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4K超清下载地址–《封神第一部》之顶流塌房记
先说结论:这就是中国最好的神话史诗电影!
这篇20000字的长文,从剧作角度分析了《封神第一部》的十大成功改编,希望能帮大家更好理解电影,过一个震撼的夏天。
作为一个七岁读封神演义,二十多年间重读了无数遍的原著粉,负责任地说,这部电影绝对不是魔改!相反,它是所有影视改编作品中的第一杰作,一些乍看魔改的段落,其实皆有据可依,是经过仔细研究和取舍的最优解。电影的改编非常到位,这个当代视角的新故事堪称神剧本,从头到尾严丝合缝,起承转折前后呼应,人物、事件、主题、价值观的完成度极高,单从剧作角度可以给9分,至于一些朋友说的“生硬”问题,文末会聊到。
首先声明四点。
第一,这篇分析的原则是“以书证书”,所有分析都从原著来找证据,挑出书里自相矛盾、设定混乱之处,再评价电影改编好在哪里。书里没写的不会瞎猜,更不会肆无忌惮脑补,搞一些乱七八糟的阴谋论,无脑黑子和修仙网文爱好者请回避,如果你想杠请拿书来杠,用书中证据来反驳,禁止大开脑洞,禁止胡编乱造。当然了,总有些黑子和喷子既不会读原著也不会买票的。
第二,电影依据的原著有两本,其一是成书于宋元的《武王伐纣平话》,其二是成书于明代,又经过明清文人反复修改增删,以致于版本众多的《封神演义》。有一些“原著党”所谓魔改,其实是没读过平话,只看过或也没仔细看过演义所致。更有甚者,只看过傅艺伟版、温碧霞版和范某某版电视剧,闹出很多笑话。最典型的,莫过于认为姜子牙必须仙风道骨,那明显是受蓝天野老先生影响,就好像美国人看到摩根弗里曼等于见了上帝。其实,黄渤版姜子牙非常符合演义中那个“落魄倒霉糟老头”的描写,他本就是仙道难成的凡人,哪来的仙风道骨?
第三,这部电影实在命运曲折,来之不易,各位道友看完电影,觉得哪里不好,仔细指出来,认真交流。一部电影,适者自珍,夸也好骂也好都是观众权利,但没看过就开黑的朋友,或自己没想明白就吐槽的朋友,大可稍微花个三五分钟再斟酌一下,毕竟人言可畏,流言可恨,谣言可耻。
第四,一部工业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电影注定是无比复杂的,评价它的维度同样也是复杂的,本文只从剧作和改编角度切入,其他诸如服化道、特效、摄影、演技等等不在讨论范围,诸君可另寻相关大神去交流。但有一个必须说清,李雪健老师是明确坚持要原声出演的,导演也认为这非常符合周文王的形象,最终效果我非常喜欢,他就是周文王的不二人选,如果您因为这个问题就给电影差评或觉得观影体验很别扭,那必须骂你一句,懂不懂欣赏啊?
话不多说,开整。
电影的十大改编如下:
一、纣王终于既丰满又性感
二、妲己不再是红颜祸水
三、恢复殷郊的主角地位
四、让姬昌承载故事的核心价值
五、伯邑考一命换一命
六、姬昌食子不知情
七、雷震子是妖非人
八、删掉黄飞虎
九、比干自愿掏心
十、封神榜与天下共主
番外补丁三篇:
一、封神是否需要尊重原著?封神故事与封神演义故事的区别在哪里?
二、何为魔改?如何界定改编尺度?
三、电影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
改动一:纣王终于既丰满又性感
电影将殷寿确立为第一主角,无疑塑造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个纣王。用导演的话说,费翔版殷寿“是一个王朝统治者更有说服力的形象,也具备一个反派应有的复杂性,是让戏剧变得可信的一个重要调整。”
电影版殷寿在三个方面做了精彩的调整。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xi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一是校正了人物形象。
荀子描述纣王外貌是“长巨姣美,筋力超劲”,司马迁描绘纣王性格是“资辨捷疾”,分明是人中龙凤,哪像昏庸无能之人?
演义中纣王形象非常混乱。他有时聪慧多闻,机敏睿智,敦厚老实,通情达理,能跟云中子坐而论道;有时却又像个傻子,不分忠奸善恶,不懂人情世故,不具备基本常识,任由妲己摆布。他的外貌形象经常前后矛盾,比如妲己曾夸伯邑考“面如满月,丰姿俊雅”,甚为动心,回头一看纣王,却是“大是暗昧,不甚动人,形若枯槁”。可是等到九十六回,纣王大战天下诸侯,他的外貌形象又变成“戴冲天凤翅盔,赭黄锁子甲,甚是勇猛”“神威天纵”“力如三春茂草,越战越有精神”“刀摆似飞龙,砍将伤军如雪片,劈诸侯如同儿戏,斩大将鬼哭神惊”,还一刀秒了南伯候鄂顺,与前面那个“形若枯槁”的描写判若两人。
在中国传统文艺中,一个亡国之君是不太可能有正面形象的,可史书里的纣王又的确高大英俊,出类拔萃,再怎么抹黑,也还是会留下破绽。之前各版影视作品习惯把纣王朝低能方向写,因为他越是低能弱智,越容易被妲己操控,妲己的戏份就越多,似乎他们就认为故事会越精彩,结果观众仿佛也习惯性地把目光放在妲己身上,忽略了纣王才是“武王伐纣”故事的真正主角。
二是深入刻画了内心和个性。
演义中的纣王根本没什么动机,他的王位是靠大臣推荐得来的,自己没有争取;当了王之后,他也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一切只是被妲己(包括闻仲)牵着走。这个要被天下人推翻的王,其实根本是一张白纸,一个空洞的虚壳。
电影成功将殷寿塑造成一个杀伐果断的统帅,一个缺少父爱的二王子,一个要做王者的野心家,一个城府极深的权力控,人物形象非常饱满。他是一个很脆弱又很缺父爱的人,可又很有野心和能力,压抑得太久,早晚要爆发。一直以来,他宣泄压抑的方式都是不断讨好,对外征战,对内明礼,在父兄和长辈诚意而谦卑。同时,因为得不到真正的父爱,他就干脆热衷于自己来做父亲,凭借一手高超的PUA神技,培养质子,积攒实力,相信就算没遇到妲己,未来他也一样会干掉大哥,或者架空大哥。只是他没想到,原来妲己那么好用,不仅可以帮他谋求权力(父兄不再是阻碍),还能让他长生不老(那连祖宗和儿子都可以放弃了),再加上一个封神榜(天谴都可以为我所用),他终于可以彻底毫无顾忌,一连串的弑父杀兄,诛妻斩子,欺师灭祖,挑拨离间,枉顾天谴,所有败坏天理人伦的事儿,一个不落干的利索痛快。一个人要压抑多深,要多脆弱,才能如此释放?虽然是反派,看着也挺来劲儿的。
三是重设了亡国之因。
无论平话还是演义,成汤气数将尽的起因,都是纣王好色且渎神,好色这一点在现代基本毫无说服力,而渎神更是没什么戏剧冲突好讲,二十一世纪了,谁还在乎神的感受?电影重新给了一个理由:败坏人伦者,必遭天谴。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文化背景都能理解的永恒禁忌。其实,就连演义开篇那首古风长诗都说,之所以引得“黄天震怒降灾毒,若涉大海无渊边”,并非是纣王好色渎神,而是他“紊乱朝纲绝伦纪,杀妻诛子信谗言”“郊社不修宗庙废,奇技淫巧尽心研”,简单说,天谴是殷寿一手作来的。可是演义进入第一回,作者马上就忘了古风诗的逻辑关系,又回到了好色渎神,可能明代的读者比较喜欢吧。
