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请人杀猪,屠夫却提出非分要求,道士:请他过来吃肉
在明朝永乐年间,青阳镇上的一位寡妇名叫白三娘,丈夫去世后,她独自一人辛苦地抚养着一对儿女,面对着说不尽的艰辛。
这一年,三娘辛勤地养育了一头猪,希望能在腊月杀掉它,好好过个年。然而,直到腊月即将结束,约好的屠夫始终没有出现。
无奈之下,三娘只好再次走到集市上去寻找,可是她发现所有被她约定的杀猪匠似乎都躲着她,各种推托理由。
就在三娘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一位名叫张麻子的屠夫突然对她眨眉挤眼地喊道:“三娘,是不是要杀猪啊?需要你麻哥帮忙吗?”
三娘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别的杀猪匠都不敢答应她,是因为张麻子在背后搞鬼。
张麻子是当地的一位恶人,个头高大,膀阔腰圆,满脸横肉,一柄两尺长的杀猪刀总是挂在他腰间,随时可以拔出来。他一发话,当地人无不畏之如虎。
寡妇门前的是非事情多,再加上白三娘虽是半老徐娘,却依然风韵犹存,经常引来一些轻佻之辈的暗送秋波。
半年前,张麻子偶然间见到了她,立刻被她的风采吸引,发誓无论如何要追到她。他宣称不管有谁反对,都要把白三娘追到手。
其他地痞见他出手,再也不敢觊觎白三娘。
面对众人的退避,张麻子得意扬眉,开始对白三娘展开猛烈的追求。
但是,白三娘是个正派的女人,无论他如何威逼利诱,她都坚决拒绝,誓死不屈。
张麻子这回真是倒霉透顶,一肚子怒火却只能闷着,因为他在集市上闹得太过分,连其他屠夫都不肯接他的生意了!
白三娘当即看透了情势,对张麻子毫不客气地表示,她请人杀猪不需要他插手,甚至嘲讽地说就算请个出家人来也不会让他搀和进来。
张麻子却一脸笑意,反讽道:“哦,真是稀奇了,我倒要看看那位出家人怎么杀猪!”
在众人皆知,出家人最重要的戒律之一就是不准杀生。
白三娘这番话无非是气话,她只是想表明自己的态度,绝不会向张麻子妥协!
回到家后,三娘独自望着那头即将被宰的大肥猪,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无论一个人在外面有多坚强,她依然只是一个弱女子。而她的儿子只有十岁,凭她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在无奈之下,三娘只好继续将猪养大。
时间飞逝,又过去了一年,腊月到来,三娘还未去找人杀猪,张麻子竟然又跑来了。
三娘明白他又在打什么主意,二话不说就把他赶了出去,坚决地说:“就算请出家人来帮我杀,也绝不需要你的帮忙!”
三娘清楚只要张麻子不松口,其他屠夫也不敢接这个活。她不想再白费口舌,于是这次没有去找其他人。
然而,问题依旧存在,她自己依然没有办法杀这头猪!
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将猪养了一年。
猪越来越大,已经长得像头牛一样庞大,八九百斤重,即便是一般的屠户,如果没有足够的帮手,可能也难以将其制服。
到了腊月,张麻子又闻风而来,仍然嘲笑着,提出不合理的条件。三娘将他轰出去后,考虑再三,她下定决心亲自动手。
于是,三娘拿起厨房的菜刀,儿子提着斧头,女儿拿起一根棍子,一家三口走向猪圈,开始了一场混乱的砍打。
然而,这头猪并非省油的灯,头上被砍了一刀,屁股被劈了一斧,疼得它怒吼一声,冲破猪圈门,朝着外面狂奔逃命。
一家三口楞在原地,然后举起刀斧追了上去。幸运的是,沿途留下了鲜血的痕迹,让他们不至于迷失方向。
三娘一边走一边流泪,儿女也随之哭泣。一直走了五里多路,根据血迹的方向,他们似乎朝着青云观的方向奔去。
青云观曾是一间废弃的破道观,三年前一位穷道士来到这里,可能是无家可归,于是在这里定居下来。
这位道士身形高瘦,自称为迟悟真人。他经常在观内静心打坐,饿了就去后山采摘野菜果腹,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与镇上的人很少交往。
三娘一路追踪,根据血迹推断那头猪最终进了青云观,松了口气,心想它这次逃不掉了。
当一家三口气喘吁吁地追了进去,发现迟悟真人正蹲在地上给那头猪治疗伤口。
三娘上前行礼后说:“道长,这猪是我家的!”
