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晚上回家,见盲嫂夜间点灯有蹊跷,他从兜里掏出了面羊
张吉祥的命运就像是一杯黄连,满是苦涩。原本家境富裕的张家,在张父娶妻李氏生下哥哥张吉星后,李氏病逝。过了十几年,张父再娶陈氏,两年后生下张吉祥。而张吉星在十八岁时,已经到了娶妻的年龄。
尽管张家家境殷实,媒婆纷纷上门提亲,但张吉星却执意选择了一户姓马的贫苦家庭的女儿,誓言非她不娶。最终,他如愿以偿,与马氏成为夫妻。这一对夫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一年后,当张吉祥年仅两岁时,嫂子幸福地迎来了一个儿子,取名张丁。
庆祝张丁满月的喜宴却成为一场悲剧。酒席间,众人痛饮大醉,而随之而来的是灾难。夜深时分,火灾突袭张家,烈焰肆虐。最终,张吉祥被父母扔出火海幸免于难,而马氏和孩子也在哥哥的推搡下逃生,但哥哥和父母却成为了火海的牺牲品。
这原本幸福的家庭,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悲剧,三人离去,仅剩下马氏和两个年幼的孩子,马氏年方二十一岁。家园化为灰烬,所有财产付之一炬,妇人痛失公婆和丈夫,以及一切家庭的支柱。她内心痛不欲生,但若自己离世,又如何面对弟弟和儿子的未来呢?
在这绝境中,马氏展现出了惊人的母爱和决心,决定要将弟弟和儿子养大。尽管她是个妇人,却以种田为生,同时做着各种针线活。生活的压力令人难以想象,但她不为所动,毅然肩负起抚养两个孩子的责任。
这对叔侄在马氏的呵护下渐渐长大。张吉祥亲眼目睹嫂子在夜间哭泣,虽然他还是个孩子,无法完全理解嫂子的艰辛,但他明白,没有嫂子,他将无法茁壮成长。他一度称嫂子为娘,但遭到了嫂子的反对,只好称呼她为嫂娘。
这个家庭艰难而顽强地维系着,张吉祥和张丁虽然经常饱受饥饿之苦,但嫂娘总是不辞辛劳地将有限的食物让给两个孩子。马氏虽然坚强,但深夜时仍难免伤心落泪。艰辛的生活让她的眼睛渐渐失明。
张吉祥和张丁在嫂娘的呵护下渐渐长大,尽管生活困苦,但这个坚强的妇人用她的母爱和努力,为两个孩子创造了一个勉强维持生计的家。
伴随着心情低落和无法满足饥饿的困扰,三十出头的马氏已然眼力衰退,无法再从事针线活计。
面对这一情景,年仅十多岁的张吉祥明白自己不能再让盲眼的嫂娘为自己辛苦操劳。人们说少年不吃闲饭,而他已经十多岁,怎能天天寄望于近盲的嫂娘供养呢?
他迫切需要找到养活自己的办法,然而马氏坚决不同意。这引发了矛盾,张吉祥跪在马氏面前哭喊:“嫂娘啊,您不能一味地苦着自己,您看看自己瘦得像什么了?您的眼睛还能看见吗?请您帮助吉祥找份工作吧,我已经十二岁了,可以干活了。”
尽管马氏依然不同意,但张吉祥一怒之下带着侄子张丁躲了起来,吓唬嫂娘。无处可去的叔侄两人最终躲进了床底。
张吉祥比侄子张丁大两岁,两个孩子原本是恶作剧,然而在床下躲着躲着竟然入眠了。
这使得马氏感到十分焦虑,两个孩子不见了,她这么多年辛苦熬什么呢?如果孩子真的失踪了,她如何对得起张家?天色渐暗,她的眼睛又不好,只好点着灯外出搜寻,却找了一圈也没找到。
回到家的马氏感到万念俱灰,她将灯放在桌上,呆坐着,最终不禁大声哀叹:“夫君啊,十多年了,两个孩子竟然不见了,我对不起张家。如果他们真的找不到,我便再没有活着的理由,不如随你而去。”
马氏边哭边诉说,惊醒了床下的张吉祥。他从床下爬出,跪在马氏膝前放声痛哭,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让嫂娘如此担心害怕,再也不敢如此轻举妄动。
经过这一事件,张吉祥明白嫂娘之所以不同意他去工作,是因为她觉得他还太小,不想让他早早背负起艰辛。然而家庭的生计已经陷入如此困境,嫂娘无法从事针线活计,收入几乎为零,而他们叔侄两人却依旧过着充饥的日子。嫂娘每天都依赖着野菜汤为生。