电影还摆脱了传统宿命论的束缚。要知道演义里除了纣王和一些凡人,所有具备法术的人、仙、妖,都知道成汤气数将尽,而且没有挽回的余地,结果整个封神之战似乎更像走个程序,大家来例行公事,谁该死就赶紧去死,谁该渡劫就赶紧下山,那些明知死不了的人就只管往前冲吧,反正你有光环。于是整部书除了个别凡人,其他人都不拿自己的命当回事,反正死了好歹还是神,不死就是大赚,这样的价值观明显过时,也不适合影视改编。
电影将天谴归因于殷寿的野心越了界,杀伐太重,招致天谴,心怀恶念,妖孽自至。但又打破了宿命论,只要造孽者能迷途知返,自焚谢天,天谴还可以消失。一切成败不可预知,殷寿的命运如何(他的确是死定了),全看他在善恶之间如何抉择(但怎么死、为何而死,是个新的悬念),这比宿命论好太多了。
改动二:妲己终于不再是红颜祸水
电影中,殷寿攻灭冀州,凡人苏妲己自杀,意外解除封印的九尾狐趁机附身,跟殷寿回了朝歌。她要报殷寿解封之恩,自愿帮殷寿实现隐藏在心中的欲望——弑父杀兄、夺取王位、长生不老。姜子牙说:心怀恶念,妖孽自至。不是狐妖魅惑了殷寿,而是殷寿的恶念招来狐妖相助,殷寿才是万恶之源,这个改动为殷寿正名,也洗去了狐妖苏妲己红颜祸水的污名。
其实,只要稍微细读演义就能发现,苏妲己从来不是红颜祸水,她只是一个早早死掉的可怜人,连封神榜上都无名。而无论凡人苏妲己,还是狐妖苏妲己,都是纯纯的悲剧人物。所谓女色误国,更像是人们想当然的以讹传讹,以及男权社会中男人惯用的推脱责任。
关于狐妖和苏妲己的形象,有史实、平话、演义三个版本。
历史上,纣王攻有苏氏,获妲己,其余不详。九尾狐在先秦乃至三代也并非妖孽,而是祥瑞,谁能捕获九尾狐,谁就会有好运,电影中殷寿称狐妖为祥瑞,其实也是有史可依。
平话中,纣王单恋玉女,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费仲为君解忧,大搞选秀,发觉化州太守苏护之女苏妲己与玉女容貌相仿。苏妲己前往朝歌,途遇九尾狐,被吸干三魂七魄。九尾狐附身其上,进宫享受人间富贵。它根本没有受谁的差遣,也并不想祸乱成汤天下,而是出于嫉妒,想要断绝纣王对玉女的相思,独占这份宠爱,这才怂恿纣王,派兵推毁玉女观。没想到此举引来上天震怒,降下一位太岁神,专门颠覆成汤江山,这位太岁就是姜后与纣王之子殷郊。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xi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演义中,纣王作淫诗调戏女娲(女娲远比玉女地位要高,玉女只是普通仙人,女娲乃是人类的母亲神,纣王此举不仅渎神,还是搞子母恋,天理不容),女娲震怒,遣轩辕坟三妖入朝歌败坏成汤江山。人间这边,费仲要害苏护,故意逼他献女。苏护不满,为此反商,但最后还是无奈进女求和。妖怪狐狸精和凡人苏妲己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尤其狐狸精,她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受女娲指派,哪有既要败坏成汤江山又不残害忠良的道理?她哪知女娲的高明,脏活累活做了不少,最后甲方还翻脸不认账,把锅一甩,打工人一命呜呼,甲方干干净净。
可见,电影中苏妲己与九尾狐的设定并非源于演义,也非魔改乱编,而是结合了平话和史实。从史实纣王攻有苏氏着手,把殷寿写成一个野心家,俘获了妲己;从平话狐妖单纯谋求人间富贵切入,去掉女娲派狐妖祸乱江山的动机,顺着“人为主妖为辅”的设定延展,设计了殷寿为狐妖解封,狐妖助殷寿如愿的故事。这个狐妖非常单纯,不追求权力,不具备善恶观念,它既没有受演义逻辑BUG的影响,又增加了戏剧冲突和人物张力,很是好看——毕竟妲己纣王的结局我们本来都知道,可现在这样一改,二人的情感走向如何,结局又如何,殷寿是否对妲己也是用完即弃,妲己的悲剧又怎样收场,为什么成汤先祖要封九尾狐,九尾狐是否跟成汤国运有什么前情往事,都是新的悬念,二三部赶紧上映吧。
改动三:恢复殷郊的主角地位
演义中殷郊只是一个小配角,可是在平话和更早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中,殷郊都是武王伐纣故事的绝对主角。
在《三教源流》中,皇后姜氏践巨人足迹而孕,生下一个大肉球,妲己向纣王说王后产怪,纣王便命人将肉球弃至郊外,这就是殷郊名字的由来。后来,肉球被一位申真人剖开,带回水帘洞,他日艺成下山,为母报仇,扶周灭商,被玉帝封为太岁。
在平话中,纣王推倒玉女观,上天震怒,降下太岁神殷郊。殷郊还在襁褓时,妲己计杀姜后,殷郊由乳母抚养长大。十年后,妲己见殷郊逐渐长大,害怕当年东窗事发,遂造酒池、肉林、炮烙、虿盆,诛杀姜后东宫内一众知情宫女及老乳母。乳母临死前告知殷郊真相,殷郊大怒,行刺妲己失败被擒。纣王命人将殷郊斩首,幸得胡嵩劫法场,二人先是躲至王叔比干府上,后又离开朝歌。殷郊在一座浪子神庙过夜,梦里得仙人传授技艺,前往华山招兵买马,待武王伐纣时出兵相助,任伐纣先行官,最后斩杀妲己,亲手弑父。
显然,到了明代,作者在汇编、创作封神演义时遇到了难题,彼时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收紧,根本不能像宋元时代那样写弑父,可殷郊的确又背负杀母大仇,不得不报。两难面前,作者只好大刀阔斧删减殷郊戏份,把他的很多设定转嫁到别人身上。
比如,把大肉球和伐纣先行官的设定分给哪吒,再将民间流传的闹海故事、《三教源流》中有关哪吒的介绍、佛教毗沙门天王三子的一些元素加进来,重新糅合出一个灵珠子转世的哪吒独立单元。当然,这样改也让哪吒这个新单元有很多BUG。比如清代就有人发现,哪吒的妈妈还叫殷夫人,这可能就是没删干净,还跟殷郊有所关联;又比如因哪吒闹海而牵扯出的四海龙王,更是时空错乱,当时尚未封神,哪来的龙王呢?又哪有天庭和玉帝让龙王投诉的?这里不要掰扯封神之前有没有天庭,玉帝和昊天上帝到底谁更大,这些都是热门的撕逼题材,其实没几个人真正研究过道教文化,说啥都权当一乐。我们还是以演义来证演义。第一,龙王和天庭只在哪吒这个故事单元里出现过,后面几十回书再没露面,明显是为了给哪吒加戏凑进来的;第二,书里明确写到,被哪吒打死的敖丙和李艮,出场时本就已是正神,早就在天庭的体制里,可是后面封神时又把他俩封了一遍,还不是官复原职,分明是作者忘了圆场,露出了马脚。
另一个转嫁是把殷郊颠覆成汤江山的任务分给了狐妖。前面说过,在平话中妲己本来只是个过路妖精,并没有承担女娲指派的任务。可是演义中这么一改,历代读者都看出了问题——妲己的许多行为前后矛盾,她既要祸乱成汤,为何又多次真心帮助纣王呢?甚至最后还要帮纣王去劫周营呢?
