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湘裙
在陕西延安,晏仲与哥哥晏伯手足情深,相依为命。晏伯生性仁厚,却命运多舛,三十岁便英年早逝,且未留下子嗣。不久,嫂子也在悲痛中离世,晏仲的世界瞬间崩塌,只剩下无尽的哀伤与孤独。
晏仲常常在心中默默祈愿,若能得两个儿子,定要将一个过继给兄嫂,以延续他们在世间的血脉与香火。或许是上苍垂怜,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然而命运的捉弄并未停止,妻子也在产后不久撒手人寰。晏仲望着襁褓中的幼子,心中满是忧虑。他害怕续弦之后,继母会虐待可怜的孩子,于是决定不再娶妻,只打算买一个妾室来照顾家庭。
邻村有卖奴婢之处,晏仲满怀期待地前去相看,却一次次失望而归。那些女子皆入不得他的眼,他满心沮丧,无聊地在世间徘徊。一日,好友相邀饮酒,晏仲欣然赴约,借酒浇愁,直至醉意朦胧,才踉跄着踏上归家之路。
夜色笼罩着大地,晏仲醉眼惺忪地在路上走着,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竟是早已故去的同窗梁生。梁生热情地握住他的手,眼神中毫无死别的哀伤,仿佛他们只是久别重逢的老友。晏仲在酒精的作用下,恍惚间忘却了梁生已不在人世,稀里糊涂地跟着他走。
不多时,他们来到一座宅院前。晏仲踏入家门,却感觉眼前的一切陌生而又熟悉,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这宅子的布局与梁生昔日的住所大相径庭,他忍不住问道:“梁兄,这是何处?为何与你旧居不同?” 梁生笑着回答:“晏兄有所不知,我近日刚搬至此地。” 晏仲虽觉蹊跷,但也未多想,便随着梁生走进屋内。
二人刚坐下,梁生便欲取酒共饮,却发现酒已见底。他微微皱眉,随即对晏仲说道:“晏兄稍坐片刻,我去买些酒来,定不让你扫兴。” 言罢,便拿着酒瓶匆匆出门。晏仲独自站在门口,等待梁生归来。
此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晏仲抬眼望去,只见一位妇人骑着毛驴缓缓而来,身后跟着一个小男孩,那孩子大约八九岁模样,眉眼间竟透着一股熟悉之感。晏仲心中一动,不由自主地快步走上前去,拦住那妇人与小孩,问道:“小公子,你姓甚名谁?” 小男孩眨着明亮的眼睛,脆生生地回答:“我姓晏。” 晏仲心中一惊,越发觉得此事蹊跷,又追问道:“那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却摇了摇头,天真无邪地说:“我不知。”
说话间,他们已来到一座庭院门口,妇人下驴,牵着孩子走进院子。晏仲鬼使神差般地跟了进去,刚踏入院子,便看到了自己的嫂子。嫂子看到晏仲,眼中满是惊讶与疑惑,问道:“仲弟,你怎么会在此处?” 晏仲望着嫂子,心中五味杂陈,往昔的回忆涌上心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哽咽着说:“嫂子,我也不知为何会来到这里,只觉一切如梦似幻。”
晏仲跟着嫂子走进屋内,只见屋内陈设整洁,焕然一新。他环顾四周,问道:“嫂子,哥哥葬在何处?我想去祭拜。” 嫂子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哥哥出去讨债尚未归来。” 晏仲又想起那骑驴的妇人与小男孩,问道:“那骑驴进来的女子是谁?” 嫂子微笑着回答:“她是你哥哥的妾室甘氏,已为你哥哥生下两个男孩,大的叫阿大,去集市尚未回来,你所见的那个是阿小。”
晏仲坐在屋内,思绪渐渐清晰,他意识到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并非人间,这些人皆是鬼魂。然而,心中对哥哥的思念与眷恋让他无惧恐惧,他只想尽快见到哥哥。嫂子看出他的心思,便开始热酒做饭,晏仲却心急如焚,催促阿小去找哥哥。
阿小乖巧地点点头,转身跑出门去。许久之后,阿小哭着跑回来,小脸满是泪痕,喊道:“叔叔,李家赖债不还,还与父亲打架!” 晏仲听闻,怒火中烧,二话不说,跟着阿小飞奔而去。
只见在一片空旷之地,几个人正将晏伯摔倒在地,拳打脚踢。晏仲目眦欲裂,怒吼一声,挥舞着拳头冲了过去。他如同一头愤怒的狮子,瞬间打翻了几个人,将哥哥从地上扶起。李家的人见势不妙,四散而逃。晏仲怎会轻易放过他们,他追上一个,将其按倒在地,狠狠地教训了一番,直至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才站起身来。
晏仲紧紧握着哥哥的手,看着哥哥脸上的淤青,心疼不已,泪水夺眶而出。晏伯也不禁动容,兄弟二人相拥而泣,往昔的情谊在这一刻重新升温。
