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开封鏖战,惊雷破阵
第十三章 开封困局,手榴弹构想
姜炎率领五千燧发枪兵、十具热气球及三位公主抵达开封城外时,正值金军第三次围攻开封。城墙上的宋军旗帜残破,士兵们面带疲惫,城外金军的黑色狼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重甲步兵列成密集阵型,正推着冲车一步步逼近城墙。
“金军这次来了三万主力,还有五千重甲兵,” 开封守将宗泽拄着长枪,苍老的脸上满是凝重,“他们的重甲能挡弓箭,冲车又结实,咱们的石头和滚木砸上去都没用,已经守了五天,再撑不住了。”
姜炎举起望远镜,看着金军的重甲步兵 —— 他们穿着双层铁甲,头盔遮住大半张脸,手里拿着长盾,一步步推进,像移动的铁墙。燧发枪的铅弹能穿透单层铁甲,但打在双层甲上只能留下凹痕,根本伤不到人;火炮虽然能轰碎冲车,可金军的重甲兵紧随其后,一旦冲车靠近城墙,他们就能搭云梯上城。
“燧发枪和火炮对付散兵还行,对付这种密集重甲集群,太吃力了,” 姜炎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得有能在近距离炸开、靠碎片杀伤的武器 —— 既能破甲,又能打乱他们的阵型。”
“近距离炸开?” 赵玥凑过来,手里还拿着记录热气球参数的本子,“像火炮的爆炸弹那样?可爆炸弹太重,得用炮打,没法让人拿着扔啊。”
赵玥的话像一道光闪过姜炎的脑海 —— 对!缩小版的爆炸弹,能让人手投的武器,就是手榴弹!北宋已有成熟的黑火药技术,弹壳可用陶瓷或生铁,引信能用慢燃导火索,完全能造出简易手榴弹!
“玥儿说得对!” 姜炎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眼神发亮,“咱们做‘手投爆炸弹’—— 用生铁做壳,里面装黑火药,留个小口装导火索,点燃后扔出去,炸开的铁碎片能穿透重甲,还能打乱他们的阵型!”
赵玥被他抓得脸颊发烫,却立刻拿出纸笔:“我来画弹壳!生铁壳要做薄点,上面刻些槽,炸开时能碎成更多片;还要留个握柄,方便士兵投掷。”
“我去协调火药和生铁!” 赵宁立刻转身,对身后的侍卫下令,“传我命令,让开封府的铁匠铺停工所有农具,全力打造生铁壳;工部的火药库立刻调拨五百斤黑火药,送到姜公子的军营!”
赵华则走到姜炎身边,轻声提醒:“导火索的燃烧时间要算准,太短会炸到自己人,太长又会被金军扔回来。还有,碎片会不会伤到站在城墙上的自己人?得做个防护措施。”
姜炎点头:“导火索就做三寸长,燃烧时间约三秒,士兵扔出去后有足够时间躲;弹壳上的槽要控制深度,碎片不会飞太远,城墙上的人站在垛口后就安全。华姐,你帮我算下火药和弹壳的比例,火药太多会炸碎弹壳,太少又没杀伤力。”
“好,我现在就算!” 赵华立刻拿出纸笔,根据之前治疗伤员时观察到的弹片杀伤范围,开始计算黑火药用量 —— 最终确定每颗手榴弹装二两火药,生铁壳重一斤,直径三寸,既能保证杀伤力,又方便士兵单手投掷。
当天下午,开封府最大的铁匠铺里,炉火通明。铁匠们按照赵玥画的图纸,将生铁熔化成铁水,倒入模具 —— 模具是赵玥特意设计的,内壁刻着放射状的凹槽,铸出的弹壳上自然形成碎片槽。姜炎则带着工匠们制作导火索:用棉线裹上硫磺和硝石,搓成细绳,每三寸剪一段,测试燃烧时间,确保误差不超过半秒。
傍晚时分,第一颗手榴弹造好了。生铁壳呈深黑色,表面有清晰的凹槽,顶部留着小孔,插着三寸长的导火索,底部有个木质握柄。姜炎拿起手榴弹,掂量了一下,重量正好:“试试威力!”
