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马懿成功的权谋三条真相,并非你想的那么阴暗

关于司马懿成功的权谋三条真相,并非你想的那么阴暗

近几年,司马懿成了热门研究对象,电视剧和图书层出不穷,都认为他从年轻时候就开始狼顾之相,后来又老奸巨猾,其实不是,真的深入研究历史,就会发现这三条真相,真正的司马懿的权谋成功之道,明白真相比学些小的虚假手段更有效果:

1、曹操时期,司马懿普通谋士

曹操时代,因为谋士太多,基本来就没有年轻的司马懿的表现机会和舞台。这个时期只提出了两个计谋,一个是,从汉中取成都之计,这个刘晔也提到过。另一个是,联络孙权牵制关羽的计谋,这个也是和蒋济一起提出的。之所以后来司马懿能够起来,是因为和曹丕交好,进入了曹丕的幕府,因为司马懿只比曹丕大八岁,所以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特别的铁。曹丕的称帝也让他进入了第一梯队。所以,这个时候的司马懿,并没有什么狼顾之相,而是投机选择了曹丕,押宝世子,提前站队成功。

2、曹叡时期,才开始带兵出征

曹丕时期,司马懿主要的任务是“内镇百姓,外供军资。”也就是萧何的作用。这时候军权都不可能让他染指的,因为夏侯淳、曹休、曹真这样的军事天才都还在。诸葛亮六出祁山前四次都是与曹真对阵,司马懿也就是做下军事配合,等这些人过世之后,才有了司马懿独当一面的机会。直到拖死了诸葛亮,才让司马懿地位上升,当了太尉,成为主要的军事将领。真正奠定地位的是,平定辽东公孙政权的战争。司马懿文韬武略,这时候一直隐忍,等待高人都去世,自己才有了机会。有时候,没机遇,只能等。

(图片来源:文推网 侵权必删)

3、曹芳时期,真正的控制全盘

因为平定辽东军功太大,引起了为魏明帝的猜忌,凯旋的途中被要求直接会关中前线,而不用回洛阳汇报工作。病重的魏明帝怕政变出事,于是排除了司马懿参与。想托孤曹家和夏侯的几个人。但是和司马懿关系好的孙资、刘放改变了魏明帝的想法,原因就是怕曹家自己人篡权,只有让司马懿和他们制衡,八岁的曹芳才能控制政权。于是魏明帝又不得不召回司马懿托孤。宗室和大臣互相制衡,的确是个好的设计,但是曹爽却驽马恋豆,毫无志向。任用一堆轻浮之人。对手太差,才让司马懿伺机上位。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能看出来,司马懿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深谋远虑,阴暗无比,而是遵从了我们常说的权谋原理。首先,第一代不行,就押宝潜力股。其次,没有机会的时候,就积极的等待,不断的锻炼好身体,磨练好技能,等待高人的谢幕,以时间换空间。最后,就是多交朋友,才能暗中有人帮衬,高层需要的是制衡的政治价值,最终获得了托孤机会。曹爽这个对手太差,有一个谋士桓范而不能用,才有了司马懿的最终控盘的机会。押宝潜力,积极等待,政治价值,这就是司马懿的权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