回到家中,全家人围上来,关切地询问晏伯的情况。晏伯摆摆手,示意大家不必担心,随后吩咐备下酒菜,与晏仲举杯相庆。兄弟二人久别重逢,有太多的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将千言万语化作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这时,一个少年走进屋内,约十六七岁年纪,面容英俊,身姿挺拔。晏伯笑着介绍道:“仲弟,这是阿大,快来拜见叔叔。” 晏仲赶忙起身,将阿大拉到身边,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容,心中感慨万千。他看着哥哥,眼中满是欣慰与羡慕,说道:“大哥,你在地下已有了两个好儿子,可你在阳间的坟墓却无人祭扫,我孩子尚小,妻子又已离世,这该如何是好?” 晏伯听了,心中也泛起一阵酸楚,沉默不语。
嫂子在一旁轻声说道:“要不,让阿小跟他叔叔去吧。” 阿小听闻,立刻跑到晏仲身边,紧紧依偎在他怀里,眼中满是依恋,说道:“叔叔,我愿意跟你走。” 晏仲抚摸着阿小的头,心中既感动又难过,他看着阿小,问道:“阿小,你真的愿意跟我走吗?” 阿小用力地点点头,说道:“愿意,叔叔。”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free.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晏仲心想,阿小虽为鬼魂,但有他在身边,也好过自己孤身一人。想到此处,他心中稍感宽慰。晏伯看着弟弟与阿小,心中虽有不舍,但也明白这或许是最好的安排。他叮嘱晏仲道:“仲弟,阿小就交给你了。你莫要娇惯他,要让他多吃血肉,每日在太阳下暴晒至午后。他如今才六七岁,若能历经寒暑,日后或可再生骨肉,娶妻生子,只是寿命恐不会太长。”
晏仲点头应下,心中牢记哥哥的嘱托。此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晏仲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少女站在窗外,模样温柔文静,宛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晏仲心中一动,以为是哥哥的女儿,便向晏伯询问。晏伯笑着说:“她叫湘裙,是甘氏的妹妹。父母双亡后,便寄养在我这里,已有十年了。” 晏仲又问道:“她可曾嫁人?” 晏伯摇摇头,说道:“尚未嫁人。近日有媒人给介绍东村田家的孩子,只是……”
湘裙在窗外听到他们的谈话,小声嘟囔道:“我不嫁田家那放牛郎!” 晏仲听到她的话,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对她越发好奇与心动,但此刻不便多说。
随后,晏伯起身,在书房中为晏仲安排了床铺,让他在此休息。晏仲本欲告辞,但心中又惦记着湘裙,想找机会探探哥哥的口风,于是便应允下来,前往书房休息。
初春的夜晚,寒意依旧逼人。书房中没有炉火,冰冷刺骨,晏仲坐在屋内,不禁打了个寒颤,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搓了搓手,心想若能有杯酒暖身就好了。
忽然,门被轻轻推开,阿小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羹和一斗酒走了进来。晏仲见状,心中大喜,问道:“阿小,是谁让你送来的?” 阿小笑着回答:“是湘姨。” 晏仲心中一暖,端起酒碗,一饮而尽。酒刚下肚,阿小又端来一盆炭火,细心地用灰盖着,放到床下。晏仲看着阿小忙碌的身影,问道:“你爹娘睡了吗?” 阿小回答:“已睡下很久了。” 晏仲又问:“那你睡在何处?” 阿小说道:“我与湘姨一起睡。” 阿小待晏仲睡下后,才轻轻关上房门离去。
晏仲躺在床上,心中对湘裙充满了感激与爱慕。他想着湘裙的温柔体贴,既能照顾阿小,又对自己关怀备至,心中越发坚定了娶她为妻的念头。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湘裙的模样。
次日清晨,晏仲早早起身,来到哥哥面前,鼓起勇气说道:“大哥,我如今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还望大哥为我操心,帮我寻一门亲事。” 晏伯看着弟弟,微微皱眉,说道:“我们家并非贫寒之家,自会有人为你物色合适之人。只是阴间虽有美貌女子,但恐对你无益。” 晏仲急忙说道:“大哥,古人亦有娶鬼妻之事,并未见有何害处。” 晏伯听了,心中明白弟弟的心思,他看着晏仲,缓缓说道:“湘裙确实不错,但需用大针刺‘人迎’穴,若血流不止者,方可做活人之妻。此事不可草率。” 晏仲连忙说道:“大哥,若娶了湘裙,她便能照顾阿小,于我于家皆有益处。” 晏伯却只是摇头,面露难色。晏仲见状,心中焦急,苦苦哀求。
嫂子在一旁说道:“不妨将湘裙捉来,强刺一针试试,若不行,便罢了。” 说罢,嫂子拿起针,走出房门,正巧碰到湘裙。嫂子眼疾手快,一把攥住湘裙的手腕,只见她手上已有血迹,且尚未干涸!原来,湘裙在门外听到了晏伯的话,已自行试过。嫂子见状,松开手,笑着回去告诉晏伯:“她早对小叔有意,你又何必担忧?”