总之,这些设定一删改,演义中的殷郊已经无事可做,又不能弑父,又不得不报仇,那只好再给他加一个弟弟殷洪,让殷洪先下山,被周人所杀,殷郊要报杀母之仇还需时日,报杀弟之仇却正在眼前,这样就能把殷郊留在西岐,死在西岐,不让他有机会回到朝歌直面纣王和妲己,弑父一事也就无从谈起。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xi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电影首先确立了殷寿为主角,主打父子关系,又改了妲己设定,殷郊重归主角行列是必然的,至于殷郊最后是不是一定会弑父,怎么弑父,又是一个新的悬念,不得不佩服编剧,很多大家以为老生常谈之处,都能给写出新的悬念来。
改动四:让姬昌承载故事的核心价值
原著中姬昌这条故事线有多精彩,姬昌这个人物就有多单调乏味。他跟主要人物(纣王、妲己、伯邑考、姬发)都没有明显的矛盾纠葛,常常游离在主线故事之外,甚至还会妨碍主线故事的推进——他回归西岐后,数年之间,不念伯邑考枉死之仇(还说伯邑考死了活该),任由纣王继续作恶,鱼肉百姓,仍要固守君臣本分,不愿翦商,这已经不是圣人而是愚人。也许作者真有愚忠思想,又或者原著后来被明清文人和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修改过,总之原著在这里忽然混乱拖沓起来,以至于作者只好安排一场亲征崇侯虎的戏份,强行让他下线,赶快让武王继位。可以说,原著中文王故事跟哪吒故事一样,更像水浒式的个人独立单元,与主线关系不大。
电影中,父子关系是主线,殷寿与殷郊、姬发是一对父子,姬发与姬昌也是父子,因而必然要对姬昌的人物形象做出重大调整,把他拉进主线来承担更重要的作用——他是第一部中唯一正常的父亲,唯一不想害儿子的父亲,唯一收妖怪做儿子的父亲,唯一吃了亲生儿子的父亲。影片中姬昌有句名言:“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这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价值,殷寿、殷郊、姬发、伯邑考、雷震子乃至所有质子的行动,都围绕它来设计。而这句话从姬昌口中说出,表明主创把姬昌设为整个故事真正的轴心,这个角色设计好了,桩打扎实了,整个故事才不会脱缰。
电影为姬昌设计了六件事,重塑周文王。
第一件:庙里算卦。
姬昌占得天雷无妄卦(原著并未说姬昌所占是何卦,这里看出编剧用心了,无妄卦的确很符合剧情需要),跟三伯候、姜子牙和姬发说,帝乙和殷启之死另有真凶,矛头自然指向殷寿,推动故事前进。
第二件:收雷震子。(下面展开)
第三件:血亲弑父。
姬昌以卦象告诫殷寿,他必死于血亲之手。这一卦直接刺激了殷寿对殷郊的猜疑,想必他此时已动了杀心。而且,正因此卦,或许殷寿才萌生了骗文王食子的想法,算是对文王的报复和回应,你说我会死在血亲之手,那我先让你尝尝血亲的味道。不过这里要注意,算卦不是算命,不是看相,不是预言,用易经算卦只是一种推演,并不像西方预言那样讲究宿命论。简单说,算卦的目的不是算出一个无法更改的命,而是借助预先的推测卜定吉凶,及早采取措施,以求趋吉避凶,人可以通过后天的手段躲避卦象预测的结果,这才是易经伟大之处。所以,殷寿是否会死于血亲之手,还是要看他怎样抉择。而且,血亲也未必就等于儿子,血亲甚至未必就是活人,这两个字的解释可以很宽泛,殷寿到底如何死,血亲如何帮他死,还是悬念,期待二三部吧。
第四件:食伯邑考。(下面展开)
另外两件都是原创的小事,由台词一带而过,却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给整个故事埋了两个坚实的暗线,非常值得一说。
第五件:兄弟比箭。
殷寿身为二王子,看似风光显赫,其实自知根本得不到父王帝乙的认同与关爱,更得不到兄长殷启那样的权力和太子地位,这才收编培养跟他有相同境遇的各国质子,建立亲兵军团。
他成功PUA了所有质子,让质子们相信,他们的父亲把最喜欢的儿子留在身边做储君,而把无足轻重或不受待见的他们送到朝歌和战场,等于叫他们送死。电影开场,冀州谋反,苏护根本不在乎质子苏全孝的死活,所有质子感同身受,无不更加痛恨亲父而崇拜殷寿。
跟随殷寿,质子们得以施展被压抑的才华,证明了自己远比那些留在亲爹身边的废柴哥哥更有价值。同时,在殷寿身上,质子们也仿佛找到了“真正”的父爱,这是一个能力超群、魅力无限而又能理解他们处境的完美父亲,自然容易被他PUA,以至于纷纷弑父,夺取爵位。
可惜,殷寿始终洗不动姬发。
因为姬发并没有被生父遗弃,他知道父亲一直爱他。电影借伯邑考之口道出了前因,原来当年西岐选送质子,姬昌并不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他爱每一个儿子),而是让伯邑考、姬发以射箭成绩公平对决,胜者去朝歌。因此,姬发做质子,纯粹出于自己的选择——闯荡世界,做一个大英雄,这才把伯邑考的弓箭做了手脚,自己胜出。他要做一个真正的英雄,做一个善良的王子,实现人生理想,父子和长兄非但不是他的阻碍,而且还是他的动力。
第六件:疯狂种地。
这是个人非常喜欢的原创设计。电影中西岐以农立国,在四大侯国中最热衷于种地,以至于姬发被嘲笑为披甲农夫。姬昌启程去朝歌,告别国人时,伯邑考说,父亲早知天谴将至,这才让西岐全民疯狂种地,存粮足够三年。编剧这个小心思不亚于一个彩蛋。要知道原著里魔家四将围西岐,不到两三月,城中粮食居然不够吃了,还得靠韩毒龙、薛恶虎来送米斗解围,实在不合理。毕竟书中不惜笔墨,多次描绘西岐乃人间乐土,除去兵伐崇侯虎,数十年未动刀兵,就算文王终生不愿翦商,没有刻意屯粮,姜子牙也该早有准备,你早知周世将兴,大战在即,居然不存粮,像话吗?电影这么一改,把文王的贡献和睿智给写出来了,就算二三部里文王仍不愿反商,起码也要为了天下人,把粮食做足,相信二三部不会出现断粮的无脑困局了。
改动五:伯邑考一命换一命
电影重塑了殷寿和妲己的情感关系,妲己不可能再爱上别人,更不可能像原著那样企图借伯邑考这个元阳来修炼,她只要继续吃宫女就好了。所以,妲己调戏伯邑考的故事必然删减,而伯邑考之死也要另寻原由。
原著中,伯邑考献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希望赎回父亲,最终失败被杀,他只是个不听父亲叮嘱、不近女色的无脑孝子。电影将他的赎父决心扩到最大,也让他有了智商、胆量、勇气和爱。他此来朝歌,根本就是打定主意,牺牲自己,带父亲和弟弟回家。他知道,当年质子比箭,要不是姬发动了手脚,赢得就是自己,他本该是质子,弟弟本该在西岐为王,现在是时候可以为父亲和西岐而死,跟弟弟互换身份了,这是他的归宿,而他也心甘情愿。你看他只带来了两匹雪龙驹,分明就是姬发一匹,父亲一匹,没有自己的。
这个改动,高级。
而且,杨玏的演技太棒了,有那么一秒钟,他低头沉默,面带绝望和痛苦,可是一秒过后,抬起头来,还是对着姬发笑,就这还能叫生硬?
