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虎皮
在叙州,苏禹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苏家产业遍布,田庄、商铺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家里金银堆积如山,绫罗绸缎挂满库房,吃穿用度皆是顶好的,是实打实的富贵之家。苏禹为人豪爽,最喜结交朋友,整日里呼朋引伴,不是在自家大宅摆酒设宴,就是和朋友们在城中酒楼寻欢作乐。他交的那些朋友,也都是些非富即贵的主儿,一个个身着华服,腰间挂着名贵玉佩,出入有马车伺候,平日里谈论的不是哪处庄子收成好,就是新得了什么珍稀古玩。
可在这一众富贵朋友里,却有个格格不入的,名叫魏雄。魏雄家境贫寒,住在山脚下的几间破茅草屋里,家中除了几亩薄田,再没什么值钱物件,平日里就靠耕种那几亩地,农闲时上山打猎、采摘些新鲜菜果维持生计。虽说日子过得紧巴巴,可魏雄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他和苏禹结识,还是因为一次偶然,苏禹外出游玩迷了路,恰好走到魏雄家附近,魏雄热心帮忙,不仅给他指明道路,还留他在家中吃了顿粗茶淡饭。苏禹感激他的热心,便与他结交为友。
只是每次朋友聚会,魏雄都显得局促又尴尬。那些富家子弟们穿着光鲜亮丽,谈论的话题不是昂贵的珠宝首饰,就是奢华的宴会排场,魏雄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裳,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坐在角落。众人也都瞧他不起,眼神里满是嫌弃,言语间也多有轻蔑,可魏雄心里明白自己和人家不是一路人,倒也不往心里去,平日里没什么事,很少主动登门。但他念着苏禹的情谊,每当家中新鲜菜果成熟,或是猎到野兔、山鸡这样的小动物,都会让儿子给苏禹送去。
苏禹呢,自幼生活在富贵堆里,对这些东西根本瞧不上眼,随手就交给下人处理,连正眼都不瞧一下。苏禹的父亲苏公,早年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积攒下这份家业,如今上了岁数,就盼着能寻一处幽静山林,隐居修道,寻个内心安宁。可一直没碰到合适的机缘,只能暂且留在家里。他见儿子每日不是忙着生意,就是和那些所谓的朋友花天酒地,家中整日高朋满座,可这些朋友大多是冲着苏家的钱财来的,苏公心里很是担忧。
一日,苏公把苏禹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劝道:“禹儿啊,看人可不能只看表面,你那些朋友,平日里吃喝玩乐在行,真要有个难处,怕是一个都指望不上。倒是那魏雄,虽说家境贫寒,可为人实诚,是个值得深交的朋友,若是你真有难处,他定会出手相助。”苏禹听了,心里老大不高兴,觉得父亲是老糊涂了,自己这些朋友都是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怎么会靠不住?可他向来孝顺,不敢顶撞父亲,只能闷着头听着,心里却一百个不服气。
为了让父亲安心,也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没错,苏禹琢磨着要试探一下那些朋友。他对外放出风声,说自己生了重病,卧床不起。消息一传开,那些朋友们得知后,像是事先商量好的一样,纷纷带着厚礼登门探望。一时间,苏家大宅门口车水马龙,送礼的队伍排得老长。这些朋友一进苏禹的房间,就围在床边,你一言我一语,满脸关切。有的说:“苏兄,你这病可把我急坏了,特意寻来这百年人参,对你身子大补。”有的讲:“苏老弟,这是我从西域弄来的珍稀药材,定能助你早日康复。”还有的拉着苏禹的手,假惺惺地抹眼泪:“苏兄,你可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咱们还等着一起寻欢作乐呢。”
可热闹归热闹,苏禹在这堆朋友里,却没瞧见魏雄的影子。他躺在床上,装出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心里却暗自得意,想着:“看吧,父亲还说魏雄靠得住,我病成这样,他连个面都不露。”苏公站在一旁,看着这热闹场景,却只是无奈地摇头叹息。
过了好几天,魏雄才急匆匆赶来。他手里提着一只肥美的山鸡,满头大汗,身上的粗布衣裳都被汗水浸湿了。一见到苏禹,他喘着粗气说道:“苏兄,对不住啊,我前些日子进山打猎,耽搁了些时日,今日才得知你生病,赶忙捉了这只山鸡给你补身子。”苏禹瞧了瞧魏雄手里的山鸡,再看看房间里堆满的名贵礼物,心里满是不屑,漫不经心地让下人接过山鸡,随口吩咐了几句备饭招待魏雄。魏雄见苏禹气色不错,像是没什么大碍,也没多做停留,简单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匆匆告辞了。
