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县官拜年
康乾盛世期间,河间府下辖县令刘祖安政绩卓著,河间知府递奏折于朝廷,朝廷大喜,下圣旨让知府与刘县令各升一级。
刘县令在职期间,鼓励农业发展,兴修水利,修建道路,不另增设赋税,断案公平,清正廉洁,百姓生活有保障,路不拾遗,全县政通人和,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请问,这样的好官,百姓如何不爱戴?他如何不该得到朝廷的重用呢?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人爱戴的好官,其实,他的心里很苦,苦到没法向任何人诉说。
刘祖安出生在一户穷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捕鱼打猎,而地里的活,则基本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干。
父母都是善良之辈,亲戚朋友都是穷苦老百姓,没有一点家庭背景,自然成了别人欺负的对象。
为了能光耀门庭,让自己家不受人欺负,待儿子刘祖安出生之后,夫妻俩就商量不再要孩子了。与其要那么多让其受苦受穷,还不如只是养一个,全力供他上学。
生在这样的家庭,幼小的刘祖安看到过别人指着父亲的鼻子骂,父亲没有动手,因为父亲说过,他不能逞一时之勇,他并不是怕谁,也不是打不过谁,他的心里,只有儿子。
刘祖安更看到过,一个悍妇,把母亲好不容易割的牛草,扔得到处都是,还一脚把母亲的背篼,踢到河沟里。
母亲过后也跟刘祖安讲过,她有的是力气,她也不怕谁,但她怕别人伤了她的儿子。母亲是一边割草一边把罗祖安背在背上的。
自小,罗祖安就知道村子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发誓有一天,要把欺负父母的坏蛋,统统关进大牢!
于是,他不分黑夜挑灯苦读,开始在村里学堂读书,富人家的孩子,总是讥讽他,甚至拿石头丢他。
他只是默默无语地承受着,并无反抗,他根本就不知道还可以反抗,因为他的父母,也都是这样。
稍微长大一些,他看到一些公子哥,吃得饱穿得暖还玩得嗨。自己这么辛苦地寒窗苦读,不知道将来究竟有没有出头之日,他已经感觉到世道的不公,人间的不平,心里感觉很不平衡。
自己的饭量越来越大了,可家也是越来越穷了。
父亲有一年打猎摔坏了腿,走路很不洒脱了,母亲长年累月在地里弯着腰,背也明显地驼了。
在一次被两公子哥暴打一顿之后,刘祖安从未有过的自卑感涌上心头,他一气之下决定不再读书,回家帮母亲做农业。
他的决定,气坏了父亲,父亲这辈子第一次拿树枝抽打了刘祖安。他的决定,更气哭了他的母亲,气得差点吐血。
好在第二天,先生一大早来了刘家,他以为是刘祖安的父母不让孩子读书准备来做思想工作的,一听才不是那回事。
当刘祖安说同学看不起他老是欺负他的时候,老师教导他说之前韩信钻过裤裆,朱元璋还当过乞丐,做大事的人受点点委屈有啥了不起的?一个男人,当心怀天下,当有长远的眼光。
从此,刘祖安把一切对他的不公平和不友好当做了发奋图强的动力,他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那些纨绔子弟。
到了十四岁的时候,他要转去别的学校,离家很远,没有人知道他的底细。
去上学的第一天,因为他穿上了父母为他做的新衣,加上他一表人才,谁看他都不像穷苦家庭的孩子。
有人对他施礼,有人打听到他的名字后便叫他“刘公子”。一声刘公子,让刘祖安瞬间有了上层家庭人员的感觉,他从其他人的眼神里,读出了对他的尊重。
有人问他来自哪里?这里可有他家的产业?刘祖安连忙摆手道:“哪里哪里,学生来自穷乡僻壤,哪有什么家业。”
一群学生都不相信,连说他那么有气质,家里一定非富即贵,说他太低调了。刘祖安也不解释,任他们说。
久而久之,学生们似乎已经默认了他的高贵身份,连刘祖安自己都有点恍惚,自己就是富贵人家的子弟。
当有人问得急了,问他父亲是干什么的,刘祖安便小声地谦逊道:“做生意的,一点小生意。”
新的环境里,终于没人欺负自己可以好好上学了。但他注意到一个问题,你越穷人家越看不起你,你越卑微,人家越要踩在你的脊梁骨上跳舞,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真正的现实。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xi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所以,这几年,他总有打肿脸充胖子、背地里却挨着饿的时候。有几次父亲非要来学校送给老师山货,都被刘祖安以各种理由阻止了。
终于,刘祖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得中当了隔壁县的县令。
当日赴任的接待宴上,尽是县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举止优雅,谈吐不俗,衣着华丽,自己虽然是他们的父母官,但感觉总比他们低上一等。
有人奉承他,说令尊做什么工作,令堂又是哪方淑贤,才把我们的父母官培养得这么好!
