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爷爷出殡时,两条白蛇缠住棺材,奶奶脸色大变:快封村
话说晋代,云梦山下有个小山村,村头柳荫处常坐着一位老翁,姓袁名丹枫。他喜爱给村中孩童讲述自己十岁那年亲历的诡异之事。那一年,袁丹枫之祖袁毅达因病驾鹤西去。袁公生前以悬壶济世,德医双馨,乡里无不仰慕。其葬礼可谓盛况空前,附近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都来吊唁,哀哀欷歔,宛如送别至亲骨肉。
然而袁丹枫的奶奶赵氏对此冷眼以待。她淡淡道:”他们该来,袁老太爷救了他们的命,今日来送终,是他们应尽的本分。”袁丹枫隐约觉得此话大有深意,但一时也想不明白。直到送葬那日,他瞧见两条雪白巨蟒死死缠住祖父灵柩,方知奶奶言语中竟大有玄机。
袁公葬礼这日,四面八方的男男女女黑压压一片,浩浩荡荡奔赴墓园。方至半途,忽见路边草丛窜出两条白蟒,竟有水桶粗细,径直缠上袁公棺椁,怎么也不肯松开。众人无不骇然,议论纷纷。独有赵氏脸色惨白,连忙召集族中长老,悄声嘱咐:”不好,这是’二龙戏珠’的凶兆,咱们村怕要出大事了。务必火速封村,不可让村民踏出家门半步,否则性命难保啊!”
老人们闻言如雷轰顶,哪敢怠慢?忙不迭四散传讯,吩咐亲朋邻里闭门不出,以防血光之灾。一时间村中鸦雀无声,恍若空村。赵氏又命人焚香驱邪,将袁公灵柩迎回家中,以待后事。村中德高望重的族老们闻讯赶来,与赵氏议论此事该当如何善后。
躲在窗棂后的袁丹枫竖起了耳朵,原来云梦山下村民世代以捕蛇为生,技艺高超,捕获颇丰。日积月累,蛇族数量锐减,惹恼了山中一只修炼千年的蛇妖。它化身金色巨蟒,引诱猎户深入蛇窟,欲将他们一网打尽。千钧一发之际,袁老爷舍身为民,以法力擒服巨蟒,这才免去一场腥风血雨。
袁毅达年轻时曾在青云观修行,习得不少降妖伏魔的本领。他见金蟒妖气惊人,知寻常法术难以制服。思量再三,他从怀中掏出一把桃木剑,刺破手指,以鲜血在剑身画下神符,口中念念有词。霎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数十位身披金甲的天将乘云而降,合力将金蟒擒拿。然而天规有定,妖魔一族本不该遭此劫难,天将们助袁毅达镇服妖蟒,已是违反天条。为此,袁公被勒令上缴40年阳寿,以作惩罚。
自此袁毅达虽德高望重,但身体每况愈下。临终前他叮嘱爱妻赵氏,若有朝一日白蛇缠棺,那便是蛇族要兴妖作乱的征兆。届时须得火速封村,免得乡里遭难;还要将他的遗骨火化,分作七份,埋在云梦山各处,每处建衣冠冢,借此震慑蛇群,不叫它们轻举妄动。
袁毅达还嘱咐后人,今后万万不可再伤害蛇类,日久天长,仇怨自然化解。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初捕蛇太甚,才酿成大祸。如今既已殷鉴不远,后辈更当敬畏自然,善待众生,人蛇和谐共处,才是长久之计。
赵氏闻此言,泪如泉涌,连声应允。袁毅达撒手人寰后,她果然严格遵照亡夫遗愿,先将遗体火化,而后分作七份,葬于云梦山七处。每一处衣冠冢前,都设神位,日夜敬香,以镇妖魔。族人也不再捕蛇,渐渐地,蛇患平息,村中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袁丹枫时常缅怀先祖袁毅达舍己救人的义举,惟愿子孙后代能融先祖之智慧,化干戈为玉帛,善待生灵,共创太平盛世。每次讲述这段故事,村里的孩子们都听得入迷,只道是神奇的传说。殊不知,他们脚下的这片热土,正埋藏着烽烟四起的过往。
沧海桑田,日月如梭。如今云梦山下竹林青青,田园如画。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在柳荫下闲话家常,常提起当年袁老先生以慈悲为怀,舍生取义的壮举。虽然大多数人都将其当作传奇逸事,但无不肃然起敬,钦佩先祖的勇气与远见。
如今村民早已忘却当年的仇怨,化干戈为玉帛。他们不再捕蛇,反倒悉心呵护,若有毒蛇出没,也只是小心避让,绝不伤害。村子四周竟成了蛇类的天堂,草木葱茏,野花芬芳。蛇与人和睦相处,谁也不碍着谁。世代流传的故事教会了人们尊重生命的可贵,学会了宽恕,懂得了感恩。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xi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诚然,袁老先生的义行让世人动容。他虽身陨道消,却以无私悲悯感化了妖族,以至诚赢得天地哀怜,为世人订下魔蛇盟约。但究其根源,人蛇之祸皆因人心贪婪而起。虽则人之性本善,然一念之差,糟践生灵,祸乱天地,殃及自身,因果报应,轮转不息。幸而袁公一力承担,广施慈悲,方化悲愤为慈云,覆佑村庄平安。
老人们总结道,人若能常怀敬畏,处处为他人着想,知因果,明轮回,断不至造下杀孽。平等慈悲,就是利他利已;取而不予,必有反噬之灾。如此因果昭昭,岂能不闻之畏之?传奇发人深省,更别有寓意,此乃天理循环,生生不息;善待生灵,福泽绵长,吉无不利。仔细琢磨,人生哪有多少岁月?唯愿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不枉来世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