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坚持要北伐?真的是因为要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吗?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要北伐?真的是因为要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吗?

 

诸葛亮与刘备,虽然有鱼水之说,但是刘备并没有像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把一切都交给诸葛亮打理。刘备在世时,诸葛亮的角色就是外交家和后勤部长,相当于萧何的角色。刘备死后,才真正把刘禅和蜀汉小王朝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才全面接管国家。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要北伐?真的是因为要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吗?
诸葛亮在平定南方叛乱后,稍做准备,就要北伐。临出发前,给刘禅上了一道流芳千古的《出师表》,在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刘备创业的不容易,也表达了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并表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先帝的遗愿,自己北伐也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要北伐?真的是因为要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吗?
诸葛亮坚持北伐,一方面是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也是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使然。

一、坚持政治理想
诸葛亮虽然是个打工者,但却是政治理想的打工者。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做管仲、乐毅一样的人。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相国,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管仲一生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并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

诸葛亮要想成为管仲,就是要尊王攘夷、号令天下。尊汉、忠汉是和尊王一脉相承的。攘夷他也做了,平定南蛮就是典型。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要北伐?真的是因为要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吗?
北伐中原是要实现称霸梦,毕竟打着大汉旗号的小朝廷偏安一隅,就自封为霸主,不是太可笑了?霸主可以不统一天下,但是自己必须是天下的老大。

至于“仲父”梦,诸葛亮也实现了,刘禅不是尊称诸葛亮为相父吗?

乐毅在燕昭王时代,也如同管仲一般,燕昭王事事都听乐毅的,为了报齐国之仇,乐毅率领六国联军,连下齐国70余城,要不是燕昭王死了,受到新君猜忌,乐毅的成就还会更大。

诸葛亮要想成为乐毅,就是要学乐毅那样,攻城掠地,开疆拓土,而要实现这个理想,要么北伐、要么东征。反正不能坐在四川盆地等死。

二、坚持战略规划
北伐的第二个动力,就是自己的战略规划。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献上了自己的战略规划——《隆中对》,对刘备集团的战略目标、战略实施路线、战略实施策略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那就是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先取荆州立足。诸葛亮多次劝刘备拿下荆州,刘备顾忌面子一直没要。直到赤壁之战爆发,荆州投降了曹操,刘备联合孙权打败曹操,才凭借武力夺取了荆南四郡,后又借得江陵,才有了立足之地,虽然目标有点打折扣,但第一步迈出去了。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要北伐?真的是因为要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吗?
第二步,夺取益州壮大。诸葛亮身在隆中,眼睛却瞄着益州刘璋,早就把刘璋收入刘备的囊中了,最终刘备图川成功,不仅夺取成都,汉中也被拿过来了。

第三步,从益州和荆州两路北伐。北伐早就是诸葛亮在隆中未出茅庐就规划好的步骤,虽然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从荆州北伐已不可能,但益州、汉中依然可以北伐,北伐的通道 还在,只是困难一点罢了。

因此,北伐一直是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不会因为刘备死了就罢手,最终诸葛亮死在北伐前线,也是坚持自己的战略规划结果。最新高清电视剧,美剧,港剧,韩剧

三、以攻为守自保
诸葛亮北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自保。

因为夷陵之战后,蜀汉的实力最弱,只是仗着地利而暂时平安。但既然自己弱,就难免成为曹魏或东吴的目标,如何才能摆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窘境呢?诸葛亮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反客为主、出其不意地先动手。

夷陵之败后,蜀国精锐尽失,内部矛盾、外部矛盾让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曹魏、东吴也知道,都在打算盘什么时候把蜀汉给吞下了,把天府这个大粮仓给夺过来。

为了打消魏吴的觊觎之心,诸葛亮出其不意地北伐,用自己卓越的军事指挥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同时也震慑了东吴。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要北伐?真的是因为要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吗?
虽然诸葛亮五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除了第一次是因为用错马谡失败外,其它四次都是缺粮而不得不半途而废。有诸葛亮这样的军事指挥才能,如果不北伐而是坚守,没有粮食之忧的蜀军会让曹魏和东吴忌惮三分的,事实也是,终诸葛亮一身,曹魏和东吴都不怎么敢主动招惹蜀汉。

诸葛亮北伐的另外一个意图就是通过战争锻炼士兵的战斗力,让军队保持战斗状态,以应付随时而来的侵略,其实是一种以攻为守。

诸葛亮是非常现实的实用主义者,他是不会为了报答刘备一定要北伐的,报答刘备更多的是借口,北伐更真实的目的是诸葛亮实现政治理想和自保的一个策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