工匠点燃导火索,姜炎抬手将手榴弹扔向城外的空地上 ——“轰隆” 一声闷响,弹壳炸开,碎片飞溅,在地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小坑,最远的碎片飞了十步远,正好能覆盖金军的密集阵型。
“太好了!” 宗泽看得眼睛发亮,“有了这东西,金狗的重甲兵再敢靠近,咱们就扔这个,让他们有来无回!”
第十四章 手榴弹破阵,血染城墙
第二天清晨,金军再次发起进攻。完颜宗翰(金军主帅,完颜烈的叔叔)骑着黑马,站在阵前,挥手下令:“重甲兵推进!冲车跟上!今天一定要拿下开封!”
五千重甲兵列成三排,举着长盾,一步步向城墙逼近,后面跟着二十架冲车,车轮碾过地面,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震得地面都在颤。城墙上的宋军士兵握紧燧发枪,手心全是汗 —— 之前几次,就是这些重甲兵差点冲破城门。
“热气球升空!侦查金军侧翼!” 姜炎下令,三具热气球缓缓升起,吊篮里的士兵拿着红黄信号旗,时刻观察金军动向。
当金军重甲兵推进到城墙五十步时,姜炎大喊:“燧发枪兵准备!自由射击!”
“砰!砰!砰!” 燧发枪齐响,铅弹打在金军的重甲上,发出 “叮当” 的脆响,却大多弹开,只有少数铅弹卡在甲缝里,没造成多少伤亡。
“继续推进!” 完颜宗翰冷笑,“宋军的枪没用!冲上去!”
重甲兵加快速度,很快就到了城墙二十步 —— 这是冲车的攻击范围,冲车上的金军士兵已经举起了斧头,准备砍城门。
“手榴弹准备!” 姜炎从城垛后探身,举起一颗手榴弹,“点燃导火索,数到三再扔!注意躲在垛口后!”
城墙上的五百名宋军士兵同时拿起手榴弹,工匠们点燃导火索,导火索 “滋滋” 地冒着火星。姜炎数到 “三”,率先扔出 ——“轰隆!” 第一颗手榴弹在重甲兵中间炸开,碎片飞溅,三个重甲兵应声倒地,铁甲被碎片穿透,鲜血从甲缝里渗出来。
紧接着,五百颗手榴弹像雨点一样砸向金军 ——“轰隆!轰隆!” 爆炸声接连不断,火光冲天,碎片横飞。金军的重甲阵瞬间乱了,前排的重甲兵被碎片打倒,后排的士兵想往前冲,却被尸体挡住,挤成一团。
“冲车!打冲车!” 姜炎又喊,士兵们立刻将手榴弹扔向冲车 —— 手榴弹在冲车的木板上炸开,木板被碎片击穿,有的冲车车轮被炸毁,歪倒在地上,里面的金军士兵惨叫着爬出来,刚露头就被燧发枪打死。
完颜宗翰看着阵前的混乱,气得眼睛发红:“这是什么妖物?怎么会炸开?” 他刚想下令撤退,突然看到热气球上的信号旗 —— 红色代表 “金军左翼空虚”。
“机会!” 姜炎立刻对宗泽说,“宗将军,你带两千士兵从东门杀出,袭扰金军左翼;我带一千燧发枪兵和手榴弹兵守城墙,牵制正面敌军!”
宗泽点头,立刻召集士兵,打开东门,率军冲杀出去。金军左翼本就兵力不足,被宗泽的军队一冲,顿时溃不成军。
城墙上,姜炎正指挥士兵投掷手榴弹,突然看到一个金军重甲兵冲破碎片区,爬上了云梯,手里的弯刀朝着一个年轻的宋军士兵砍去。姜炎来不及多想,抓起一颗手榴弹,点燃导火索,朝着云梯扔去 ——“轰隆!” 手榴弹在云梯上炸开,重甲兵和云梯一起摔了下去,重重砸在地上。
“姜公子!小心!” 赵玥的喊声突然传来。姜炎回头,只见一支冷箭朝着他射来,他来不及躲闪,赵华突然扑过来,挡在他身前 —— 箭射中了赵华的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她的淡粉衣裙。
“华姐!” 姜炎惊呼,一把扶住她,“快!医疗队!”