苏禹拿着那只山鸡,走到父亲面前,冷笑着说:“父亲,您瞧,我生病他就送这么一只山鸡,真是小气。”苏公听了,重重地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禹儿啊,礼轻情意重。你那些朋友送的礼物虽说贵重,可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魏雄家境贫寒,还要赡养母亲、抚养孩子,这只山鸡怕是他家倾尽所有才换来的。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用心去感受啊。”苏禹嘴上虽没吭声,可心里还是不以为然,此后,竟慢慢疏远了魏雄。
时光匆匆,一晃一年过去了。这一天,苏公偶然间遇到一位云游的高僧,两人交谈甚欢,高僧讲经说法,字字珠玑,苏公听得如痴如醉,只觉心中豁然开朗,当下认定这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机缘。他不顾苏禹的苦苦哀求,毅然决然地跟着高僧去了深山修行,这一去,便与家中断了联系。苏禹思念父亲,四处派人寻找,可茫茫大山,哪有父亲的踪影?他心里悲痛万分,整日郁郁寡欢,生意也渐渐没了心思打理。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xi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一日,苏禹忙完生意回到家中,家丁匆匆跑来禀报:“老爷,门口有个小乞丐,跪在地上磕头,说求咱们收留他做下人,不然就要饿死街头了,看着怪可怜的。”苏禹出门一看,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跪在门口,头发乱蓬蓬的,脸上满是尘土,可仔细瞧去,这孩子虽穿着破旧,眼神却透着机灵,怎么看都不像是普通乞丐。苏禹心生怜悯,命人把他带进府中,让他洗了脸。这一洗,露出孩子清秀的面容,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眉清目秀,面色红润,十分惹人喜爱。苏禹一高兴,就把他留在身边,做了贴身下人,还给他取名叫幺儿。
幺儿聪明伶俐,手脚勤快,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喜欢他。可奇怪的是,幺儿每年都会消失一次,而且一去就是好几天,然后又平白无故地回来。大家问他去了哪里,他总是神色慌张,支支吾吾地说自己有梦魇,睡梦中就迷迷糊糊走丢了,对具体情况含糊其辞,敷衍过去。众人虽觉得蹊跷,可也没多追问,只是觉得这孩子身上透着一股神秘劲儿。
几年后的一天,苏禹和几个朋友相约去郊外游玩。巧的是,这天幺儿又失踪了。他们一行几人来到一座大山脚下,只见山上怪石嶙峋,云雾缭绕,山间野花竞相开放,美景如画,犹如人间仙境。众人心情大好,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周围的景色,嘴里还不停地赞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着走着,大家又累又饿,便在一棵大树下坐下来休息,纷纷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吃了起来。填饱肚子后,众人起身继续前行。刚走没几步,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虎啸声从山林中传来,紧接着,一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从树林里窜了出来,直冲着他们奔来。这老虎身形庞大,目光如炬,张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的獠牙,模样十分吓人。众人吓得脸色惨白,惊慌失措,瞬间四散奔逃。
苏禹平日里养尊处优,身子肥胖,跑没几步就气喘吁吁,脚步慢了下来。那老虎三两下就冲到他面前,拦住了他的去路。苏禹吓得腿都软了,瘫倒在地上,浑身瑟瑟发抖,大声呼喊着向朋友们求救:“兄弟们,救救我啊!”可此时,他那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朋友们,早就跑得没影了,只听见远处传来几声呼喊:“苏兄,你别着急,我们去找猎户来救你!”
