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打擂「民间故事」
道光年间,正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好时节,吴县有一书生名叫孟生,他独自一人在悬崖峭壁间正襟危坐眺望远方,远方的山十分雄伟,景色十分壮丽,可他却毫无心情欣赏这秀丽的大好河山。
他有什么心事呢?原来他在父母逼迫之下每日刻苦读书,可苦读多年只考上个秀才,此后每次参加各种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是他不努力吗?并不,他头悬梁锥刺股,受得苦难一点也不少,可就是不能如愿。
时间久了父母斥责其不够努力,没能给家里争光而对其百般打击,久而久之,孟生就觉得自己是个无用之人,便打算跳崖结束自己的生命,可面对悬崖峭壁他觉得还没体会人间美好就这样了结生命显得毫无意义,于是他便从悬崖边退了回来漫无目的行走至一处繁华的小镇。
这个小镇风景秀丽,阡陌纵横桃红柳绿,好一片春意盎然之色。这一路沿着田间小道边走边看,不由信步走到了一个寺庙前。这寺庙从外看去不是很大,由前后两殿组成。孟生看庙门虚掩,于是便推门而入。待走进一看,院中青砖铺地树木郁葱,殿内檐牙高啄画栋雕梁,端的是造型优美气韵生动 ,颇值一游。只是转了一圈却发现前殿并无僧侣,他心中好奇,便又转至后殿,可是殿中除了一尊盘膝而坐的佛像之外也是空无一人,连一个僧人和香客也看不到。
正当他纳闷之时,看到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僧正在扫地,孟生上前问道:“请问大师,为什么偌大的庙宇竟无僧人和香客?”
老僧抬头看了一下他便欲言又止,孟生又问了一遍,老僧说道:“还请施主速速离去吧,以免惹祸上身。”
孟生不解便追问其故,老和尚声泪俱下的说:“我原本是本寺庙的住持,前些日子寺庙来了十多个西域的僧人,以交流之名要将本寺庙的僧人全部赶走,并以十日为限,明天就到了他们限定的日期,我只得再打扫最后一次了。”
孟生看这个老僧十分不舍,便继续问道:“他们十多人如何能赶走贵寺所有的僧人?又以何种方式赶走你们的?”
“那些西域来的蕃僧个个力大无穷且心狠手辣,为首那个自称智文,身高七尺,力能扛鼎。在本寺摆擂台,以武术交流知名行穷凶极恶之事,在擂台之上打败、打伤众多僧人。对于他们这种恶行,我们毫无办法,报官也没有用,官府认为他们贵为稀客,不愿为此伤了和气。哎,也怪我们武艺不精,没人能抵挡住他三招。我们只得去南面三里之外的黄山破庙暂住一段时间,只希望他们能尽快离开。”老僧觉得十分羞愧。
“大师莫急,咱们可以想想办法。”孟生安慰道。(文推影音)
老僧看着他一副瘦弱的样子,摇摇头继续扫地。孟生心里气愤地想,就连这个和尚也看不起我?老僧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道:“贫僧未有小看施主之意,只可惜那蕃僧太强大,你是斗不过他的。”
孟生听到更生气了,心想这不还是看不起我?难道我真的这么没用?反正我已将生命置之度外,何不跟他斗一斗?想到这里他便回去了,第二天又来到庙里,看到一个穷凶极恶的光头和尚带领十多人来到寺庙之中,看到原来的老主持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兴奋地哈哈大笑起来。
孟生走到前问道:“你就是智文大师?”
光头和尚瞪着眼看了来回的打量这个瘦弱的年轻人说道:“怎么?找我有事?”
“是的,我觉得您这种鸠占鹊巢的行为十分不妥,有失大师身份。”孟生直言了当的说道。
智文怒气冲冲地说:“你这手无缚鸡之力的病秧子,个头不大口气不小,你凭什么对我指指点点?难道你有胆跟我打擂?”
孟生毫不畏惧直言说道:“若是我赢了,你们就从这里滚走吗?”