为了不再让嫂娘为难,张吉祥决定不再提及自己去工作,而是秘密外出找到一个姓刘的豆腐摊主,每天早早起来跟着帮忙干活。他并没有明说自己的打算,只是默默地付出。刘姓卖豆腐的是位善良之人,得知张吉祥家境贫困,以为他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劳累。
因此,豆腐摊主慷慨地安排他吃饭。而张吉祥舍不得白吃,总是将不要的豆腐渣带回家。他留下好的豆腐供嫂娘食用,自己与侄子张丁则过着吃豆腐渣的日子。
马氏怎么可能自己享受美味,却让两个孩子吃劣质的豆腐渣呢?最终结果是她将好的食物都留给了张丁,而张吉祥和嫂娘只能品尝粗糙的豆腐。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年,直到张吉祥满十五岁时,他突然决定不再去别人家帮忙做豆腐。他选择自己去卖豆腐,展现出了他聪明的一面。这并非为了追求口福,而是为了在三年的时间里完全掌握制豆腐的技艺,这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这位年轻人充满干劲,他在帮别人制豆腐的过程中,并非仅仅为了填饱肚子。他花了三年时间,将制豆腐的手艺学得非常纯熟。别人卖豆腐的看到他已经能独自完成这项工作,也没有责怪他,反而还赠送给了他一盘磨豆子用的磨。
因此,他开始自己搭起了豆腐摊,只需一些黄豆就能生产,而磨豆子的工具则是别人送的,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这位年轻人每天三更起床,因为家里贫困,没有养驴,所以他自己推着磨豆子,亲手制作豆腐并出售。
随着生计的改善,家庭生活逐渐变得富足,至少不再为饥饿而发愁。最让他高兴的是,嫂娘终于可以吃饱了,不再天天为叔侄俩的饭食而发愁。
经过几年的豆腐生意,这位年轻人积攒了一些钱,但他从未把钱私藏,而是始终交给了马氏。他自己有了挣钱的能力,却对马氏更加敬仰,常常呼之为嫂娘,表现出极为孝顺的态度。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现在有能力赚钱,更能够理解嫂娘作为一个妇女,养育他和张丁长到十几岁有多么不易。马氏为了他们的未来,选择了留在张家,自己承受了多少艰辛?她本可以再嫁,也可以选择带着儿子改嫁,但是为了他,为了这份选择,她选择了忍受十几年的磨难。如果他不尊重马氏,那他还算是个人吗?就像羔羊对母亲的恩情一样,他如果不能像对待自己母亲一样对待嫂娘,又怎么能在这个世上立足?
马氏了解他的想法,也明白他是个天性善良的人,每天都为生计而辛勤劳作。然而,她的眼疾逐渐加重,最终导致全盲。她的双眼仿佛是被活活哭瞎的,而张吉祥永远不会忘记深夜里嫂娘哭泣的场景,也永远不会忘记嫂娘为了让他和张丁吃饱而自己饿肚子的情景。由于父母早逝,嫂娘就是他的母亲。
与张吉祥不同,张丁似乎并没有对这一切产生同样的思考。
张丁深信自己是马氏的亲生儿子,因此认为自己被养活是理所当然的。他心思颇重,对叔叔心怀怨恨,觉得叔叔是他们沦落困境的罪魁祸首。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叔叔,娘只需要照顾他一个人,生活会轻松得多,因为叔叔拿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一旦陷入执念,人很容易变得偏激,而偏激的人往往让人难以理解。
张丁的情况就是这样,小时候受苦,但始终有张吉祥在他身边保护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吉祥学会了做豆腐,用卖豆腐的收入养活他和娘。尽管两人只相差两岁,但张吉祥把自己当成了叔叔,一直对张丁很好。
久而久之,张丁养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认为不用为赚钱发愁,也培养出了懒惰的习惯。
他从未意识到,叔叔张吉祥只比他大两岁而已!