迟悟真人打量了他们一眼,然后看了看地上的猪,似乎明白了什么,哑然失笑道:“你们是来杀猪的吗?这么杀,为何不找个屠夫帮忙呢?”
三娘听他问起,眼眶一红,掩面奔到那尊缺胳膊少腿的真武大帝神像脚下,悲切地哭诉了起来。
迟悟真人在一旁听了半天,眉头越皱越紧,等她说完,一跺脚说:“可怜!孤儿寡母的日子不好过啊!可恨!那张麻子实在是欺人太甚!”
三娘哭了一阵,心情好了许多,向迟悟真人表示感谢,招呼着孩子们,准备把猪赶回去。
但无论怎么踢打喝骂,那头猪就是不肯起身。
迟悟真人想了想说:“敢问女施主,把它赶回去,你们又如何杀得了呢?”
三娘不由再次抹了一把眼泪说:“我也不知道……”
迟悟真人摆摆手,转身面朝真武大帝拜了一拜,嘴里默念着什么。
之后他又看了看地上的大肥猪笑道:“猪啊猪,原以为你有灵性,特地跑来求我庇护,谁知你是来求我超度的呀!也罢,我便答应你,亲自送你升天,早登东方青华长乐界!”
三娘一听傻眼了,道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要帮自己杀猪?可他是出家之人,怎么能破戒杀生呢?
正在疑惑,迟悟真人却对她说道:“天色不早了,你们先回去吧!明天我会亲自把猪送回你家,顺便帮你杀了!对了,你记得去找那张麻子,就说请他来吃肉,贫道自有道理!”
三娘听后又惊又疑,结结巴巴地说:“道长可怜我娘仨,可您是出家人,怎么能让你破戒呢?”
“无妨,无妨!”迟悟真人哈哈大笑道:“你有所不知,我这个道士原本就是自封的,出家前也做过屠夫,修道不过是为了忏悔过往的罪孽!但刚才听了你家的事后,我猛然醒悟,度己终是落了下乘,能度人方才是大道!”
三娘听他说完,想起自己曾对张麻子说过,哪怕请出家人来杀猪,也不要他帮忙,没想到一语成谶,这话居然应验了。
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谢了迟悟真人,三娘又有些为难起来,说自家只有手上这把菜刀,其他什么也没有!
真人冲她挥挥手道:“不用担心,我有!”
回到家后,三娘果真到集上去了一趟,张麻子听她说完先是一怔,随即嬉皮笑脸地答应道:“好,好!明天我一定到!”
次日一早,三娘起床烧了一大锅水,做好了准备工作,只等迟悟真人来。
谁知没过一会儿,那张麻子却哼着小曲先到了。
原来这家伙会错了意,以为三娘要请他来杀猪,只是不好意思明说,所以故意说请他来吃肉。
独自偷乐了一宿,想着等白天忙完,晚上就可以软玉温香搂在怀……
一晚上想入非非,天刚亮就爬了起来,把全套杀猪的行当挂在屁股后,一路叮当作响来到了三娘家。
刚进门就扯开破锣嗓子喊道:“三妹子,你麻哥来了,把猪拉出来吧!”
三娘一脸阴沉,冷冽地说:“你乱叫什么妹子?今天是请你吃肉,不是请你来杀猪。我家的猪有人帮着,用不着你操心。”
张麻子怒火上涌,厉声问道:“你找谁帮你杀猪?哪个敢帮你杀猪?”
