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促织

聊斋故事:促织

明朝宣德年间,陕西华阴有个叫成名的,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他不事官场阿谀逢迎,读书多年也考不上秀才。县吏见这人好欺负,硬是派他充当里长。他说话结结巴巴,多次推辞也推不了。

里长是个苦差事,要承办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以供荒淫无耻的统治者挥霍。完不成就要受罚挨打。成名不忍心硬向穷家小户派捐摊款。因此,不到一年,薄薄的家产就赔得精光。

聊斋故事:促织
这天,他满面愁容回到家里,妻于关切地问道:“又派下什么税捐了吗?”

成名哭丧着脸说:“唉!遭罪呵!限期征收蟋蟀,进贡给皇帝的。”妻子听了,脸色变得惨白,话也说不出来。

原来,本地蟋蟀稀少,而且品质劣弱,并非特产。县吏知道皇宫时兴玩斗蟋蟀,想要媚上取宠,便在别处弄了一只好的献上去。皇帝觉得这蟋蟀不错,就责成华阴县作为常年例规进贡。刁钻的县吏又把这差事交给里长去办。

这一来,游手好闲的人大兴养蟋蟀之风,蟋蟀身价百倍,佼佼者视为珍宝。那些狡猾的里长,就假借名义,挨家逐户按人头摊派费用。

每征收一次,总有好多小户倾家荡产。成名愁苦不堪。左邻右舍饭都没得吃,哪还能向他们派款;自己没有钱赔贴了,时间又限得这样紧,顿足道:“不如死了的好!”

妻子长叹一声:“死了就能脱手?不如自己去捉捉看,万一能捉到一二只呢。

成名眼里闪出一线希望,点头道:“如今只有这样了,试试看!”

次日天刚亮,他便带了一个竹筒、丝笼,到那些断墙根、荒草丛中寻找;见石块便翻,见洞就掏,一切办法都使尽了。直到天黑,连蟋蟀的影子也没见到。几天过去了,毫无结果。

他每天奔忙,弄得精疲力竭。虽然也曾捉得三两只,都瘦小劣弱,不合条件。几次都交不了差,县吏又一次定了期限,严厉追逼。

转眼限期到了,他又被传到大堂。自从征收蟋蟀的十几天内,他已吃了上百大板。这一次,直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成名强忍疼痛,偏偏倒倒往家里走,走到半路就走不动了。他在河边坐下来,寻思要是按照县吏的规定捉那么神的蟋蟀,真是渺茫无望。更何况现在腿脚已被打烂,怎么办啊!他心如死灰,对着河水发愣,只想自尽。

这时,微风习习,迎面吹拂。忽听大石那边传来哈哈的响亮笑声,成名知道有人来了,惊诧地转过身来。只见一个体态龙钟的白发老翁,笑容满面地问道:“为何至此,莫非为蟋蟀发愁?”成名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老翁又说:“你为人老诚、心正,无端受害,我助你一把。”说着便把一个纸卷儿塞给他。成名机械地接过纸卷,漫不经心地展开来。

 

(图片来源:文推网 高清电影电视剧 下载  侵权必删)

聊斋故事:促织
他头脑昏沉,花花的泪眼一片模糊,看去纸卷像是一幅画儿,画中似有一庙宇,却在虚无缥缈间。他不知所以,想问一问,抬头一看,那白发老翁已不知去向了。

过了好一阵,他精神好了些,便又站起来走。走上石桥,又把纸卷从怀中取出,擦干眼泪,注目一望,这才看清:画儿中间是座庙宇,大殿后面,石块垒垒,荆棘丛生;一颗酸枣树干上伏着一只青麻头蟋蟀,纸上空无一字。

他一面走,一面想:那庙宇似乎像村东头的大佛寺。顿时豁然开朗,这不是明明指示我捉蟋蟀的去处吗!