改动六:姬昌食子不知情
原著中文王算卦神准,能算七年牢狱之灾,能算伯邑考之死,近乎妖人,所以食子表现了他的隐忍和强大,但对故事的推动作用并不大。电影中给算卦加了个限定:上能算天,下能卜地,唯独不能算自己。于是,姬昌根本不知自己入朝歌吉凶如何,不知伯邑考会来赎父,更不知肉饼是儿子,这就增加了故事悬念和冲突烈度。
那这个改动怎样呢,非常高明。
首先我们要明白,殷寿为何让姬昌食子?
原著中是妲己对殷寿建议,为了验证姬昌到底有无真本事,准确地说,是有没有算卦的真本事,他若吃了肉饼,表示徒有虚名,构不成威胁,放了就放了。
可是,这个试验漏洞百出,甚至还有反作用。
姬昌有治国之才,德高望重,天下闻名,纣王岂会不知?算卦只是特长,顶多是个高考加分项,或者能押对作文题。算不准不代表治国不行,更何况你真把他放回去,文王早晚知道真相,肯定举国跟你玩命。所以,一个真正的霸主,面对姬昌,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直接杀了就好,费那劲干吗呢?当然了,前面也讲过,演义里的纣王忽强忽弱,此处自然是忽然白痴起来,才会认同妲己的建议。电影里的殷寿绝不会这么傻,既然他不傻,就没必要考验姬昌,那姬昌要想活命,自然也不能靠吃孩子来装不知情,只能靠场外因素。所以,牢狱中的姬昌根本就以为自己必死无疑。
姬昌之所以能活命,靠的是巧合,一靠伯邑考讨好纣王,求得一个愿望;二靠伯邑考提出的一命换一命;三靠伯邑考死后,姬发就是西岐唯一的王子,而他又是殷寿最喜欢的质子,殷寿胜算在握,放一个老头不在话下。这些姬昌当然都不知道了。
其实,食子桥段是典型的说书人脑洞,过去的说书人知道老百姓不愿听也不懂治国大道理,他们更喜欢人情伦理故事,慈父食孝子,吃孩子这事儿无论古今,一样能上热搜,多有意思啊!
电影中殷寿极其睿智,城府甚深,当他听到伯邑考愿一命换一命时,一定非常开心,这样他可以一举四得。
第一,文王年迈,就算杀了,伯邑考正当壮年,深得人心,仍可举兵谋逆,威胁尚未解除,现在居然能斩杀西岐储君,何乐不为?
第二,安排文王食子,主打一个有悖人伦。你诬陷姬昌造反,天下人未必相信,那些文武大臣还来求情,可如果说姬昌吃了亲生儿子,那他有德之君的公众形象算是彻底废了,一个吃了自己孩子的人,怎么能当一方诸侯,更别提天下共主了。
第三,文王事先不知情,根本没有准备,当时吃下肉饼,直接崩溃,几乎发疯,变成废人一个,那么殷寿自然放心让他回西岐,反正人都这样了,还能有啥作为?
第四,姬昌和伯邑考,一个谋逆叛国、败坏人伦,一个早早死掉,西岐无主,姬发无依无靠,只能继续做殷寿的好儿子,姬昌只剩这一个儿子,根本不敢造反,他日就算姬发继任西伯侯,那也是一介附庸,对殷寿有利无害。
这里再调戏一下殷寿,也许当他看到姬昌有两个这么好的儿子时,内心一定是嫉妒的,我怎么没有这样的爹?我一定要你家庭破碎……
改动七:雷震子是妖非人
原著中雷震子乃是凡人,生于古墓,无父无母(平话中是古墓女尸所生),文王避雨时占卦得知,此子乃将星降世,且正合百子之兆,故收之。将星降世与巧得义子是古代传奇故事常见的两个套路,属于不好不坏的常规写法。
电影将雷震子由凡人改为妖,哪吒、杨戬凭惯性除妖,却被姬昌阻止,他对姜子牙三人说了一句:“就算它是妖,是善是恶,也全看以后教诲如何,岂能妄下定论?”成功说服三人,将雷震子带回昆仑培养,真的让人感动,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啊!
把两个传奇故事常用套路,改成跟电影主线故事紧密捆绑的一环,这个设定修改谈不上多高级,却很有用。从人物塑造和主题上看,姬昌收雷震子,并非因为它是将星(这就显得功利),也并非因为它合该是自己第一百个儿子(这就变成缘分和宿命),他只是出于一个慈父对一个孩子(无论是人是妖,此处疯狂暗示陈塘关李总兵)真正的爱,以及对“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这个价值信念的坚持。姬昌对一个毫无关系的妖有此大爱,希望妖也能活;殷寿对一手培养起来的质子却只有利用,希望他们为自己而死,二者对比鲜明。从叙事角度看,这是给后面姬昌与姬发父子对手戏做铺垫,让姬发做选择:这样一个仁父,你舍得害他吗?殷寿那样的父亲,你真的愿意追随吗?