说话间,迟悟真人手里拽着绳子,领着一头黄牛大小的猪悠然走了进来。
张麻子见状忍不住大笑:“真是笑死人了,你居然请了个道士……噢不对,应该是请了头牛鼻子来杀猪啊!”
迟悟真人全然不理会他,牵着猪进了院子,淡淡说:“想吃肉的话,就老实点在一边看着,要不然就滚蛋。”
“哟呵,居然敢这么说话!”张麻子一边说一边拿出一把锋利的杀猪刀,挥舞着冲向迟悟真人,口中叫嚣:“今天我要好好教训你这个道士!”
张麻子已近身,迟悟真人却从容不迫,回身轻轻一点,张麻子感觉全身麻痹,“当”的一声,手中的刀已经脱手而落。
“你,你这个牛鼻子!用了什么法子?”张麻子站在原地动弹不得,但他从未遭遇过这样的窘境。盛怒之下,仍然不饶人:“你这个牛鼻子身为道士,竟然帮寡妇杀猪,你犯了什么戒?”
迟悟真人瞪了他一眼:“欺负人如此,就算是神仙也要生气!今天我就破戒杀生,别说一头猪了,如果你不悔改,我也不介意送你升天!”
听罢,张麻子突感寒意,赶紧闭上了嘴巴。
迟悟真人从袋子里取出一捆绳索,平静地说:“你就在一边看吧,这世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会杀猪的!”接着,他绕着猪走了一圈,一拉绳头,肥猪就倒地了。
张麻子惊讶地看着迟悟真人,没有想到他一个人竟然能轻松制服这么大的猪。
迟悟真人从布袋中取出一截约两尺长的竹管,右手摸索了一番猪脖子,最后按了一下,然后将竹管插入。只听“噗”的一声,竹管深深插入猪体,血从管口涌出,猪毫不痛苦地就此死去。
淋洗干净后,迟悟真人解开了绳子,对三娘喊:“淋水!”然后拿出一把银白刀身的漆黑刀。
“好刀!”张麻子惊呼。
猪毛被刮得干干净净,迟悟真人挪了挪猪的位置,将猪分成两半,最后挥动黑刀分割肉,动作轻松自如。
“好了!”迟悟真人笑道。
张麻子伸长脖子看去,只见猪肉整整齐齐,没有一丝残渣,他对迟悟真人的手法赞叹不已。
迟悟真人洗净手,笑着说:“怎么样?”
张麻子羞得满脸通红,低头说:“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为祸乡里,欺负弱小。道长大发慈悲,网开一面吧。”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迟悟真人再次点了他一下,张麻子顿时软倒在地。
一段时间后,酥麻感慢慢消失,他试了试,手脚可以动了。
站起身,张麻子向白三娘行了一礼:“刚才多有得罪,还请三娘包涵。我诚心悔改,以后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说罢,他转身准备离开,却听迟悟真人喊:“等等!”张麻子一颤,停在原地。迟悟真人笑道:“既然来了,怎么能不留下吃肉的份?我今天还俗,陪我喝几杯,如何?”
白三娘手脚灵巧,迅速端出一盘美味的肉摆在桌上。迟悟真人欣然接过酒杯,白三娘恭敬地为他斟满酒,然后又为自己倒了一杯。双手举起,她谦卑地敬了真人一杯。
随后,迟悟真人返回故乡,重操旧业。他执刀杀猪,为人供应肉食,承担起背负杀生罪孽的责任,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
张麻子也在悔过自新中找到新生。他摒弃了从前的恶行,再未做过伤害他人的事情。对待白三娘,他不再轻浮,变得恭谨有礼。
当然,对待其他人也是一样。曾经的罪犯如今改邪归正,变得善良和蔼。那柄二尺长的杀猪刀,除了屠宰时使用,再也没有人见到他拿出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