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案中案

民间故事:案中案

话说在明朝永乐年间,永乐皇帝朱棣心怀天下,常常微服出巡,体察民间疾苦。

这一次,朱棣带着贴心太监小顺子和武功高强的清风道长,乘船来到了江南的鱼米之乡——桃源县。正值春日,岸边桃红柳绿,风景如画。

朱棣一行人刚上岸,就瞧见县城城墙边密密麻麻地围了一大群人,都在聚精会神地看一张官府张贴的告示。

朱棣走近一瞧,竟是一张“悬头告示”,看完内容,他不禁大吃一惊。

告示上写着:近日在县城郊外发现一具无头女尸,由于找不到头颅,此案难以深入调查。现张榜告知众人,谁要是能找到这具女尸的头颅,本县衙赏银二十两。

朱棣看完,忍不住长叹一声,心想这是哪个糊涂官员贴出的告示?被害人身首异处,显然是凶手为了逃避罪责干的。

可县衙不去好好调查案情,却贴出这么荒唐的“悬头告示”。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要是有人为了赏银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可怎么办?那岂不是要连累无辜之人!朱棣当下就想进县衙,找县令让他撤回这张告示,却被小顺子和清风道长拦住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您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那县令又不认识您。要是有个什么闪失,我们可担当不起啊!”小顺子满脸焦急地劝道。

朱棣没办法,只好先在一家小旅店里住下。刚安顿好,他就吩咐小顺子去打听这件事的真假。没过多久,小顺子就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一进房间就着急地说:“陛下,大事不好!那张悬头告示上明明写的是一具无头女尸,可现在已经有两颗女子的头颅被送进县衙了……”

“啊,果然如此!”朱棣倒吸一口凉气,“小顺子,快把详细情况说来!”

小顺子便把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棣。原来,这桃源县的县令名叫王富贵,他特别爱喝酒,平日里断案也是稀里糊涂,老百姓都在背地里叫他“酒糊涂”。

这桩无头女尸命案发生后,王县令既没去案发现场勘查,也没做任何调查,就只是四处张贴告示,说只要找到那颗头颅,就能破案。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渔夫和一个樵夫分别到县衙献上了头颅,还各自领了赏银走了。

朱棣听完,怒火中烧,天底下竟然有如此草菅人命的糊涂官!一条人命案还没了结,又平白生出另一桩人命案,这案子里肯定有古怪!

当天夜里,朱棣和小顺子、清风道长一起边喝酒边商量怎么查破这案子。酒过三巡,朱棣突然把酒杯一放,说:“我们三人明天一起去找王县令,非得把这案子查个水落石出!”

小顺子和清风道长听了,都惊讶地问:“陛下,您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了?”

朱棣笑了笑,凑到两人耳边,悄悄说了几句。小顺子和清风道长听完,立刻点头称赞,连声称妙。

第二天,朱棣和两名随从扮成云游四方的道士,背着行囊上了街,把县衙张贴的“悬头告示”全都撕了下来。有人赶紧把这事报告到县衙,王县令一听,立刻下令把这三个胆大包天撕告示的道士带到县衙公堂。王县令一看是三个道士,“啪”地一拍惊堂木,大声吼道:“大胆贼道,竟敢撕毁本县衙的布告,该当何罪?”

朱棣不慌不忙地回答:“大人息怒,小道听说已经有人把无名女尸的头颅送进县衙了,所以那张张贴的布告实在没什么用了。”

“这……”王县令一时语塞,但还是强装威严,说道,“大胆贼道,这是本官的安排,还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

朱棣心想,你这个糊涂官明明理亏,还在这儿强词夺理。于是直接质问道:“我听说已经有两颗人头送进县衙了,可一具女尸怎么会有两颗人头?大人您就不觉得这事有蹊跷吗?”

“这……”王县令被问得哑口无言,心想这道士嘴巴还挺厉害,难道他有什么高招?于是语气缓和了一些,说:“你这道士本不该插手本官断案,但本官看你这么关心这案子,现在就说说这两颗人头有什么蹊跷。要是说得对,赏你银两;要是说得不对,定要重重鞭打!”

朱棣心想,这糊涂官还算有点肚量。于是严肃地说:“大人请听,一具女尸怎会有两颗头颅,这其中肯定还有一桩人命案。所以小道建议大人马上传令,让两个献头人再来公堂,小道有几句话要问他们。等问完话,这案子就能真相大白了。”

王县令听了朱棣这番话,十分诧异,心想自己花了这么长时间都理不清这案子的头绪,他问几句话就能破案?难道他是神仙?于是说:“好,我就传这两个人来公堂。不过,要是你们胆敢夸海口戏弄本官,本官绝不轻饶!”

