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朱雀街尘
第十六章 援军险途
崔乾祐看着潼关的方向,眼神里充满了不甘与愤怒。他精心策划的偷袭不仅没能成功,反而损失了一支精锐部队,这让他颜面尽失。但他也清楚,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没有史思明的支援,仅凭他手中的兵力,根本无法攻破潼关。“传令下去,全军撤回营寨,加强戒备,密切关注潼关的动向。另外,派人快马加鞭去联络史思明将军,让他尽快率领大军赶来!” 崔乾祐对着身边的将领说道。
“末将遵旨!” 将领躬身行礼,转身快步离开,去传达崔乾祐的命令。崔乾祐则带着剩余的士兵,缓缓撤回了营寨。潼关城下,再次恢复了平静,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
与此同时,潼关城内的中军大帐里,郭子仪、李涵和秦风正在商议后续的防守策略。“崔乾祐虽然撤兵了,但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史思明率领大军南下,用不了多久就会抵达潼关,到时候他们两面夹击,我们的压力会更大。” 郭子仪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
李涵点了点头:“郭将军说得对。我们现在虽然挫败了崔乾祐的偷袭,但兵力依旧不足。哥舒翰将军的河西、陇右军还在路上,我们必须在他赶来之前,做好应对史思明的准备。”
秦风也说道:“末将建议,我们可以在潼关城外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一些障碍,比如挖掘战壕、布置拒马,延缓史思明大军的行军速度。同时,加强潼关的城防,增加守城的士兵和武器,确保万无一失。”
郭子仪点了点头:“这个主意好。秦统领,你就负责带领士兵,在潼关城外的必经之路上设置障碍,同时加强巡逻,密切关注史思明大军的动向。李公子,你负责清点粮草和武器,确保我们有足够的物资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末将遵旨!” “臣遵旨!” 两人齐声应道,转身离开了中军大帐,去执行各自的任务。郭子仪看着地图上的潼关,心中暗暗祈祷:哥舒翰将军,你一定要尽快赶来啊!
此时,长安城内的太子府里,太子正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自从得知李光弼的河东军受挫后,他就一直心神不宁,担心潼关的安危。“殿下,沈砚秋大人求见。” 一个太监走进来,躬身禀报。
太子眼前一亮:“快让他进来!” 沈砚秋快步走进书房,躬身行礼:“臣沈砚秋,参见殿下。” 太子连忙说道:“沈大人,免礼。是不是前线有消息了?潼关的情况怎么样了?”
沈砚秋摇了摇头:“殿下,前线暂时没有新的消息。不过,臣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您禀报。昨天晚上,我们在城南的一家笔墨纸砚店铺里,抓获了安禄山的一个重要眼线,还缴获了大量的密信和地图。”
太子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哦?太好了!那个眼线招供了吗?有没有问出什么有用的情报?” 沈砚秋点了点头:“那个眼线一开始还不肯招供,但在臣的审讯下,他终于交代了。他说,安禄山在长安城内还隐藏着一支精锐的死士部队,大约有五百人,由他的亲信统领,打算在史思明和崔乾祐攻破潼关后,在长安城内发动叛乱,配合他们的大军攻城。另外,他还交代了死士部队的隐藏地点,就在长安城外的一座破庙里。”
太子脸色骤变:“什么?安禄山竟然在长安城外隐藏了一支死士部队!沈大人,你立刻带领捕快和禁军,前往那座破庙,将这支死士部队一网打尽,绝不能让他们在长安城内制造混乱!”
“臣遵旨!” 沈砚秋躬身行礼,转身快步离开太子府,去调集人手。太子看着沈砚秋的背影,心中松了一口气 —— 还好及时发现了这支死士部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沈砚秋离开太子府后,立刻调集了两百名精锐捕快和三百名禁军,朝着长安城外的破庙赶去。破庙位于长安城外的一座小山脚下,周围荒无人烟,十分隐蔽。沈砚秋带着人手,悄悄来到破庙附近,埋伏在周围的树林里,观察着破庙的动静。
破庙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沈砚秋对着身边的捕快和禁军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们做好战斗准备。然后,他亲自带领几名精锐捕快,悄悄靠近破庙,透过窗户向里面望去。只见破庙里挤满了身穿黑衣的人,他们手持武器,正在低声交谈着什么,显然就是安禄山的死士部队。
沈砚秋心中一凛,悄悄退了回来,对身边的捕快和禁军说道:“里面大约有五百人,都手持武器,我们不能硬闯,必须智取。” 一个禁军将领说道:“沈大人,不如我们用火攻?放火烧了破庙,把他们逼出来,然后再一举歼灭!”
沈砚秋点了点头:“这个主意好。你们立刻去准备火种和易燃物,我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禁军将领应了声,立刻带领士兵去准备火种和易燃物。沈砚秋则拿起一把弓箭,对准破庙的窗户,一箭射了进去,正好射中了一个死士的肩膀。
“有人!” 破庙里的死士们立刻警觉起来,纷纷拿起武器,朝着破庙外冲来。沈砚秋见状,立刻带领捕快和禁军,朝着破庙外的死士们冲去。双方很快就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死士们虽然武艺高强,但沈砚秋带来的捕快和禁军都是精锐,而且人数占优。经过半个时辰的战斗,死士们渐渐体力不支,开始节节败退。就在这时,准备火种和易燃物的禁军士兵们也赶了回来,他们将易燃物堆在破庙周围,点燃了火种。
“不好!着火了!” 死士们看到破庙着火,顿时慌了神。沈砚秋趁机带领捕快和禁军,发动了最后的进攻。最终,五百名死士全部被歼灭,没有一个人逃脱。沈砚秋站在破庙前,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他成功清除了长安城外的隐患,为前线的将士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王编修正带领着回纥的三万精锐骑兵,朝着长安的方向赶来。回纥骑兵个个身材魁梧,骑术精湛,手持弯刀,气势逼人。王编修骑在马上,看着身边的回纥骑兵,心中充满了希望 —— 有了这支精锐骑兵的支援,大唐平定安禄山的叛乱就更有把握了。
“王大人,前面就是龙门关了,过了龙门关,再走两天就能到达长安了。” 一个回纥将领对着王编修说道。王编修点了点头:“好,我们加快速度,争取早日抵达长安,支援前线的将士们。”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安禄山已经得知了回纥出兵援助大唐的消息,并且派了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部队,埋伏在龙门关附近,准备袭击王编修和回纥骑兵。
当王编修和回纥骑兵来到龙门关附近时,突然从周围的山坡上冲出了大量的敌军士兵,他们手持弓箭和长枪,朝着回纥骑兵射来。“不好!有埋伏!” 王编修大声喊道。
回纥将领反应迅速,立刻下令:“全军戒备!骑兵分成两队,一队负责抵挡敌军的进攻,一队保护王大人!” 回纥骑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分成两队,一队手持弯刀,朝着敌军冲去,与敌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另一队则将王编修护在中间,防止他受到伤害。
敌军士兵虽然人数众多,但回纥骑兵的战斗力远超他们的想象。回纥骑兵个个骑术精湛,弯刀挥舞得虎虎生风,很快就斩杀了大量的敌军士兵。但敌军士兵源源不断地从山坡上冲下来,回纥骑兵也渐渐感到吃力。
王编修看着眼前的战况,心中十分焦急。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突破敌军的埋伏,他们就会被困在这里,无法及时赶到长安支援前线。“回纥将军,我们不能这样一直耗下去!必须尽快突破敌军的埋伏!” 王编修对着身边的回纥将领说道。
回纥将领点了点头:“王大人说得对。我带领一队精锐骑兵,从侧面袭击敌军的指挥部,打乱他们的部署。你带领剩余的骑兵,趁机突破敌军的埋伏,朝着长安的方向前进!”
王编修点了点头:“好!将军多加小心!” 回纥将领应了声,带领一千名精锐骑兵,朝着敌军的指挥部冲去。敌军的指挥部设在山坡上的一座帐篷里,周围有大量的士兵守护。回纥将领带领骑兵们,如同猛虎下山般,朝着指挥部冲去,很快就突破了敌军的防线,杀到了指挥部前。
“不好!我们的指挥部遭到袭击了!” 敌军将领见状,连忙带领士兵去保护指挥部。王编修趁机带领剩余的回纥骑兵,朝着敌军的包围圈冲去。敌军士兵因为指挥部遭到袭击,陷入了混乱,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王编修带领回纥骑兵,很快就突破了敌军的埋伏,朝着长安的方向疾驰而去。
回纥将领在袭击完敌军的指挥部后,也带领骑兵们迅速撤离,追上了王编修的队伍。虽然他们成功突破了敌军的埋伏,但也损失了不少骑兵,而且粮草和武器也有一定的损耗。“王大人,我们虽然突破了埋伏,但损失惨重,而且粮草和武器不足,恐怕很难在两天内赶到长安了。” 回纥将领担忧地说道。
王编修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没关系。我们先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整一下,补充一些粮草和武器,然后再继续赶路。只要我们能在史思明和崔乾祐攻破潼关前赶到长安,就能支援前线的将士们。” 回纥将领点了点头:“好,就按王大人说的办。”
王编修带领回纥骑兵,来到了附近的一个小镇。小镇里的百姓们听说他们是来支援大唐平定叛乱的回纥骑兵,都十分热情,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物资,支援他们。经过一天的休整,回纥骑兵恢复了体力,补充了粮草和武器,再次朝着长安的方向赶去。
与此同时,史思明正率领大军,朝着潼关的方向疾驰。史思明是安禄山麾下的得力将领,武艺高强,用兵如神,之前击败李光弼的河东军,就是他的手笔。“将军,我们还有多久才能抵达潼关?” 一个将领对着史思明问道。
史思明看了看天色,说道:“按照我们现在的速度,再过三天就能抵达潼关。崔乾祐那个废物,连一个小小的潼关都攻不下来,还损失了一支精锐部队,等我到了潼关,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将领们纷纷附和:“将军英明!有将军在,我们一定能一举攻破潼关,进军长安!”