另外,电影将龙须虎从一只山野妖兽改为在玉虚宫守护封神榜的神兽,以及捆绑封神榜的绳子,编剧很可能顺势把龙须虎的妖怪属性移到了雷震子身上,丰富雷震子的形象,毕竟原著雷震子除了出山救父、打死辛环、棍劈墨麒麟外,后面再无出彩战绩,成了酱油,给雷震子增加个妖的身份,后面应该会有不少戏份。
补充一点:很多人不解,为什么雷震子忽然就从一个婴儿变大了。其实这就是神话笔法,在神话世界里,只要有法术,什么事儿都不能以常理视之。原著中七岁的雷震子受云中子嘱咐,去后山寻一件兵器,他一个小孩子找了半天啥也没碰到,腹中饥渴,忽然看到两枚杏子,捡起来吃了,瞬间样貌大变,身材暴长,生出风雷二翅。云中子大呼妙哉,授他一根黄金棍,讲解风雷翅秘术。电影中原本拍摄了雷震子在昆仑吃杏变身的情节,可惜时长所限,最终又被导演给剪掉了,只好懂的都懂,不懂一脸懵逼了。希望早日出导剪版吧。
改动八:删掉黄飞虎
黄飞虎和他的独立故事单元,在书中主要有几个作用。
一,作为殷商武将的最高代表,他的反叛意味着妲己祸乱朝纲的任务胜利结束。
二,反出朝歌,展现了明清社会的四个基本道德规范——忠、孝、节、义之间的冲突。最终他选择了节和义,背叛了忠,化解了孝。
三,过五关,这明显是模仿关二爷,这是当时读者喜闻乐见的桥段,直接搬过来能赚流量。
四,投奔西岐,引得闻太师大军开拔,直接拉开了三十六路大军攻西岐的序章,全书第二幕正式开启。
之后的黄飞虎就只是一个普通武将了,纯工具人,死的也草率。
删掉黄飞虎也有几个道理。
一,电影篇幅有限,且妲己不必再祸乱朝纲,不用他来反抗。
二,忠孝节义跟电影的父子主题不搭。
三,过五关明显是抄关二爷的故事,不拍也罢。
四,姬发杀死殷寿,救走姬昌,自己逃回西岐,必然引起闻太师大军来讨,黄飞虎最后一个功能也可以不要了。
改动九:比干自愿掏心
电影里的比干融合了演义中商容(耿直资深)、杜元铣(懂天文能占卜)、梅伯和杨任(死谏)等人的戏份,又把姜子牙捉琵琶精(拿住脉门就能控制妖怪,否则就算杀了妲己,妖怪也会跑掉)的设计加了进来,塑造成一位巫史合一的大司命,既是王叔也是帝师。
他原本的计划是,拿住妲己脉门,直接杀掉她,让狐妖从妲己尸体里出来,真相大白,可是被殷寿及时阻止了。
比干第二个计划是拿住妲己,让殷寿来杀,但殷寿不愿意,害怕错杀美人,无法挽救。
比干无奈,只好再进一步,自挖玲珑心让狐妖显形,逼殷寿做决定,拿自己的命跟殷寿交换条件。
比干能这样做,影片前面是做了铺垫的。登基大典上,比干就讲过成汤先祖自焚化解天谴的事,成功逼迫殷寿答应自焚。这时比干愿意自杀,就是告诉殷寿,狐妖的危害程度堪比天谴,你既然愿意自焚化解天谴,我就愿意掏心干掉狐妖,大侄子咱俩要为了成汤江山而死啊。
可惜,他还是太乐观了。从第二个计划失败就能看出,其实殷寿根本不相信比干,也根本不想杀妲己。冀州城下,他可以轻松洗脑苏全孝自杀;龙德殿上,他可以随意斩杀侍从;连弑父杀兄和死了正妻都不带眨眼的,纯纯视人命(包括亲人)如草芥。如果妲己只是一个普通美女,杀了根本不可惜。他就是看重了妲己能救命的“法术”,当她是个有法力的异人,是自己实现野心最重要的一环,哪怕她是狐妖,那也不能杀。
比干自愿掏心,它的剧作功能是逼迫殷寿终于来到最重要的抉择,前面你滥杀无辜、弑父杀兄,虽然可恶,但还是个人层面的恶行,现在你面临的是列祖列宗和个人野心的终极选择,你到底选哪个?
比干、殷郊、姬发、姜子牙都以为殷寿会选前者,可殷寿选了后者。
事后,殷寿做了三个决定。
第一,杀死殷郊,反正可以长生,殷商血脉只留自己一个就够了。
第二,逼姬发弑父,让他也走上绝路,变成跟自己一样的“大英雄”。
第三,烧毁宗庙,正式接纳狐妖,这一回他真正欺师灭祖,堕入魔道。
现在来看看殷寿的黑化步骤吧:教唆青年–弑父杀兄–枉顾天谴–戕害忠良–抛妻斩子–欺师灭祖–人妖不分,太黑了。
改动十:封神榜与天下共主
最后来谈谈封神榜。
很多人吐槽电影改动封神榜的设定,说它魔改,其实恰恰相反。从剧作角度看,封神榜是贯穿整个故事的核心道具,电影对封神榜设定的更改可谓非常巧妙,不仅成功避开了原著里的设定坑,也弥补了原著设定的诸多缺陷。
先来看看书里的封神榜有多少坑吧。
这么重要的一个榜,书中对它的出场介绍实在含混不清: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间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
这段文字槽点太多。
第一,昊天上帝是谁?他是什么地位?所管何事?为何只出现一次,后文再无着墨?如果此前天地秩序是他来维护,现在为何要让仙首十二称臣呢?
第二,仙首十二又是谁?书中算上西方教,也不过四大教派,五位首脑教主,哪来十二首?要说仙首十二就是阐教十二上仙,其实更不可能,毕竟既称仙首,怎能是二代弟子?何况昊天上帝也不能越过元始天尊行使职权。假设就算如此,这件事也是阐教内部的事儿,轮不到截教、人道参与,封神之战截教、人道死者最多,通天教主和老子怎能牺牲自家弟子来帮你十二上仙渡劫?
第三,元始天尊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伐临身,这件事跟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是否有关联?所谓红尘之厄,是否指下界助武王伐纣?所谓杀伐临身,是否指要助子牙杀尽封神榜上有缘人?果真若此的话,十二上仙是否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封神榜之外?理由又是什么?
