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屡征不服,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越南?

历代王朝屡征不服,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越南?

越南古称交趾、交州,是现代中国的南部邻国,在古代,越南跟中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或者说过有着两千年的爱恨情仇。

从秦朝开始,中国跟越南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但中国却终究没有让越南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历代王朝屡征不服,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越南?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兵源充足,无论军事实力还是综合国力,跟越南相比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为什么没能征服越南?

险要的地形
越南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境内百分之七十五的地区是山地和高原。

历代王朝屡征不服,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越南?
尤其是西北部和中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地方,除了高耸入云的大山,就是跌宕起伏的高原。其中的黄连山主峰番西邦峰海拔超过3000米,位于西北端的是番士朋峰,高达3,142米,是越南国内的最高峰;中西部的长山山脉,海拔在2500米以上,绵延1000多公里,纵贯南北。

那些大山中间几乎没有道路,即使有也是崎岖不平、非常狭窄。

即使是那些起伏不平的高原,形状也不规则。

这些巍峨的群山构成了一道道无法逾越的屏障,让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无法攻克,即使攻克,也要付出极大代价,让人难以承受。

中越边境一带山高坡陡林密,很多地方人迹罕至,军队根本无法通过。

历代王朝屡征不服,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越南?
只有少数山口勉强可以通过,但是地势险要,易于扼守,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边境地区山高林密,以丛林为主,非常便于守军隐蔽,能够对来犯的军队伺机实施游击袭扰。

南进的军队即便越过几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又会遇到数条湍急的河流,再向前还要进入红河平原水田地带。

中国古代的军队远道而来,肯定是以骑兵为主;运送战略物资需要水路和战船。

但是中越广西云南边境的河流,大都河面狭窄(最宽100米左右,最窄50米左右),水深不够(水大的水深水深9米左右,水浅的时候只有2.5米)不利于大型战船通过;而且由于河道狭窄,经过的船只还非常容易遭遇伏击。

这些河流的流量不一定,时大时小,流量小的时候河水浅,很容易搁浅。

如此一来,征讨越南的时候,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如鱼得水的骑兵,到了越南之后就虎落平阳,特长难以发挥,很容易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在交战时肯定会付出巨大代价。

历代王朝屡征不服,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越南?
而且险要的地形,阻碍了南北交通,前来征讨的军队即使能够攻克难关,进入越南,攻城略地,但是也很难站稳脚跟,无法巩固战果。

不仅如此,南进的军队还会面临粮草供应困难,因为陆路险峻不能走,水路狭窄容易遭遇伏击。

如此一来,后勤补给无法跟上,给扩大战果带来极大困难,甚至生存下来都是问题。

越南独特的地理环境,曾经让西方强国法国咽下失败苦果;让超级大国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在冷兵器时期,就更加难以面对。

历史上中原王朝包括蒙古军队对越南用兵,都吃了地形不利的亏。
历代王朝屡征不服,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越南?
公元938年,五代十国中的南汉皇帝刘龑以统治越南的静海节度使曲承美指责南汉是“伪朝”为由,发兵数万将其擒获,两军随即爆发战争。

南汉军队抵达白藤江袭时,中了越南将领吴权的埋伏,越军当时在河中埋下木桩,并在木桩顶端包上锋利的铁皮。

南汉水师的运兵船只全部都撞在了木桩上纷纷开始沉入了白藤江,之后越军伏兵四起,上船砍杀,南汉大军全军覆没。

公元10世纪后期宋朝统一战争后期,宋朝军队在灭掉立都广州的南汉国之后,也对越南进行过一场战争。

当时越国的丁朝国王丁琏已经上表对北宋称臣,被宋太祖封为交趾郡王。

后来丁朝权臣黎桓篡权自立。宋太宗为维护自己的权威发兵征讨,于981年春以水陆两路进兵安南。

但是宋军在付出沉重代价深入越南腹地之后,在白藤江水战中遭遇惨败,之后又在丘陵地带遭遇伏击,后勤保障也跟不上,宋朝进退两难进军不得,不得不草草收兵,做出让步,承认黎桓的称王事实。

曾经在欧亚大陆所向披靡的蒙古军队,跟越南交战也是败多胜少。

历代王朝屡征不服,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越南?
从1257到1288年的30年间,元朝的军队曾三次对越南用兵,都没有达到战略目标,铩羽而归。