史思明得意地笑了笑:“那是自然。安禄山大人任命我为兵马副元帅,就是相信我的能力。等我们攻破潼关,占领长安,安禄山大人登基称帝,我们都会成为开国功臣,享受荣华富贵!” 将领们听了,都露出了兴奋的笑容,加快了行军速度。
三天后,史思明率领大军,终于抵达了潼关城外的崔乾祐营寨。崔乾祐得知史思明来了,连忙带领将领们,亲自到营寨门口迎接。“史思明将军,您可算来了!您再不来,我们就快撑不住了!” 崔乾祐对着史思明拱了拱手,语气里带着一丝讨好。
史思明冷哼一声:“崔乾祐,你真是废物!我离开这么久,你不仅没能攻破潼关,还损失了一支精锐部队,你对得起安禄山大人对你的信任吗?” 崔乾祐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连忙说道:“史思明将军息怒。郭子仪那个老狐狸太过狡猾,设下埋伏,我也是一时不慎,才中了他的计。现在将军来了,有将军指挥,我们一定能攻破潼关!”
史思明摆了摆手:“好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带我去看看潼关的地形,我们商议一下进攻策略。” 崔乾祐连忙点头:“好,将军请随我来。”
史思明跟着崔乾祐,来到了营寨的高处,观察着潼关的地形。潼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城墙上布满了士兵和武器,防守十分严密。“郭子仪果然名不虚传,把潼关防守得这么严密。” 史思明自言自语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敬佩,但更多的是不屑。
“将军,郭子仪虽然防守严密,但他们的兵力不足。我们现在有十几万大军,只要我们发动总攻,一定能攻破潼关!” 崔乾祐对着史思明说道。史思明摇了摇头:“不行。潼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我们如果发动总攻,只会徒增伤亡,无法攻破潼关。我们必须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史思明思索片刻,眼睛突然一亮:“我有一个主意。潼关城外有一条大河,名叫潼河,潼河的水流湍急,如果我们能堵住潼河的河道,让河水上涨,淹没潼关的城墙,到时候我们再发动进攻,就能一举攻破潼关!”
崔乾祐眼前一亮:“将军英明!这个主意太好了!潼河的河道就在潼关城外的东侧,我们只要派一些士兵,用沙袋堵住河道,就能让河水上涨,淹没潼关的城墙。到时候,郭子仪的军队就会陷入混乱,我们就能趁机攻破潼关!”
史思明点了点头:“没错。你立刻带领士兵,前往潼河的河道,用沙袋堵住河道。我则带领大军,在潼关城外集结,做好进攻准备。等河水上涨,淹没潼关的城墙后,我们就立刻发动总攻,一举攻破潼关!”
“末将遵旨!” 崔乾祐躬身行礼,转身带领士兵,朝着潼河的河道赶去。史思明则留在营寨里,召集将领们,安排进攻事宜。史思明看着潼关的方向,脸上露出了阴狠的笑容:“郭子仪,这次我看你还怎么守!”
此时,潼关城内的郭子仪,正站在城墙上,观察着城外的动静。当他看到史思明的大军抵达崔乾祐的营寨后,心中更加担忧。“史思明那个家伙,用兵如神,比崔乾祐难对付多了。他来了,我们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郭子仪自言自语道。
李涵走到郭子仪身边,说道:“郭将军,史思明虽然厉害,但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要他们敢来进攻,我们就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郭子仪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们不能退缩,必须守住潼关,为大唐争取时间。”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将军,不好了!我们发现崔乾祐带领士兵,前往潼河的河道,似乎想要堵住河道,让河水上涨,淹没我们的城墙!”
郭子仪脸色骤变:“什么?史思明和崔乾祐竟然想用水攻!快,立刻带领士兵,去阻止他们!绝不能让他们堵住潼河的河道!” 李涵连忙说道:“郭将军,我去!我带领一队精锐士兵,去阻止崔乾祐!” 郭子仪点了点头:“好,你一定要小心!如果阻止不了他们,就立刻回来,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李涵带领五千精锐士兵,快速冲出潼关,朝着潼河的河道赶去。当他们赶到潼河河道时,崔乾祐已经带领士兵,开始用沙袋堵塞河道了。“崔乾祐,住手!” 李涵大声喊道,带领士兵们朝着崔乾祐的士兵冲去。
崔乾祐看到李涵来了,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李涵,你来晚了!我们已经快要堵住河道了,你就算来了,也无济于事!” 崔乾祐带领士兵,与李涵的士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李涵的士兵虽然精锐,但崔乾祐的士兵人数众多,而且已经快要完成河道的堵塞。李涵带领士兵们拼命进攻,斩杀了大量的敌军士兵,但始终无法阻止他们堵塞河道。“将军,我们快撑不住了!敌军人数太多,我们根本无法阻止他们!” 一个士兵对着李涵喊道。
李涵看着越来越近的沙袋,心中十分焦急。他知道,如果让崔乾祐堵住河道,潼河的河水就会
长安风起:盛唐余晖录
**
第一卷 朱雀街尘
第十七章 潼河惊涛
李涵看着越来越近的沙袋,心中十分焦急。他知道,如果让崔乾祐堵住河道,潼河的河水就会漫过潼关城墙,到时候城内的士兵和百姓都会陷入灭顶之灾。“兄弟们,再加把劲!绝不能让他们堵住河道!” 李涵大声喊道,手中的长剑挥舞得更快,每一剑都能精准地斩杀一名敌军士兵。
士兵们听到李涵的呐喊,也重新燃起了斗志,纷纷拿起武器,朝着崔乾祐的士兵冲去。然而,崔乾祐的士兵人数实在太多,而且他们已经将大部分沙袋堆在了河道中央,只剩下最后一段缺口没有堵塞。“快!加把劲!只要堵住最后这段缺口,我们就成功了!” 崔乾祐站在远处,大声指挥着士兵们。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李涵抬头望去,只见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正朝着潼河河道疾驰而来,为首的将领正是秦风!“是秦统领!秦统领来支援我们了!” 李涵兴奋地喊道。
原来,秦风在布置完潼关城外的障碍后,担心李涵的安危,便带领三千精锐骑兵,赶来支援。看到李涵的士兵被崔乾祐的士兵压制,秦风立刻下令:“全军出击!斩杀敌军,保护河道!” 骑兵们如同离弦的箭一般,朝着崔乾祐的士兵冲去。
崔乾祐的士兵们没想到会有援军赶来,顿时慌了神。秦风带领骑兵们,如同虎入羊群般,在敌军中穿梭,斩杀了大量的敌军士兵。李涵见状,也带领士兵们发动了反击。在两军的夹击下,崔乾祐的士兵们节节败退,很快就失去了对河道的控制。
“撤!快撤!” 崔乾祐看到局势不妙,连忙下令撤军。他知道,再继续下去,只会损失更多的士兵,于是带着剩余的士兵,狼狈地朝着营寨的方向逃去。李涵和秦风没有追赶,而是立刻带领士兵们,清理河道中央的沙袋。
“快!把这些沙袋搬开,绝不能让河道被堵塞!” 李涵大声喊道。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地搬着沙袋。经过一个时辰的努力,河道中央的沙袋终于被全部清理干净,潼河的河水重新恢复了畅通。
李涵和秦风站在河边,看着湍急的河水,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幸好秦统领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涵说道。秦风笑了笑:“我们是兄弟,互相支援是应该的。不过,崔乾祐虽然撤了,但史思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还要多加小心。” 李涵点了点头:“嗯,我们现在就回去向郭将军禀报情况,让他做好应对准备。”
两人带领士兵们,朝着潼关城内走去。此时的潼关城内,郭子仪正站在城墙上,焦急地等待着李涵和秦风的消息。当他看到两人带着士兵们平安归来时,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你们回来了!情况怎么样?潼河的河道有没有被堵塞?” 郭子仪连忙问道。
李涵将潼河河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郭子仪。郭子仪点了点头:“太好了!你们立了大功!史思明和崔乾祐的水攻计划虽然失败了,但他们肯定还会想出其他的办法来进攻潼关。我们必须加强戒备,绝不能有丝毫松懈。”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将军,不好了!史思明率领大军,在潼关城外集结,似乎想要发动总攻!” 郭子仪脸色骤变:“什么?史思明竟然这么快就发动总攻了!快,立刻召集所有将领,到中军大帐议事!”
很快,所有将领都聚集到了中军大帐。郭子仪看着众人,严肃地说道:“史思明已经率领大军在城外集结,想要发动总攻。潼关的安危,关系到大唐的命运,我们必须守住潼关!现在,我命令:李涵,你负责防守潼关的正面,带领五千士兵,抵御敌军的进攻;秦风,你负责防守潼关的侧翼,带领三千士兵,防止敌军从侧面偷袭;其他将领,各自带领士兵,坚守自己的阵地,绝不能让敌军突破我们的防线!”
