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新婚夜惨案
许州下辖几个县城,其中有一个县城是临颍县,在州郡南面六十里外。临颍县城内,有一位读书人,叫常仪,是个文雅的男子。每天没事,他就在学宫里读书,很是勤奋。
常仪自幼读书,如今已经十八岁了,到了娶妻成家的年纪。父母问了他的心意,托媒人说亲,很快,就定下了邻村的张娇娇为妻。
张娇娇年方十六岁,虽然是村中人家的女儿,但是幼年时也读过不少书,还跟一位私塾先生学过,她天资聪明,后来虽然不再跟先生读书,但自己经常找书来看,是以也很有才华。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张娇娇这样的女子,反而不太受欢迎,很多人不肯娶她。常仪却不介意,相反,他很喜欢有才得女子,因此同意了这门婚事。
走了一遍流程后,双方正式结为夫妻,常仪黄昏把张娇娇迎接回家。筵席开始,两人参拜了祖宗,父母和各个亲人朋友同窗,很快送入到洞房之中。
掀了红盖头,合卺之后,常仪打算脱衣睡觉。此时,张娇娇忽然笑了,常仪不知道怎么了,就问她为何发笑。
张娇娇捂着嘴说:“相公,你我已经成了夫妻,何必急在这一时呢?日后,有的是时间,对不对?我听说,相公你读了很多年的书,还挺有名气,我幼年也读过一些书,所以想和相公请教一番。”
常仪听到了,觉得有意思,于是问妻子,要讨论什么。张娇娇就各种问他,自己以前积累下来的、很多不懂的问题。常仪问他有哪些问题不懂,张娇娇都说了。
比如,《大学》里面,那一句“致知在格物”,这里的“格物”是什么意思,如何去格物;还有《中庸》里面,第八章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为什么“中庸不可能”,如果不可能又怎么教大家中庸之道呢?
还有,《孟子·公孙丑章句下》中,为什么有人说“士诚下人也”;《论语》中,为什么夫子要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等等等等。
常仪听了后,细细解释了,不过有些问题他也不懂,因此就和妻子讨论。结果,讨论半天,两人也不知道答案,好不容易有了答案,又有了分歧,互相都说服不了谁。
看看到了半夜,常仪累了,催促着张娇娇,赶紧脱衣睡觉。
张娇娇不肯,笑着说:“相公,我平日里也喜欢对对联,我这里有几个对子,你若能对上来,便许你睡觉,否则,定不饶你。”
常仪叹了一口气,只好说:“好吧,贤妻快些出,为夫真的累了。”
张娇娇出了几个后,常仪都对上来了。就在常仪以为可以睡觉的时候,张娇娇又说了:“我常看到你们这些读书人,点灯熬夜学习,因此心中有一联,点灯登阁各攻书,相公能对上来吗?”
这其实是个下联,而且灯与登同音,阁与各同音,整句话的意思又是讲述学子点灯上楼各自读书的情况,着实很有水平。
常仪很自负,没想到这一下却被难住了,他自问读书多年,妻子难不倒自己。现在,居然被难倒了,他觉得很惭愧,本来都脱了衣服,又默默穿上了,然后什么也不说,望着学宫去了。
张娇娇在后面喊他,常仪也不理会,自顾自走了。
到了学宫,已经三更了,还有很多同窗在点灯苦读。看着大家点灯读书,想到妻子的对联,常仪又是忍不住叹气。
同窗们一看常仪居然回来了,都很不解,问道:“常兄,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这会儿你不在家中和娇妻相处,怎么回来了呢?莫非,常兄不敌嫂嫂?”
说着,众人都笑了。
常仪说:“唉,你们不知道啊,我读了十几年的书,居然不如我那只学三年的妻子,你说气人不气人?我贤妻出了一对联,我完全对不上来,因此郁闷,才来这里。”
说着,他把上联说出来了。同窗好友们一听,一个个都在苦思,嘿嘿,大家还都对不上来,他们也不由得跟着佩服常仪的妻子。
内中有一人,叫郑仁,字君子,一向才思敏捷,听了对联后,微微思考,已经对出来了,不过他没说,假意打个呵欠,然后溜走了。
郑君子之前去常仪家贺喜,因此知道常仪家在哪里。他悄悄靠近,发现门没关(常仪开门出去,没有关门),更加高兴,直接进来,看到一间房里灯还亮着,猜测张娇娇在里面,于是大着胆子推开了门。
刚进了门,他就吹灭了蜡烛。
(图片来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xi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张娇娇面壁而睡,她本来是想和丈夫探讨文字,没有想刁难丈夫的意思,此刻正在后悔,听到动静后,以为常仪回来了,又抹不下面子道歉,于是问道:“相公,刚才你对不上对联,现在莫非能对上来了?”
