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赶考,借宿山中女子家,道士:晚上穿衣服睡觉

 

民间故事:书生赶考,借宿山中女子家,道士:晚上穿衣服睡觉

河东解州城有个书生叫祝耀宗,是个五十多岁的老秀才,二十岁考中秀才后,像范进一样,把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考取功名上,然而一直考到五十岁,参加了八次秋闱大考都屡试不中,名落孙山,于是就把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自己就开办了一个私塾,赚点银子补贴家用。

祝耀宗儿子叫祝书山,三岁时,祝耀宗就开始教他认字,七岁时又让他到自己的私塾里读书。

祝书山读书还算勤奋,当然,父亲祝耀宗对他要求也很严,所以,学业比一般同窗都好一些。

祝书山十八岁考中秀才,比父亲早两年,也算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吧。

祝书山考中秀才后,就进了解州书院读书,准备两年后参加秋闱乡试。

这时候,祝书山喜欢上了一个叫周雪莲的姑娘。雪莲年方二八,如花似玉,比祝书山小两岁,是解州城周员外的小女儿。

雪莲的哥哥也在解州书院读书,是祝书山的好友,雪莲经常跟着哥哥来书院玩,见祝书山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便喜欢上了他。当然,祝书山也非常喜欢俊俏可人聪明善良的雪莲。

不过,他也知道,雪莲是员外的千金小姐,他是普通人家的儿子,门不当户不对,是没有结果的。他也婉转地告诉过雪莲,但雪莲说,我喜欢的人,哪怕是乞丐我也一定要嫁给他,我不喜欢的人,哪怕他是天王老子我也不会多看他一眼。

祝书山说,我要努力读书,等我考取功名,一定会娶你。

两年后,祝书山去省城参加乡试大考,考取第二名,成为举人。

十年寒窗,一举成名,从省城回来,祝书山的身价陡然大增,不仅街坊邻居、富豪财主都来祝贺,并送来米面酒肉,就连解州府衙的知州大人也登门拜访,最让祝书山吃惊的是雪莲的父亲周员外也亲自登门祝贺,并送来二十两贺银,虽然没有明说愿意将女儿雪莲嫁给他,但贺银背后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除了前来祝贺的人,主动登门为祝书山说媒的媒婆也突然多了起来,当然都被祝书山婉言谢绝。

祝书山有更大的人生目标,他要更加努力地读书,准备参加一年以后的春闱会试及殿试大考。

一转眼,一年过去了。这年春节刚过,距离会试还有一个月,父亲对祝书山说,京城千里迢迢,路途遥远,你也该动身去赶考了,说着拿出一直舍不得花的二十两银子给儿子做盘缠。

周员外得知祝书山准备动身去京城参加会试,又亲自送来三十两银票,并将家里的一辆马车和一匹马交给祝书山。

雪莲也托人送来一封书信说,我在家等你,等你大考回来,无论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我都立马和你拜堂成亲。祝书山感激涕零,回了一封信说,这辈子非你不娶,等我。

第二日,祝书山套好马车,拜别父母便往京城的路上去了。

有了马车,时间就充裕多了,路上还可以腾出时间游览一些名胜古迹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故居或留下文墨的地方,也为会试大考增加一点第一手资料。

上路的第三天,马车经过一段山路时,祝书山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躺着一个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年迈的道士。祝书山停下马车,下来询问道士怎么了?老道士说,他要回道观,走到这里,不知何故,突然就摔倒脚崴了起不来了。祝书山说,前面不远有个镇,我带你去镇上医馆,说着将老道扶上马车。

不一会儿就来到镇上,找到医馆,将老道扶下车,走进医馆。大夫看了看老道士的脚说,不碍事,崴得有点重,回去休息几天就好了。

祝书山又用马车将老道士送到山上的道观,见道观里还有其他道士,便对老道士说,大师好好休息,我要去京城赶考,不能留下来照顾您了。

老道说,小伙子好人,此去赶考定会金榜题名。祝书山说,谢大师吉言,若能金榜题名,回来定登门拜谢。

老道士说,你今日救了老道,无以回报,此去京城,路途遥远,途中要经过很多荒野山路,老朽送你一张护身符,若遇到危险,拿出来念动咒语便可化险为夷,并说了一句咒语让祝书山记住。他还嘱咐祝书山晚上睡觉别脱衣服。

祝书山接过护身符,揣入怀中,谢过老道士,上了马车继续赶路。

又行了两日,祝书山来到一个小镇,天色已晚,他便在客栈停车休息。客栈老板告诉他,前面要翻越一座大山,道路崎岖难行,天黑前一定要赶到下一个小镇,不然就要在山上过夜,不说山中常有猛兽伤人,如今才刚进正月,即便没有野兽,也会冻死在山上。祝书山谢过老板便进房休息。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xi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第二日,祝书山又买些草料食物和水放在车上,便上路了。