第一次用兵的时候南宋尚未灭亡,蒙古军在占领大理国(今云南)之后,计划占领位于东南的大越(越南陈朝),从而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但是不可一世的蒙古军队打了几仗之后,受到重创,铩羽而归。

第二次征讨越南的时候元朝军队势如破竹,曾经大败越南军队,但是因为越南军队诈降使元朝军队放松警惕,因此越南军队咸鱼翻身,大败元军。

1286年2月,50万元朝大军兵分三路再次征讨越南,发誓要报仇雪恨。结果元军运粮船也是在白藤江受阻,战斗力大打折扣,结果损兵折将。

忽必烈的第九个儿子镇南王脱欢中箭受伤,仓皇逃跑,元帅乌马儿被俘,这次征战惨遭败绩。

明永乐年间,明军在越南也遭遇过惨败,败在了越南的地形上。

历代王朝屡征不服,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越南?
大明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大帝朱棣曾经下令明军推翻了越南胡朝,将其吞并,按照内地行政模式建立了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但是,明军始终没有完全消灭越南军队,以黎利为首的反抗军利用越南复杂的地形跟明军大打起了游击战,让明军深陷泥潭,被拖垮、拖死。

20年后,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之后,决心从越战中摆脱,以“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为由,宣布承认黎利对越南的统治,并将明军从越南军出。

多变的气候
越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高温多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总之,越南整年雨量大、湿度高;即使在越南北方,也有长达六个月左右的雨季。

中原王朝的主力长期生活在北温带,降雨量很低,一般在400到500毫米,空气湿度相对较低。

北方的气候跟越南产别太大,北方军队远征除了面临地理上的不便,士兵还面临水土不服。

越南特有的气候,使它成为“瘴疠之地”,外来士兵难以抵抗当地的疫病。

在当地进兵作战,一般都要选择旱季(从11月至翌年5月),一旦到了雨季便无法坚持,因为当地的河流就会泛滥成灾,许多道路会被淹没成为一片汪洋,泥泞难行。

历代王朝屡征不服,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越南?
从历史上的战事看,北方军队一般只能选择在旱季到此作战,如不能在旱季结束战斗,一旦拖到雨季,往往就会因患病众多、后勤保障困难而被迫撤退。

而越南当地军队掌握了这个特点,往往选择在旱季避敌锋芒,潜伏起来打游击;坚持到雨季进行反攻,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战果。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北宋与越南(安南)爆发一场战争,以北宋军队失败告终,战败原因主要是水土不服。

8万宋军虽然占领了越南的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州)、思琅州(今越南高平省上琅州和下琅州)、苏州、茂州(今越南高平省与谅山省交界)等地,但是宋军难以适应南方的潮湿气候及肆虐的瘟疫,有半数以上的军队失去战斗力,不得不与李朝议和。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至二十二年(1285年),蒙越第二次战争,元军也是吃了水土不服的亏。

当时镇南王脱欢(忽必烈子)发兵入侵安南(越南北部),命唆都从占城北上助战,南北夹攻。

安南王撤离都城,其主力采取了机动灵活战术,转移到了山林中,不和元军决战,打算拖垮元军。

时间来到五月,越南北方进入雨季,阴雨连绵、瘟疫流行,元军生病者十之五六,脱欢不得不宣布下令退师,大将唆都战死。

战略目标局限
虽然越南地形险峻,气候湿热,但是中原王朝如果以举国之力,下决心去攻打,没有打不下的道理。

历代王朝屡征不服,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越南? 最新高清电视剧,美剧,港剧,韩剧
之所以很少取胜,是因为统治者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

中国历史上秦朝汉朝曾经对越南(南诏、安南)实行过短期的有效统治;但是越南相距遥远,经济又不太繁荣,占领成本高,战略意义不大。

所以,中国历代王朝并没有把对越南实行统治的战略规划,对越南用兵的目的有的是象征性的。

有的战争目的只要求你称臣,比如南汉和北宋对越南的战争;有的是尝试性质的,明朝永乐年间的中越战争,能占就占,不能占便罢,浅尝辄止;有的是惩罚性的,或者说是自卫反击战,宋越熙宁战争就是因为李常杰入侵中国广西,宋朝军队保卫国土引起的;有的是战术性的,如蒙古军队和越南的战争,是想通过越南包围南宋。

因为历代中原王朝发动战争的目的不是征服,没有志在必得的决心。

正因为如此,中国历代王朝对越南用兵,很难达到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