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韦公子

 

聊斋志异:韦公子

韦公子,乃咸阳官宦世家子弟,生得一副好皮囊,却品性恶劣,放荡好色至极。家中但凡稍有姿色的奴婢、仆妇,无一能逃脱他的魔掌,皆被其奸污。他还携带数千黄金,发誓要寻遍天下名妓,只要是繁华热闹有妓女的地方,他必定前往。那些姿色平庸的妓女,他不过留宿两晚便弃之而去;而若是遇到特别中意的名妓,他则会逗留数月之久.

韦公子的叔父韦公,亦是朝中名宦。年老辞官回乡后,对韦公子的德行深恶痛绝,遂请了一位有名的塾师,逼迫韦公子与其他弟兄一同闭门读书。然而,韦公子本性难移,每至夜晚,待塾师睡熟,他便跳墙而出,去寻花问柳,直至天明才返回,如此习以为常。

一日夜里,韦公子跳墙时不慎摔折了胳膊,塾师这才知晓他夜间外出嫖妓之事,随即将此事告知韦公。韦公怒不可遏,将韦公子狠狠揍了一顿,直打得他趴在地上起不来,才用药为其治伤。待韦公子伤好之后,韦公与他立下戒约:若他读的书能比其他弟兄多出一倍,且文章也写得好,便不再禁止他外出游荡;否则,若再私自外出,仍照前次一般痛打。韦公子聪慧过人,读书常超塾师规定进度,仅数年便考中了举人。他欲破戒外出,韦公却约束得更紧了。公子前往京都时,韦公安排了一位老仆随行,并给了老仆一个日记簿,命其记录公子每日的一言一行。因此,连续数年,韦公子都不敢有出格之举。后来,韦公子又考中了进士,韦公对他的约束才略微放松了一些。此后,韦公子每次去嫖妓时,仍唯恐叔父知晓,一进入妓女所居的偏僻小巷,便假称姓魏.

一日,韦公子路过西安,偶遇一戏子,名叫罗惠卿,年方十六七岁,生得极为秀丽,宛如美貌女子。韦公子对其一见倾心,当晚便将其留住,与之鬼混,还赠送了诸多财物。后又听闻罗惠卿新娶的媳妇颇具韵味,便私下暗示他将媳妇带来。罗惠卿竟毫无难色,痛快答应,夜晚果然带着妻子前来,三人同床共枕。韦公子对罗惠卿眷恋不已,留连了好几日,还商量着要带他回咸阳。询问其家口时,罗惠卿答道:“母亲早已去世,父亲尚在。我本不姓罗,母亲年轻时是咸阳韦家的奴婢,后被卖到罗家,四个月便生下了我。倘若能随公子回去,也可探听韦家的消息。”韦公子大惊失色,忙问其母姓氏,答曰“姓吕”。韦公子顿时惊骇万分,冷汗直冒。原来,罗惠卿的母亲正是曾被他私通后卖给罗家的婢女。韦公子一时哑口无言,挨到天明,送了许多财物给罗惠卿,劝他改行,自己则假称要去别处,回来时再叫他同行,而后匆匆脱身离去.

后来,韦公子做了苏州县令。一日,他遇到一个乐妓叫沈韦娘,生得娴雅美丽,韦县令对其喜爱有加,便将她留住奸宿,还调戏道:“你小名莫非是取自‘春风一曲杜韦娘’?”沈韦娘回答说:“不是。我母亲十七岁时是苏州名妓,曾有一咸阳来的公子,与您同姓,在我母亲处逗留了三个月,两人订下婚誓。公子离去后,八个月母亲生下了我,因此取名叫韦,韦实乃我的姓。公子临别时,曾赠一枝金鸳鸯,如今尚在。未料公子一去便再无音讯,母亲愤恨忧郁而死。我三岁时,被一位姓沈的老太太抚养成人,故而改姓沈。”韦县令闻言,既恼羞又惭愧,无地自容。沉默片刻后,他顿生毒计,忽然从床上起身,点上灯,招呼韦娘一同喝酒,却暗中在杯中下了剧毒。韦娘酒刚咽下,便倒地呻吟,众人赶来时,她已气绝身亡。韦县令叫来戏子乐工,将韦娘的尸体交给他们,又重重赏赐财物。但韦娘平日交好的皆是有钱有势之家,他们听闻韦娘暴死,皆鸣不平,收买戏子向韦县令的上司告状。韦县令惊慌失措,只得倾囊行贿,最终仍被以浮躁为由罢了官。韦公子返回老家时,年仅三十八岁.

经此种种,韦公子开始闭门思过,对以往的丑行懊悔不已。然而,他的妻妾们却皆未生育子女,韦公子便想过继叔父的孙子为嗣。韦公因韦公子家满门品行不端,唯恐自己的子孙沾染恶习,虽同意过继,但要求等自己年老之后方可。韦公子听闻大怒,想收留罗惠卿作儿子,却遭家人一致反对,无奈只好作罢。

又过了几年,韦公子忽然身患重病,常常捶打心口,自责道:“淫婢嫖妓的,真不是人啊!”他的叔父听闻后,叹息道:“这大概是要死了!”于是将次子的儿子送到他家,让孙子早晚问安。过了一个多月,韦公子果然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