“末将遵旨!” 将领们齐声应道,转身离开了中军大帐,去布置防守。郭子仪看着地图上的潼关,心中暗暗发誓:就算拼了这条老命,我也要守住潼关!
与此同时,史思明正在营寨里,召集将领们商议总攻事宜。“崔乾祐,你之前的水攻计划失败,损失了大量的士兵,这次总攻,你必须戴罪立功!” 史思明对着崔乾祐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满。
崔乾祐连忙说道:“将军放心!这次总攻,末将一定全力以赴,攻破潼关,为之前死去的士兵报仇!” 史思明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三万士兵,负责进攻潼关的正面。我则带领五万士兵,进攻潼关的侧翼,另外两万士兵,负责在城外警戒,防止郭子仪的援军赶来。”
“末将遵旨!” 将领们齐声应道。史思明看着众人,继续说道:“这次总攻,关系到我们能否顺利进军长安。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只要攻破潼关,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将领们纷纷表示,一定会拼死作战,攻破潼关。
第二天一早,史思明率领大军,来到了潼关城外。十几万大军排列在潼关城下,旗帜飘扬,盔甲鲜明,气势逼人。史思明站在阵前,大声喊道:“郭子仪!你速速打开城门投降,否则,等我们攻破潼关,定将你碎尸万段!”
城墙上的郭子仪冷笑一声:“史思明,你休想!潼关是大唐的门户,有我在,你们就别想攻破潼关!” 史思明大怒:“好!既然你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传令下去,发动总攻!”
随着史思明的一声令下,敌军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朝着潼关的城墙冲来。崔乾祐带领三万士兵,进攻潼关的正面,他们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朝着城墙冲去。史思明则带领五万士兵,进攻潼关的侧翼,想要从侧面突破唐军的防线。
“放!” 郭子仪大声下令。城墙上的投石机抛出巨大的石块,朝着敌军的攻城车砸去。床弩也射出长长的弩箭,穿透敌军的盔甲,将士兵们钉在地上。李涵站在潼关正面的城墙上,亲自指挥士兵们战斗。他手持长剑,斩杀了一个又一个爬上城墙的敌军士兵,士兵们在他的带动下,也奋勇杀敌,一次次将敌军的进攻打退。
秦风则带领士兵们,防守在潼关的侧翼。史思明的士兵们虽然人数众多,但秦风的士兵们个个精锐,而且他们在侧翼布置了大量的陷阱和障碍,敌军士兵们根本无法靠近城墙。秦风手持两把弯刀,在敌军中穿梭,斩杀了大量的敌军士兵,吓得敌军士兵们不敢靠近。
战斗一直持续到中午,史思明的大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都被唐军士兵们顽强地打退。潼关城下,到处都是敌军的尸体和破损的攻城器械,鲜血染红了地面,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血腥味。
史思明看着眼前的战况,心中十分愤怒。他没想到,郭子仪的防守竟然如此顽强,十几万大军进攻了一上午,竟然没有丝毫进展。“将军,我们的士兵损失惨重,再这样下去,恐怕很难攻破潼关啊。” 一个将领担忧地说道。
史思明沉默了片刻,说道:“撤兵!暂时撤回营寨,再商议进攻策略。” 将领们点了点头,纷纷下令撤军。唐军士兵们看到敌军撤兵,都兴奋地欢呼起来。郭子仪站在城墙上,看着敌军撤退的方向,脸上露出了疲惫的笑容 —— 他们又守住了一次进攻。
然而,郭子仪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史思明的大军还在城外,他们随时可能发动新的进攻。“传令下去,让士兵们抓紧时间休息,补充粮草和武器,做好应对敌军再次进攻的准备。” 郭子仪对着身边的将领说道。将领应了声,转身去传达命令。
与此同时,王编修正带领着回纥骑兵,朝着长安的方向疾驰。经过几天的赶路,他们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长安城内的太子得知王编修带领回纥骑兵赶来支援的消息后,十分高兴,亲自带领大臣们,到长安城外迎接。
“王编修,辛苦你了!你能说服回纥可汗出兵援助,真是立了大功!” 太子握着王编修的手,兴奋地说道。王编修躬身行礼:“殿下客气了。为大唐效力,是臣的本分。回纥的三万精锐骑兵已经抵达城外,随时可以投入战斗,支援前线的将士们。”
太子点了点头:“好!朕立刻安排回纥骑兵在城外的军营休整,等他们恢复体力后,再派他们去潼关支援郭子仪将军。另外,朕要重赏你和回纥的将领们,感谢你们对大唐的支援。”
王编修连忙说道:“殿下,现在不是赏赐的时候。史思明和崔乾祐正在猛攻潼关,郭子仪将军的压力很大,我们应该尽快派回纥骑兵去支援,帮助他们守住潼关。” 太子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朕这就下令,让回纥骑兵在城外休整一天,明天一早就出发,前往潼关支援。”
当天晚上,太子在皇宫内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招待王编修和回纥的将领们。宴会上,太子对王编修和回纥将领们赞不绝口,还赏赐了他们大量的金银珠宝和丝绸。回纥将领们十分高兴,表示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大唐,平定安禄山的叛乱。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沈砚秋正在带领捕快们,排查城内的隐患。经过连日的努力,他们已经清除了大部分安禄山的眼线和死士,但沈砚秋知道,仍有少数漏网之鱼隐藏在城内,他们随时可能制造混乱。
“沈大人,前面就是城东的坊市了,这是我们最后排查的一个坊市。” 一个捕快对着沈砚秋说道。沈砚秋点了点头,带领捕快们走进了坊市。坊市内十分热闹,百姓们来来往往,脸上都带着一丝喜悦 —— 他们得知回纥骑兵赶来支援的消息后,都对平定安禄山的叛乱充满了信心。
沈砚秋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情况。突然,他注意到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鬼鬼祟祟地在一家客栈门口徘徊,眼神里充满了警惕。沈砚秋心中一动,觉得这个男子十分可疑,便悄悄跟了上去。
黑衣男子走进客栈后,沈砚秋也跟着走了进去。客栈内十分安静,只有几个客人在吃饭。沈砚秋看到黑衣男子走进了二楼的一个房间,便示意捕快们在客栈外埋伏,自己则悄悄走上二楼,趴在房间的门外,听着里面的动静。
“大人,回纥骑兵已经抵达长安,明天一早就会出发,前往潼关支援郭子仪。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房间里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正是那个黑衣男子。
“慌什么!” 另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就算回纥骑兵去支援又怎么样?史思明将军足智多谋,一定能攻破潼关。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长安城内制造混乱,牵制朝廷的兵力,为史思明将军争取时间。明天晚上,我们就按照计划,在长安的各个坊市放火,制造恐慌,让朝廷自顾不暇!”
沈砚秋听到这里,心中一凛 —— 原来这些人还打算在长安城内放火,制造混乱!他不敢耽误,悄悄退下楼,对埋伏在客栈外的捕快们说道:“里面有安禄山的余党,他们打算明天晚上在长安城内放火,制造混乱。我们现在就冲进去,将他们一举抓获!”
捕快们点了点头,纷纷拔出武器,跟着沈砚秋,朝着二楼的房间冲去。“开门!我们是巡检司的,快开门!” 沈砚秋大声喊道。房间里的人听到声音,知道事情败露,便想要从窗户逃跑。但沈砚秋早有准备,已经安排了捕快在窗户下埋伏。
“不许动!放下武器!” 捕快们大声喊道。房间里的人见无处可逃,便只能放下武器,乖乖地被捕快们抓获。沈砚秋走进房间,看到里面共有五个人,他们手中都拿着火把和易燃物,显然是准备明天晚上放火用的。
“说!你们还有其他的同伙吗?他们都藏在什么地方?” 沈砚秋厉声问道。其中一个领头的男子冷哼一声:“我们是不会说的!安禄山大人很快就会攻破长安,到时候你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沈砚秋冷笑一声:“哼,你们就别做梦了。回纥骑兵已经赶来支援,很快就会前往潼关,帮助郭子仪将军守住潼关。安禄山的叛乱,迟早会被平定!你们如果现在坦白,或许还能从轻发落,否则,等待你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领头的男子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屈服了:“我招…… 我们还有十几个同伙,都藏在城西的一座破庙里,他们也准备明天晚上在城西的坊市放火。” 沈砚秋点了点头:“好,我相信你。现在,你带领我们去破庙,抓获你的同伙。如果你的话是真的,我可以向殿下求情,饶你一命。”
领头的男子点了点头,带领沈砚秋和捕快们,朝着城西的破庙赶去。破庙位于城西的一个偏僻角落,周围荒无人烟。沈砚秋带领捕快们,悄悄来到破庙附近,埋伏在周围的树林里。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快出来投降!” 沈砚秋大声喊道。破庙里的人听到声音,知道事情败露,便想要反抗。但捕快们早有准备,纷纷冲进破庙,与里面的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经过半个时辰的战斗,破庙里的十几个人全部被抓获。沈砚秋看着被抓获的安禄山余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他成功阻止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混乱,为长安的安全又增添了一份保障。
第二天一早,回纥骑兵在王编修的带领下,朝着潼关的方向疾驰而去。太子亲自到城外送行,嘱咐王编修和回纥将领们,一定要协助郭子仪将军,守住潼关,平定安禄山的叛乱。王编修和回纥将领们纷纷表示,一定会不负众望,为大唐效力。
与此同时,潼关城外的史思明营寨里,史思明正在与将领们商议新的进攻策略。“将军,我们已经连续进攻了几次,但都被郭子仪的人打退,损失惨重。再这样下去,我们的粮草和武器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 一个将领担忧地说道。
史思明皱了皱眉,说道:“我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很艰难。但我们不能放弃,只要攻破潼关,我们就能获得足够的粮草和武器,继续进军长安。我有一个主意,我们可以假装撤军,引诱郭子仪的人出城追击,然后设下埋伏,将他们一举歼灭!”