次日清晨,他忍痛起床,强打精神,带着装了水的竹筒、丝笼,一瘸一拐地往大佛寺走去。到了大佛寺,一看果如画儿所示。大殿后面,草深树密,乱石垒垒。他便在草丛乱石堆中间慢慢寻、细细听,聚精会神地搜索蟋蟀。

大半天过去了,搞得眼花耳鸣,却一无所得,连蟋蟀的影子也没见到。

他疲乏、失望,唉声叹气。突然一阵“蛐蛐-”的叫声传来,他慌忙循声找去,只见一棵酸枣树干上,伏着一只蟋蟀,叫得正欢哩!

成名又惊又喜,连忙上前一扑。因身带创伤手足不灵,没有抓住。眼看蟋蝉三跳,就钻到一个石洞中去了……

他又连忙用尖草去掭,掭不出。竹简内原装有水,便拨塞将水灌进石洞中,蟋蟀一下子跳了出来。成名赶快扑去一手罩住了它。

他仔细观看这蟋蟀,身大体壮,长长的尾巴、青青的脖颈、金黄色的翅膀,是一只合乎条件的好蟋蟀。他心花怒放,伤痛也减轻了许多,欢欣地赶回家去。

妻子见他捉得好蟋蟀,高兴得像得了宝贝似的。成名长长地抒了一口气,庆幸地说:“谢天谢地,这下可以交差了。”于是,把蟋蟀供养在盆子里,以蟹腿肉、票子粉,精心喂养。

不料,他们那个九岁的淘气的儿子,趁爹妈不在,来至盆子边观看,好奇地打开盆盖,那蟋蟀顺势一跳。蟋蟀逃走了。孩子着了慌,涨红了脸,连忙扑去。那蟋蟀一纵,跳得老远,孩子又是一扑。

几次都捉不着,孩子更加慌张。他不顾下手轻重,猛力扑过去。这一下,蟋蟀倒是被罩在小手掌底下,可是,大腿断掉,肚子裂开,蟋蟀死了。

孩子吓昏了神,哭丧着脸告诉了母亲。他母亲慌忙一看吓得脸色灰白,驾道:“小祸根,该死!看你爹回来才给你算账!”孩子知道闯下了大祸,胆颤心惊,流着泪出门去了。

不一会,成名回家了。他看到妻于不正常的神态,问她出了什么事。妻子凄苦地讲了刚才发生的事。顿时,他像被冰水淋透,全身发抖,倒在地上。过了一会,他清醒过来,怒气冲冲地跑出去找儿子。

可是,村前村后找遍了,都不见孩子的踪影。后来,邻居打水,才在井里发现了孩子尸体。一阵呼喊,左邻右舍赶快去帮助打捞。孩子被打捞上来,早已没有气息了。成名夫妻抱着唯一的儿子,呼天号地,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

聊斋故事:促织
好心的邻居们劝慰他俩,又把孩子尸体送回家。夫妻俩相对哭泣,茶饭不思,觉得一切希望都破灭了。

傍晚,成名只得找来一床草席,准备埋葬儿子。抚尸痛哭,看最后一眼。呀!孩子却有了一丝微弱的气息,妻子连忙去端来一碗汤水,灌给他吃。

半夜,孩子终于醒过来了。夫妻俩非常欣慰,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可是,孩子神色痴呆,两目无光,毫无表情。接着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成名回头一看,空空的蟋蟀盆子。限期已到,如何是好?真是愁肠百结,祸不单行。孩子的病呢,也顾不得了。

成名一直在床上发愁,忽听门外传来“蛐蛐”的叫声,他爬起来,循声追寻,仿佛那只壮实的蟋蟀照旧活着,正在墙角鸣叫哩。

他高兴极了,伸手扑去,似乎把蟋蟀罩住了。可是,松开手一看,没有!当他正放下手,又见那蟋蟀忽地一跳,就不知去向了。

他绕过墙角,四下张望。见一只蟋蟀趴在墙上,但仔细一看,个儿矮小,黑里带红,不像先前的那只,很感失望。

他继续寻找。忽然,那只蟋蟀跳到他的袖子上趴住了,再仔细一看:梅花翅膀、方方的头、长长的双腿,像个土狗子;个儿虽然小点,但显得很精干,似乎还不坏。于是,便将它捉住。

