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王十

 

「聊斋志异」王十

明朝末年,天下动荡,百姓生活困苦,为了谋求生计,不少人铤而走险。高苑人王十,家中贫寒,上有老下有小,仅凭几亩薄田难以维持生计,无奈之下,他只得干起了贩盐的营生。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王十赶着装满盐巴的毛驴车,沿着蜿蜒小道匆匆赶往博兴县。此地靠近盐场,私盐贩子虽多有风险,但利润尚可,只要能平安卖上几趟,家中便可熬过一段艰难时日。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行至一处偏僻山谷,王十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心中一惊,暗叫不好,以为是当地大盐商豢养的巡逻士卒。这些盐商为了垄断市场,对私盐贩子向来毫不留情,一旦被抓住,不死也得脱层皮。

慌乱之中,王十顾不得许多,使劲将车上的盐包抛向路边草丛,妄图以此拖延时间,自己好寻机逃走。可刚一转身,他却惊恐地发现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动弹不得。眨眼间,两个黑影如鬼魅般出现在他面前,二话不说,将他捆了个结实。王十吓得浑身发抖,苦苦哀求道:“二位好汉,饶了我吧!家中老小全靠我一人养活,实在是走投无路才做这贩盐的买卖。” 那二人听后,竟相视一笑,冷冷说道:“我们不是盐铺中的人,是阴间鬼卒。”

王十大惊失色,只觉头皮发麻,冷汗如雨而下,心想这下算是彻底完了。他颤抖着声音乞求道:“鬼爷,求求你们让我先回家,同妻儿告别吧。我这一去,他们可怎么活啊!” 鬼卒却不为所动,不耐烦地说道:“这次捉你去不是让你死,不过是暂时使唤使唤罢了。” 王十心中稍安,却又满腹狐疑,壮着胆子问道:“什么事?为何要捉我这等小民?” 鬼卒答道:“阴司中新阎王上任,见‘奈河’已淤平,‘十八狱’中的茅坑都满了,叫捉人世间的小偷、贩私盐的和铸私钱的这三种人去淘河,捉乐户去刷厕所。” 事已至此,王十别无他法,只得跟着鬼卒一步一挪地往前走。

不多时,他们进入一座阴森的城市,城中雾气弥漫,影影绰绰的建筑透着一股死寂之气。来到一座威严的官衙前,王十抬头望去,只见阎王端坐在大堂之上,正目光冷峻地稽查生死簿。鬼卒上前禀报:“捉了一个贩私盐的,叫王十。” 阎王闻言,往下扫了一眼,突然发怒道:“贩私盐的是指那些上漏国税、下坑百姓的大盐商,像世上贪官奸商所说的贩私盐的,都是天下的好老百姓。穷人竭尽微少的资本,去挣点赖以糊口的利钱,怎么算‘私’呢?” 说罢,阎王罚两个鬼卒再去买四斗盐,连同王十原来的那些,一起代送到王十家中。随后,阎王又留住王十,给了他一根蒺藜骨朵,让他和鬼卒一起监督河工。

王十怀揣着忐忑,跟随鬼卒来到了 “奈河” 边。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只见淘河的人夫,个个衣衫褴褛,仅用布子遮体,密密麻麻如蚂蚁般川流不息。河水浑浊不堪,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暗红色的水流翻滚着,时不时飘起一具朽骨或烂尸。人夫们赤裸着身子,手持竹筐和铁锹,在这地狱般的河水里艰难出没,打捞着那些腐物,装满筐子后,再咬牙背到岸边。水深的地方,有人稍不留神就会沉下去,生死只在一瞬间。而一旦动作稍慢点,旁边监工的鬼卒们就会挥舞着蒺藜骨朵,毫不留情地痛打他们的脊背或大腿。

一块监工的鬼卒见王十面露惊恐,扔给他一颗像豆粒大小的香丸,示意他含在嘴里,这才领着他走到河边。王十刚站稳脚跟,就一眼瞧见了高苑的那个大盐商也杂在人夫之中。这盐商平日里在当地为非作歹,勾结官府,哄抬盐价,逼得许多像王十这样的穷人走投无路。此刻见他落得这般下场,王十心中涌起一股报复的快感。他暗自握紧蒺藜骨朵,每逢那盐商进河,就狠狠打他的后背,上岸时,又用力敲他的腿,直打得那盐商哭爹喊娘,常常吓得躲在水里不敢出来。王十看着他狼狈的模样,心中的怨恨才稍稍平息。

就这样,在鬼卒的呵斥与皮鞭下,人夫们不分昼夜地劳作着。三昼夜过去,“奈河” 两岸堆满了从河中捞出的腐物,而人夫也死了一半,河水总算淘完。之前捉王十的那个鬼卒依旧带着他踏上归途。一路上,王十疲惫不堪,身心俱疲,恍惚间仿若做了一场噩梦。

一到家,王十豁然醒来,只觉周身酸痛,仿佛散了架一般。起初,王十贩盐一夜未归,天亮后,妻子满心担忧,打开门却见两袋盐放在院子里,人却不见踪影。她心急如焚,忙唤来邻里乡亲四处寻找,最后竟发现王十躺在路边,已没了气息,众人悲痛万分,将他抬回家中。就在众人都不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时,王十悠悠转醒,缓缓道出了这一番离奇的经历。

说来也巧,高苑的那个盐商在前天也突然暴毙,到此时竟也苏醒过来。只是他被蒺藜骨朵打过的地方,全都溃烂化脓,长成了大疮,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旁人根本不敢靠近。王十听闻此事,心中暗喜,故意前去拜访。那盐商见王十进门,吓得脸色惨白,忙把脑袋缩到被子里,浑身颤抖,仿佛又回到了那恐怖的 “奈河” 之中。此后,这盐商一病不起,足足躺了一年才渐渐好转。经此一劫,他彻底断了经商的念头,每日闭门不出,生怕再遭报应。

王十的奇遇很快在乡里传开,众人纷纷感叹善恶终有报。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权贵富商,听闻此事后,也都收敛了许多。而王十经此一遭,深知生活不易,却也庆幸阎王明理。他收起了贩盐的营生,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开垦荒地,勤勤恳恳劳作,日子虽依旧清苦,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倒也安稳。每逢闲暇,王十便会给孩子们讲述这段奇幻经历,告诫他们做人要善良正直,莫要贪图不义之财,因为冥冥之中,自有公道。

岁月悠悠,高苑和博兴县依旧流传着王十的故事,成为百姓口中警醒世人的传奇,提醒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唯有坚守正道,方能在这世间安稳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