当张吉祥十八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附近人口中的传奇人物。
为什么呢?他年纪轻轻就偷偷学会了制作豆腐的手艺,并凭此手艺早早开始挣钱。人们都称赞他聪明机智,而且有了这门手艺,他未来的生活也无需忧虑。因此,这位十八岁的小伙子开始有了媒婆上门提亲。
张吉祥选择妻子时并不看中对方的美貌,也不在意对方家庭的条件,唯一的要求是,他要像养母亲一样照顾嫂娘一生一世,这是他坚持不变的条件。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很多人并不愿意接受,因为嫂娘是个盲人,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此几次提亲都被搁置。
面对这一状况,马氏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她要与张吉祥分家。
张吉祥怎能不了解嫂娘的心思?她是担心自己成为负担,但他又如何能答应呢?
有一天,他卖完豆腐回家,却发现家里聚集了不少人,有村里的老人,还有马氏的亲戚。
在张吉祥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马氏宣布今天要把家分开。
听到这个消息,张吉祥的眼泪立刻夺眶而出,他跪在马氏面前,紧握着她的手哭喊:“嫂娘,切莫再伤了儿弟的心,不要再提分家的事。家庭突变,当时我只有两岁,张丁只有一个月,是嫂娘带着我们叔侄两个一起成长的。嫂娘你为了我们受了多少苦?你曾在深夜哭泣,双眼失明,如果我现在离开,岂不是背弃了嫂娘?我怎么能变得像禽兽一样无情无义呢?如果我此时离开,我在这个世界上又该如何生存?我又怎么能称得上是个人呢?”
马氏听到这番话,心如刀割,眼泪滑落,周围众人也感同身受,泪水汇成一片。这位孩子真是懂得感恩,马氏所受的辛苦,大家都亲眼目睹,若非她,张吉祥或许在小时候就已夭折。孩子懂得感恩,我们就不要再逼迫他了。
张吉祥抹去马氏脸上的泪水,严肃地对众人说:“张吉祥在此发誓,今生今世绝不会离弃嫂娘。她若在世,我会养育她;她若去世,我会送她最后一程。这个誓言谁也不能改变。至于娶妻之事,现在不急,但决不能因此而违背誓言。请各位将来也不要再因此事而为嫂娘操心。如果我分家,嫂娘将如何生活呢?”
众人纷纷点头,劝告马氏不要再勉强自己。马氏深知他们的心意,这个懂事又孝顺的孩子是她十几年来辛勤耕耘的成果,她怎么能忍心再逼他伤心呢?
看着马氏的默许,张吉祥欣喜若狂,众人各自散开,传扬着张吉祥的事迹。在众人的赞美声中,有人开始动了心思,对张吉祥产生了兴趣。
这个人是谁呢?正是跟随张吉祥学习了三年豆腐手艺的老刘,他是个善良之人,否则当年也不会收养张吉祥,更不会在他学会手艺后送他磨,让他自己创业。
老刘有一位年龄适中的女儿,现在正值婚嫁之年,与张吉祥熟识,因为在老刘家的三年,两人经常相见。
老刘了解张吉祥的为人,知道他机智聪慧,凭借这门手艺,虽然生活不会奢华,但也能衣食无忧。再加上他对嫂娘的孝心深深感动了老刘,他决定将女儿刘翠儿嫁给张吉祥,并且不要求分家,共同照顾马氏。
张吉祥听到这个消息兴奋不已,他早就认识刘翠儿,她勤劳善良,是个过时光的女子。娶她为妻,对嫂娘的生活也不会有差池。
双方都同意了,于是张吉祥和刘翠儿喜结连理,张吉祥这个两岁时失去父母的孩子,如今成了一个真正的家庭之主,这其中,马氏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在拜堂的时候,张吉祥和刘翠儿跪拜的对象是马氏。