这时的刘祖安再次含混其词不肯定也不否定,让众人默认他的父母就是高贤。
而此刻,他们哪里知道的是,刘祖安的父亲因为腿疾而不能下床,母亲仍然在风雨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这一点,刘祖安是知道的,他不愿意明说,他怕众人瞧不起他。所以,刘祖安在职期间,兢兢业业,造福一方百姓,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敬。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放弃了小家,放弃了他的父母。每当过年,人家是爆竹声声,而刘家,却只有孤独的两个老人。
刘祖安不是没有想过把父母亲接到身边,但是遭到了父母亲的严重拒绝,这也跟刘祖安内心深处不想父母来有了空洞的心安理由。
父母亲有尊严,怕给儿子脸上抹黑,而刘祖安打小,就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这一点,他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所以过年过节,刘祖安都会差人给父母送去最好的也不会接父母到身边来。
甚至,到了他娶妻的时候,他也是在老家办的婚礼,他给县里人说,这是他家乡的风俗。在家乡举办婚礼后,夫妻俩再到会宾楼宴请其他绅士名流。
妻子是县里豪绅的女儿,当然更是看不惯农村的生活习惯,不过,他因为尊敬刘祖安,也才对公公婆婆异常尊敬。
刘祖安是个好官,清官,刘老汉和妻子很想在临死前看看儿子穿官府做高堂的威风样,但这也只是老两口夜晚低语时的谈资。
介于刘祖安的政绩,朝廷知道后升了他的官,年后就要走马上任了。
所以,年前,县里为祝贺刘祖安升官,特办了酒席,请县里的工农商学士代表一同前来祝贺送行。
大家举杯同庆,奉承之声不绝于耳,刘祖安有点飘但又很清醒,他知道,他只是农民的儿子,没有背景没有靠山,自己只有努力勤政做出一定的成绩来,才能很好地混迹官场。
溜须拍马是常态,但还得有实际政绩,一张奉承的嘴,只会自欺欺人,吃不了天下。
刘祖安每桌依次给客人拜年,当他举起酒杯向两位近百岁的老人敬酒时,旁边却又站起来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
老人说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耳朵聋听不见。有人介绍说,老人是全县最出名的孝子,所以他才来当的代表。
看到这么老的老人还有父母,而且他还说,他已经快八十岁了,已经儿孙满堂,但他最幸福的事,就是还有老父母,还有老父母可以吼他骂他。
这时,刘祖安突然想起了在家过年孤苦无依的父母,不竟泪如雨下。
他突然放下酒杯,给三位老人跪下磕头拜年,祝他们福寿安康。
然后,刘祖安擦干泪说道:“其实我的父母,为了送我读书,吃尽了千辛万苦。我的父亲,已经瘫痪,母亲,也已弓背驼腰,如今,他们正需要儿子的时候,我却远在千里之外,我愧对我的父母!”
说到这里,刘祖安朝着故乡的方向磕头向父母拜年。
然后,刘祖安再次站了起来,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我在你们的眼里,或许是个好官,在我家乡人的眼里,我是一个有出息的男人。但是我告诉你们,你们看到的只是表面,我读书的时候就讨厌自己家庭贫穷才遭人欺负,我很自卑我是穷人家的孩子,我当了官,本可以带父母出来,父母怕给我丢脸,其实,这何尝不是我个人的想法?我怕在你们面前丢面子,所以这么多年,我的父母,一直孤苦伶仃地在老家,我不配做他们的儿子!”
刘祖安说完,向所有宾客鞠躬致歉。然而,他话说完,却招来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最后,刘祖安上奏折说父母老不远行,要求调到老家继续当县令,这样就可以照顾自己的父母亲。
朝廷准奏,并给与刘祖安物资奖励。
刘祖安回老家当县令不去当知府一时传为美谈。妻子也理解丈夫的良苦用心,所以把公公婆婆接来县府好生孝顺着,直到他们去世。
后来,刘祖安终于没了自卑心,一心为民,实事求是。朝廷重用他,最后官至四品大员,得到了人们的尊重。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