老虎看着那些人跑远,也没去追,只是静静地盯着苏禹,眼神中透着一股神秘。苏禹吓得面如土色,满心绝望,他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和自己吃喝玩乐的朋友,关键时刻竟如此无情。他又气又急又怕,两眼一黑,晕死了过去。
等苏禹再次醒来,发现自己竟然还活着,而更让他惊讶的是,父亲苏公正坐在旁边,一脸关切地看着他。只是眼前的父亲和记忆中完全不一样,须发皆白,身着一身道袍,神色淡然,透着一股仙风道骨。苏禹又惊又喜,一下子扑到父亲怀里,喜极而泣:“父亲,真的是您吗?您怎么会在这里?”
苏公轻轻拍着苏禹的后背,笑着说:“禹儿,方才那只老虎,其实是我扮的。我为了试探一下你的那些朋友,特意穿上虎皮,没想到,他们果真弃你而去。”苏禹听了,心里一惊,刚想开口反驳,可看着父亲严肃的神情,又把话咽了回去。苏公留苏禹吃了一顿素食,然后语重心长地劝他:“禹儿,你看清楚了吧,这些酒肉朋友根本靠不住。你要远离他们,好好做人,莫要再沉迷于那些虚浮的生活了。”
可苏禹心里还是觉得朋友们是被父亲假扮的老虎吓跑的,不但不怪他们,反而还觉得愧疚。他忍不住问父亲:“父亲,您怎么知道我们会来这里?”苏公便把家中这几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原来,幺儿竟是苏公的徒弟,每年失踪的那几天,就是来山中向苏公禀报家中情况的。苏禹这才恍然大悟,他苦苦哀求父亲跟自己回家,可苏公心意已决,坚决地拒绝了他。苏禹无奈,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父亲隐居的地方。
回到家中,苏禹的那些朋友们听说他平安归来,除了魏雄,其他人都纷纷登门探望。那几个一起出游的朋友,满脸愧疚地向他道歉:“苏兄,实在对不住啊,我们当时吓得腿都软了,一心想着去找猎户救你,可在山下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猎户,正打算回去救你,没想到你自己回来了,真是万幸啊!”苏禹听了,心里一软,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又和以前一样,整日和这些朋友聚会喝酒,把父亲的叮嘱抛到了九霄云外。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起初,苏禹的生意还顺风顺水,可不知怎么的,突然开始走下坡路,一桩桩生意接连赔本,没过多久,就连家中的豪宅都不得不卖掉抵债。一夜之间,曾经家财万贯的苏禹,变得一无所有,一家人只能借住在亲戚家一处破旧不堪的荒宅里。这荒宅四处漏风,屋顶还破了好几个洞,一下雨屋里就到处是积水,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落魄后的苏禹,满心期盼着朋友们能像以前一样,纷纷伸出援手,安慰自己。可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巴掌,那些往日里和他称兄道弟的朋友,得知他落魄后,一个个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没登过他家的门,就好像从来没认识过他一样。苏禹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朋友家借钱,想着能暂时渡过难关。可他刚到朋友家门前,不是被大门紧闭拒之门外,就是被冷着脸婉言拒绝。有一家甚至放出恶狗来撵他,吓得他落荒而逃。
此时的苏禹,回想起父亲当初的话,只觉得世事无常,人心凉薄,心中五味杂陈,欲哭无泪,满心绝望。他甚至想,要是当初听了父亲的话,跟着父亲隐居山林,或许就不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可如今,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十几口人都指望着他,他又怎么能一走了之呢?
