊的事情后,我才明白,家人和平安才是最重要的,那些所谓的刺激和冒险,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李伟也改变了很多,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大咧咧,而是变得更加沉稳和细心。他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还主动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团队,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孤儿院陪伴孩子。他说:“张昊的死让我明白,生命很脆弱,我们应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能让生命更有价值。”
苏晓雨和林梦瑶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她们经常一起去图书馆学习,一起去操场跑步,一起分享彼此的心事。苏晓雨还开始写小说,她想把张昊的故事写下来,提醒更多人要敬畏生命,远离违法犯罪。林梦瑶则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心理辅导社团,她想学习更多的心理知识,帮助那些和她们一样经历过创伤的人走出阴影。
化工系的 “新型环保涂料研发” 项目并没有因为张昊的离去和李哲的入狱而停止,陈明远教授重新调整了项目团队,王佳和赵婷成为了项目的核心成员。在他们的努力下,项目进展顺利,半年后,项目成功完成,还获得了国家的科研奖项。王佳在领奖台上说:“这个奖项,有张昊的一份功劳,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认真和执着,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
赵婷也在项目完成后,选择了继续深造,她考上了国外一所知名大学的研究生,专业是环境工程。她说:“我想带着张昊的梦想一起前进,为保护环境做更多的事情,让他的努力不会白费。”
台北市刑警大队的周志国,也因为成功破获了这起案件,获得了上级的表彰。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案件。他说:“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作为警察,不仅要查明真相,还要关注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后,陈凯四人都顺利毕业了。陈凯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继续攻读机械工程专业;李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做工程师;苏晓雨成为了一名作家,她写的关于张昊的小说出版后,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好评;林梦瑶则成为了一名心理辅导员,在一所中学工作,帮助很多学生解决了心理问题。
毕业聚会上,四人再次聊起了张昊。苏晓雨说:“如果张昊还在的话,他现在应该也和我们一样,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开始了新的生活吧。” 林梦瑶点点头:“是啊,他那么有天赋,一定会有很好的未来。”
陈凯举起酒杯,对着天空说道:“张昊,我们都长大了,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你放心,我们会带着你的希望,好好生活,不辜负你对我们的信任和友谊。”
李伟也举起酒杯,附和道:“没错,我们会永远记得你,记得那段在阳明山的日子,虽然充满了惊险和悲伤,但也让我们学会了成长,学会了珍惜。”
月光洒在四人的身上,仿佛是张昊的回应。虽然张昊已经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却一直陪伴着陈凯四人,激励着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