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白毛小妾

 

民间传说:白毛小妾

滨州有个叫刘沧客的富家子弟,十八岁时娶了门当户对的刘氏为妻,婚后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刘吉十七岁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才子,小儿子刘祥以兄长为榜样,在读书上很上进,十二岁就考上了童生。

按理说,人到不惑之年,家庭幸福,儿女争气,本是尚好的福气,可刘沧客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一日,他在酒楼与客人谈生意,坐在靠窗户的位置上,边饮酒边观看街上的行人,恰巧见到一位头戴粉色簪花,模样清秀,约摸十六七岁的女子款款走过,不禁多看了两眼。

而那女孩似乎感到有人在看自己,停下脚步四下观望,与刘沧客的目光碰到了一起,便婉儿一笑,羞涩地掩面而去了。

就是她这一笑,让刘沧客生出了爱慕之情,忙让家仆去打听。得知女子名叫倪秋月,家住在南街,父母做些小生意,有兄弟姐妹五个,她排行老三,尚未出阁。

刘沧客心动,向妻子刘氏提出纳妾。刘氏一想温婉贤淑,希望刘家能有人继续开枝散叶,当即便应允了。

一个月后,倪氏被抬进家门,得到了刘沧客的宠爱,在府中的待遇并不比正室低。好在她性格内敛,从未张扬跋扈过,一家人倒也和睦。

倪氏进门不久,刘吉像是受了风寒,一到晚上就喊头痛,痛得夜不能寐。如此半月有余,便突然离开了人世。

长子年纪轻轻病故,刘沧客老泪纵横。刘氏禁不住打击,紧跟着卧床不起,没熬过一个月,就溘然长逝了。

随着两人的离世,刘宅内诡异的事情就发生了,有几位家仆也莫名其妙地患病死去。他们的症状跟刘氏母子一模一样,先是头痛,接着就如同睡着一般,忽然就死了,躯体却呈蜡黄色。请了许多郎中来看,却查不出病因。

外界开始传出流言,说刘宅内有瘟病,吓得有些家仆辞了工作。如此又过了两个月,刘家还是不太平,前后又死了三个家仆。

就在刘沧客焦头烂额之际,家里来了一位故友,两人一见面,他不禁惊讶地说道:“义弟别来无恙,二十多年未见,你模样毫无变化,真是神奇啊!”

来人名叫刘海石,蒲台人,十四岁时举家迁至滨州。他与刘沧客年龄相仿,同在一个学堂,又是同桌,两人性情相投,便结为了金兰。几年后,刘海石的父母双双病故,他举目无亲,又回到了蒲台,至此便失去了音讯。

如今再相见,刘海石与分别时的容貌无二,所以刘沧客倍感惊奇。

久别重逢,刘海石没有客套话,直言说道:“你这宅中妖气弥漫,我若再不来,恐怕你全家上下几十口人,都要遭殃啊!”

闻听此言,刘沧客愕然不已,将几个月来发生的事情讲述了一遍。随即问道:“义弟莫不是学了仙家道法,能够降妖除魔,可一定要帮帮义兄啊!”

刘海石笑答道:“我在武当山南岩跟师父修行,只学了些皮毛,略懂风水和相面。义兄可将家里的人,尽数集齐到院中,我好一一相看。”

刘沧客照作。不一会儿,院中站满了人。刘海石从人前经过,每看一人只是点点头,走到倪氏面前时,突然仰天大笑,笑得浑身发抖,不受控制。众人皆认为他是被姨娘的美貌吸引,是个不着边调的登徒子。

就在众人狐疑之际,刘海石居然从袖中取出一把戒尺,朝着倪氏的头顶拍去。说也奇怪,戒尺打在她头顶,听上去像是拍在石瓮之上,每拍一下,她的身躯就会矮上一分。

自己宠爱的小妾被打,刘沧客心里很不是滋味,冲上去想阻拦,却发现倪氏的头,已经被拍进了衣服里。还没等他开口求情,刘海石停止了拍打,一手拎起了倪氏的衣服,衣服之下哪里还有她的影子?

只见地上趴着一只黑色的活物,两尺来长,如同狸子一般,正一脸惊恐地看着刘海石,口中发出人语哀求道:“求仙家饶命,我再也不敢害人了!”

刘海石嗤鼻一笑,拎起那只黑狸子,在它的脖颈处寻找,找到几根白毛,便用力拔了下来。然后将它往袖笼里一塞,拱手对着惊慌失措的刘沧客说道:“此物乃是一种妖狐,靠吸取人的精气存活。上天有好生之德,我虽捉住了它,还要交给师父处置。”

说完,他看了刘吉的妻子一眼,“她后背上也长着些许白毛,若不赶紧拔下来,恐怕活不过三日!”

话音刚落,刘吉的妻子脸色一红,俯身说道:“我也感到后背有异物,只是羞于开口。这些时日头疼不已,请神仙救我啊!”

刘海石让她进屋,从她后背上拔下几根约有四指长的白毛,拿给刘沧客看。接着又转向他的小儿子刘祥,让他也进屋检查,发现他的后背上,已经长出几根两指宽的白毛。其他家仆相互查看,又找出十几人,后背上皆有白毛长出。

刘海石将白毛一一拔下,并告诉他们,自此便会安然无恙。做完这一切,他起身告辞。刚准备离开,忽感袖中空空,顿时脸色一变,说道:“不好,我只拔掉了它脖子上的白毛,尾巴上忘记拔了,这才让它逃脱了!”

一听说黑狸子不在了,众人皆吓得面如土色。刘海石赶忙安慰道:“不要惊慌,那物再也变化不成人形,但能化成动物。想必它也跑不远,大家分头在院中寻找,若发现屋中有白毛的家畜,赶紧来回报!”

刘宅顿时热闹起来,所有人都追赶着猫狗鸡鸭鹅仔细查看。一盏茶的时间过去,并未发现异样。

刘沧客陪着刘海石也是满院子寻找,经过猪圈时,就听一婆子说:“真奇怪,明明只有七头猪,怎么就多出一头呢没?”

她话音刚落,其中一头猪就滚在了地上,化成黑色狸子掉头就跑。刘海石也不追赶,只是仰天大笑。

那狸子听见笑声,趴在原地不敢动弹,任由刘海石走到跟前,在它的尾巴处,拔下两根粗如钢针的白毛来。

白毛被拔下,狸子又缩小了许多,被刘海石重新放进了衣袖。

刘沧客见他如此神通,便好奇地问道:“义弟仙法精湛,不知师承哪家?”

“家师乃山石真人,隐退山林几百载,世人皆不知也。”刘海石谦虚地说道。

刘沧客似乎有所领悟,赶忙说出心中的猜测:“山和石组成‘岩’字,莫不是仙人吕洞宾?”

还没等他得到答案,刘海石朝他拱了拱手,一句来日方长,便纵身离去,消失在了茫茫天际。

故事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之《刘海石》。

小编写这些奇幻的民间传说,意在传承民间文学的独特魅力,劝人从善,弘扬传统美德,给读者增添乐趣,并非传播封建迷信,请理性解读,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