赵华忍着疼,虚弱地笑了笑:“我没事…… 你别分心,守住城墙……”
赵宁冲过来,扶住赵华,眼神里满是焦急,却对姜炎说:“你专心指挥,华妹我来照顾!”
姜炎咬了咬牙,转身再次看向城下。此时金军已经全线溃退,完颜宗翰带着残部,狼狈地往北逃去,地上留下了上千具尸体,冲车和云梯倒了一地。
“赢了!我们赢了!” 城墙上的宋军士兵欢呼起来,声音震耳欲聋。姜炎却没心思庆祝,快步走到医疗队的帐篷里 —— 赵华正在接受治疗,箭已经拔出来了,伤口敷着草药,脸色苍白。
“华姐,对不起,是我连累了你。” 姜炎坐在床边,声音里满是愧疚。
赵华摇了摇头,握住他的手:“我不后悔…… 能帮到你,我高兴……” 她的手很软,带着一丝颤抖,却握得很紧。
赵玥和赵宁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眼神复杂。赵玥的脸颊微微泛红,赵宁则轻轻叹了口气 —— 她知道,姜炎和她们姐妹的缘分,已经越来越深了。
第十五章 朝堂认可,情愫升温
开封解围的消息传到南京,宋高宗大喜过望,当即下令:晋封姜炎为 “开封伯”,食邑千户,赏黄金千两;赵宁、赵华、赵玥三位公主因协助抗金有功,各赏绸缎千匹,准许她们留在开封,协助姜炎处理军务。
黄潜善和汪伯彦再次试图弹劾姜炎,说手榴弹是 “不祥之物”,会 “惹怒上天”,却被宗泽的奏折怼得哑口无言 —— 奏折里详细记录了手榴弹的杀伤效果,还附上了金军重甲兵的尸体照片(姜炎用简易暗箱相机拍的,之前研发热气球时顺便做的),证明手榴弹是 “破敌利器”,而非 “妖物”。
“黄大人,你说手榴弹是不祥之物,那它怎么能杀金狗、守开封?” 宋高宗把奏折扔在黄潜善面前,“姜炎屡屡立功,你却次次弹劾,到底是何居心?再敢胡说,朕定不饶你!”
黄潜善吓得连忙跪地磕头:“臣知罪!臣再也不敢了!”
朝堂风波平息后,宋高宗派太监送来赏赐,还特意给姜炎带了口谕:“朕知你与三位公主情谊深厚,若你有意,朕可赐婚,让你迎娶三位公主。”
太监宣读口谕时,三位公主都在场。赵华的脸颊瞬间红透,低下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赵玥眼睛发亮,偷偷看向姜炎;赵宁则神色平静,却悄悄握紧了拳头。
姜炎心里一暖,对着太监拱手道:“多谢陛下厚爱。只是如今金军未灭,国事为重,婚事先暂缓。等我率军收复失地,再谈此事不迟。”
太监走后,帐篷里一片寂静。赵玥忍不住问:“姜公子,你为什么要暂缓啊?父皇都同意了……”
姜炎看着她,又看了看赵华和赵宁,认真地说:“我想给你们一个安稳的家,而不是在战乱中仓促成婚。等我打败金军,收复燕京,让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再风风光光地娶你们,好不好?”
赵华抬起头,眼里含着泪光,轻轻点了点头;赵宁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里满是认可;赵玥则兴奋地跳起来:“好!我等你!到时候我要坐你做的蒸汽机车,去燕京成婚!”