走了不远,前面果然是一座大山,祝书山便扬鞭催马快速赶路,但由于山路狭窄崎岖,速度根本快不了。

看看日头,大约中午子时终于赶到山顶,下山的路尽管仍然不好走,但毕竟省力多了,下到山底,便有一座小镇,祝书山这才放下心来。

然而,刚走了不久,突然一阵怪异的风吹过之后,天突然阴下来,瞬间便大雪纷飞,很快就看不清路面,祝书山赶紧停下马车。

被困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半山腰,即便大雪马上停止,也没办法下山。

祝书山四下里张望,想看看附近有没有人家,但到处是白茫茫一片,连只鸟都没有。突然,他看见有一缕青烟从不远处一道山梁后面升起来。看来山梁后面有人家居住,仔细看,果然有一条时隐时现的小路通往山梁后面。

祝书山便将马车留在这里,将草料吃的放在马上,牵着马往山梁背后去找人家。

幸好刚下的雪还不滑,转过山梁,果然看见前面有一处房子,炊烟袅袅。祝书山牵着马来到房子跟前敲门。

不一会,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看上去也就二十来岁。

祝书山说,我是进京赶考的书生,突然大雪纷飞,马车不能行走,见这里有炊烟,便来借宿一晚。女子说,那快进来吧。

进入院中,女子让祝书山把马栓到一个草棚下,又找来一个木盆当马槽用。

添好草料,祝书山跟着女子来到正屋,发现这屋里只有女子一人,便问女子,你的家人呢?

女子说,父母早已去世,丈夫也在一年前去世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

祝书山大惊,问女子,你一个弱女子住在这大山里不害怕吗?

女子说,一开始害怕,但后来习惯了,也就不怕了,再说,我还有一个伴呢。

祝书山说,什么伴,我怎么没见?正说着,突然感觉有一股气味扑鼻而来,扭头一看,一只硕大的狐狸站在他旁边。他吓得立马叫起来,这,这就是你的伴?

女子说,是的,别怕,它很乖,白天出去找吃的,晚上就回来陪着我。

祝书山长这么大,只见过狗给人做伴,还是第一次听说让狐狸给人做伴。

不过,狐狸也的确不会伤人,因此,他心里也平静了许多。

吃过饭后,女子将祝书山安排在另一间屋里歇息。祝书山读了一会书,插了门便睡下了。

半夜里,祝书山突然听见有人拨动门栓,门开了,有人进来,摸到他的床前,一股香味便扑鼻而来。

祝书山便知道是女主人来了。这个女子也是太孤独寂寞了,但他已经有了雪莲,绝不能与其她女子有染。

于是,祝书山赶紧翻身下床说,别这样,我是读圣贤书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何况我已经有了心上人,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女子说,什么勿勿勿的,读书人就是迂腐不堪,难道我没有你那个心上人好看么……

祝书山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说,我已经和另一个姑娘私定终身,男子汉一言九鼎,我不能失信与她,请你原谅……

女子说,迂腐至极,你要不从我,就走不出这我这院子。说完就走了。

祝书山心里想,走不出这个院子?一个女子口气竟然这么大,难道她有什么超人的武功?

第二天起来,外面依然大雪纷飞,根本无法下山,别说女子不让走,即便让走,祝书山马上也走不了。

他心里便有些担心,尽管有马车,去京城时间充裕,但也不知道这雪还要下多少天,即便不下了,大雪封山,马上也走不了。

没办法,只好在这里等,等几天也没事,但他实在难以应付女子的纠缠,白天还好,漫长的夜实在难熬。

这日半夜,女子又来到他的房间说,你与那个姑娘只是私定终身,并无拜堂成亲,为什么送到嘴里的肉不吃,而要傻傻地等她呢?读书人难道都这么迂腐吗?

祝书山说,读圣人书,立圣人言,既然爱一个人,就要把心给她,就不能被判她,读书人不一定都像我一样,但我就是这样迂腐。

女子说,你太迂腐了,但我还是喜欢你,我再等你一天,希望你能从了我。说完又走了。

大雪封山,走不了,又遇到这个女子的纠缠,祝书山心情特别不好。

过了一会,迷迷糊糊睡着了,耳边却突然响起一个声音,书生醒醒,我给你说几句话。

这里除了女子再没有人了啊,谁跟我说话呢?于是,他便问,你是谁?我就是那只狐狸……

祝书山吓了一跳,睁眼看,床前蹲着那只狐狸。你,你,你会说话?

狐狸说,你不知道,这个女子是一只修炼了数百年的狐妖,她想修炼成仙,便变成一个美貌女子在这里勾引过路的未婚男子,然后与男子交媾,吸取男子体内的阳气。我叫赵书才,也是一名书生,三年前也是进京赶考,路过这里被女子勾引,掳到这里。她怕我逃走,白日里将我变成一只狐狸,晚上再把我变成人陪她。你也是一个书生,也是进京赶考,赶快想办法离开这里……

祝书山大吃一惊,原来自己遇到一只狐妖,可这大雪封山,再加上有狐妖阻挡,如何才能离开呢?