将领们眼前一亮:“将军英明!这个主意太好了!郭子仪的人连续防守了这么久,肯定已经疲惫不堪,如果我们假装撤军,他们一定会出城追击,到时候我们就能设下埋伏,消灭他们!”
史思明点了点头:“好,那就按照这个计划行事。你们立刻去准备,明天一早,我们就假装撤军,引诱郭子仪的人出城追击。” 将领们应了声,转身去准备。史思明看着潼关的方向,脸上露出了阴狠的笑容:“郭子仪,这次我看你还怎么逃!”
此时的潼关城内,郭子仪正在与李涵、秦风商议军情。“史思明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发动进攻了,你们说,他是不是在策划什么阴谋?” 郭子仪担忧地说道。李涵点了点头:“郭将军说得对。史思明用兵如神,他不可能这么久都不发动进攻,肯定是在策划什么阴谋。我们必须多加小心,不能中了他的计。”
秦风也说道:“末将建议,我们可以派一些侦察兵,去史思明的营寨附近侦查,看看他们的动向。如果发现他们有异常,我们也好早做准备。” 郭子仪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你立刻派一些精锐的侦察兵,去侦查史思明的营寨,务必查明他们的动向。”
秦风应了声,转身去安排侦察
长安风起:盛唐余晖录
**
第一卷 朱雀街尘
第十八章 诱敌深伏
秦风离开中军大帐后,立刻召集了十名精锐侦察兵。这些侦察兵都是从军中挑选出的佼佼者,个个身手敏捷、精通伪装,曾多次深入敌营获取情报,从未失手。“你们的任务,是悄悄潜入史思明的营寨,查明他们的动向。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暴露身份。如果发现异常,立刻返回禀报,切勿恋战!” 秦风严肃地叮嘱道。
“末将遵令!” 十名侦察兵齐声应道,随后迅速换上了普通百姓的衣服,携带短刀和信号烟火,趁着夜色,朝着史思明的营寨方向摸去。此时的潼关城外,夜色深沉,只有远处敌营的篝火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
侦察兵们如同幽灵般穿梭在树林中,动作轻盈,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史思明营寨附近的一处山坡上,潜伏在草丛中,观察着营寨内的动静。营寨内灯火通明,士兵们来来往往,似乎在忙碌着什么。有的士兵在收拾帐篷,有的在搬运粮草,还有的在拆卸攻城器械,看起来真的像是在准备撤军。
“队长,他们好像真的要撤军了,我们要不要再靠近一点,确认一下?” 一名年轻的侦察兵低声问道。队长皱了皱眉,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不对劲。史思明用兵狡诈,不可能这么轻易就撤军。我们再等等,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动作。”
果然,过了大约半个时辰,营寨内的动静渐渐小了下来。大部分士兵都回到了帐篷内,但有几支精锐部队却悄悄离开了营寨,朝着潼关城外的一处山谷方向走去。队长心中一动,立刻对身边的侦察兵说道:“你们在这里继续观察,我去跟踪那支队伍,看看他们要去哪里。”
说完,队长小心翼翼地从山坡上滑下来,借着夜色的掩护,远远地跟在那支精锐部队后面。这支队伍大约有一万人,个个手持武器,神色严肃,脚步匆匆,显然是在执行秘密任务。队长一路跟踪,最终看到他们进入了一处狭窄的山谷 —— 这里正是唐军如果追击敌军,必经的道路。
山谷两侧是陡峭的悬崖,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十分适合设伏。士兵们进入山谷后,立刻开始在悬崖上布置滚石和弓箭手,还在通道上埋设了绊马索和陷坑。队长看到这里,心中瞬间明白了 —— 史思明果然是在设伏,想要引诱唐军出城追击,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队长不敢久留,立刻悄悄撤离,朝着潼关的方向跑去。他知道,必须尽快将这个消息禀报给秦风,让郭子仪将军早做准备。然而,就在他即将跑出树林时,突然从旁边的草丛中冲出两名敌军士兵,手持长枪,朝着他刺来。
“不好!” 队长心中一惊,连忙侧身避开,同时拔出短刀,与两名敌军士兵缠斗起来。他身手矫健,短刀挥舞得虎虎生风,很快就斩杀了一名敌军士兵。但另一名敌军士兵却趁机吹响了号角,“呜呜” 的号角声在夜空中回荡,瞬间打破了宁静。
队长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不敢恋战,虚晃一招,转身朝着潼关方向狂奔。身后传来了敌军士兵的呐喊声和马蹄声,显然是有追兵赶来。队长拼尽全力奔跑,途中多次避开敌军的箭矢,终于在黎明时分,狼狈地跑回了潼关城内。
此时的秦风正在城墙上焦急地等待着侦察兵的消息,看到队长浑身是血地跑回来,心中一紧:“怎么样?史思明的营寨内有什么动静?” 队长喘着粗气,将自己看到的一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秦风。
“果然是陷阱!” 秦风脸色骤变,立刻带着队长,朝着中军大帐跑去。此时的郭子仪和李涵也还没有休息,正在商议军情。听到秦风的禀报后,郭子仪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史思明这个老狐狸,竟然想用这种手段诱杀我们!幸好侦察兵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涵皱了皱眉,说道:“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阴谋,不如将计就计,反过来设伏,消灭他的精锐部队?” 郭子仪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史思明以为我们会中计,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反过来设伏。我们可以假装不知道是陷阱,派一支军队出城追击,引诱敌军进入我们的埋伏圈,然后一举歼灭他们!”
秦风也点头附和:“末将同意!我们可以挑选五千精锐骑兵,由末将带领,出城追击。郭将军和李公子则带领大军,在敌军设伏的山谷附近布置埋伏。等末将将敌军引入山谷后,郭将军再下令发动进攻,前后夹击,定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郭子仪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秦风,你带领五千精锐骑兵,明天一早,看到敌军撤军后,就立刻出城追击。记住,要假装中计,引诱敌军进入山谷。我和李涵则带领三万大军,在山谷两侧的山坡上布置埋伏,等敌军进入山谷后,就用滚石和弓箭袭击他们,同时派骑兵从山谷两侧的小路包抄,切断他们的退路。”
“末将遵令!” 秦风躬身行礼,转身去准备军队。李涵看着郭子仪,说道:“郭将军,我们还需要在山谷的出口处布置一支军队,防止敌军突围。另外,还要派一些士兵,在山谷周围的树林里巡逻,防止史思明派其他部队支援。”
郭子仪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会派一万士兵,在山谷的出口处布置防线,同时派五千士兵在树林里巡逻。这次,我们一定要让史思明的精锐部队有来无回!”
第二天一早,史思明的营寨内果然开始撤军。士兵们背着行李,推着粮草车,朝着东方缓缓移动,看起来十分狼狈,像是真的战败撤军一样。城墙上的唐军士兵看到这一幕,都兴奋地欢呼起来,纷纷请求出城追击。
“大家稍安勿躁!” 郭子仪站在城墙上,大声说道,“史思明狡猾多端,我们不能轻易中计。秦风,你带领五千精锐骑兵,出城追击,务必查明他们是否真的撤军。如果遇到埋伏,立刻撤退,不要恋战!”
“末将遵令!” 秦风带领五千精锐骑兵,打开城门,朝着敌军的方向追去。史思明坐在马背上,看到唐军出城追击,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郭子仪,你终于中计了!传令下去,让埋伏在山谷里的士兵做好准备,等唐军进入山谷后,就立刻发动进攻!”
秦风带领骑兵们,假装急切地追击着敌军。他故意放慢速度,与敌军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密切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当他看到敌军渐渐朝着那处狭窄的山谷移动时,心中暗暗冷笑 —— 史思明,你的死期到了!
