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喜鹊讨口封,女子说它像媒婆,7天后媒婆上门来提亲

 

民间故事:喜鹊讨口封,女子说它像媒婆,7天后媒婆上门来提亲

唐玄宗开元年间,小山村里有一名姓徐的女子,年方二八,小名讨秀儿,生的貌美如花。但是她的门户不好,爷爷年轻时曾经当过土匪,被官府斩首,因此遭到当地人的嫌弃,如今年满十六岁了,同龄的女子早已出嫁,她连亲事还没有定下来。

这一天,讨秀儿家里没有口粮了,母亲让她去山外的姑姑家里借两贯钱买米。讨秀儿开始翻山越岭,刚越过一道山梁,忽然下起了小雨。她看见前面有一个山洞,一路小跑着到山洞里躲雨。

她刚坐下来,就看见一只喜鹊从洞里面飞出来,落在她的面前,瞬间变成了一名女子,脖子上还围着一群喜鹊的羽毛,只听她问道:“喂,小姑娘,你看我像人吗?”

讨秀儿一愣,瞬间明白过来,喜鹊来讨口封了,于是点点头说:“像,我看你像极了媒婆。”女子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多谢你让我讨口封成功,不过,我有一事不解,媒婆都是势利眼,长得肥胖,穿着花布衫,走起路来一摇三晃,我无论怎么看,也与媒婆的形象相差甚远,为何在你的眼里,我像极了媒婆呢?”

讨秀儿微笑着说:“你们喜鹊不是每一年在天河上搭建一条鹊桥,让牛郎织女在七月初七这一天相会吗?你们做这种好事,与媒婆说姻缘不是一样吗?因此我才说你像媒婆。”

女子点点头说:“原来如此,小姑娘,冒昧地问一句,你的亲事定下来了吗?”讨秀儿闻言,双眼一红,抽泣了起来。她把自己的家世讲了,也把姻缘的尴尬之处讲了,最后她说道:“我嫁不出去,会遭到人们耻笑的,因此盼望着有媒婆能帮我说一门亲事,遇见你也是一种缘分,希望你能帮帮我。”女子不禁哑然失笑,她可从来没有说过媒,再说了,她也不是人类,怎样去说媒呢?

不过,她看见讨秀儿哭的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心里一软,就答应了下来,然后变成一只喜鹊飞走了。

就这样过了7天,第8天的早上,讨秀儿听见窗外传来喜鹊的叫声,打开窗户一看,一只喜鹊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足足叫了半个时辰才飞走。母亲笑着说:“喜鹊叫,喜事到,莫非我家今天有什么喜事?”

话音刚落,门外有人高喊:“有人在家吗?”讨秀儿的母亲赶紧迎了出去,看见一个媒婆打扮的中年妇女。此人正是媒婆,上门提亲来了。

原来,远在百里之外,有一个姓谷的穷书生,因为家境贫困,说了几门亲都没有说成,赌气之下不再说亲了,一心一意地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考取功名,扬眉吐气。

前几天,他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喜鹊来给他说媒,女方就是讨秀儿。喜鹊说讨秀儿是百里挑一的贤惠妻子,是一个有福气的人,而且不挑家境好坏,两人非常般配,娶了她是姓谷的福气。

姓谷的书生醒来后,就委托村里的媒婆上门提亲,看一看讨秀儿长得什么样。媒婆一说姓谷的模样,讨秀儿表示愿意。媒婆回家一说讨秀儿的模样,姓谷的也愿意,他的父亲当即跟着媒婆,到徐家定下了婚约。

一年后,两人完了婚。讨秀儿生就一双巧手,把家务打理的井井有条,对公公婆婆很孝顺,对姓谷的一往情深,常常督促他读书。两年后,姓谷的书生去赶考,却名落孙山,讨秀儿鼓励他发奋读书,3年后再考。

谷家的家境确实不好,有时候揭不开锅了,讨秀儿就厚着脸皮回家,找父母要粮食。父母心疼女儿,有求必应,反正徐家家境殷实,父母为人善良大方,不在乎这些。

3年后,姓谷的书生又去赶考,一举高中进士,当上了县令,带着讨秀儿和孩子赴任。讨秀儿时刻告诫他,不可贪赃枉法,以免祸及妻儿。姓谷的小心谨慎为官,最终官至三品。

这正是,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举案齐眉乐,家和万事欢。娶妻,门户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品德,一个品行善良端庄的妻子,能给家庭带来幸福祥和。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