一天,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吃饭,因为长期吃惯了山珍海味,苏禹的小儿子实在吃不惯这粗茶淡饭,哭闹个不停。苏禹心里本来就憋着火,见儿子这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儿子又打又骂。他的妻子心疼孩子,急忙把孩子护在怀里,也忍不住大哭起来。一家人闹得不可开交,就在这时,门突然被推开,一个人走了进来。苏禹抬头一看,竟是魏雄。只见魏雄手里提着一些新鲜菜果,还有一只肥美的野兔。苏禹的小儿子一看到这些,立马破涕为笑,挣脱母亲的怀抱,兴高采烈地跑过去,拿起果子就吃了起来。
苏禹看着魏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魏雄走上前,拍了拍苏禹的肩膀,红着眼眶安慰道:“苏兄,别着急,日子总会好起来的。”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些碎银子,放在桌上。苏禹看到这些银子,心里一惊,他知道魏雄家境贫寒,这些钱对他来说肯定来之不易,忙问道:“魏兄,你这钱……”魏雄笑了笑,没有说话,转身走出门,开始帮忙修缮房子。
接下来的几天,魏雄不辞辛劳,忙前忙后,把房子的漏洞都补上了,又把门窗修理好,虽说房子还是破旧,可好歹不漏风了,屋里也暖和了起来。做完这一切,魏雄才默默地离开。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魏雄都会来看望苏禹一家,有时候送来一只山鸡,有时候是一筐新鲜菜果,有时候是一些干粮,有时候则是一担柴。在魏雄的帮助下,苏禹一家总算是艰难地熬过了这个冬天。
经历了这些,苏禹感慨万分,回想起自己以前对魏雄的种种态度,心里满是愧疚。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魏雄的恩情。冬天过去后,有一天,幺儿又像往常一样离开了。自从苏禹家道中落,府里的下人大多都走了,只有幺儿始终不离不弃,一直留在苏禹身边。这次幺儿离开,苏禹心里有些担心,怕幺儿又去给父亲报信,让父亲为自己担忧,可又实在没有办法阻止。
几天后,幺儿回来了,一见到苏禹,就拉着他来到野外的一棵大树下。幺儿拿起事先准备好的镐头,开始在树下挖掘。苏禹满心疑惑,不知道幺儿要做什么。不一会儿,幺儿挖到了一个坛子,他拂去坛子上的尘土,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装满了白花花的银子。苏禹又惊又喜,瞪大了眼睛看着幺儿。幺儿笑着对他说:“苏老爷,这是你父亲多年前埋下的,他早就料到你可能会和那些酒肉朋友鬼混,把家业败光,所以特意留了这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苏禹听了,泪水夺眶而出,他后悔不已,恨自己当初没有听父亲的话。有了这些银子,苏禹决定东山再起。他拿着银子,重新做起了生意。也许是吸取了以前的教训,这次苏禹做事格外用心,待人也真诚了许多。没过多久,他的生意就渐渐有了起色,而且越来越红火,没过几年,就积攒了不少钱。苏禹用这些钱买了新房子,生意也越做越大,又重新成为了有钱人。
那些曾经疏远他的朋友们,听说苏禹又发达了,一个个又厚着脸皮找上门来,想要和他恢复往日的交情。可苏禹早已看透了这些人的真面目,每次都黑着脸,言辞凿凿地把他们撵走。他拿出一部分银子,帮魏雄做起了小生意,在苏禹的帮助下,魏雄的日子也渐渐好起来。从那以后,苏禹和魏雄两人相互帮助,亲如兄弟,两家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惬意又自在。
又过了几年,幺儿再一次离开,这一次,他却再也没有回来。苏禹知道,幺儿是完成了他师父交代的任务,回归山林去了。苏禹虽然心中不舍,但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经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苏禹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初的良苦用心,也懂得了真正的朋友是那些在你患难时不离不弃的人。他时常会想起父亲,想起父亲说过的那些话,他知道,父亲虽然远在山林,但一直都在默默地守护着他。而他,也会带着这份领悟,好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