第四,既说称臣,表明三教之前与昊天上帝至少互不从属,昊天明明只要十二仙首称臣,三教为何要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这个扩招幅度太大了吧?这些书中都未明言,至于网上各种版本的阴谋论,也都是纯属臆测,越说越离谱。
第五,昊天命仙首称臣是神仙圈内部的事,只是碰巧女娲要报应纣王,灭了成汤气数,三教这才借商周大战来行封神之事,凡人在这件大事里只有充当炮灰的命,毫无话语权。
在接下来的故事里,封神榜多次被提及,但坑依旧不少。
第一,封神榜的人数和宿命问题。封神榜上的人数看来是早就定好的,可第三十七回元始天尊跟子牙说,下山之后有人叫你,切不可应他,否则会有三十六路人马伐你。倘若子牙不应,这三十六路人不来就不会死,他们还会上榜吗?榜上那三百六十五个名字是会减少呢?还是会换人呢?等到了第七十二回,元始天尊拿住申公豹,书里却有一段旁白:“元始天尊岂不知道要此人收聚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故假此难他,恐他又起波澜耳。”合着你早知姜子牙一定会回头,申公豹也是你故意放出来搞人事招聘的,玩过家家呢?原著作者用宿命论来弥补设定上的漏洞,水平不太高的样子。
第二,封神榜的功能和保密问题。按照书中描写,封神榜专吸“忠臣义士和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的魂魄,一切看天数和缘分,它更像是一个智能分类过滤器,只列职位数量和岗位要求,不写具体姓名,全看死者生前修行深浅、有何作为,再逐一配对挑选,把合适的灵魂吸进来,安排到某个合适的岗位去。所以,榜上具体有谁,连三教教主都不知道,通天教主只能说:“吾教下也有许多,此是天数,非同小可,况有弥封,只至死后方知端的。”云霄也说:“吾师有言,门中不许下山,如下山者,封神榜上定是有名。”可见,封神榜是三教内部第一等绝密刊物,榜上既无具体姓名,外人自然无从得知,可书中又多次借某人之口提到另一人榜上有名,比如度厄真人早知徒弟郑伦该上榜,他怎么知道的呢?
第三,封神榜的选拔标准问题。书中用一句话点出了选拔标准:“根行稍次者,成其神道”。先不考虑宿命论和上帝视角,一种常见的解释是:三教门人并不知封神榜上有谁,但他们可以依照封神榜的录取标准来猜,看谁的修为浅,谁的根行稍次,谁就容易上榜,所以每当截教门徒听人说自己榜上有名时都无比恼怒,这就好比你的同学骂你学习不好,人品不佳,注定一辈子卖猪肉一样,你肯定会反骂回去,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
问题来了,所谓修为和根行,如何评判,如何检验呢?你可以说黄天化、土行孙法力浅,但李靖、金吒、木吒比他们还浅,为何可以肉身成圣?你可以说十绝阵主、九龙岛四圣等仙人根行稍次,可截教首席四大弟子水平都不在十二仙之下,他们怎么也稍次呢?你也可以说同等辈分里,人比兽和物的根行更高,广成子等是由人成仙,龟灵圣母等是兽,石矶娘娘等是物,所以广成子水平更高,但是赵公明和三霄娘娘都是凡人修仙的,能力还在十二仙之上,他们怎么也上了榜呢,黄龙真人分明啥也不是,居然没事儿?如果这个根行包涵了个人的品性,那哪吒第一个就该封神,他是全书品性最差的一类。所以,说来说去,我们还是搞不清楚到底谁会上榜,反正作者站在上帝视角和宿命视角,说你该上你就得上。
第四,封神榜的误判问题。封神榜是三教签押,所封众神自当该是三教人物(凡人还是没有话语权的纯炮灰,就当是老子替所有凡人做了主吧),可是书中多次封错了人,这个智能过滤器出现了技术问题。比如龙须虎,它是个异兽,并非阐教门人,姜子牙收他也不曾传授道法,自然不该在封神榜上,书中的出场诗也说它是“封神榜上无名姓,徒建奇功与帝家”,最后居然又封了神。又如邬文化、桃精柳鬼、梅山七怪、轩辕三妖,这些都是野路子成精的妖怪,跟三教毫无关联,居然也能上榜混个编制,这个榜管的也太宽了吧!更有甚者,前文提到过的敖丙、李艮,明明早就是神,又重封一遍,调岗要这么大代价吗?最离谱的是,书中多次名言正神一共三百六十五位,结尾封神却多了十来位,谁是关系户?
这么多槽点与大坑,只有一个解释能说通:封神榜的设定是层累叠加的,任人打扮的。李天飞说:“它是由不同时代的作者根据当时的需要和观念自行改动的,不存在尊重原著一说。”乌尔善也说:“每个时代讲封神故事,都包含当代价值表达。《史记·殷本纪》里司马迁的叙述,离历史真实事件过去一千多年了。《武王伐纣平话》是宋元时期的当代,《封神演义》是明代的当代。没有绝对客观真实的,每一代讲述都是根据当时他们认为的真实去进行当代讲述。”
封神榜是封神故事的核心,电影要做当代价值表达,就要重新修改封神榜的设定,下面来拆解和猜测一下电影版设定的用意。
第一,把封神榜改为女娲留下的宝物。很多人热衷于讨论昊天上帝扩招天庭公务员的计划,却忽略了这些受封之神的职能,其实是为了重塑天地秩序,为神仙界和人间百姓服务的。怎么招聘不重要,目的才最重要。电影删去了昊天扩招和三教签押这些过时、含混的设定,直接用它来消除天谴,为人间服务,结果是一样的。
第二,只说封神榜能封神驱魂,消除天谴,不谈三百六十五位之数。因为封神榜上的神是有具体职能的,全都对应着民间百姓日常生活所需,比如雷部对应农业生产,火部对应出入安全,瘟部对应身体健康,斗部对应吉凶灾祸。电影中的天谴,就是指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了问题,宇宙秩序彻底混乱。只要封神榜一开,驱使有能力的魂魄去解决相应的危机,天地自然重归平静。至于是不是一定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并不重要,那是昊天上帝该操心的,跟现代观众无关。
第三,封神榜对仙人无效,只能由凡人掌握。这是填补了演义中凡人只能当炮灰却无话语权和参与感的坑,让人成为故事的核心,即导演所说的当代价值。用李天飞先生的话说:“这次政权扩容的策划者是成道的高级仙人,执行者却是一位凡人姜子牙。如果把仙人视为人类修行的最高成果的话,这似乎告诉我们,人类开始试图介入世界秩序的维护,不再做匍匐于天神威严下的奴仆了。”
第四,封神榜只能由天下共主开启。演义中的封神榜只是个用来善后的录取名单,除了申公豹,没人想夺它,因为一切都是宿命,所以封神榜对全书所有主要角色的行为动机不起作用。这种设定说书可以,拍成电影便幼稚、零散、过时。封神第一部的市场类型是神话史诗,剧作类型涵盖了金羊毛+伙伴之情+超级英雄等等,重点是要展现英雄的成长与抉择,英雄们要成长得有冲突,互相之间要激烈对照,要成功得拿到核心道具,封神榜就是一个让所有凡人英雄汇于一点的纽带,而昆仑和金鳌众仙的前途也全看封神榜归谁所有,他们必然要为了自己来参与这场封神大战。
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但写不动了,以后再另写一篇吧,这次先到这里。
收尾:现在终于可以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一些朋友认为成片部分段落比较“生硬”,过度很突兀,其实这个不是剧作层面的问题,而是剪辑问题。可以看出这个剧本相当扎实,各方面都顾虑周到,但是出于时长排片考虑,听说导言忍痛删减了将近一小时的内容,将成片控制在两个半小时以内,这剪得的确过于狠了。结果就是,有的观众很喜欢,认为成片节凑凌厉,毫无尿点,非常爽快,有的观众偶尔懵逼,不明白为啥跳的这么快。这可能是电影唯一的缺点,扣个0.5分,总分8.5吧。
而且,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多买票呗,只要回了本,或者小赚一把,第二部明年如期上映,什么导剪版啊重映版啊,还不手到擒来?