第二天,村里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其中有个年轻人想看个究竟,便将自己养着的一只勇猛善斗,想赚大钱的“蟹壳青”蟋蟀,拿着前去求斗。

那年轻人一见成名的小蟋蟀,哑然失笑。成名见那“蟹壳青”,确是壮健,深恐自己的小蟋蟀并非对手。可又转念一想,反正是一只不合格的孬货,斗斗又有何妨!于是,两只蟋蟀被放入斗盆。

那“蟹壳肯”一开始就纵跳鸣叫,气势汹汹,年轻人的心也像“蟹壳肯”一样,得意忘形;那小蟋蟀却木头木脑,伏着不动。成名见了,不觉胆寒。

年轻人得意地用草棒儿撩逗小蟋蟀的触须,小蟋蟀还是不动弹。他不耐烦,就换用猪景不断反复撩逗,小蟋蝉终于发起威来,雄赳赳地直往前冲。两只蟋蟀斗开了。只见它们在盆中跳上跳下,扑来扑去,不时发出阵阵“蛐蛐-”的叫声,斗得好生激烈!

不一会,那小蟋蟀张开尾巴竖起触须,冲过去一口咬住了“蟹壳青”的脖子,死死不放。

聊斋故事:促织
“蟹壳青”无力招架,动弹不得。年轻人吓黄了脸,慌忙用猪景隔开,心痛地把“蟹壳青”捉出来。这时候,小蟋蟀翘起尾巴、鼓动双翅,得意地大鸣起来,好像向主人报捷似的。

成名欢喜极了,那年轻人狼狈地溜走了。不巧,有一只正在觅食的大公鸡,发现了瓮中的蟋蟀,飞也似地扑过去一嘴啄下去。那小蟋蟀纵身一跃,跳出一两尺远。

成名吓得急忙吆赶公鸡,公鸡却伸开爪子猛追不放。眼看小蟋蟀就要被公鸡的铁嘴啄中了。

成名直跺脚脸色惨白:“这下又完了。”忽然,那公鸡伸长脖颈,不停地扭摆着头,扑扇着翅膀,神态失常。

成名走近一看,原来那小蟋蟀趴在鸡冠上死死地咬着,咬得公鸡咕咕直叫。

成名真是又惊又喜,小蟋蟀竟有如此本领。心想:这次总能闯过那个鬼门关。他连忙从鸡冠上捉下蟋蟀,小心地放进盆子里,一脚踢开了公鸡。

第二天,成名就把小蟋蟀献交县吏,同时又说明了它的本领。县吏不信,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吩咐公差拿好的蟋蟀来试斗。一点不假,小蟋蟀得胜;拿公鸡来试,公鸡也被咬。

县吏见升官发财的机会已到,这才打发成名。县吏摇头晃脑,得意非常地把这只蟋蟀献给陕西巡抚。巡抚更是高兴,把它装在金丝笼里,又特地写了《蟋蟀疏》,详细地介绍了这蟋蟀的本领,亲自进宫献给皇帝。

皇帝见了疏文,玩兴大作,立刻丢开朝政,命把天下进贡来的油利挞、蝴蝶、螳螂、青丝额等各种好品种蟋蟀与它比斗。小蟋蟀连连获胜,不时长鸣,显示出高强的本领。

说也奇怪,这小蟋蟀不仅勇猛善斗,还很聪明、机灵,能听琴瑟之声。每当宫中奏乐,它就合着拍节跳起舞来。

皇帝和宫中人见了,无不惊奇,专派可靠的太监精心饲养起来。皇帝这才想起冷落一边的陕西巡抚,降旨厚厚赏赐名马、金银、锦缎等物。巡抚满面春风,忘乎所以。

聊斋故事:促织
过了几天,巡抚忽然想起这次好运道的由来,于是,给华阴县吏赏赐,嘉奖县吏政绩“卓绝优异”,扬名各县,以为仿效。

县吏乐得飘飘然,他把几次被打得死去活来的成名传到衙内,对他说道:“你捉的蟋蟀还不错,赏你一些银子吧,我还吩咐了县主考官赐你一名秀才。”