接下来的日子,姜炎一边改良手榴弹 —— 将生铁壳换成更薄的熟铁壳,增加碎片数量;把导火索换成油纸包裹的慢燃绳,避免受潮 —— 一边训练士兵使用手榴弹,还组建了专门的 “手榴弹营”,由周虎担任营正,负责在战场上投掷手榴弹。
赵玥每天都来军营,帮姜炎画手榴弹的改良图纸,还试着投掷手榴弹 —— 第一次扔的时候,她没掌握好力度,手榴弹差点掉在自己脚边,姜炎眼疾手快,一把抢过来扔了出去,才没出事。
“你慢点,别着急,” 姜炎握着她的手腕,教她调整姿势,“手臂要伸直,用力往前甩,注意看落点。”
赵玥的手腕被他握着,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脸颊发烫,却学得很认真。很快,她就能准确地将手榴弹扔到三十步外的目标点了。
赵华则在军营里建了更大的医院,不仅治疗伤兵,还教百姓们防治疫病。姜炎经常去医院帮忙,有时帮她搬运药材,有时帮她记录伤员的病情。有一次,医院里来了一个得了急病的小孩,赵华没日没夜地照顾,姜炎就陪着她,帮她熬药、喂药,直到小孩痊愈。
“你好像什么都会,” 赵华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欣赏,“会造武器,会治病,还会照顾人。”
姜炎笑了笑:“我只是学过一点急救知识,比不得你。华姐,你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
赵宁则协助姜炎处理政务,制定开封的防御计划,协调粮草和物资。她经常和姜炎一起查看地图,讨论下一步的抗金策略。有一次,两人讨论到深夜,赵宁不小心趴在桌上睡着了,姜炎脱下自己的外套,轻轻披在她身上。
赵宁醒来时,看到身上的外套,心里一暖。她看着姜炎专注看地图的侧脸,轻声说:“谢谢你。”
姜炎回头,笑着说:“应该是我谢谢你。没有你,我处理不了这么多政务。”
日子一天天过去,姜炎的势力越来越大,手下的军队扩充到了三万人,装备了一万支燧发枪、五百门火炮、五千颗手榴弹和二十具热气球。他还在开封城外建了一座大型作坊,专门生产武器和机械,赵玥负责设计,赵华负责医疗,赵宁负责政务,三人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也成了他最亲近的人。
这天,探马来报:金军集结五万主力,在完颜宗翰的带领下,再次南下,目标是开封。姜炎站在地图前,看着金军的进军路线,眼神坚定 —— 这一次,他不仅要守住开封,还要主动出击,给金军一个狠狠的教训!
第三卷:开封鏖战,惊雷破阵
第十六章 地雷布局,分兵御敌
金军五万主力压境的消息传来时,开封城的气氛再次紧绷。姜炎站在城墙上,手里攥着热气球传回的侦查图 —— 图上清晰标注着金军的动向:完颜宗翰亲率三万主力正面推进,另有两万骑兵由完颜烈率领,打算从开封西侧的黄河渡口迂回,包抄宋军后路,断了粮草补给。
“西侧渡口地势平坦,适合骑兵冲锋,一旦被他们突破,咱们就成了瓮中之鳖,” 姜炎指着地图上的渡口,眉头紧锁,“正面要守,侧翼更要防,可咱们只有三万兵力,分兵后两边都吃紧。”
“那就用‘地底下的炸弹’!” 赵玥突然开口,手里举着半块生铁壳,“之前做手榴弹时,你说过火药能埋在地下引爆,咱们把火药装在铁壳里,埋在渡口的必经之路,金军骑兵踩上去就炸,不就能挡住他们了?”
姜炎眼前一亮 —— 简易地雷!这正是应对骑兵迂回的最佳方案。北宋的黑火药威力足够,生铁壳能产生杀伤碎片,触发装置用 “踏发式” 即可:用两块木板夹着引信,上面压上石块,骑兵踩碎木板,引信就会被拉动点燃,延迟两秒爆炸,既能保证触发,又不会让金军有时间撤离。
“玥儿说得对!” 姜炎一把拿过她手里的生铁壳,“咱们造‘踏发地雷’,埋在西侧渡口的官道上;正面战场,用火炮和手榴弹坚守,再派一支骑兵绕到金军主力后方,袭扰他们的粮草队 —— 宗将军,你经验丰富,正面防御就拜托你了!”
宗泽拱手应下:“放心!有手榴弹和火炮,正面金狗攻不进来!”