这时,他突然想起老道士给他的那张护身符,于是,心里便有了主意。

第二日晚上,半夜时分,女子又来了,问祝书山考虑好了没有?祝书山说,想好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你貌美如仙,为何不与你享受今宵呢?快解衣宽带吧。

女子甚是高兴,便开始解衣宽带,祝书山也假装解衣,却把怀里的护身符拿出来,念动咒语……

啊……女子突然惨叫一声,浑身发抖,倒在地上,全身扭动,很快变成了一只狐狸,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最后闭眼死去……

祝书山又找到那只狐狸,拿出护身符,念动咒语,狐狸慢慢变成了一个英俊的书生。

书生说,谢谢你,要不是你,我这辈子就在这里白天做狐狸,晚上陪狐妖了。到现在我家里人还不知道我在这里,可能以为我不在人世了。

祝书山说,我们一起进京赶考吧,到前面那个小镇,给家里人捎封书信报个平安吧。到京城的费用你就不用考虑了,我正好带得比较富裕,咱们俩节省一点就够了。

赵书才说,那就太谢谢您了。日后必定重谢。

又等了一天,路可以走了,二人便套好马车下山,来到山下小镇,赵书才给家里修了一封书信,两人便又上路了。

十天后,两人来到京城,距离开考还有五天,二人找了个离考场很近的客栈住下,一边休息一边读书备考。

五天后,会试大考开始,一连考了七日三场。会试结束,二人便在客栈等待放榜,若考中,便参加殿试,若不中,便打道回府。

不久,会试放榜,二人皆考中贡士,接下来便准备参加殿试。

参加完殿试,二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一边等待放榜,一边在京城到处游玩。

过了几日,殿试放榜,祝书山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当即被授予翰林院编修。赵书才考了三甲第三名,授予同进士出身,官职待朝廷任命。

放榜后第二天,二人正在客栈闲聊,一顶豪华大轿在客栈门前落下,有人进来通报,中书令有请新任翰林院编修祝书山赴宴。

我的天,中书令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请我赴宴却是为何?祝书山连忙出来,被人请上大轿,径直往中书令府上而去。

祝书山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豪华的地方,感觉非常拘谨。中书令说,不必拘谨,随意吃菜。然后给祝书山倒了一杯酒说,你年纪轻轻,才华横溢,前程无量,老夫敬你一杯。

祝书山受宠若惊,赶紧说,大人谬赞,书山惭愧之至。

中书令指着身边的一个小姐说,这是令爱,年方二八,很喜欢你的才华,今日请你来,是想招你为婿,希望不要拒绝。

祝书山这才明白中书令请他赴宴的目的。做宰相的乘龙快婿,前程的确无量,但他已经有了雪莲,雪莲现在正在家眼巴巴盼他回去成亲,他不能言而无信。

于是便对中书令说,承蒙大人和小姐厚爱,书山感激涕零,但书山在家已经与雪莲姑娘定了终身,男儿一言九鼎,不能失信于她,恕小生不能答应大人和小姐的美意……

中书令道,年轻人,你难道不在意自己的前程吗?

祝书山说,大人,我很在意自己的前程,但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前程而背信弃义,失信于我心仪的姑娘。还请大人原谅!

中书令说,好吧,我虽然对你的婉言拒绝很不高兴,但我对你的人品大加赞赏,我不会为难你的,你先回家看望父母,然后按规定日期进京赴任。

祝书山说,多谢大人抬爱。

辞别京城,二人套好马车,一路回家。半路上,赵书才与书山告别回家,说日后京城再见。

快到家乡时,祝书山又特地到那个道观看望给他护身符的老道士。

老道士得知祝书山考中探花,成为翰林院编修,大加赞赏。

拜别道士,祝书山一路马不停蹄,赶回了家。他担心有人打扰,便悄悄回了家。

父亲得知儿子考中探花,并做了翰林院编修,高兴地泪眼汪汪,儿子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

然而,解州府衙和当地的豪门富户以及街坊邻居很快就知道祝书山考中探花,做了翰林院编修,官至七品,纷纷前来祝贺,送礼品的,送银子的,送首饰的,拉关系的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但祝书山拒绝了只收下一些普通礼品,银子和首饰一概谢绝。他最重要的事是与雪莲拜堂成亲。两家很快商定,三日后拜堂成亲。

有情人终成眷属。三日后,祝书山与周雪莲拜堂成亲,步入洞房,一对新人,鸳鸯帐下,翻云覆雨,如漆似胶。

五天后,祝书山带着雪莲进京赴任。一年后,雪莲生下一个儿子,周员外在京城给二人买了一座院子,祝书山将父母接到京城生活。一家人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