成命经过这么折腾,已是万念俱灰。他向县吏深深拜了一揖道:“谢老爷,我不要赏赐,只求老爷免了我的里长之职。我的孩子至今不省人事,使我日夜萦怀,让我寻个安静地方,为孩子养病也就心满意足了。”

县吏暗思:这呆子给我利用得家已破、子不死也是痴。何不做个顺水人情,银子我独吞,还可向上表功,更显得我德行盖世。于是,准许成名的请求。成名便又一揖:“谢老爷开恩!”就赶紧离开了这个使人心惊肉跳的衙门。

回到家里,他把经过情况告诉了妻子,今后不必再去见县吏那瘟神了,相互庆幸。可是,一看到仍然痴痴呆呆、终日昏昏睡不醒的孩子,懊恼、悲戚。一齐涌上心头,只感到一阵断肠般的痛楚。

再说,皇帝自从得了那只小蟋蟀以后,宫中比斗之风更盛,歌舞宴乐之声不绝于耳。这天,皇帝要以小蟋蟀作主斗,大打蟋蟀仗,着实比个高低,于是,太监们把各个品种的蟋蟀都拿出来,在庭中摆开斗盆。

当小蟋蟀奔腾搏击,勇不可当,把它的对手一只一只都打败下去的时候,张翅长鸣,猛然从半盆中一跃而出。

小蟋蟀跳进宫墙下的洞穴里去了。皇帝急忙叫快逮,太监们慌里慌张地往墙脚里引逗,可是,小蟋蟀就是不出来。太监们只好找来锄头,动手挖地。

聊斋故事:促织
地板挖拆开了,仍不见小蟋蟀的踪影。忽听大殿龙椅下发出一阵“蛐蛐”的叫声,皇帝大声喊叫:“在这里快来挖!”太监们一窝蜂地拥了过去。

龙椅掀翻了,宝座下也翻了七零八落。只听小蟋蟀又在大殿的另一角落响亮地鸣叫起来。太监们又一窝蜂地拥了过去。

一进间,宫殿内外,围墙之间,挖成了七窟八窿,还是找不到小蟋蟀的影子,四顾茫然。皇帝垂头丧气,太监们也精疲力竭。

“哎哟!”一声惨叫,太监们吓了一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东张西望。只见皇帝双脚直跳,杀猪般地嚎叫。太监们一看周围没有什么可疑之物,不禁都呆在那里了。

皇帝见太监们不动,骂道:“你们都瞎了眼啦!我的鼻子……”

太监们这才看到原来那只小蟋蟀正趴在皇帝的鼻尖上,死命地咬他,太监们想打,又怕打着皇帝,犯杀头之罪;用手去捉,小蟋蟀却咬得更紧、更凶。

皇帝痛得脸色如土,虚汗直流,最后昏倒下去了。太监们惊惶万状,赶快扶起皇帝。一看,小蟋蟀却已不知去向了。

回头又说成名。这天,他锄地回家,一路上春风拂面。忽见孩子蹦蹦跳跳跑来迎接他,亲热地叫道:“爹爹,可累了?”成名一看儿子一反痴呆常态,神爽气清,真是悲喜交集。

妻子闻声,也离开布机赶出门外,一把将孩子抱在怀里:“儿呀,你可好了!”说时热泪盈盈,喜不自胜。

孩子高兴地坐在母亲怀里,天真说:“爹,妈,我没有淹死,我做了一个梦,变成了一只小蟋蟀,能打会斗,大闹皇宫。我拼命咬皇帝,狠狠地惩罚了他!”成名夫妇惊讶不已!

孩子的身体渐渐复原了。成名耕作之余,便教他读书识字。孩子精神爽朗,学习和劳动都很努力,聪明敏捷居然更胜过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