接下来的两天,开封城内外一片忙碌。姜炎带着工匠们赶制地雷:生铁壳里装四两黑火药(比手榴弹多一倍,应对骑兵重甲),引信用浸过桐油的麻绳(防水且燃烧稳定),触发装置用杨木板和粗麻绳组装,每颗地雷都做了伪装 —— 表面盖着干草和浮土,与路面融为一体。
赵玥全程跟着帮忙,从画地雷模具图纸,到测试触发灵敏度,忙得额头沁出细汗。一次组装时,她不小心扯断了引信,姜炎连忙按住她的手:“慢着,引信要留三寸余量,不然木板没碎透,引信点不着。” 他握着她的手指,一点点调整麻绳长度,指尖相触的温度让赵玥脸颊发烫,却还是认真记着步骤。
赵宁则负责协调兵力:调一千燧发枪兵守西侧渡口,由周虎带领,配合地雷伏击;派五千骑兵由张勇率领,连夜绕到金军主力后方,伺机烧粮草;她自己则守在开封城内,统筹粮草运输 —— 为了保证前线补给,她亲自去粮仓清点,甚至说服开封富商捐出存粮,承诺战后双倍偿还。
“粮草是军心之本,” 赵宁在粮仓里对姜炎说,手里拿着账本,“我已经让人把粮车都涂成灰色,夜里运输时不点灯,避开金军的侦查哨,保证每天能送两千石粮食到前线。”
姜炎看着她眼底的红血丝,知道她忙了一整夜,忍不住递过一块干粮:“别太累了,你要是倒下,我这边更乱。”
赵宁接过干粮,嘴角泛起一丝浅笑:“你在前线拼命,我这点辛苦算什么。”
赵华则将医院搬到了离前线更近的城郊,搭建了临时帐篷,准备了大量止血草药和夹板。她还改良了简易担架 —— 用竹子做框架,铺上粗布,比之前的木担架轻一半,方便士兵抬运伤员。“战场上伤员多,得抢时间,” 她对姜炎说,“我已经教了两百个民妇做急救,能处理简单的外伤,减轻医生的负担。”
姜炎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这是我用酒精和草药做的消毒水,伤口敷药前擦一擦,能减少感染。你自己也要注意,别被伤员的血弄伤手。”
赵华接过瓷瓶,指尖碰到他的手,轻轻 “嗯” 了一声,眼底满是暖意。
两天后,所有准备就绪:西侧渡口的官道上,埋了两百颗地雷,每隔五步一颗,形成三道封锁线;正面城墙上,架起了一百门火炮,五千名手榴弹兵严阵以待;张勇的骑兵已经绕到金军后方,等着信号行动。
热气球再次升空,赵玥主动请缨去吊篮:“我眼神好,能最早发现金军骑兵,给周虎传信号。” 姜炎拗不过她,只好让工匠在吊篮里加了防护板,又给她带了一把燧发枪防身。
第十七章 血战开封,内外夹击
清晨的雾还没散,西侧渡口就传来了马蹄声 —— 完颜烈的两万骑兵到了。骑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列,马蹄踏在官道上,发出 “哒哒” 的声响,震得地面微微颤动。周虎带着燧发枪兵躲在路边的树林里,屏住呼吸,盯着越来越近的骑兵。
“玥儿,能看到多少人?” 姜炎通过信号旗询问热气球上的赵玥。
赵玥趴在吊篮边,手里拿着望远镜:“大约两万,分三队,前队是轻骑兵,后队是重甲骑兵!” 她挥动红黄信号旗,将消息传给周虎。
完颜烈骑着黑马,走在队伍最前面,看着空荡荡的官道,嘴角泛起冷笑:“宋军果然没人守这里,等咱们绕到开封后方,断了他们的粮草,看他们还怎么守!”
他抬手下令:“全速前进!”
前队的轻骑兵加快速度,朝着渡口冲去 ——“轰隆!” 第一颗地雷炸了!骑兵连人带马被炸飞,碎片飞溅,瞬间倒下一片。后面的骑兵来不及刹车,继续往前冲,又踩中了第二颗、第三颗地雷 ——“轰隆!轰隆!” 爆炸声接连不断,官道上满是战马的嘶鸣和士兵的惨叫。
“有埋伏!” 完颜烈大惊,刚想下令撤退,周虎带着燧发枪兵从树林里冲了出来,“砰!砰!” 燧发枪齐响,铅弹朝着混乱的骑兵射去。骑兵们挤在官道上,根本没地方躲,纷纷中枪落马。
热气球上的赵玥看得清楚,又挥动信号旗,告诉周虎金军后队的重甲骑兵正准备迂回 —— 周虎立刻分兵,派五百人绕到侧面,用手榴弹轰炸重甲骑兵的马腿,重甲骑兵失去战马,成了活靶子。
与此同时,正面战场的金军主力也发起了进攻。完颜宗翰看着空荡荡的西侧方向,以为完颜烈已经得手,下令全力攻城:“冲!拿下开封,活捉姜炎!”
