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半夜回家,路过坟地,看见两个女人在坟地里烤火
在县城中经营一家店铺的李生,因其热情周到的服务而生意兴隆。尽管他的家宅位于距县城80里的李家村,但他的心念父母,使他决定回家探望。
一天夜晚,李生突然想到了父母,于是第二天上午,他告诉店铺里的伙计:“我要回家看望父母,你得好好看着店。”伙计听后答应:“老板,您尽管回家,我会妥善照看店铺的。”
当李生抵达离李家村15里远的小镇时,已是深夜。尽管他本可以在小镇上住宿,第二天再回村,但是由于思念之情,他毅然决定离开小镇,径直前往李家村。
经过一片坟堆时,李生发现两位妇女正在坟堆旁烤火。他感到好奇,为何这两位深夜还在坟堆烤火?带着疑问,李生走向坟堆。当他走到两位妇女面前时,认出她们原来是李家村的居民,母亲名秀英,女儿名灵儿。李生忙问:“你们为何在这里烤火?”秀英接着说:“李生啊,我们实在没办法才在这里生火。今天上午,村里的财主李扒皮和一群家丁闯进我家,竟说我已故的丈夫李长根在世时借了他500两银子,要我还款。事实上,我家长根生前从未与他借过一文钱。由于家境贫困,哪怕是5两银子,我家也无法支付。李扒皮见我无法还款,便命令家丁将我们母女赶出了李家村。无家可归的我们只好在这里烤火。”
李生闻完秀英的言辞,内心燃起一团怒火。他义愤填膺地对秀英说:“秀英啊,为何不将灵儿一同带至县衙揭发李扒皮的罪行呢?”秀英淡然回答:“听说知县和李扒皮是旧识,前往县衙揭发可能毫无用处。”李生决定:“情况未必如此,你和灵儿跟我回家,明天我将带你们前往县衙。”秀英思索片刻后说:“若我和灵儿寄居于你家,李扒皮得知又将如何?”李生坚定地表示:“即便他知晓你们住在我家,我亦毫不惧怕。”秀英答应:“好吧,今晚我和灵儿就寄宿在你家。”
李生将秀英和灵儿领回家后,李生的父亲忧心忡忡地告诫:“你将她们带回家,若李扒皮得知,必然会派家丁来捣乱。”李生的母亲也责备道:“李生啊,你总是自找麻烦。”李生知晓父母的忧虑,试图安抚:“明天我会带着秀英和灵儿离开李家村,不再牵扯你们。”
次日一早,李生带着秀英和灵儿启程,离开了李家村。他们抵达县城后,直接前往县衙。在公堂上,秀英含泪陈述她和灵儿的遭遇。可知县却以证据不足为由,拒绝受理。最终,李生只好将秀英和灵儿引至店铺后院。在那里,李生对两人说:“今后,你们就安心在我这里居住吧。”自此以后,秀英和灵儿就定居在李生的店铺后院。
三个月匆匆而过,秀英和灵儿漫步街头时,邂逅了一位来自省城的文士,名叫王小文。灵儿的魅力深深吸引了王小文,他一路尾随到了李生的店铺。在那里,王小文向李生和秀英表白,决心将灵儿带回省城。秀英和灵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李生见状只能祝福她们:“你们跟他去省城吧!有机会过来看看我。”
然而,下午时分,秀英和灵儿便随着王小文踏上了省城之旅。
然而,命运多变,半年后的一天晚上,李生的店铺突然失火,整个店铺化为灰烬。李生无奈之下只好回到李家村,却意外地遭遇到了李扒皮的报复。李扒皮带着一群家丁闯入李生家中,宣告:“李生,你竟敢告发我,现在我要将你赶出李家村,至于你的父母,我会让他们留在这里。”
被赶出村后,李生只能孤身一人踏上去省城的旅途,寻找王小文。然而,他在省城中四处寻找,却毫无所获。最终,他无奈离开省城,开始漫无目的地流浪。
日复一日,李生流浪至京城。他沦落至乞讨的地步,一天早晨来到一处府邸门前。两名家丁见他衣衫褴褛,立即将他赶走。就在此时,一位年轻女子从府邸内走出,看到李生后,惊喜地走到他身边:“李叔,您怎么到了京城?”原来,那位年轻女子正是灵儿。李生定睛一看,顿时认出她,连忙向她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灵儿闻言后说:“李叔,请放心,现在小文考中了状元,我会请他为您讨回公道。”于是,灵儿将李生带入府邸。
两小时后,李生终于见到了王小文。原来,当初秀英和灵儿跟随王小文到了省城不久后,王小文便带着她们前往京城,因为王小文在京城有一处府邸。然而,他们抵达京城后不久,秀英就突发重病,很快就不幸离世。最近,王小文参加了一场考试,结果荣获了状元头衔。
三天后,王小文上书皇帝,在奏折中详细陈述了李扒皮和知县的种种罪行。没过多久,皇帝封王小文为钦差大臣,专责惩治李扒皮和知县。
一个月后,王小文携李生、灵儿和一帮随从抵达了李家村。一到李家村,李生的手下立刻将李扒皮擒拿而起。
次日上午,在县衙的法庭上,王小文宣判了李扒皮死刑,罢免了知县的职务,同时判处知县15年徒刑。最终,王小文公布,李扒皮的所有财产均归李生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