朱棣满口答应,暂时离开了公堂,约定午后再来公堂和两个献头人对话。

午后,朱棣三人准时来到公堂。奇怪的是,小顺子手里突然提了一个用黑布遮得严严实实的竹笼。

过了一会儿,两个献头人就被衙役带进来了。渔夫大约三十多岁,皮肤黝黑,身体强壮;樵夫稍微年轻一些,衣衫破旧,浑身都是灰尘,像是刚从山上砍柴回来。

两人向县令行礼后,王县令就让朱棣发问。朱棣仔细询问了两人找到无名女尸头颅的经过,然后转身对王县令说:“大人,刚才这两人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一个尸身怎么会有两个头颅?很明显,他们其中一人为了得到悬赏,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我看不动刑,他们是不会招供的!”

“大人明察啊,大人饶命!我们绝不敢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要是有半句假话,任凭大人处置……”渔夫和樵夫听了,吓得脸色大变,一起跪在地上哀求。

(图片来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这时,朱棣冷冷一笑,说:“两位既然说自己句句属实,那么我用灵蛇之法来测试一下你们,如何?这灵蛇是通神之物,毒性无比,但它只咬那些说谎造谣、口是心非的小人,不会伤害诚实之人。”

说完,朱棣就让小顺子把装有灵蛇的竹笼搬到公堂中央。这竹笼四周密封,只露出一个碗口大小的洞口。

不一会儿,就见一个扁扁的、褐色的蛇头从洞口探了出来,还吐着血红的芯子,在场的人见了都毛骨悚然。

朱棣问渔夫和樵夫:“你们敢不敢让灵蛇试心?”

渔夫和樵夫互相看了看,接着点头说敢。朱棣转身对王县令说:“大人,既然他们敢让灵蛇试心,现在先让他们回家告知家人。

这可是生死测试,要是问心无愧,肯定能平安回去;要是做了亏心事,必死无疑。明天上午在这里当堂测试,如果谁不来,就按谋杀他人罪论处,绝不饶恕!”

王县令点头同意。渔夫和樵夫谢过之后,赶忙回家去了。

第二天上午,渔夫和樵夫果然都按时来到了县衙公堂。朱棣让小顺子把蛇笼又搬到公堂之上,为了安全起见,竹笼的洞口已经用木盖压住了。

朱棣问渔夫和樵夫谁先测试,两人都不说话。朱棣就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先后顺序,结果渔夫先试。只见渔夫战战兢兢地把右手伸进蛇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这时,朱棣让他把捡到人头的经过再如实讲一遍,渔夫的供词和之前一样。朱棣就让他把手从蛇笼里拿出来,大家一看,他的手和手臂上除了有一些水迹和紫色斑点,并没有被毒蛇咬伤的痕迹,看来他顺利通过了测试。

朱棣看了没说话,接着让樵夫测试。樵夫把手臂伸进蛇笼后,供词也和之前一样,把手抽出来后,手上和手臂上也只有一些水迹和斑点。

测试结束后,朱棣没有马上让人把蛇笼抬走,而是转向王县令说:“大人,经过测试证明,这两个人都是口是心非的刁民,肯定干过伤天害理的事,快把他们扣押起来!”

王县令听朱棣这么说,一时没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时,朱棣让小顺子打开蛇笼。蛇笼打开后,里面根本没有灵蛇,只有一大碗酒。众人都不明白朱棣的意思,朱棣就让已经被扣押的渔夫和樵夫伸出右手,说:“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灵蛇,昨天大家看到的只是一条普通的毒蛇。

然而,这两个刁民的手和手臂上明显涂了防毒蛇咬的解毒药剂,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斑点。那是一碗毒酒,但现在已经被解了毒,不信可以拿出来喝。这渔夫和樵夫口口声声说自己没做亏心事,那为什么要在手臂上涂解毒药剂呢?这明显是做贼心虚!”

听了朱棣的这番话,渔夫和樵夫都吓得瘫倒在地,知道再也抵赖不了,只好交代了罪行。

原来,这两人都是为了得到县衙的悬赏,不惜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渔夫为了钱财,竟然杀死了生病的表妹;樵夫杀害的则是一个经常住在破庙里的哑巴女乞丐。

杀人凶手被关进死牢后,朱棣才亮出自己的身份。县令王富贵得知这位足智多谋的道士竟然是皇上,吓得赶紧趴在地上磕头请罪。朱棣没有过多地责备他,只是叮嘱他尽快查出真凶,以后办案可不能再糊涂了。说完,就和随从离开了县衙。

王县令按照皇上的旨意,认真侦查,很快就抓到了本案的真凶。

原来凶手是一个屠夫,死者是他的结发妻子。这屠夫喜新厌旧,和别人通奸被妻子发现,就残忍地杀害了妻子。为了掩人耳目,屠夫把死者的头颅埋在屋子地下,把尸身扔到了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