“没问题!”智文自信满满的说:“我打擂无数,见识过各种高手,要是赢不了你这种骨瘦如柴的病秧子,还有什么脸面混?可是你要是输了,能拿出什么呢?”
孟生说道:“我用身上的祖传玉佩做抵押,此玉佩完美无瑕,价值百两银子,不知您意下如何?”
智文狂妄的大笑道:“这个东西对我来说九牛一毛,不过既然你要挑战我,再少点我也不在乎。说吧,什么时候打?”
孟生说道:“明日傍晚时分,我请人在镇中心位置打擂台,还请不要爽约。”
智文拍拍胸口说道:“我从不因打擂爽约,还请到时候签好生死状。”
孟生请老僧帮忙在镇上最繁华的地方搭建一个擂台,老僧忧心忡忡地问他说:“那智文心狠手辣,打过无数擂台,你与他打擂无异于飞蛾扑火啊!”
孟生附和说道:“是的,您说得对,他还想通过打擂在此立威,我怎会不知!”
“可你这样无异于去送死!”老僧直言不讳的说。
孟生笑笑说:“莫担心,我现在想开了,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我不至于傻到去送死,您只管找人将擂台搭建得高一点、大一点,我自有办法。”
老僧按照孟生所说搭建一个超大、超高的擂台,第二天一早就吸引众人过来围观。孟生早早地签好生死状,来到擂台之上等候智文。
到了傍晚时分,智文果然带领十几个人大腹便便地来了,他签好生死状然后艰难地爬上擂台,看到一脸淡定的孟生,鄙视的说道:“难道你不怕就这样被我扔下去摔死?”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窝囊、毫无意义的死!”孟生毫不在意,并奚落的说了一声:“平日打架,我的确不是你的对手,可在这高台之上,就怕输的是你。”
智文跑过去想将他扔下去,可当他跑过来之时,孟生立即爬在边上的架子上,如爬树一般智文根本就碰不到他。智文骂骂咧咧的大骂其行为是耍赖,孟生说道:“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厚颜无耻的霸占寺庙,我也只能用这种赖皮办法与你打擂了。”说完还向他吐了口浓痰。
智文知道这是激将法,就故作淡定的在边上坐下两人僵持起来,孟生见状就顺着侧面爬到另外一边在擂台的边缘指着智文怒骂,他心里没有任何负担和压力,骂出各种难听的脏话。智文气急败坏,刚想跑过去打他,转念一想若是如此定上了他的当,便也在擂台边上枕着胳膊睡了起来。
围观的众人见状,皆觉得这个打擂毫无意思可言,有些围观的人骂骂咧咧的离开了。智文微闭着眼睛,故意往擂台边上睡,希望借机会抓到孟生狠狠地将他摔下去,孟生此时在擂台侧面向这里悄悄地挪动,他看的一清二楚。
待孟生爬到附近的时候,他狠狠地一脚想将孟生踹下去,可孟生早有准备,用尽全力抱住他的腿让智文失去平衡,即便有千斤力气也无处施展,他怎么也想不到孟生这招“同归于尽”之计。他此时想挪到擂台中心的安全位置,可已经晚了,由于失去平衡,两人一起摔了下来。不同的是孟生腿部着地摔得没法站立,而智文由于体重太大,被抱住腿从擂台倒栽下来直接摔的一命呜呼。
孟生目的很明显,他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与恶僧一起摔下去。而智文到死的那一刻也没有想到孟生真的拿命来赌。结果呢?孟生虽受了点伤可保住了命,且除掉了这个穷凶极恶的恶僧。在场的人都不相信这样一个瘦弱矮小、骨瘦如柴的病秧子能将力大无穷的恶僧打败,惊讶之余,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惭愧的低下了头。后来孟生放下心里的压力,最终科举之路一帆风顺,功成名就。
后记:故事很短,道理却很深,这个世界没有谁是废物,只是他们暂时还没有发现自身价值。有的大树不会开出美丽的花,却能成为栋梁之才。放下心中的压力,也许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另外,做成某件事并不一定靠独一无二的条件和机遇,靠的是必胜的信念、决心,和一点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