很快,敌军就进入了山谷。秦风带领骑兵们,紧随其后,也进入了山谷。就在这时,山谷两侧的悬崖上突然滚下大量的滚石,同时射出密集的弓箭。“不好!有埋伏!” 秦风故意大声喊道,带领骑兵们假装慌乱地四处躲避。
史思明站在山谷外的山坡上,看到这一幕,得意地大笑起来:“郭子仪,你果然中计了!传令下去,发动总攻,将唐军全部歼灭在山谷里!” 随着史思明的一声令下,山谷两侧的敌军士兵们纷纷冲了下来,朝着秦风的骑兵们杀去。
就在这时,山谷外突然传来一阵号角声。史思明心中一惊,转头望去,只见郭子仪和李涵带领三万大军,从山谷两侧的山坡上冲了下来,同时山谷出口处也出现了大量的唐军士兵,切断了敌军的退路。
“不好!我们中计了!” 史思明脸色骤变,大声喊道,“快撤!快从山谷两侧的小路撤退!” 然而,已经晚了。郭子仪带领大军,很快就将山谷包围起来,滚石和弓箭如同雨点般落在敌军士兵身上,惨叫声此起彼伏。
秦风也带领骑兵们,发动了反击。他们手持弯刀,在敌军中穿梭,斩杀了大量的敌军士兵。敌军士兵们陷入了混乱,四处逃窜,但山谷两侧是陡峭的悬崖,出口又被唐军封锁,根本无处可逃。
经过一个时辰的战斗,史思明的一万精锐部队几乎被全部歼灭,只有少数士兵侥幸逃脱。史思明看着山谷内的惨状,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他知道,这次不仅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还暴露了自己的阴谋,想要再进攻潼关,难上加难。
“撤!快撤!” 史思明大声喊道,带领剩余的士兵,狼狈地朝着东方逃去。郭子仪和李涵没有追赶,而是带领大军,打扫战场,清点战利品。这次战斗,唐军大获全胜,不仅歼灭了敌军的精锐部队,还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武器,极大地提升了士兵们的士气。
“郭将军,我们终于打赢了!” 李涵兴奋地说道。郭子仪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我们打赢了。但史思明虽然逃走了,他的实力还在,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尽快加强潼关的防守,同时等待哥舒翰将军和回纥骑兵的援军,争取一举平定安禄山的叛乱。”
与此同时,王编修正带领着回纥骑兵,朝着潼关的方向疾驰。经过几天的赶路,他们已经离潼关越来越近。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抵达潼关时,突然从旁边的树林里冲出一支大约一千人的敌军部队,手持弓箭,朝着回纥骑兵射来。
“不好!有埋伏!” 王编修大声喊道。回纥将领反应迅速,立刻下令:“全军戒备!骑兵分成两队,一队负责抵挡敌军的进攻,一队保护王大人!” 回纥骑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分成两队,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这支敌军部队是史思明留下的,目的是骚扰大唐的援军,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武艺高强,而且熟悉地形,战斗起来十分勇猛。回纥骑兵们虽然战斗力强,但在敌军的偷袭下,也损失了一些士兵。
“王大人,这些敌军太狡猾了,他们打不过就跑,我们很难彻底消灭他们!” 回纥将领对着王编修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王编修皱了皱眉,说道:“我们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潼关的战事紧急,我们必须尽快赶到潼关支援郭子仪将军。这样,你带领大部分骑兵,继续朝着潼关前进,我带领少量骑兵,牵制这些敌军,等你们走远后,我再追上你们。”
回纥将领连忙说道:“不行!王大人,这些敌军太危险了,你不能留下来!还是让末将带领少量骑兵牵制他们,你带领大部分骑兵前进吧!” 王编修摇了摇头:“不行。你不熟悉大唐的地形,留下来会很危险。我是大唐的使者,熟悉这里的地形,而且我有办法牵制他们。你快带领骑兵们前进,不要耽误时间!”
回纥将领知道王编修的脾气,只好点了点头:“好吧。王大人,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我们在潼关等你!” 说完,回纥将领带领大部分骑兵,继续朝着潼关的方向疾驰。王编修则带领五十名精锐骑兵,留下来牵制敌军。
敌军看到大部分回纥骑兵离开,便集中兵力,朝着王编修的骑兵们冲来。“兄弟们,跟我上!一定要拖住他们,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王编修大声喊道,手持长剑,朝着敌军冲去。骑兵们也纷纷跟着冲了上去,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王编修虽然是文官,但他从小就练习武艺,剑法十分精湛。他带领骑兵们,利用地形优势,与敌军展开周旋。敌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始终无法彻底消灭王编修的骑兵。就这样,王编修带领骑兵们,与敌军周旋了两个时辰,成功为大部队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当看到大部队已经走远后,王编修带领骑兵们,虚晃一招,趁机撤离,朝着潼关的方向追去。敌军想要追赶,但已经被王编修的骑兵们拖延了太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开。
王编修带领骑兵们,快马加鞭,终于在当天傍晚,追上了大部队。此时的他们,虽然疲惫不堪,而且损失了几名骑兵,但成功完成了任务,没有耽误支援潼关的时间。“王大人,你终于回来了!我们都很担心你!” 回纥将领看到王编修,兴奋地说道。
王编修笑了笑:“让你们担心了。我们快走吧,争取明天一早赶到潼关,支援郭子仪将军。” 回纥将领点了点头,带领骑兵们,继续朝着潼关的方向疾驰。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沈砚秋正在带领捕快们,深挖安禄山的内奸残余势力。经过连日的努力,他们已经抓获了大部分内奸,但仍有少数漏网之鱼隐藏在城内的官员府邸中。“沈大人,根据我们的调查,户部侍郎张大人的府邸中,似乎有安禄山的内奸活动。我们多次想要进入府邸搜查,但都被张大人以‘府邸是私人场所,没有陛下的旨意,不得随意搜查’为由,拒绝了。” 一个捕快对着沈砚秋说道。
沈砚秋皱了皱眉:“张大人?他是陛下信任的大臣,怎么会与安禄山的内奸有关?” 捕快说道:“沈大人,我们也是根据之前抓获的内奸招供,才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个内奸说,张大人的府邸中,隐藏着安禄山的一个重要联络点,负责传递长安城内的情报。”
沈砚秋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张大人虽然是陛下信任的大臣,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这样,你立刻去皇宫,向太子殿下禀报此事,请求太子殿下下旨,允许我们进入张大人的府邸搜查。我则带领捕快们,在张大人的府邸外埋伏,防止内奸逃跑。”
捕快应了声,立刻朝着皇宫的方向跑去。沈砚秋则带领捕快们,来到了张大人的府邸外,埋伏在周围的小巷里。张大人的府邸十分豪华,门口有重兵把守,看起来戒备森严。
大约一个时辰后,捕快带着太子的旨意回来了:“沈大人,太子殿下已经下旨,允许我们进入张大人的府邸搜查。” 沈砚秋点了点头,带领捕快们,拿着太子的旨意,来到了张大人的府邸门口。
“我们是西市巡检司的,奉太子殿下的旨意,前来搜查府邸,捉拿安禄山的内奸。这是太子殿下的旨意,你们快打开大门!” 沈砚秋对着门口的卫兵说道,同时拿出了太子的旨意。
卫兵们看到太子的旨意,不敢阻拦,只好打开大门,让沈砚秋和捕快们进入。张大人听到消息,连忙从府邸内走出来,脸上带着一丝不满:“沈大人,我乃朝廷命官,府邸是私人场所,你凭什么带人前来搜查?难道你怀疑我与安禄山的内奸有关?”
沈砚秋拱了拱手:“张大人,抱歉。我们也是奉太子殿下的旨意行事,并非有意冒犯。如果张大人没有窝藏内奸,等我们搜查完毕,自然会向张大人赔罪。” 说完,沈砚秋不再理会张大人,带领捕快们,开始在府邸内搜查。
张大人的府邸很大,房间众多。捕快们分成几组,在府邸内仔细搜查。沈砚秋则跟在张大人身边,观察着他的神色。张大人虽然表面上很平静,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紧张,时不时地朝着府邸后院的方向望去。
沈砚秋心中一动,知道后院肯定有问题。他立刻带领几名精锐捕快,朝着后院走去。张大人看到这一幕,脸色骤变,想要阻拦,但已经来不及了。
沈砚秋带领捕快们,来到了后院的一处书房。书房的门紧闭着,沈砚秋上前,用力推开了门。只见书房内,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正坐在桌子前,烧毁着一些纸张。看到沈砚秋等人,黑衣男子脸色骤变,想要从窗户逃跑,但被捕快们当场抓获。
“张大人,这就是你窝藏的内奸吧?” 沈砚秋转身,对着跟过来的张大人说道。张大人脸色苍白,浑身发抖,说不出一句话来。沈砚秋冷哼一声:“张大人,你身为朝廷命官,竟然窝藏安禄山的内奸,传递情报,背叛大唐,你可知罪?”
张大人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连忙
长安风起:盛唐余晖录
**
第一卷 朱雀街尘
第十九章 内奸招供
张大人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连忙磕头求饶:“沈大人饶命!我不是故意窝藏内奸的,是他用我的家人威胁我,我不得已才答应的!我对大唐忠心耿耿,绝没有背叛大唐啊!”
沈砚秋冷哼一声:“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如果不是我们及时发现,你还不知道要传递多少情报给安禄山,给大唐带来多大的灾难!来人啊,把张大人和这个黑衣男子一起带回巡检司大牢,严加看管,等候太子殿下发落!”