马氏虽然不同意,但张吉祥却毫不犹豫地将她抱到椅子上,让她坐好后,自己与刘翠儿一同跪在她面前,郑重地磕下头说:“嫂娘,儿弟如今娶妻了,感谢嫂娘十几年的养育之恩,才有了儿弟今天。嫂娘请放心,我定会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并且会为张丁找到一个好媳妇,使哥哥的血脉得以延续。”
马氏悲喜交加,泪水滑落,然心知此刻欢庆之际不可过多悲伤。她试图笑出声,却因欢笑而再度崩溃,毕竟多年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有了这位弟弟,她又何曾奢求过其他。
刘翠儿迈入新的婚姻生活,正如张吉祥所预料的,她对婆婆极为孝顺,且勤奋负担了不少家务,让张吉祥备感感动。
当初张吉祥拜堂时许下的承诺,要帮助侄子张丁找到理想的媳妇,并非口是心非。他深知哥哥已经离去,自己则是在嫂娘的呵护下长大,因此对侄子娶亲有着责任心。
然而,张丁与他截然不同。
张丁小时候与叔叔感情良好,但随着年龄增长,两者之间渐生隔阂。加之张丁长大后结交了自己的朋友,由于张吉祥溺爱他而不让他干农活,使得他的空闲时间过多。
空闲时间的过多往往导致人们寻找消遣之法。张丁与一帮无所作为的伙伴混迹一处,而他们唯一的消遣便是赌博。
众所周知,赌博是害人之道,然而许多人却陷入其中难以自拔。这类人通常有着一种贪图不劳而获的心态,而张丁每天与这些人混在一起,赌博成为他的恶习。
他什么事都不做,只知赌博和饮酒,钱从何而来?只能找母亲讨要。
妇人曾帮张吉祥保管钱财,但在儿子频繁的索要下,她无奈之余拒绝了他。面对拒绝,张丁开始偷盗,妇人常常换地方藏钱,艰难无言。
如今,张吉祥喜结连理,妇人再也不肯接纳儿子的索要。他将钱交给了新儿媳刘翠儿保管。实际上,妇人还心生一计,将钱托付给刘翠儿,以避免张丁的偷窃。
张吉祥对张丁的所作所为了解得一清二楚,但他对侄子太过溺爱,不忍心责备。即便张丁偷钱,他也选择视而不见,只期望尽快让张丁娶到媳妇,以便他能够专心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一天,夫妻俩清早醒来,不再进行豆腐的制作,因为夏季的丰收刚刚结束。每年丰收后,他们都会前往岳父家,用自家新收割的小麦制作馒头,送到岳父家作为礼物,而岳父家也会以捏成羊形的面点作为回礼,经过蒸煮后带回家。
这一传统流传已久,女儿和女婿带着新麦制成的面饼,让岳父岳母品尝新麦的味道。而岳父岳母制作面点成羊的形状,同样是为了让女儿和女婿尝到新麦的美味。选择用面团捏成羊形,是因为在家畜中,羊被认为最为孝顺,幼羊会跪乳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今天,夫妻俩早早起床,准备蒸制新麦饼。刚刚进入灶房不久,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声音。此时天色已蒙蒙亮,他们发现邻居张丁鬼鬼祟祟地走进了他们的房间。
片刻后,张丁悄悄地离开了房间。
“唉!”张吉祥叹了口气说:“张丁目前没有妻子,可能因此才这样行为不端。一旦他结了婚,也许能收敛一些,好好过日子。”
刘翠儿听得哭笑不得:“你或许认为你在关心他,但实际上你可能是在害他。如果他一直这样下去,怎么可能走上正道呢?当他从家里偷不到钱时,他可能会去别人家偷。我们可以假装没看见他偷钱,但别人家可不会那么宽容。等到他因此而惹上麻烦,你再后悔就为时已晚了!”
张吉祥认真地听着,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如果张丁去别人家偷盗,后果真的不堪设想。一旦他出了事故,自己怎么向岳母交代?怎么向已故多年的哥哥交代呢?
