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道姑私奔和书生结婚,十几年后,师父:你害苦了师姐们
唐朝天宝年间,书生宋七瑞去都城参加考试,名落孙山,无颜回家,便在都城逗留,游山玩水,借以排解心情。城外西北方向,大约十几里的地方,有一座大山,山谷里有一座道观,住着一群女道士。道观里环境幽雅,来进香的人很多。
宋七瑞慕名而来,在道观里游玩。道观里有一座后花园,奇花异草很多,对外开放。宋七瑞在里面游玩,流连忘返。傍晚时分,他困意来袭,便坐在花架下小寐了一会儿。此处比较偏僻,女道士清园时,没有发现宋七瑞,将他锁在了里面。
等到宋七瑞醒来时,已经是月上柳梢头了。他见园门紧锁,喊了几嗓子,无人理会,索性在园子里观赏夜景。游玩了一会儿,到了二更初,他肚子饿,便坐在花架下睡了起来。
忽然,一阵悠扬的琴声响了起来,穿透夜空,将宋七瑞惊醒。他侧耳细听,琴声曲调悠远,如泣如诉,似乎有满肚子的哀怨,在对着夜空倾诉。
听了一会儿,宋七瑞站起来,循着琴声走过去,只见亭子里坐着一位年少女道士,正在抚弄着瑶琴。宋七瑞远远地站着,等到一曲终了,他轻轻地鼓着掌,叫起好来。
女道士大惊失色,急忙站起来呵斥道:“是谁?为何夜闯道园?”宋七瑞上前躬身行礼,讲了滞留园里的缘由,女道士见他是一名彬彬有礼的书生,放下了戒心,邀他坐下来闲谈。
宋七瑞坐了下来,端详起女道士,只见她年约二八,生的闭月羞花。女道士见他打量自己,羞涩起来,眼角含情,嘴角含俏。宋七瑞看得呆了,不由得开口询问道:“你如此美丽,为何当了出家人?”
女道人未语先流泪,过了好久,她才哽咽着说:“贫道命运坎坷,栖身在道观里,实属迫不得已。”顿了顿,她擦掉了眼泪,缓缓地讲了起来。
女道人俗姓苏,闺名纤萍,出身官宦人家,父亲任西北某州刺史。在她七岁时,父亲犯了大罪,被打入大牢里,判了死刑,抄没家产,女眷则被插标售卖,一家人从此各奔东西。苏纤萍被姓王的老妇买走,认作干女儿,教她琴棋书画,打算长大后,当成摇钱树,靠她赚钱。
一转眼,苏纤萍十五岁了,姓王的老妇开了一座酒楼,逼她接客。谁知苏纤萍是个烈性女子,死活不从,任凭姓王的老妇对她施加各种折磨,她都不愿屈从。
有一天,一位富商来喝酒,姓王的老妇又开始逼苏纤萍出去陪客人。苏纤萍不去,顶嘴说:“要去你去,我才不做这种低三下四的勾当。”姓王的老妇气急败坏,举起扫把就打,边打边喝骂道:“我真是瞎了眼,白养了你这么一个不开窍的女儿,你自视清高,这么些年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我何时才能赚回来啊。”
因为日积月累的火气,姓王的老妇这次气性大了一些,举起手中的擀面杖,劈头盖脸地打了起来。也因为下手太狠了一些,苏纤萍吃疼不住,大哭了起来。
吵闹声和哭声惊动了富商,他过来查看,看见苏纤萍的模样,忍不住问道:“小娘子莫非姓苏?我看你像极了我以前的主人。”苏纤萍点点头,问道:“敢问这位客官,你以前的主人姓甚名谁?”
富商讲了出来,苏纤萍哭着说:“那正是家父啊!可怜他死得好惨啊!”富商赶紧抱拳行礼,说道:“不才见过小姐,想不到,我会在这里遇见你,岁月真是会捉弄人啊!”富商让姓王的老妇回避,请苏纤萍坐下来,细细地询问起她的经历。
原来,此人姓屈,原本是苏刺史的长随,苏刺史被法办后,他回到老家,做起了生意。经过七八年的奋斗,他已经成为大富之人。
(图片来源:文推网 高清电影电视剧 下载 侵权必删)
屈富商听苏纤萍讲完遭遇,不免唏嘘一番。沉思片刻,他说道:“小姐,我给你赎身,你如没有地方去,不妨到我家去住。”苏纤萍思索了一会儿,说道:“你为我赎身,我万分感激。不过,我厌倦了世俗的生活,想找个清静的所在,了却一生。”屈富商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认识一个女道长,把你送到道观里出家。以后你如想还俗,尽管对我说,我来帮你。”于是,便帮苏纤萍赎了身,把她送到了这个道观里。
其实,苏纤萍并不真的想出家,而是对屈富商不了解,不敢贸然去他家,而且她没有亲朋好友可以投靠,只好暂且栖身道观里。
听苏纤萍讲完自己的身世,宋七瑞感叹了一番,也讲了自己的身世。两人相互有了了解,彼此亲近了许多。过了一会儿,苏纤萍忽然想起,宋七瑞没有吃晚饭,便让他等在这里,急匆匆地走了。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苏纤萍返回来了,手里多了两个饼子和一碗水。后花园里有一个小门,通向女道士们居住的后院。因为苏纤萍喜欢弹琴,师父特地准许她佩戴钥匙,晚上到后花园里弹琴,以免影响师姐们的休息。
宋七瑞吃完后,两人便坐在亭子上闲聊。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到了三更将尽,苏纤萍担心师父起疑,抱着琴急匆匆地走了。
天亮后,园门打开,宋七瑞悄悄地走了。但是,他的脑海里都是苏纤萍的倩影,挥抹不去,索性又跑到后花园里游玩。傍晚时分,他躲在花架下,躲过了清园的女道士。
等到琴声响起,宋七瑞走了出来,与苏纤萍相见。苏纤萍脸现惊喜之色,其实,她也忘不了宋七瑞,期盼着他能出现。如今他果然出现了,岂不令她惊喜!