甘氏听闻此事,心中大怒,快步走到湘裙面前,用手指着她的眼睛,骂道:“你这淫婢,好不害臊!想跟着小叔私奔吗?我定不会让你得逞!” 湘裙又羞又气,满脸通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哭喊道:“我…… 我只是想有个归宿,难道有错吗?” 说罢,便欲寻死觅活,一时间,屋内乱作一团。
晏仲见此情景,心中十分惭愧,他觉得自己给哥哥一家带来了麻烦,于是告辞兄嫂,带着阿小离开。晏伯看着弟弟离去的背影,喊道:“仲弟,你且回去,莫要让阿小再来,以免损其阳气。” 晏仲点头应下,转身踏上归家之路。
回到家中,晏仲为了阿小的身份不被人怀疑,故意夸大了他的年龄,对外假称是哥哥先前所卖奴婢所生的遗腹子。众人见阿小相貌与晏伯极为相似,便也相信了他的话。
晏仲深知阿小的特殊身份,为了让他能更好地适应阳间的生活,便开始教他读书识字。他让阿小抱着书本,坐在太阳底下朗读。起初,阿小觉得酷热难耐,苦不堪言,但在晏仲的耐心教导下,时间久了,他也渐渐习惯了。
六月的酷暑,骄阳似火,大地仿佛被烤焦一般。阿小坐在滚烫的桌子前,一边玩耍,一边读书,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却从未抱怨过一句。阿小聪慧过人,每日能读半卷书,夜晚便与叔叔同睡,还常常将白日所学的文章背诵给叔叔听。晏仲看着阿小的进步,心中深感欣慰。
然而,晏仲心中始终忘不了湘裙,对其他女子皆无兴趣,也不再有续弦的念头。
一日,两个媒人前来为阿小提亲。晏仲家中没有女人操持招待之事,显得十分焦躁。正在此时,甘氏突然走进屋内,对晏仲说道:“小叔,你莫要怪罪。我将湘裙送来了!上次是我故意羞辱于她,只因她当时太过心急,不知自重。其实小叔一表人才,她跟着你自是最好的归宿。”
晏仲闻言,心中大喜,抬头望去,只见湘裙站在甘氏身后,面带羞涩,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喜悦。晏仲赶忙恭敬地请嫂子坐下,说道:“嫂子,堂屋有客人,我先去招呼,稍后便来。” 说罢,便匆匆出门。
待晏仲回来时,甘氏已离去。湘裙卸妆走进厨房,拿起厨具,开始忙碌起来。不多时,屋内便传来叮叮当当的刀板声,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如变魔术般纷纷摆上餐桌。
客人走后,晏仲走进屋内,只见湘裙盛装端坐在床边,宛如仙子下凡。晏仲心中激动不已,他走到湘裙面前,牵起她的手,二人交拜成亲。
到了夜晚,湘裙欲与阿小同睡,晏仲却拦住她,说道:“我需用自身阳气温暖他,他不能离开我。” 于是,让湘裙到别的屋子休息,自己每晚过去与她小酌几杯,共享夫妻之乐。
湘裙对待晏仲前妻所生之子如同亲生一般,关怀备至。她每日为孩子洗衣做饭,辅导功课,孩子若有不适,她便彻夜不眠,悉心照料。晏仲看在眼里,喜在心中,越发觉得湘裙贤惠善良,是自己此生难得的伴侣。
一晚,晏仲与湘裙坐在床边,相谈甚欢。晏仲看着湘裙,心中突然涌起一丝好奇,他笑着问道:“湘裙,阴间可有美人?” 湘裙听了,微微一愣,沉思片刻后,回答道:“我未曾见过太多。只听闻邻居家女儿葳灵仙美貌动人,众人皆赞。其实她相貌平常,不过会打扮罢了,和我来往最久了,但我心中一直鄙视她太浪荡风骚。你如想见她,我可以马上叫她来。只是这种人招惹不起!”晏仲听说,立刻就要见见她。湘裙提起笔来像要写信,却又扔下笔说:“不行不行!”晏仲再三恳求,湘裙才说:“你可不要被她迷住了!”晏仲答应。湘裙便在纸上画了几笔,像是一道符咒,拿到门外烧了。