7.27更新:
一、封神是否需要尊重原著?
封神故事与封神演义故事的区别在哪里?
最近经常有黑子来喷,说这部电影不尊重原著,是魔改,挑战了他们的底线,玷污了他们脆弱的内心。现在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要分两个角度:一、什么是原著?二、什么是魔改?
先说第一个,何为原著?
这部电影取名《封神》而非《封神演义》,片头字幕又明确指出改编自武王伐纣平话和封神演义等,其实已经说明:电影的故事基础乃是流传千年的封神故事,而不只是《封神演义》这一本小说。
所谓封神故事,具体包括两条线,一是人间的武王伐纣,二是各界神魔借人间鼎革之际入世大战的故事,早期主要指玄帝收魔故事,包括昊天上帝降生为武王姬发,元始天尊命玉皇大帝派玄天上帝下凡收服六洞魔王,无数仙魔大战于酆都等等,后来演变发展为姜子牙斩将封神故事。
很多人所谓电影不尊重原著,基本上单指电影与演义小说有明显出入,这是一个严重误解。这部电影如果真有“原著”,那也是跨度三千年的“完整版”封神故事。当然,那些连封神演义都没怎么看过,只看过或主要印象来自评书、电视剧、网文的朋友,吵吵嚷嚷地吐槽电影不尊重原著,就更不值一提了。
封神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到明代才以封神演义为最终形态流传至今。用徐朔方先生话说,这本演义是“中国长篇小说在世代流传中累积成型的最为典型的一例”。而李亦辉先生则评价它是“源于民间,成于众手,辗转流传,极其复杂”。
下面结合他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封神故事流传成书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秦两汉文化典籍中记载的殷周更替、武王伐纣故事,散见于《易经》《尚书》《诗经》《逸周书》《史记》等。电影中殷寿伟光正的个人形象、比干卜问成汤国运、九尾狐是祥瑞、西岐与北崇的矛盾、殷商攻有苏氏、闻太师征北海与征东海平灵王(原型可能是东夷部落或鬼方)等设定在此可见端倪。
而儒家对殷周鼎革所树立的政权转移范式,文武周公所开创的礼乐文明,以及孔孟大力标举的王道仁政理想,奠定了武王伐纣故事的文化基调,也是封神故事源流与思想渊源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封神演义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其实相当复杂。它表面上有着浓厚的道教文化和民间信仰色彩,可是价值核心却仍是正统的儒家精神,而它所讲述的那段历史,又是早于礼乐文明和王道仁政的商末,是截然不同的上一个成熟文明。无论许仲琳还是陆西星、李云翔,他们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将三者融合贯通,这才导致书中逻辑不通、自相矛盾、缺乏说服力之处屡见不鲜。
第二阶段:宋元明小说和戏剧的演绎,主要是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和明余邵鱼的《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卷一。这时的平话、志传开始融合大量民间传说和信仰,其中已包含若干神魔因素,明显受道教与民俗信仰滋养。武王伐纣故事开始与玄帝收魔故事相结合,这对封神演义的艺术构思有重要影响。
再者,刊行于元明的三部“搜神记”,即《新编连相搜神广记》《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大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为后来的封神演义提供了大量人物设定和故事雏形,哪吒、杨戬、雷震子、韦护、魔家四将、赵公明、闻仲、杨任、十二仙等角色原型相继出现。从这时开始,一个庞大的封神宇宙诞生了。
第三阶段:明万历年间,随着神魔小说兴起及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兼历史演义与神魔故事于一身,融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为一体的封神演义正式成书。
注意,这还只是成书,没有定稿——因为它就没有定稿一说。
封神演义更像一个故事大纲+官方人物设定集+各种不同版本特典+用户原创剧本补丁。明清历代说书人、出版人、学者、作者,都会根据当时的社会舆情、价值观念、流行元素、市场嗅觉,在大纲基础上做出大量修改增删,推出自己的专属定制版本。比如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金阊舒载阳刊本,而流传最广的通行本则是百多年后的清四雪草堂订正本,到了晚清光绪年间还有一个广百宋斋本。你看,从明万历到清光绪,两三百年间,这部书一直在变化,其内容差别之大令人震惊。
这里举李天飞先生有关杨戬和梅山七怪的例子说明。
在宋元的封神故事里并没有杨戬,也没有梅山七怪。到了明代的封神演义,终于把杨戬写进来了,而最后封神时,封了七个星:四废星袁坤、天瘟星程朝用、荒芜星召国才、伏断星李颜、反吟星周柏、刀砧星胡松、破碎星余宗伯,这几位你一个都不认识吧?两三百年后,晚清广百宋斋本又把梅山七怪编了进来,还顶替了上述七星,变成四废星袁洪、天瘟星金大升、荒芜星戴礼、伏断星朱子真、反吟星杨显、刀砧星常昊、破碎星吴龙。这七个神煞星本来是被七个凡人占据的,这一版却给了七只野生妖怪。
因此,李天飞先生结论说:“(明代)这张封神榜可能源自一个或一组更古老的封神故事,以及一些古老的人物,而且坚守非人类不封神的原则。后来这些人的故事渐渐亡佚了,但这张榜单却没有同步修改,就出现了很多僵尸号。广百宋斋本的编者发现了这个问题,删掉了这些僵尸号,换上了梅山七怪等活跃号,却又无意中制造了新的问题。梅山七怪本来并不在阐教、截教的体系中,虽然说截教有教无类,什么都可以收,但书中确实没说这七怪是谁的徒弟,而且书里提到他们,总是带着贬抑的口吻,甚至连商朝将领都看不上……这正说明,七怪是后来填补进去的。大概是作者写到这里,江郎才尽了,编不出太多的阐截二教的神仙,只好仿效西游记,开始借各种妖精凑数……所以,封神演义本来有一个相对简陋的版本,里面没有七怪,但是书商又希望整部书再丰满些,于是加了七怪的故事,但加得太仓促,既顾不上七怪本来是杨戬的跟班,也来不及编出生动的故事,只好从西游记里硬借了。”
好了,我们总算把封神故事的“原著”梳理了一遍。
如果你穿越回明代,你买到的那本封神演义里是没有梅山七怪的,不要怀疑它是盗版。如果一个明代人穿越到现在,看到了封神三部曲,发现里面没有梅山七怪,也不会觉得惊讶,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梅山七怪是谁。而如果我们请一大批明清说书人和出版商来看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他们更不会觉得魔改,因为他们都知道,武王伐纣和封神故事是层累叠加的,封神演义这部书也是世代累积成型的,这一套他们太熟了(价值观除外)。
其实,对这个现象我们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回想一下,小时候我们看到的封神小人书、单田芳和袁阔成的评书、各版影视剧,都是大幅改编,哪一个尊重了封神演义这部原著呢?哪一个不精彩呢?黑子们所谓尊重原著,更像是一种自我讨好,你想看的其实是你心里那个版本的封神故事,那对不起了,你自己都没做到尊重原著,为什么又来黑乌尔善呢?