思及此处,他迅速点头:“娘子说得对,我得尽早和他谈一谈……”
“不要等到晚上,现在就跟着他,看看他打算干什么,及时和他沟通,这是在救他!”刘翠儿急忙提醒。
张吉祥照着妻子的建议出门,刚走出门口,就被邻居家的一只大黑狗挡住了去路。这只黑狗与他非常熟悉,因为每天早上他都会拿着豆腐渣喂食这只狗,邻居也知道他会喂食,所以这只狗一直不用拴着。
狗听到他的脚步声,以为又要出去卖豆腐,迫不及待地赶过来讨吃的。他苦笑着摆手,黑狗也只好不情愿地躺在他家门前,他则匆匆走向了目的地。
刚刚踏入村口,远远望见张丁与两个人一同向前走去,而他则悄悄地尾随在后。随着张丁和伙伴行进一段距离后,他们突然停下,头颅碰在一起,似乎在商议着某种募资计划。
这究竟是何居心?张吉祥感到一片迷茫,但随即见到钱已经交到了张丁手中,他们带着款项继续前行。过了一会,张丁和一位同伴进入一座宅子,而另一位伙伴则悄然翻越围墙。
张吉祥眉头紧锁,一头雾水,只能在外等待。不久后,他听到门响声,赶紧躲进靠墙的竹子丛中窥视。
张丁和同伴手持一只小狗离开,还有一位陪同者。张吉祥毫无头绪地站在那里,对于他们究竟在搞什么,心中充满了疑惑。正当他感到困惑时,突然间背后传来动静。他转身一看,发现刚才翻墙而过的那个人此时再度从围墙上翻了下来。
与此同时,张丁和同伴也离去,张吉祥则在背后悄悄跟随。
来到一个破旧的院子前,张丁随手把小狗抛在一旁,然后径直走了进去。里面传来他们的交谈声,而在外的张吉祥听得一清二楚。原来,他们居然在做侦察工作。张丁和一人在前门假装购买狗,而另一位伙伴则越过围墙,潜入人家内部进行打探,他们计划绑架人家的女儿。
张吉祥急得眼冒金星,这可不是小事。考虑到张丁之前在人家面前露面,一旦事情败露,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这简直是为了金钱而疯狂,居然能想出如此危险的主意。
他思索片刻,听到他们商定晚上再次相聚,然后展开行动,三人一同离开。看着张丁和伙伴离去,张吉祥焦虑地思考着。他意识到,张丁在人家面前曾经露面,若出事,他将首当其冲成为嫌疑对象。这绝非小事,他决定一直守在这里,防止不测的发生。
回到家中,刘翠儿已经将炊饼蒸好,她指了指张丁的房间,表示张丁已经回来了。张吉祥与刘翠儿低声交谈片刻,然后刘翠儿站在灶房门口喊起张丁。张丁一脸懵逼地走出来,却在刚踏入门口就被张吉祥击倒。张吉祥二话不说,开始将他捆绑。
张丁大吃一惊,而张吉祥指责他被金钱冲昏头脑,居然打算绑架别人的女儿。张吉祥怒吼着,认为张丁简直是疯了。他下定决心,今天张丁哪里也去不了,自己会一直看守着他。
张丁听到这番话心急如焚,然而张吉祥言出必行,一直陪着他直到第二天早晨。突然间,传来消息说昨晚有两个贼差一点被捉住,他们趁夜闯入别人家中,却碰上了有防备的主人。幸运的是,两个贼机智地逃脱了。
张吉祥这才松了口气,解开了张丁的绳子。幸亏他采取了防范措施,否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虽然那两个贼逃脱了,但他们也将受到追捕,一辈子都会背负罪名。
以为事情已经过去,张吉祥便和刘翠儿去了岳父岳母家。岳父非常高兴,备好了美酒佳肴,饭局上不免畅饮过度,最终双双醉倒。张吉祥更是在岳父家里陷入了沉睡。
刘翠儿并不急着回家,因为她家和岳父家的距离不远,晚上回去也不算太晚。
由于过量饮酒,张吉祥沉沉睡去,直到晚上才慢慢苏醒。共进了岳母精心准备的晚餐后,夫妻俩带着岳母准备好的面羊回家。
一路上,张吉祥不停地称赞刘翠儿,夸奖她眼光独到,赞扬她的远见。昨天如果不是她让他跟上张丁,可能就会遇到麻烦。
然而,刘翠儿仍然心有余悸,她皱眉道:“解开了张丁的绳子后,他就跑得飞快,会不会去找那两个人?如果他们再次联手,可能会有不好的主意。”
张吉祥摇摇头:“不会吧?那两个贼差点被捉,此时应该已经逃离,不敢再回头吧?”
