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母亲被打死,少年复仇后自杀,县令查清后大怒
清代河南府新乡县,有一家三口人,父亲叫黄恭,母亲谢氏,儿子叫黄春。黄家日子很艰苦,父亲多病,母亲柔弱,经常要借钱借米度日,拆东墙补西墙,好在一家人关系和睦,父慈子孝,母亲也晓得事理。
一日,黄家又没有米下锅,谢氏到邻居家借米。
邻居老太太叫温氏,他原本不想借米给谢氏,但转念一想又同意了。温氏到厨房拿出一袋米,告诉谢氏:这里是5斤米,一个月以后你必须还我,而且我要收利息,到时候你得还我10斤米。
民间故事:母亲被打死,少年复仇后自杀,县令查清后大怒
谢氏一听利息太高,打心里不想要。可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没办法,她只好接过这袋米。可是,刚拿到手里,她心又沉了:以她多年生活经验,这袋子米哪有5斤啊,最多有3斤就不错了!
既然已经接过来了,那么后悔也来不及了,谢氏满眼眶都是泪,但强忍住没流下来。她简单道了句谢,就回家了。
一个月后,正是除夕夜,温氏来到黄家要米。谢氏首先跟她道歉,说家里太穷,实在拿不出来,现在过年都没法过,让温氏再宽恕一阵子。温氏根本不同意,直接把谢氏一顿毒打。当时黄恭和黄春在外,等回家一看,谢氏已经被打成重伤。
由于无钱医治,三日后,谢氏重伤而死。
民间故事:母亲被打死,少年复仇后自杀,县令查清后大怒
黄春当时才十二岁,面对母亲的死,他悲痛万分,当时就要父亲去报官。然而,他父亲多病又软弱,觉得温氏家里有钱,县令肯定不会为自己做主,就没去报官,反而把黄春骂了一顿。
不久,温氏找了人来居中调停,无非就是半哄半吓唬,再稍微赔些钱而已。黄恭胆小,也就同意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黄春一看父亲如此,跪下磕头,哭着说:母亲的死,全都是因为那个老妇,若不能为母亲报仇,我就是死了也在九泉之下抱恨。父亲,难道您就看得下去吗?我不愿意看到仇人,我现在就走。
黄恭以为儿子说气话,打了他一顿。黄春 被打之后,果然跑了,不知所踪。黄恭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心里很后悔。
民间故事:母亲被打死,少年复仇后自杀,县令查清后大怒
第二年,黄春突然回来了,他身体长高了很多,像是十八岁一样,一下子就成人了。他身穿孝服,口袋里拿出很多钱,让父亲请高僧给超度母亲。
又是除夕夜,黄春父子请了高僧,念经超度谢氏。黄恭问儿子,去年他去了哪里,为什么一下子长高了那么多,钱又是从何而来?黄春不回答,眼中有泪水,黄恭一看也哭了,便不再问。
超度之后,就要烧化灵位。这时候黄春大哭,以至于哭得眼中流血,悲痛至极,很多人都来看。温氏也在人群中,看到此情此景,她也忍不住哭了。更多精彩资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黄春看灵位已经烧光,望着空中拜了两下。忽然,他转头怒气冲冲地看着温氏,从袖子里抽出一把匕首,直接刺向温氏。温氏大叫一声,倒在地上,血流满地,已经气绝身亡。
民间故事:母亲被打死,少年复仇后自杀,县令查清后大怒
众人愤怒,要抓着黄春。黄春倒退一步,举起匕首,向天说:这老女人杀了我母亲,此仇不共戴天。我现在大仇已经报了,死而无憾,愿到地下跟随母亲。说完,他用匕首刺向自己的脖子,众人想救也来不及了。
儿子为母亲报仇的事,很快传开了。于是,大家筹钱给黄春埋葬,并为他立碑,碑上刻着“孝子之坟”。
温氏丈夫本想报官,但是看到黄春已经死了,本想作罢。但是,他又气不过,还是把黄春告到了县衙,认为“父债子偿”,那么“子债父偿”也一样,儿子死了,父亲应该抵命。
民间故事:母亲被打死,少年复仇后自杀,县令查清后大怒
县令查明事情原委之后,大怒,骂温氏丈夫说:温氏以3斤米充5斤米,还借此放高利贷,一月之后便翻了两番,实在可耻。除夕之夜拳打脚踢别人母亲,以至于谢氏重伤而亡,她实在该抵命。黄春为人至孝,一年艰苦,为母报仇,本来就无罪,现在他已经自杀偿命,你还要怎么样?
温氏丈夫无话可说,第二天,他偷偷给县令送了钱。县令拿到钱后,再次把温氏丈夫传到公堂,怒声说:当年的事,若是报官,本县便能为谢氏做主,黄春就不会报仇,更不会自杀。你现在贿赂本县,还要对黄家赶尽杀绝,是何道理?3斤米就要了别人一条命,实在可恨。
民间故事:母亲被打死,少年复仇后自杀,县令查清后大怒
愤怒的县令,让衙役打了温氏丈夫四十大板,并把贿赂他的银子,全给了黄恭。黄恭很有骨气,又沉浸在丧子之痛中,没有要这笔钱。
黄春虽然给了父亲一笔钱,但是父亲要吃药养活自己,又不做其他工作,所以日子还是越来越穷。他对儿子日思夜想,渐渐觉得自己也要死了。
这一天,黄恭睡下后,做了个梦。梦中,黄春对他说:天帝念父亲思念孩儿,又心疼父亲没了后人,所以便给你赐了富贵和妻儿。明天就会实现,从此孩儿还能继续做您的儿子,也能给父亲传宗接代了。
黄恭要去拉黄春,忽然手空,醒来之后才发觉是个梦。
民间故事:母亲被打死,少年复仇后自杀,县令查清后大怒
第二天早上,黄恭起床,才出屋门,家里的房子忽然轰地一声都倒塌了。倒塌之处,他发现有很多金银财宝。凭借这笔钱,三十出头的黄恭,又娶了媳妇,而且还生了一儿一女。
儿子长大后,黄恭发现他特别像黄春。于是,他给儿子起名黄夏,字继春。黄夏后来中了乡榜,后来在家做了教书先生,又娶妻生子,照顾父亲,妹妹也嫁了好人家,离家不远。一家其乐融融,黄恭常常笑着笑着就哭了。
黄恭六十岁时,孙子已经上学,一日无疾而终。死后,皇帝还追赠封号,谓之“诰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