“是!” 捕快们齐声应道,上前将张大人和黑衣男子五花大绑,押着他们离开了府邸。沈砚秋看着被押走的两人,脸上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 连户部侍郎这样的高官都被安禄山胁迫,可见安禄山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朝廷的核心,接下来的排查工作,必须更加谨慎。
回到巡检司后,沈砚秋立刻对黑衣男子进行了审讯。黑衣男子一开始还嘴硬,不肯招供,但在沈砚秋的严刑逼供下,终于抵挡不住,交代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
原来,黑衣男子名叫赵三,是安禄山麾下的情报统领,负责长安城内的情报网络。他之所以选择张大人作为联络点,是因为张大人曾在安禄山麾下任职过一段时间,手中握有一些把柄,容易被胁迫。赵三还交代,安禄山计划在近期派遣一支精锐部队,从潼关以西的一条秘密通道绕到潼关后方,与史思明、崔乾祐的大军前后夹击,一举攻破潼关。
沈砚秋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凛 —— 这条秘密通道他从未听说过,如果安禄山的精锐部队真的从那里绕到潼关后方,后果不堪设想。他不敢耽误,立刻带着赵三的供词,前往太子府禀报。
太子府内,太子正在与大臣们商议军情。看到沈砚秋神色匆匆地赶来,太子连忙问道:“沈大人,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消息?” 沈砚秋点了点头,将赵三的供词递给太子:“殿下,这是从安禄山的情报统领赵三口中审出来的。安禄山计划派遣一支精锐部队,从潼关以西的一条秘密通道绕到潼关后方,与史思明、崔乾祐前后夹击,攻破潼关。”
太子接过供词,快速浏览起来。看完后,太子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竟然还有这样一条秘密通道!如果我们不及时阻止,潼关就危险了!沈大人,你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前往潼关,将这个消息告诉郭子仪将军,让他早做准备,派兵守住秘密通道。另外,加强长安城内的戒备,防止安禄山的人趁机制造混乱。”
“臣遵旨!” 沈砚秋躬身行礼,转身快步离开太子府,安排人手将消息传递给郭子仪。太子看着大臣们,严肃地说道:“各位大臣,安禄山的阴谋越来越凶险,我们必须团结一心,共同对抗安禄山,保卫大唐的江山社稷!” 大臣们纷纷表示,愿意为大唐效力,与安禄山血战到底。
与此同时,潼关城内,郭子仪正带领士兵们加固城防。经过之前的战斗,潼关的城墙受到了一定的损坏,必须尽快修复,才能应对史思明的下一次进攻。“郭将军,您看,那是不是回纥骑兵的旗帜?” 李涵指着远处的地平线,兴奋地说道。
郭子仪抬头望去,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面面红色的旗帜,旗帜上绣着回纥的图腾。“是回纥骑兵!他们终于来了!” 郭子仪兴奋地说道。他立刻带领李涵、秦风等将领,前往潼关城外迎接。
王编修带领着回纥骑兵,很快就来到了潼关城下。看到郭子仪等人前来迎接,王编修连忙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郭将军,末将王编修,奉太子殿下之命,带领回纥三万精锐骑兵,前来支援!”
郭子仪握住王编修的手,激动地说道:“王大人辛苦了!你们来得太及时了!有了回纥骑兵的支援,我们守住潼关的把握就更大了!” 回纥将领也上前,对着郭子仪拱了拱手:“郭将军,我是回纥骑兵统领巴图。我奉可汗之命,带领骑兵前来支援大唐,平定安禄山的叛乱。”
郭子仪点了点头:“巴图统领客气了。多谢回纥可汗的支援,大唐与回纥的友谊,必将永垂不朽!” 随后,郭子仪带领王编修、巴图等人,进入潼关城内,前往中军大帐商议军情。
中军大帐内,郭子仪将潼关的战况和史思明的动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编修和巴图。巴图听完后,说道:“郭将军放心,我回纥骑兵个个骁勇善战,只要史思明敢来进攻,我们一定能将他们击退!”
王编修也说道:“郭将军,太子殿下已经得知了安禄山的阴谋,他派遣精锐部队从秘密通道绕到潼关后方,与史思明前后夹击。太子殿下已经下令,让我们尽快派兵守住秘密通道,防止敌军偷袭。”
郭子仪脸色骤变:“竟然还有这样一条秘密通道!我在潼关任职多年,从未听说过。王大人,你知道这条秘密通道的具体位置吗?” 王编修摇了摇头:“赵三只说在潼关以西,具体位置我也不清楚。不过,他说这条通道十分狭窄,只能容纳少量士兵通过,而且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郭子仪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秦风,你立刻带领五千精锐士兵,前往潼关以西,仔细搜查,务必找到这条秘密通道,守住那里,防止敌军偷袭。” 秦风躬身行礼:“末将遵令!” 转身离开了中军大帐,带领士兵们前往潼关以西搜查。
李涵看着郭子仪,说道:“郭将军,哥舒翰将军的河西、陇右军也应该快到了。等他们赶到后,我们的兵力就会更加充足,到时候不仅能守住潼关,还能主动出击,消灭史思明的大军!”
郭子仪点了点头:“是啊。只要哥舒翰将军的大军赶到,我们就能形成合围之势,将史思明、崔乾祐的大军困在潼关城外,一举歼灭!” 巴图也说道:“到时候,我回纥骑兵愿意担任先锋,冲锋陷阵,为大唐效力!”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将军,史思明带领大军,在潼关城外集结,似乎又要发动进攻了!” 郭子仪脸色一沉:“好啊!史思明这个家伙,真是不知死活!巴图统领,王大人,李公子,我们一起去城墙上看看!”
几人来到城墙上,朝着城外望去。只见史思明的大军排列在潼关城下,人数比之前少了许多,但依旧气势逼人。史思明站在阵前,大声喊道:“郭子仪!你以为有了回纥骑兵的支援,就能守住潼关吗?告诉你,安禄山大人已经派遣精锐部队,从秘密通道绕到你的后方,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被前后夹击,死无葬身之地!识相的,就赶紧打开城门投降,否则,等我们攻破潼关,定将你们碎尸万段!”
郭子仪冷笑一声:“史思明,你少在这里虚张声势!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阴谋,那条秘密通道我们已经派人去守了,你的精锐部队根本不可能通过!你还是趁早撤军,否则,等我们的援军赶到,你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史思明脸色骤变 —— 他没想到,郭子仪竟然已经知道了秘密通道的事情。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大声喊道:“郭子仪,你别得意!就算你们守住了秘密通道,我也能攻破潼关!传令下去,发动总攻!”
随着史思明的一声令下,敌军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朝着潼关的城墙冲来。巴图看着冲来的敌军,大声说道:“郭将军,让我回纥骑兵出战吧!我要让这些叛军知道,我们回纥骑兵的厉害!”
郭子仪点了点头:“好!巴图统领,就拜托你了!” 巴图带领三万回纥骑兵,打开城门,朝着敌军冲去。回纥骑兵个个骑术精湛,手持弯刀,如同猛虎下山般,冲进敌军阵营,瞬间将敌军的阵型冲乱。
敌军士兵们哪里见过这样勇猛的骑兵,纷纷吓得四散逃窜。史思明看到这一幕,心中十分愤怒,大声喊道:“不许退!给我杀!谁要是再退,军法处置!” 但敌军士兵们已经被回纥骑兵吓破了胆,根本不听史思明的指挥,依旧疯狂逃窜。
巴图带领回纥骑兵,在敌军阵营中穿梭,斩杀了大量的敌军士兵。郭子仪和李涵则在城墙上指挥士兵们,用投石机和床弩袭击敌军,配合回纥骑兵的进攻。经过一个时辰的战斗,史思明的大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再次撤军。
巴图带领回纥骑兵,凯旋而归。城墙上的唐军士兵们看到这一幕,都兴奋地欢呼起来。郭子仪走上前,拍了拍巴图的肩膀:“巴图统领,多谢你了!回纥骑兵果然名不虚传!” 巴图笑了笑:“郭将军客气了。能为大唐效力,是我们回纥的荣幸。”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士兵兴奋地喊道:“将军,是哥舒翰将军的大军!哥舒翰将军来了!” 郭子仪抬头望去,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旗帜飘扬,气势磅礴 —— 正是哥舒翰率领的河西、陇右军!
哥舒翰带领大军,很快就来到了潼关城下。郭子仪等人连忙出城迎接。“哥舒翰将军,你可算来了!” 郭子仪兴奋地说道。哥舒翰拱了拱手:“郭将军,让你久等了。我接到太子殿下的旨意后,立刻带领大军赶来,幸好没有耽误战事。”
随后,哥舒翰带领将领们,进入潼关城内。中军大帐内,郭子仪将潼关的战况和当前的局势告诉了哥舒翰。哥舒翰听完后,说道:“郭将军放心,我带来了五万河西、陇右军,都是大唐的精锐。现在我们有了回纥骑兵和河西、陇右军的支援,兵力已经远超史思明。我们可以主动出击,消灭史思明的大军,为大唐除去这个心腹大患!”
郭子仪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史思明的大军经过多次战败,士气低落,粮草也所剩无几。我们现在主动出击,定能一举将他们歼灭!” 王编修、李涵、巴图等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经过商议,众人决定在第二天一早,兵分三路,主动出击史思明的大军:一路由哥舒翰带领两万河西、陇右军,从正面进攻;一路由巴图带领三万回纥骑兵,从侧翼袭击;一路由秦风带领一万精锐士兵,绕到史思明的后方,切断他们的退路。郭子仪则坐镇潼关城内,指挥全局。
当天晚上,潼关城内一片忙碌。士兵们都在抓紧时间休息,补充粮草和武器,为第二天的战斗做准备。郭子仪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期待 —— 明天,将是决定潼关命运,甚至大唐命运的一战!
与此同时,史思明的营寨内,气氛十分压抑。经过多次战败,士兵们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粮草也所剩无几。崔乾祐看着史思明,担忧地说道:“将军,我们现在兵力不足,粮草短缺,而且郭子仪又有了回纥骑兵和河西、陇右军的支援,我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不如我们暂时撤军,回到范阳,向安禄山大人请罪,再做打算?”
史思明冷哼一声:“撤军?我们已经战败了这么多次,如果再撤军,安禄山大人肯定不会放过我们!现在我们只能背水一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崔乾祐皱了皱眉:“可是将军,我们现在的情况,根本没有胜算啊!”
史思明沉默了片刻,说道:“我已经派人去联络绕到潼关后方的精锐部队,让他们明天一早发动进攻,与我们前后夹击郭子仪。只要我们能攻破潼关,占领长安,一切就都还有希望!” 崔乾祐点了点头:“好吧,将军,我听你的。明天一早,我们就发动总攻,与郭子仪决一死战!”