三万金军分成五队,朝着城墙冲来,前面是步兵,后面是冲车,最远处还有弓箭手射箭掩护。城墙上的宗泽大喊:“火炮准备!五十步,放!”
“轰隆!” 一百门火炮齐响,铁弹朝着金军密集处飞去,瞬间炸出一个个缺口。金军步兵倒下一片,却还是继续往前冲 —— 他们以为西侧的骑兵很快就会到,只要再撑一会儿就能破城。
“手榴弹!扔!” 姜炎站在城垛后,率先扔出一颗手榴弹,“轰隆” 一声,将冲在最前面的金军炸飞。城墙上的手榴弹兵跟着扔出,爆炸声此起彼伏,金军的冲锋被一次次打退。
可金军人数太多,倒下一批又上来一批,城墙上的宋军士兵渐渐体力不支,有的士兵被弓箭射中,倒在城垛后,赵华带着医疗队的人立刻冲上去,抬走伤员,给伤口敷药,甚至亲自拿起燧发枪,对着城下的金军射击。
“姜公子!张勇传来消息,金军粮草营找到了!” 赵宁的侍卫跑上城墙,递来一张纸条。
姜炎眼睛一亮 —— 张勇的骑兵已经绕到金军后方,找到了粮草营的位置,就等信号烧粮。他立刻下令:“热气球发红色信号弹,让张勇动手!”
热气球上的赵玥点燃红色信号弹,信号弹 “咻” 地冲上天空,在晨雾中格外显眼。张勇看到信号,立刻下令:“冲!烧了粮草营!”
五千骑兵朝着金军粮草营冲去,手里拿着火把和火药包。粮草营的守卫不多,很快就被突破,火把扔向粮堆,“噼啪” 的燃烧声响起,浓烟滚滚,遮住了半边天。
完颜宗翰看到粮草营起火,又听到西侧传来的爆炸声,知道完颜烈的骑兵也出事了,顿时慌了:“撤退!快撤退!”
金军士兵本来就没了斗志,听到撤退令,纷纷往后跑。姜炎抓住机会,下令:“开城门!全军出击!”
宋军士兵从城门冲出去,燧发枪兵在前,刀盾兵在后,朝着溃败的金军追去。周虎也带着西侧的士兵赶来汇合,两面夹击,金军死伤惨重。完颜宗翰带着残部,狼狈地往北逃去,完颜烈则在西侧渡口被周虎活捉,成了阶下囚。
夕阳西下时,战斗终于结束。开封城外,金军的尸体和战马横七竖八地躺着,粮草营的火还没灭,冒着袅袅青烟。姜炎站在城墙上,看着疲惫却兴奋的士兵们,长长舒了口气 —— 这一战,不仅守住了开封,还重创了金军主力,至少能让开封安稳半年。
“姜公子!你看!” 赵玥的声音传来,她从热气球上下来,手里拿着一张画纸,“我把金军的阵型和地雷的位置都画下来了,以后再遇到骑兵迂回,咱们就用这个办法!”
姜炎接过画纸,上面画得密密麻麻,还有红色的标注,忍不住笑了:“玥儿,你这图纸比工匠画的还细致。”
赵华走过来,递过一碗温水:“先喝点水,你都站了一天了。伤员都安排好了,死了三百多人,伤了一千多,比上次少多了。”
赵宁也走过来,手里拿着账本:“粮草还够,富商捐的粮没用完,我已经让人登记造册,以后慢慢还。”
姜炎看着身边的三位公主,心里满是暖意。这一战,他们各司其职,相互扶持,才赢得了胜利。他抬手,轻轻握住赵华的手,又看了看赵宁和赵玥:“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赢不了这一战。”
赵华的脸颊泛红,赵宁的眼神柔和,赵玥则笑着说:“咱们是一伙的,谢什么!以后还要一起打金狗,一起造新武器呢!”