宋七瑞倾吐了爱慕之意,苏纤萍娇羞地表示,她也对宋七瑞有意。两人相拥而坐,相互倾吐着心声,立下了海誓山盟。一直到三更将尽,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临走时,苏纤萍叮嘱宋七瑞,去找她的师父,恳求让苏纤萍还俗。
第二天上午,宋七瑞拜见了主持道长,也就是苏纤萍的师父,讲述了他的爱慕之意,恳请师太准许苏纤萍还俗。
主持道长愤然色变,大声呵斥宋七瑞勾引出家人,将他赶了出去,不准他再踏入道观一步,否则,就以有伤风化的罪名,将他扭送到官府里治罪。为了防范苏纤萍暗地里出走,主持道长下令将她锁在房间里,由两个师姐看守着。
主持道长为何大怒?因为屈富商贪恋苏纤萍的美色,想占为己有,却又明白强迫不得,只好采取迂回的策略,慢慢地感动苏纤萍。他每一年都要来看望苏纤萍三四次,每一次都会送给主持道长许多银两,并向主持道长坦白了他的想法,这也是主持道长发怒的缘由所在。
宋七瑞灰头土脸地下山,收拾了行李,租了一条船,当晚启程南下。船刚驶离码头,就听见岸上有人大声呼唤。宋七瑞认出是苏纤萍,大喜过望,催促船家赶紧靠岸。
船只刚靠岸,苏纤萍就跳了上来,笑着说道:“师父忽然良心发现,准许我还俗了,因此我才追赶过来。幸好来得及时,赶上了你们。”宋七瑞拉起了苏纤萍的手,两人站在船头,向往着美好的明天。
回到家里,宋七瑞禀明了父母,和苏纤萍举办了婚礼。婚后,两人恩恩爱爱,琴瑟和谐。但是,苏纤萍一直怀不上身孕。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这一天,苏纤萍的师父忽然来到了她家,说道:“你离魂而出,追求幸福,可害惨了你的师姐们。”
原来,和宋七瑞结婚的是苏纤萍的魂魄,她当初听说师父赶走了宋七瑞,情急之下,魂魄出窍。躺在床上的,是苏纤萍的肉身,痴痴呆呆的,生活不能自理。师父只好安排师姐们轮流照顾苏纤萍,喂她吃饭喝水,侍候她大小便,给她洗澡。十几年过去,可不苦了一帮师姐们吗?
师父的道行不够,并不知道苏纤萍的魂魄去了哪里,而且她也不知道宋七瑞的住址。前一段时间,师父去终南山拜访师兄,谈及苏纤萍离魂出走,师兄掐指一算,算出了苏纤萍的具体位置,师太不远千里,赶了过来。
苏纤萍看见师父,愣了片刻,化成一道烟雾飘散不见了,地上只剩下她的衣裙。宋七瑞缠着主持道长索要苏纤萍。主持道长笑着说:“你放心,我会还你一个大活人。”原来,自从苏纤萍变成痴痴呆呆的样子,屈富商便死了心,不再来探望她,也不送给道观银两了。
主持道长为了让徒弟们解脱,不再侍候苏纤萍的肉身,才风尘仆仆地赶来,说破此事。她知道苏纤萍的魂魄已经回到道观里去了,便带着宋七瑞赶回道观。
到了道观,苏纤萍果然在十几天前就醒了过来。主持道长注销了苏纤萍的度牒,让她还了俗,并送给她一匹绢布,作为贺礼,师姐们都有礼物相送。
后来,苏纤萍给宋七瑞生下了三男四女一共七个娃,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正是,痴书生迷恋方外人,女道士心系红尘客,为爱情离魂走千里,有情人最终成眷属。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