然而,史思明不知道的是,他派去联络精锐部队的士兵,已经被秦风的人抓获。秦风从士兵口中得知,安禄山派遣的精锐部队共有一万人,由安禄山的义子安庆绪带领,已经到达了秘密通道附近,准备明天一早从通道出发,绕到潼关后方。
秦风不敢耽误,立刻派人将这个消息禀报给郭子仪。郭子仪接到消息后,心中一喜 —— 安庆绪的精锐部队是安禄山的王牌,如果能将他们消灭,安禄山的势力将会受到重创。他立刻调整部署,让秦风带领两万士兵,前往秘密通道附近设伏,等安庆绪的部队进入通道后,就发动进攻,将他们一举歼灭。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史思明就带领大军,来到了潼关城外,准备发动总攻。哥舒翰带领河西、陇右军,从正面迎敌;巴图带领回纥骑兵,从侧翼袭击。双方很快就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史思明看着战斗的场面,心中十分焦急 —— 安庆绪的部队怎么还没来?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号角声。史思明以为是安庆绪的部队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很快就发现,来的不是安庆绪的部队,而是秦风带领的唐军士兵。
“史思明,你的死期到了!安庆绪的精锐部队已经被我们歼灭了,你就别再指望有人来支援你了!” 秦风大声喊道。史思明脸色骤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可能!安庆绪的部队怎么会被你们歼灭?你们是怎么知道他们的行踪的?”
秦风冷笑一声:“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安禄山的阴谋,我们早就知道了!现在,你的大军已经陷入了我们的包围,我劝你还是趁早投降,或许还能留你一条活路!”
史思明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胜算。但他不愿意投降,大声喊道:“兄弟们,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跟他们拼了!就算是死,也要拉上几个垫背的!” 说完,史思明带领士兵们,朝着唐军冲去。
然而,此时的敌军士兵们已经知道了安庆绪部队被歼灭的消息,士气彻底崩溃,根本没有心思战斗。唐军士兵们则士气高涨,个个奋勇杀敌。经过两个时辰的战斗,史思明的大军几乎被全部歼灭,史思明本人也在战斗中被哥舒翰斩杀,崔乾祐则被巴图俘虏。
潼关城下,唐军士兵们兴奋地欢呼起来。郭子仪站在城墙上,看着眼前的胜利,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潼关保卫战,他们终于打赢了!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长安,也为大唐平定安禄山的叛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太子得知潼关保卫战胜利的消息后,十分高兴,立刻下令在长安城内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百姓们听到消息后,也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沈砚秋站在街头,看着欢呼的百姓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接下来,他们还要继续努力,协助太子平定安禄山的叛乱,让大唐重新恢复往日的繁荣与辉煌。
几天后,郭子仪、哥舒翰、王编修、巴图等人带领大军,从潼关出发,朝着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进军。他们发誓,一定要彻底消灭安禄山的势力,还大唐一个太平盛世。
安禄山得知史思明、崔乾祐战败的消息后,十分愤怒,也十分恐惧。他知道,郭子仪等人带领大军前来,自己根本不是对手。但他不愿意投降,而是选择了负隅顽抗,调动范阳的所有兵力,准备与唐军决一死战。
一场更大的战斗,即将在范阳展开。唐军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他们相信,只要团结一心,奋勇杀敌,就一定能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保卫大唐的江山社稷!
长安风起:盛唐余晖录
**
第一卷 朱雀街尘
第二十章 范阳烽烟
唐军大军从潼关出发,朝着范阳的方向浩浩荡荡地进军。郭子仪、哥舒翰、王编修、巴图等人骑马走在队伍最前方,神色严肃。虽然潼关保卫战取得了胜利,但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范阳之战,才是真正的硬仗 —— 那里是安禄山的老巢,经营多年,城防坚固,兵力雄厚,想要一举攻破,绝非易事。
“郭将军,我们已经走了三天,按照这个速度,再过十天就能抵达范阳城外了。” 哥舒翰勒住马,对着郭子仪说道。郭子仪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方:“范阳是安禄山的根基所在,他肯定会倾尽全力防守。我们必须在抵达范阳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周密的进攻策略,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巴图也说道:“郭将军放心,我回纥骑兵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我们到达范阳,我立刻带领骑兵冲锋,为大军打开缺口!” 王编修则担忧地说道:“郭将军,我们的粮草只够支撑半个月。如果不能在半个月内攻破范阳,恐怕会陷入粮草短缺的困境。”
郭子仪皱了皱眉:“你说得对。粮草是大军的根本,我们绝不能出现粮草短缺的情况。这样,秦风,你带领五千士兵,前往附近的州县征集粮草,务必在五天内赶回来,补充大军的粮草储备。” 秦风躬身行礼:“末将遵令!” 转身带领士兵,朝着附近的州县疾驰而去。
就在唐军大军继续前进时,范阳城内,安禄山正处于暴怒之中。史思明战死、崔乾祐被俘、安庆绪的精锐部队被歼灭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他彻底失去了往日的镇定。“废物!都是废物!史思明、安庆绪,还有那些没用的将领,竟然连一个小小的潼关都攻不下来,还损失了这么多兵力!” 安禄山在大殿内来回踱步,愤怒地咆哮着,身边的将领们都吓得低着头,不敢说话。
安禄山的谋士严庄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大王息怒。史思明等人虽然战败,但我们还有范阳的十万大军,城防也十分坚固。郭子仪的唐军虽然来势汹汹,但他们长途跋涉,粮草不足,只要我们坚守不出,拖垮他们的粮草,到时候再发动反击,定能一举歼灭唐军!”
安禄山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严庄,你说得对。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我们必须守住范阳,才能有机会东山再起。传我的命令,立刻加固范阳的城防,在城外挖掘战壕,布置拒马,同时关闭所有城门,严禁任何人进出。另外,派五万士兵驻守范阳城外的两座卫星城 —— 幽州和蓟州,形成掎角之势,防止唐军围攻范阳!”
“是!” 将领们齐声应道,转身离开大殿,去执行安禄山的命令。严庄看着安禄山,继续说道:“大王,安庆绪虽然战败,但他毕竟是您的义子,在军中还有一定的威望。现在唐军压境,我们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如赦免安庆绪的罪责,让他戴罪立功,协助我们防守范阳?”
安禄山冷哼一声:“安庆绪那个废物,连一支精锐部队都守不住,还有什么用?不过,你说得对,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暂且饶他一命。传我的命令,赦免安庆绪的罪责,让他带领一万士兵,驻守范阳的西门,戴罪立功!如果再犯,定斩不饶!”
严庄点了点头:“大王英明。另外,我们还可以派人去联络北方的契丹部落,许以重金,让他们出兵袭击唐军的后方,牵制唐军的兵力。这样一来,我们防守范阳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安禄山眼前一亮:“好主意!严庄,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让契丹部落尽快出兵!” 严庄躬身行礼:“臣遵旨!”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沈砚秋正在带领捕快们,对之前抓获的安禄山内奸进行进一步审讯,希望能获取更多关于范阳的情报。“说!安禄山在范阳还有什么部署?他的粮草储备有多少?城防有什么弱点?” 沈砚秋对着被绑在柱子上的赵三厉声问道。
赵三浑身是伤,脸色苍白,但依旧嘴硬:“我什么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告诉你!安禄山大王一定会攻破长安,到时候你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沈砚秋冷笑一声:“死到临头了,还嘴硬!来人啊,给我继续用刑,我就不信他不说!”
就在捕快们准备动手时,一个士兵匆匆跑了进来:“沈大人,太子殿下召您立刻去太子府,有重要的事情商议!” 沈砚秋皱了皱眉,对着捕快们说道:“看好他,等我回来再继续审讯!” 说完,转身快步离开巡检司,前往太子府。
太子府内,太子正焦急地等待着沈砚秋。看到沈砚秋赶来,太子连忙说道:“沈大人,你来得正好!刚刚收到消息,安禄山派人去联络北方的契丹部落,想要让他们出兵袭击唐军的后方。如果契丹部落真的出兵,郭子仪将军的大军就会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后果不堪设想!”
沈砚秋脸色骤变:“什么?安禄山竟然想勾结契丹部落!殿下,我们必须立刻派人去阻止契丹部落,绝不能让他们与安禄山勾结!” 太子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契丹部落远在北方,路途遥远,派谁去最合适呢?”
沈砚秋思索片刻,说道:“殿下,臣愿意前往北方,说服契丹部落放弃与安禄山勾结。臣之前在北方任职过一段时间,熟悉契丹部落的情况,而且认识契丹部落的首领耶律阿保机,或许能说服他。”
太子眼前一亮:“好!沈大人,那就拜托你了!我会给你安排一支精锐的护卫队,再带上大量的金银珠宝和丝绸,作为送给契丹部落的礼物。你一定要尽快赶到契丹部落,说服耶律阿保机,阻止他与安禄山勾结!”