第十八章 威望日隆,情定军营
开封大捷的消息传到南京,南宋朝廷震动。宋高宗没想到姜炎能以三万兵力打败五万金军,还活捉了金军将领完颜烈,当即下令:晋封姜炎为 “济国公”,食邑五千户,赏黄金五千两,准许他在开封设立 “兵工厂”,自主研发武器;赵宁、赵华、赵玥三位公主各晋封 “长公主”,赏良田千亩。
黄潜善和汪伯彦这次连弹劾的勇气都没有 —— 宗泽的奏折里附上了金军的战利品清单(包括完颜烈的盔甲、金军的战旗),还有开封百姓联名写的 “万民书”,称赞姜炎是 “救世英雄”,再弹劾只会引火烧身。
宋高宗还派了使者,再次提及赐婚之事:“朕已选定良辰吉日,下个月就让你迎娶三位公主,婚事在开封举行,朕会派礼部官员前来主持。”
使者宣读圣旨时,三位公主都站在姜炎身边。赵华的手微微颤抖,赵玥眼睛里满是期待,赵宁则悄悄看向姜炎,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
姜炎接过圣旨,对着南京方向拱手:“臣遵旨。多谢陛下成全。”
使者走后,军营里一片欢腾。士兵们都知道姜炎要娶三位公主,纷纷过来道贺,有的还起哄要喝喜酒。姜炎笑着应下,转身却看到三位公主站在原地,眼神各异。
“之前说要等收复燕京再成婚,” 姜炎走到她们面前,语气温柔,“现在虽然没收复燕京,但开封安稳了,百姓也能喘口气,咱们的婚事,也该办了。”
“那…… 你还会造蒸汽机车吗?” 赵玥小声问,“之前说要坐蒸汽机车去燕京成婚的。”
姜炎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会。婚礼后,咱们就开始造蒸汽机车,等造好了,我带你去燕京,去东京,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
赵华看着他,轻声说:“我不求去哪里,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守着医院,救更多人,就够了。”
赵宁则握住他的手,语气坚定:“我会帮你处理政务,管好兵工厂,让你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对抗金军,收复失地。”
姜炎握着三位公主的手,心里满是坚定。他知道,这场婚事不仅是感情的归宿,更是势力的巩固 —— 有了三位公主的支持,他在南宋朝廷的地位会更稳固,兵工厂的研发也能更顺利。
接下来的一个月,开封城忙着筹备婚礼。赵宁负责统筹婚礼事宜,从布置新房到邀请宾客,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赵华则在医院里加派了人手,确保婚礼期间不会出医疗事故;赵玥则缠着姜炎,一起完善蒸汽机车的图纸,还说要在婚礼上展示 “迷你蒸汽机车模型”。
婚礼当天,开封城张灯结彩,百姓们都涌上街头,想看 “济国公” 和三位公主的婚礼。姜炎穿着红色的公服,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三顶红色的花轿,从军营出发,穿过开封的主要街道,沿途都是欢呼的百姓。
婚礼在开封的府衙举行,礼部官员主持仪式,宗泽作为证婚人。姜炎牵着三位公主的手,拜天地,拜高堂(以宗泽为代表),最后夫妻对拜。当礼官宣布 “礼成” 时,军营里响起了鞭炮声,士兵们欢呼雀跃,热气球上挂着红色的绸带,在开封城上空盘旋。
晚上的婚宴上,姜炎端着酒杯,对三位公主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姜炎在此承诺,此生定不负你们,定要打败金军,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赵宁、赵华、赵玥同时点头,眼里含着泪光,也举起酒杯:“我们信你。”
婚宴过后,姜炎回到新房,看到桌上放着一个迷你蒸汽机车模型 —— 是赵玥做的,用木头和铁皮组装,还能靠蜡烛加热的蒸汽转动车轮。“等战事平息,咱们就造真的,” 赵玥拉着他的手,眼里满是憧憬,“我还想造能飞更远的热气球,能在水里游的船,让炎朝的东西,传遍天下。”
姜炎抱住她,又看了看身边的赵宁和赵华:“会的。以后,咱们一起造,一起闯,一起把这个乱世,变成太平盛世。”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新房里的红色喜字,也照亮了四个人眼中的希望。姜炎知道,他的路还很长,金军还没彻底打败,南宋朝廷的暗流还在涌动,但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 有三位公主的陪伴,有忠诚的士兵和工匠,有天下百姓的支持,他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建立一个属于 “炎” 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