郑仁模仿常仪说话,对出了“移椅倚桐同赏月”,张娇娇高兴之余,不辨来人真假,“嘤咛”一声,转身搂住了郑仁。于是,郑仁脱了衣服,和张娇娇极尽欢乐。天不亮,郑仁就起来走了。张娇娇还以为他刻苦读书,也没多问。
天亮以后,常仪回家,还跟妻子道歉,说自己没对上对联,一直不好意思回来。张娇娇觉得奇怪,问他为何撒谎。常仪就说,昨晚一直在学宫,同窗好友都可为证,自己绝没有撒谎。
张娇娇知道,自己被玷污了,劝常仪道:“夫君,洞房之夜,你能忍住不回来,还刻苦读书,将来必能做成大事,好好努力!快去吃早饭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说完后,张娇娇进屋,自缢而亡。等常仪准备好早饭,回来叫妻子吃饭时,已经晚了。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张娇娇那边也没啥亲人,于是常仪伤心过后,简单举行葬礼,就把妻子埋葬了。
三年后,临颍县知县换了,新知县于八月十五日晚上到达,他住在县衙内,晚上无事,看着月色,想念家乡和亲人。
过了一会,知县想换个角度,于是把椅子移到了院子里桐树下,他坐着椅子,倚着桐树,想着家乡的亲人,一定和自己一样,正在赏月,忽然他思得一个绝妙上联:移椅倚桐同赏月。
知县大喜,这椅和倚读音一样,桐和同读音也一样,实在是妙。他想着对出下联,却始终没对出来。
就在郁闷之时,忽然院子里出现一位红衣女子,靠近后跪下说:“大人,您的上联,妾身可以对上来,点灯登阁各攻书。大人以为如何?”
“不错不错,你这女子,不知是哪里人?为何深夜会出现在这里?莫非是有什么冤情?”
“大人若要为小女子伸冤,就去问本县学宫里的读书人吧。”说完后,女子不见了。
知县想了想,定了一个计策。
几日之后,知县叫来本地学宫的学子,说是测一测他们的水平,要出一张卷子给他们做,如果成绩很不错,可以直接请他到县衙做事。
知县随便出了个题目,叫大家写文章,然后又把自己的对联“移椅倚桐同赏月”,放在卷子末尾。结果,这个对联,只有两个人对出来了,一个是常仪,一个是郑仁,答案一样,都是“点灯登阁各攻书”。
知县把他们分别叫来,挨个问话。
常仪说实话,说自己的妻子在新婚夜出了这么个对联,自己没有对出来,没想到自己天亮回家,妻子居然自杀了,也不知道为何。说罢,常仪连连叹气。郑仁却有些顾左右而言他,只说自己偶然想起来的。
知县想了想,猛然大悟:“是了,常仪不会撒谎,他说晚上没回去,必然没回去。其妻无故自杀,只怕被人趁机钻了空子,失了贞洁,所以才会自杀啊!而这件事,只有常仪同窗知道,那郑仁借故离开,又对出了对联,必然是他,半夜到了常仪家,玷污张氏!”
一想到这里,知县赶紧和常仪说,常仪听了后,这才明白。
于是,知县开始拷问郑仁,问他那天晚上,从学宫离开之后,去了哪里,可有证人。郑仁一开始撒谎,一会儿说时间太久,记不得了;一会儿又说,自己回去就睡觉了。知县和几个衙役,轮番审问,也不用刑,只是不让郑仁有睡觉休息的时间,随时审问。
很快,郑仁说漏嘴了,而且,那些同窗都可以作证,当晚他没有在学宫睡觉,天快亮的时候,他才回来。铁证如山,郑仁终于承认了自己那晚的罪行。
知县大怒,判郑仁死罪,写明郑仁的罪行,上报之后,很快得到回复,可以立即执行死刑,不必等到秋后,以儆效尤。而且,知县叫衙役把郑仁拉到闹市,身上挂着“玷污妇人”的牌子,游行三天,这才砍头示众。
常仪祭奠了妻子,后来刻苦读书,果然考中进士,做了县令。他后来虽然又娶一女,但只是为妾,终身没有立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