二、何为魔改?如何界定改编尺度?
正如上面所说,封神故事,无论列国志传、武王平话还是封神演义,都是作者用自己当时的“现代思维”写就的,宋代平话是宋人思维,明代演义是明人的价值观,到了清代,又被清人用新价值观改写了一版。因为作者文笔和创作能力太差,无力融会贯通,以至于目前市面流通的通行本封神演义,就是这样一个杂糅汇总各时代价值观的产物,这与四大名著有非常大的区别。
三国水浒西游记虽然也有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资料版本无数,但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的水平太高,经他们之手,这三本书直接上升到神级的高度,后人没必要再大幅删改了。书中那些主要人物,可能单调些,扁平些,脸谱化些,与现代价值观不符些,但人物性格、行为逻辑、矛盾冲突都很精彩,影视改编难度自然不大。比如李逵,书中有明显嗜杀的性格,现代电影只要把它往鲁莽好斗、愣头青和童真方向引导一下就好,他跟宋江的关系不用变。比如孔明,现代电影只要把他近乎妖的神技削弱一些,变成一个智者就好了,他跟刘备的关系也不用变。可是,封神演义里的周文王、纣王、通天教主、申公豹、姜子牙、哪吒、李靖、女娲、妲己等等,人物性格总是模糊不清,行动线老是前后错乱,行事逻辑也经常自相矛盾,影视改编自然要重新确定他们的性格,取舍他们的故事,理清他们的行为逻辑和人设,更不要说原著那强大却脆弱的宿命论和低劣的叙事技巧,简直是影视改编最不愿看见的大坑。
简而言之,要认真拍好封神故事,要用当代价值严肃审视封神故事,不大改是不可能的。如果这就是所谓魔改,那还是老话,你想要的是你自己心里的封神演义,就别花钱买票了。
另有一种黑子,他们认可这部电影的改动,但认为这个改编毫无逻辑,不自洽,甚至还有西化倾向,所以说是魔改。这更不要聊了,你可以去找一些专业的编剧老师,像汪海林、雷神等等,看一看他们对封神剧本的评价有多高。一句话,你可以不相信冉平和冉甲男(我都不信他们写得出这样的本子),但你永远可以相信芦苇!
最后再回应第三种黑子,这类黑子认为,文学改编电影就得按原著拍,只要改编幅度过大,那就是魔改,就是垃圾。这里反问黑子们一句:你能数得出来的经典影视改编,比如笑傲江湖、东方不败、卧虎藏龙、侠女、东邪西毒、青蛇、倩女幽魂、霸王别姬、黄飞鸿、投名状……哪一个改动不大?哪一个不是颠覆?哪一个不是杰作?这还不要谈大话西游这样的作品。
7.28更新:电影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
封神上映一周多了,吐槽电影不符合历史的喷子虽然正在减少,却还是相当活跃。
他们的吐槽大概有这些:商朝有这么大投石车吗?冀州有这么寒冷吗?商朝有马镫吗?质子是东周才出现的,而且既然身为质子,怎么还能让他们去冲锋,死了怎么办?商朝的服装和造景哪有这么华丽,商人不应该穿兽皮和粗布麻衣吗?殷寿能叫殷寿吗,历史上他应该叫帝辛或者子受!伯邑考不是名字,他的真名应该是……
嗯……这些伪历史喷子的历史知识可能学得还可以,但不能算精,甚至不能算专业,因为专业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来,而这些人的文学审美能力却是相当差。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电影不应该对演义做这么大改编,即使原著漏洞很多,情节很差,人物单调,也要按原著来拍,我们就是想看动起来的小人书,管他什么电影理论,管他什么人物塑造。其次,既然你这部电影不尊重原著,那它就必须要尊重史实。然后,他们开始列举历史知识来论证电影其实也并不尊重史实。最后,开喷。
不得不说,这个脑回路相当之典型,正是某些历史系学生(我也是历史系出身)或历史爱好者的管用套路。他们看历史剧,主打一个挑毛病,其他都不重要,这是把历史剧当论文看了。可是他们忘了,封神是一部神话史诗,完整来说,是一部有史诗气质的神话电影。
它是一个以商周为背景,以儒释道文化和民间信仰为内涵的架空神话,各种设定都是对中国历代,主要是商周青铜、宋人山水、元明道教文化,三者重组后的一个融汇创新,本质上还是要表现一个有史诗气质的神话传奇,因此从历史考据角度去考证它并没有意义,而应该考虑三点:
一,电影的美学体系是否有中国文化的基因?在中国的文化中是否有迹可循?
二,这个故事是否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某些真实精神,比如原则的真实、价值的真实、人性的真实?
这些方面,封神其实都做到了。
三,真实的历史如何与虚构的电影创作相结合?
也就是说,电影工作者应该具备丰富专业的历史素养,这样你的故事核心和情感才不会跑偏;而后,更应该具备从历史中提炼、重组、改造出适合艺术创作的养分,让历史为创作所用,而不是让创作受历史的束缚。
毕竟,真要按黑子们的考据标准来拍,这个电影就不可能成立,二三部的魔家四将怎么办?商代还没有琵琶呢,还没有伞呢,还没有姓魔的呢。闻仲能叫太师吗?李靖能叫总兵吗?哪吒能用火尖枪吗?三尖两刃刀啥时候上过战场啊?如果要还原商代真实的生产力水平,让老百姓粗布麻衣,让帝王们穿着兽皮拿着木杵,那神仙们怎么办?都是神仙了还能穿什么?难道裸奔?武侠小说里侠客们成天带剑走天下,符合历史吗?你管不管?侠客们路见不平一声吼,随便拔刀互殴你管不管?左冷禅都敢在封禅台一统五岳了,官府在哪里?
所以说,文学、神话、电影就是以古代为背景,讲述古代某些人性和冲突,同时结合现代价值观,适当去改造、创新出有传统美学气质的服化道体系,表达一种贯通古今的历史精神。
如果说到这里,您还要在那里卖弄微末的历史常识,去挑各种毛病来彰显自己,那大可不必买票,回家去抠老三国不是更好吗?
7.29更新:
真没收钱,纯自来水,如果大家这么想让我收钱,不妨打赏几块,或者帮忙疯狂艾特官方,让他们看一看,衡量一下本文贡献,打点稿费,等第二部上映时再出一篇万字文,解析那些法宝和神仙背后的故事。
说一下哪吒杨戬为啥老是一起送快递这件事。从创作角度完全能理解,姜子牙一个修炼四十年的小仙,忽然成了凡人,肯定不习惯,他每次都叫杨戬哪吒一起走,在情节设置上明显是一个笑点,让观众轻松一下。但从观众角度看,又的确是个bug,笑是笑了,但那是嘲笑,老是这样,都看不见斗法了,多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