沈砚秋躬身行礼:“臣遵旨!臣定不辱使命,尽快说服契丹部落,为唐军解除后顾之忧!” 说完,沈砚秋转身离开太子府,立刻着手准备前往北方的事宜。他知道,此行责任重大,必须尽快赶到契丹部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正在征集粮草的秦风,遇到了麻烦。他带领士兵来到附近的易州,想要向易州刺史征集粮草,但易州刺史却以 “粮草不足,需要留给易州守军” 为由,拒绝了秦风的请求。“刺史大人,现在唐军正在征讨安禄山的叛军,保卫大唐的江山社稷。范阳之战关系到大唐的存亡,急需粮草支援。还请刺史大人以大局为重,支援我们一些粮草!” 秦风对着易州刺史拱手说道,语气十分诚恳。
易州刺史却摆了摆手:“秦统领,不是我不愿意支援,实在是易州的粮草真的不足。最近易州附近有叛军骚扰,我们需要留下足够的粮草,防守易州。如果把粮草都给了你们,易州一旦遭到叛军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秦风皱了皱眉,他知道易州刺史是在找借口。易州是大唐的重要州县,粮草储备充足,根本不可能不足。显然,易州刺史是担心唐军战败,安禄山会报复他,所以不敢支援粮草。“刺史大人,我可以向你保证,唐军一定能平定安禄山的叛乱,收复范阳。如果你现在支援我们粮草,等叛乱平定后,朝廷一定会重重奖赏你。但如果你执意不支援,耽误了战事,朝廷定不会饶了你!” 秦风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易州刺史脸色微变,但依旧犹豫:“秦统领,不是我不信你,实在是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要再考虑考虑。” 秦风知道,不能再跟易州刺史拖延时间,否则会耽误大军的粮草补给。他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刺史大人,不如这样。我留下两千士兵,协助易州守军防守易州,确保易州的安全。你则支援我们足够的粮草,这样既不影响易州的防守,又能支援唐军,你看如何?”
易州刺史眼前一亮,他之所以不敢支援粮草,就是担心易州的防守。如果秦风留下两千士兵协助防守,他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好!就按秦统领说的办!我立刻下令,调拨三万石粮食、五千匹战马和大量的武器,支援唐军!” 易州刺史爽快地答应了。
秦风心中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多谢刺史大人!等叛乱平定后,我一定会向朝廷禀报你的功劳!” 随后,秦风安排士兵协助易州守军防守,自己则带领征集到的粮草,朝着唐军大军的方向赶去。
四天后,秦风带着征集到的粮草,顺利回到了唐军大军中。郭子仪看到粮草顺利补充,十分高兴:“秦风,你做得很好!有了这些粮草,我们就不用担心粮草短缺的问题了,可以安心进军范阳,与安禄山决一死战!” 秦风躬身行礼:“末将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就在这时,巴图带领的回纥骑兵中,出现了一些小分歧。部分回纥士兵因为离家日久,思念家乡,不愿意继续跟随大军前往范阳作战,想要返回回纥。“巴图统领,我们已经帮助大唐打赢了潼关保卫战,已经尽到了支援的义务。现在我们离家这么久,思念家乡,想要回去,还请统领成全!” 几名回纥士兵代表找到巴图,恳求道。
巴图脸色一沉:“你们胡说什么!我们奉可汗之命,支援大唐平定叛乱,现在叛乱还没有平定,范阳还没有攻破,怎么能半途而废?如果我们现在回去,不仅会辜负可汗的信任,还会破坏回纥与大唐的友谊!你们都给我回去,好好准备,等攻破范阳后,我们再一起返回回纥!”
士兵代表们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巴图坚定的眼神,只好低下头,转身离开了。巴图看着士兵们的背影,心中十分担忧。他知道,士兵们的思乡之情可以理解,但现在正是关键时刻,绝不能出现军心涣散的情况。他立刻召集所有回纥骑兵,召开动员大会。
“兄弟们,我知道你们离家日久,思念家乡,我也一样。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奉可汗之命,来支援大唐的。大唐与回纥世代友好,唇齿相依,如果安禄山的叛乱不能平定,大唐陷入战乱,回纥也会受到影响。现在范阳就在前方,只要我们攻破范阳,平定叛乱,我们就能带着荣耀回到家乡,可汗也会重重奖赏我们!我希望大家能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完成我们的使命!” 巴图大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激情。
回纥骑兵们听了巴图的话,都深受鼓舞,纷纷表示愿意继续跟随大军,前往范阳作战,平定安禄山的叛乱。巴图看着士气重新高涨的士兵们,心中松了一口气 —— 军心稳定了,接下来的战斗,就更有把握了。
几天后,唐军大军终于抵达了范阳城外。郭子仪带领将领们,来到范阳城外的一处山坡上,观察范阳的城防。范阳城果然名不虚传,城墙高达三丈,厚达两丈,城墙上布满了士兵和武器,城外还挖掘了宽达五丈的战壕,布置了大量的拒马和陷阱,防守十分严密。
“范阳的城防果然坚固,想要攻破,难度很大啊。” 哥舒翰皱着眉说道。郭子仪点了点头:“是啊。安禄山经营范阳多年,城防早就固若金汤。我们不能硬攻,否则只会徒增伤亡。必须想一个稳妥的办法,才能攻破范阳。”
王编修指着范阳城外的两座卫星城,说道:“郭将军,范阳城外的幽州和蓟州,是范阳的屏障。如果我们能先攻破这两座城池,切断范阳的外援,然后再围攻范阳,就能大大增加攻破范阳的把握。”
郭子仪眼前一亮:“好主意!幽州和蓟州的城防不如范阳坚固,兵力也相对较少,我们可以先集中兵力,攻破这两座城池。哥舒翰将军,你带领三万河西、陇右军,进攻幽州;巴图统领,你带领两万回纥骑兵,进攻蓟州;我则带领剩余的兵力,在范阳城外驻扎,牵制范阳的守军,防止他们支援幽州和蓟州。”
“末将遵令!” “臣遵令!” 哥舒翰和巴图齐声应道,转身离开,去准备进攻幽州和蓟州的事宜。郭子仪看着范阳的方向,心中暗暗发誓:安禄山,这次我一定要攻破范阳,平定你的叛乱,为大唐除去这个心腹大患!
当天下午,哥舒翰带领三万河西、陇右军,来到了幽州城下。幽州刺史早已得到消息,带领一万士兵,在幽州城外严阵以待。“哥舒翰,你竟敢率军来犯幽州,难道不怕死吗?” 幽州刺史大声喊道。
哥舒翰冷笑一声:“安禄山是反叛大唐的乱臣贼子,你跟随他,就是助纣为虐!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否则,等我攻破幽州,定将你碎尸万段!” 幽州刺史大怒:“废话少说!有本事,就来攻城!” 说完,下令士兵们发动进攻。
哥舒翰带领士兵们,与幽州的守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河西、陇右军都是大唐的精锐,战斗力极强,很快就压制住了幽州的守军。经过三个时辰的战斗,幽州的守军损失惨重,幽州刺史也在战斗中被哥舒翰斩杀。唐军成功攻破幽州,占领了这座卫星城。
与此同时,巴图带领两万回纥骑兵,来到了蓟州城下。蓟州刺史带领一万士兵,在城外与回纥骑兵展开了战斗。回纥骑兵个个骑术精湛,弯刀挥舞得虎虎生风,很快就将蓟州的守军冲得七零八落。蓟州刺史见势不妙,想要带领士兵撤回城内,但已经来不及了。巴图带领骑兵们,趁势追击,斩杀了大量的守军,成功攻破蓟州,占领了这座城池。
幽州和蓟州被攻破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范阳城内。安禄山得知后,气得差点吐血:“废物!都是废物!连两座小小的卫星城都守不住,还怎么防守范阳!” 严庄连忙上前安慰:“大王息怒。幽州和蓟州虽然被攻破,但范阳的城防依旧坚固,唐军想要攻破范阳,绝非易事。我们只要坚守不出,拖垮唐军的粮草,到时候再发动反击,定能收复幽州和蓟州,歼灭唐军!”
安禄山深吸一口气,说道:“严庄,现在也只能这样了。传我的命令,加强范阳的防守,严禁任何士兵擅自出战,违者立斩!另外,密切关注唐军的动向,一旦发现他们有任何异常,立刻禀报我!” 严庄躬身行礼:“臣遵旨!”
唐军攻破幽州和蓟州后,郭子仪带领大军,将范阳团团围住。但范阳的城防实在太过坚固,唐军发动了几次进攻,都被安禄山的守军打退,损失了不少士兵。“郭将军,范阳的城防太坚固了,我们硬攻根本不行,怎么办?” 李涵担忧地说道。
郭子仪皱了皱眉,说道:“我们不能再硬攻了。这样下去,只会徒增伤亡,还会消耗我们的粮草和士气。不如我们暂且停止进攻,围困范阳,切断范阳的粮草补给。范阳城内有十万大军,还有大量的百姓,粮草消耗肯定很大。只要我们围困一段时间,范阳城内的粮草就会耗尽,到时候安禄山的守军就会不战自乱,我们再发动进攻,就能一举攻破范阳!”
将领们纷纷表示赞同:“郭将军英明!这个主意好!” 随后,郭子仪下令,停止进攻,全军在范阳城外驻扎,形成严密的包围圈,切断范阳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只留下范阳的东门,故意给安禄山留出一条 “生路”,引诱他出城突围。
范阳城内,安禄山很快就发现了唐军的意图。“郭子仪这个老狐狸,竟然想围困我们,切断我们的粮草补给!” 安禄山愤怒地说道。严庄担忧地说道:“大王,范阳城内的粮草虽然充足,但也只够支撑一个月。如果唐军真的长期围困,我们的粮草很快就会耗尽,到时候就麻烦了!”
安禄山沉默了片刻,说道:“严庄,你有什么
长安风起:盛唐余晖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