刘翠儿点点头,但自言自语地说:“如果他们有预定的见面地点,就不妙了。”
回到家,晚上大家都早早入睡。按照张吉祥的想法,嫂娘应该已经入眠,然而,他们却看到嫂娘的房间里还亮着灯。
刘翠儿以为嫂娘没睡,便想过去打个招呼,顺便服侍嫂娘入睡。然而,张吉祥拉住了她。
她不解地看着张吉祥,只见他脸色凝重,对着嫂娘的房间喊道:“嫂娘还没睡吗?”
屋内一片寂静,没有回应。张吉祥向刘翠儿摇了摇头,然后拿出了刚带回的面羊。
这时他为何要拿出面羊?刘翠儿虽然不理解,但看着他严肃的表情,心中也感到不寻常。
张吉祥拿着一块面羊,将它扔在脚边。刚扔下,一只黑狗迅速赶来。这只黑狗已经两天没被张吉祥投喂,焦急地等在门口,主人不拴着它,但发现张吉祥回来就在门口守候。
一看到张吉祥扔出一块面羊,黑狗立即冲过来,一口吞下。张吉祥伸手抓住黑狗的脖子,它与他关系极为熟悉,既不叫唤,也不挣扎。
示意刘翠儿后退,张吉祥带着黑狗走到嫂娘的门口,大声喊:“嫂娘还没睡吧,儿弟要进去了,还带了点面羊,嫂娘可以品尝一下。”
他一边说着,一边推开门,门随即开了,他放开了黑狗的脖子。
黑狗迅速冲进屋,与此同时,门后传来一根棍子的呼啸声。如果张吉祥进去了,这根棍子正好会砸在他的脑袋上。
然而,棍子击空了,黑狗已经冲进屋内,开始狂吠并展开撕咬。
一个人匆忙从窗户跳了出去,但被张吉祥紧紧按住。在屋内,另一个人已经被黑狗咬得缩在墙角不敢动弹。
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大家赶来,将这两人一并制服。仔细检查后才发现,马氏和儿子张丁都被捆绑在那里。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张吉祥。他心知这两人就是张丁那伙贼的同伴,脸色阴沉,事情大致明了。
原来,张丁他们三人打算搞一票,绑架人家的女儿。计划是,张丁和一人假装进人家家里购买狗,引起注意力,而另一个人则趁机跳墙摸清人家的情况。
张吉祥发觉了他们的恶意,于是将张丁捆绑住。张丁和同伴约好晚上行动,但到了晚上,两个同伴却发现张丁没出现。
他们以为张丁害怕了,便准备自己动手。然而,人家早就有安排,他们巧妙地逃脱,躲藏在破旧的院子里。张丁被张吉祥释放后,去破院子找同伴。
这时,两个同伴却认为张丁出卖了他们,怒火中烧,一见张丁就将他绑了起来。张丁委屈地解释,竟然说是被叔叔张吉祥发现并控制住了,所以才没有及时赶到。
两人一听愤怒异常,带着张丁回到了张家,准备报复张吉祥。
当时,张吉祥和刘翠儿都在岳父家。他们轻松地制服了马氏,将母子俩捆绑后扔在屋里,然后埋伏在屋内等待张吉祥的归来。
他们计划是,在屋里点上灯,张吉祥回来后一定会到嫂娘的屋子问个明白。可他们没料到这一招竟然弄巧成拙,因为马氏自从眼盲后就好几年没点过灯了,而且张吉祥小时候曾吓唬过嫂娘,让她躲到床底。这件事给了张吉祥深刻的印象。
于是,当张吉祥看到嫂娘的屋子亮着灯,他开始怀疑。再联想到逃跑的两个贼,他猜想是遭到了报复。
为了救嫂娘和侄子,他巧妙地运用面羊引来了邻居家的黑狗。这一举动成功地解救了他们,也让他和妻子逃过了这一劫。
两个贼被扭送,张家成功躲过了这场危机。张丁明白了叔叔的苦心,悔过自新,张吉祥和刘翠儿欣慰不已。
从此以后,张丁再也不与坏人为伍,几年后,张吉祥成功帮他找到了妻子。一家人共同生活,平凡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