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晚会明白,厉害的人,往往一个朋友都没有

你早晚会明白,厉害的人,往往一个朋友都没有

01

契科夫写过一个叫约纳·波塔波夫的的马夫。

在迟暮之年,马夫的儿子过世了。为了谋生和忘记丧子之痛,他在大雪纷飞的日子,赶着马车上街。

他先后载着几个军官、一个驼背的人、两个高个子在街上飞奔,反复说:“我的儿子,这个星期过世了。”

还对一个打扫小院的人、一个年轻的马夫诉苦。

打扫小院的人说:“赶紧把马车赶走。”

年轻的马夫,没有等他说完,就呼呼大睡了。

真的,从未有人同情马夫的遭遇,都是避之不及的样子。

这篇文章,被命名为《苦恼》——你越吐苦水,就越会痛苦不止。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是相通的。正如哲学家庄子说的:“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当一个人习惯了没有朋友之后,不是他失去了交友的能力,而是不再用感情束缚自己,终于摆脱了庸俗的自己。

02

独立,是曲高和寡。

西汉,有一个叫刘向的大臣,先后经历了三个帝王。因为才华横溢被重用,因为太有原则被碾压。

汉宣帝在位时,他本是推崇儒学,却因为推荐了一些炼金子的仙术给皇帝,导致皇帝非常愤怒。他的家族,因此弄丢了无数的金银,父亲也颜面尽失。

到了汉元帝时代,他主动和宦官划清界限,还例举了很多宦官的祸害。因此,宦官把他视为眼中钉,给皇帝打小报告,导致他失去了官职。

等到汉成帝登基,铲除了宦官,他再次启用了。当时,外戚王家势力很大,王莽有夺取皇位的阴谋。刘向积极建言,还讽刺外戚,导致断送了前途。

(图片来源:文推网 高清电影电视剧 下载  侵权必删)

刘向写了很多的书,比方说,《列女传》打破了千年的传统,记录女人的真实生活;《别录》是中国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

至于他的功过,恰如自己在《新序》写的,通俗易懂的歌,有千万人唱,高雅的音乐,只有寥寥几个人可以听懂。

那些没有朋友的人,习惯性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会被周围的人影响。因此,他总是格格不入,被各种群体打压。

既然人与人的三观不同,那就活成一座孤岛好了。尽管往前走,别管周围的人,是不是能跟上来。

人生就像一条孤独的船,哪怕是风浪来了,也不愿意顺流而下,变成了“中流砥柱”的样子。水流,在船头变成浪花,精彩纷呈。

03

独秀,会招人嫉妒。

春天的美,分为两种:一种是百花争艳,一种是一枝独秀。

如果你和朋友去赏花,应该会去看花海,不会去欣赏一朵花。也就是这样的心理,让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被忽视掉了,或者被人故意碾压下去了。

“我不能芬芳,凭什么让你芬芳百里?”见不得好的事例,古往今来都有。

唐朝末年的罗隐,在江南很有名气。他写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至今为止,都被人熟知。

可悲的是,罗隐为了功名,参与了十次科考都没有拿下一个进士。

有一次,他的试卷到了皇帝手里,受到了厚爱。大臣们说:“他写诗,取笑杨贵妃。”皇帝碍于大臣的压力,把试卷勾去了。

当唐朝即将消亡之际,唐僖宗在蜀地躲难,看到一只猴子,摆出拱手的样子,就封了一个四品官。

罗隐哀叹,挥笔写下:“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箸绯。”

才华横溢,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别人的眼中钉。还不如做一个笨笨的猴子,摆出一个讨好的样子,就够了。

看过一句很扎心的话:“丑陋的人能得到别人称赞他美,跛脚的人能够表现矫健,那么正常的人就很不幸了。”

当周围的人在扭曲自己,建立很多乱七八糟的小圈子,优秀的人就会被孤立,因为他不愿意同流合污,剩下一条路可以走——孤芳自赏。

04

独处,才内心丰腴。

很多人仰慕陶渊明,也希望走进他笔下的桃花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可是,陶渊明在社交上,是不算成功的。依托亲戚的举荐,走进了官场,但是他却觉得自己要伺候别人,对上司鞠躬作揖,太难受了。

丢掉了官印,去乡下种地,他才找到真实的自己。

他在《五柳先生传》里说,门口有五棵柳树,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去别人家趁酒,喝醉了就独自走开,也不和谁打招呼,连说“再见”也显得多余。

经过一番思考,他发现最好的生活,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功名、富贵,真的变成了人生的过眼云烟,那么社交就显得很廉价了。毕竟,大多数的社交,都是为了某种利益,或者是想要有潜在的利益关系。

能够单纯交往的人,是知己的关系,少之又少。

盲从别人,依附别人,能够得到什么呢?大概是自欺欺人吧,奢求的,恰好是失望的。

独处,就是用一个局外人的眼光,看自己,然后改变自己的心境,让免费的阳光涌进来,清风从心田拂过。

05

心若菩提树,本无一粒尘。

一个人变得厉害,不是可以统领千军万马、拥有金钱和势力,也不是狐假虎威,而是精神高贵,内心安宁,敢于独舞。

在繁华的读书里,总有一些人,活成了隐者,粗茶淡饭,身居陋室,静静地修炼自己。

一个朋友都没有,不是对情感麻木不仁,而是聚散随缘,从心所欲。

作者:布衣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