一会儿,便听见门帘微动、帘钩作响,有吃吃的女子笑声传来。湘裙起身,出去将一个女子拉进来。只见她高高的发髻,前面翘起,真像画上的美人一样。湘裙拉她到床头坐下,二人喝着酒诉说离情。那女子初见晏仲时,还害羞得用红袖子捂着嘴,不怎么说话。几杯酒下肚,便露了本相,跟晏仲嬉笑打闹,毫无顾忌,渐渐伸过一只脚去压到晏仲的衣服上。晏仲心迷神摇,魂都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只是眼前碍着湘裙在座,湘裙也防范着葳灵仙,在旁边一刻也不离开。一会儿,葳灵仙忽然起身拉开门帘走了出去,湘裙忙跟着,晏仲也随后出屋。葳灵仙竟拉着晏仲的手,二人跑进了别的屋子。湘裙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只得愤愤地回屋,听任他们为所欲为了。不长时间,晏仲回来了,湘裙责备他说:“不听我的话,恐怕你日后赶也赶不走她!”晏仲怀疑湘裙是在嫉妒葳灵仙,二人不欢而散。
第二晚,葳灵仙不叫自来。湘裙极为厌烦,也不答理她。葳灵仙竟又和晏仲手拉着手走了。这样一连过了好几晚,湘裙再也忍耐不住,看见葳灵仙来,就百般斥骂,却苦于赶不走她。又过了一个多月,晏仲便一病不起,才开始后悔,叫来湘裙一块睡,想以此躲避葳灵仙的纠缠。湘裙也日夜防范,但稍一疏忽,晏仲又被葳灵仙勾去了!湘裙怒不可遏,操起擀面杖,往外赶葳灵仙,葳灵仙也愤怒地和她争执,二人打了起来。湘裙体弱,手脚都被葳灵仙打伤。晏仲见此情景,病势更加沉重。湘裙哭着说:“我怎么去见我姐姐啊?”又过了几天,晏仲便死了。
先是晏仲见两个皂隶手持文牒走了进来,自己不知不觉地跟他们走了。途中担心没有路费,便邀请皂隶顺便到哥哥住的地方去坐坐。到了晏伯家,哥哥一看见他,惊骇失色,问他:“弟弟最近干了些什么?”晏仲回答说:“没什么,只是得了鬼病。”于是告诉了哥哥实情。晏伯听了说道:“这就是了!”拿出一包银子,递给两个皂隶说:“请你们收下吧!我弟弟罪不至死,请你们放了他,我让我儿子跟你们去,不会出什么事的!”便叫过阿大来陪着皂隶喝酒。自已返身进屋,将情形告诉家里人,立命甘氏去隔壁叫葳灵仙来。不一会儿,葳灵仙进来,看见晏仲,返身就逃。晏伯一把揪住,拽回来骂道:“好个骚奴婢!活着时是荡妇,死了还是贱鬼,早就不齿于人了,还敢来害我弟弟!”摔手就是几耳光,打得她头发四散,容貌减色。过了很久,一个老婆婆走进来,跪在地上哀恳晏伯饶了葳灵仙。晏伯斥责老婆婆纵女淫荡,又痛骂了一会儿,才让她领着女儿走了。
晏伯送晏仲回来,飘飘忽忽的,不觉到了自家门外,径直走进卧室。晏仲一下子醒了过来,才知道自己刚才已经死了。晏伯见了,湘裙,责怪她说:“我和你姐姐以为你贤慧能干,所以让你跟了我弟弟。没想到你反而促他早死!若不是碍于名分,我非重打一顿不可!”湘裙又惭愧,又惧怕,低声哭泣着,跪在晏伯面前谢罪。晏伯看见阿小,喜欢地说:“我儿子竟然像活人了!”湘裙要出去做饭,晏伯推辞说:“弟弟的事还没办妥,我没功夫吃饭。”阿小这时已经十三岁了,渐渐留恋父亲,见父亲要走,流着泪跟着。父亲安慰他说:“跟着叔叔最快乐。我走后还会再来的。”说完,一转身便无影无踪了。从此后,再没通过音讯。
后来,阿小娶了媳妇,生了一个儿子。阿小也是到三十岁时死了。晏仲抚养着他的独子,就跟侄子活着时一样。晏仲八十岁时,阿小的儿子已经二十多了,便让他分家另过。湘裙则始终没有生育。
一天,湘裙对晏仲说:“我先到地下准备好居住的地方。”说完,便盛装上床去世了。晏仲也不悲伤,半年后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