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财气,就藏在这六个细节里

 

一个人的财气,就藏在这六个细节里

世人忙忙碌碌,不过是为了几两碎银。

毫无悬念,谁都希望发大财,可是财富总是和我们捉迷藏,在我们找不到的地方,才有金矿。

古话说:“命里一尺,难求一丈。”

有多少人,苦苦追求发财,没有结果,然后感慨万千,放弃了折腾。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因果,财富也是如此。一个人的财运如何,看似来无影去无踪,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就在以下几个细节里。希望你能抓住,积财成福。

01

第一,学有方法,学有所获。

我们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因而我们要努力学习,提升认知。

可是同样一本书,为什么有人读了之后,马上就领悟了做人的道理,找到了捷径,有人读了之后,啥用都没有。这就是读书的方法不同。

“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最好的读书方法。就是同一个班级的人,谁能尽快用知识指导实践,谁就更快成功。

鲁巴金说过:“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把书读薄了,把人生的厚度增加了,财气就慢慢浮现了。一开口,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02

第二,行有章法,有条不紊。

《初刻拍案惊奇》里,有一个叫文若虚的人,听朋友的建议,去北方买扇子。他到了北京之后,连续几个月都是下雨,扇子都霉变了,亏得血本无归。

《聚宝盆》里,沈万三听从朋友的建议,去北方卖伞,结果三个月都没有下雨,连路费都没有赚到。

都说,心动不如行动。可是毫无章法的行动,还不如“静止不动”。

真正有财气的人,行动之前会去考察,然后做好规划。成功或者失败,都能及时应对,终极会成功。

行动是有效的,因而赚钱是必然的。比方说,下雨就卖伞,天晴就卖草帽;身无分文的人,可以去打工。

03

第三,难有办法,扭转乾坤。

在清代的《太平春市图》里,有一个货郎,夹杂在一群小贩之中。显然,货郎和本地人不熟,生意难以做成功。

可是货郎有自己的办法——在货架上,挂着一只风筝。

迎风飘扬的风筝,迅速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孩子拉着父母,围过来,很快就被花花绿绿的东西吸引了,成交量不小。

熟悉货郎的人,都会听到“拨浪鼓”的声音,还会听到吆喝声。

我小时候,遇到一个卖糖的货郎,他说:“去寻找废旧凉鞋,也能换一小块糖。”

货郎把糖换成了旧凉鞋,然后去了城里,变成了现金。生意经不一般。

困难总是有的,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不动脑筋,不标新立异,不另辟蹊径,是赚不到钱的。

04

第四,情有礼法,互帮互助。

古时候,一个孩童遇到了长辈,于是弯腰,对长辈行礼。

长辈也赶紧弯腰,表示答礼。

不过,孩童的姿态更低一些,体现了尊卑。

古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生活在礼仪的国度,我们应该尊重风土人情,要讲礼貌。你对别人行礼了,说明你和人的关系融洽了,并且以后可以互帮互助,一起合作。

不要总是活成独行侠的样子,你要依靠周围的人,一起赚钱。要这样想,一群人,每个人给你十元,就是万元。

人气越旺盛的人,财气越会高涨,这是相辅相成的。被孤立的人,要赚钱,难得显然很大。

05

第五,吃有省法,日日有余。

一对夫妻,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五十元以内。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当然,稍微放松一些,开支可以达到两三百元,甚至更多。

有句谚语说得好:“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

当你学会了省钱之后,钱财就不愁了。特别是低收入家庭,节俭的功课做得越好,会越幸福。

吃饭,是一辈子的事情。并且每天都需要做。如果你省一省,那么每天都能有剩余,这就是财气涨上来的重要方式。

06

第六,心有律法,人有底线。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你若是常常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还很缺德,就不要谈什么财气了。

你骂人的时候,财气从嘴边溜走了;你偷盗的时候,财气从手心漏掉了;你抛弃父母的时候,家庭的财气就没有了;你做了奸商,就是把做生意的路堵死了……但凡种种,都是要避免的。

按照规则办事,按照时令种地,按照科学养殖,按照道德待人,你的财气一定会变好。

要这样想,一个人赚的钱,都是问心无愧的,不可能带来灾祸,本身就是“富贵”的征兆。

一个家庭,没有败家子出现,就是狠狠地赚了一笔钱。

正如老人们说的:“安分贫一时,本分终不贫。”

07

《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财运是机缘巧合,也是自己亲手创造的。

多观察生活的细节,寻找社会上的财路,活人哪能穷死呢?

如果你实在没辙了,把老家的土地翻一翻,就能悟出一点道理,并有可能变成“地主”;去外地打工,从流水线开始,也能学到什么,然后慢慢改变生活状况。

当然,你更要抓住改变命运的机遇,让财气“一跃而起”,既要有胆量,还要有胆识。

多读几本书,多想一想办法,每天都省一省,做好人生规划,待人彬彬有礼,掌握律法,财运自然就涌入了生命。

记住,遍地是黄金,一分本事一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