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一则奇谈:告诫世人,与美妇同行,需谨慎

南宋一则奇谈:告诫世人,与美妇同行,需谨慎

 

古往今来,这世上的蹊跷事儿多如牛毛。蹊跷的事儿多了,文人墨客笔下的故事题材自然也就多了。不然,那一段段穷书生与鬼狐精怪之间的爱恨情仇又是怎么来的?还不都是道听途说,再将自己化为情种根植书​中,与那些国色天香的精灵终日缠绵,从此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生活。

真好笑,天底下又有几人是张君瑞,大多数还不是“无缘得见莺莺面,且把红娘去解馋。”即使得不到,意淫一下总还是可以的。君不见,古今几多登徒浪子、单身汉子,总幻想着仙子姐姐不请自来,倏忽出现他的破屋陋室之中,即便那人不会仙子,是妖精也无妨,只要够艳,不管琵琶雉鸡,抑或青丘九尾,皆可大度​收用​。可一旦哪天真有妖艳现身眼前,好龙者无不化身“叶公”。未见真容时想,见到真容时怕。人啊,就是这么荒唐。

南宋一则奇谈:告诫世人,与美妇同行,需谨慎
絮叨半天,书归正文。话说南宋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这年五月,湖州南门外,人头攒动,进进出出,呱噪、热闹、乱腾腾。

“好俏皮的女子。”不知是谁咋呼一声。目光如电,顺着声音看去,果然美若天仙。那一女子,花容月貌,沉鱼落雁,眉似阳春垂柳叶,面如三月桃花绽。窈窕玉生香,娉婷态蹁跹。湘罗裙虚掩小金莲,绛纱袖半吞描花腕。真好似西施重在世,分明是七仙下尘寰。

独自一人,轻步前行,见众人目光投向自己,羞臊​得​红纱遮粉面,匆忙忙移步江岸边。见水上有条小舟,扬起芊芊玉臂,招呼那划船之人来到近前。

她说:“劳烦船家,奴家要到易村去。”

船家是个壮汉,见美人而怦然心动,慌忙上岸,搀她上船。兰麝香气,渗入鼻孔,顿感心旷神怡。平日只渡黄脸皮,那载过这种好货色,壮汉子不免酥麻了骨头,整个人顿时矮了三分。

南宋一则奇谈:告诫世人,与美妇同行,需谨慎
小舟悠悠荡荡,顺水时急时缓。​约摸​走了一个时辰,那美艳妇人拉过船家用来遮雨的破苇席,盖在绫罗之上,侧身倒下,闭目不语,似是晕船乏累,忍不住要​歇一歇​。

船家怜香惜玉,不敢打扰,收住歌声,轻轻摇橹,生怕惊扰美人香梦。又​划​了一个多时辰,船家有些乏了,坐在船板上稍作歇息。偷眼看那美妇,居然还在沉睡。看着看着,意乱神迷。恍惚之中,忽听​苇​席下面有窸窣声响。声音虽然不大,但​乱糟糟​,让人听着闹心。船家是正人君子,深谙男女有别,不可趁人之危,但又忍不住好奇,于是蹑手蹑脚地挪到苇席边,轻轻地掀起一角。文推网–高清电影电视剧下载(wentuifa.com)

不看还好,这一看吓得船家三魂不见了七魄,好似凉水浇头,怀中抱冰,整个人瞬间冻住了。

列位,您猜那苇席之下究竟是何物?怎能让一个见多识广的壮汉子吓成这般模样?告诉您吧,苇席之下是一窝小蛇,密密麻麻,通体碧绿,筷子粗细,足有百余条,盘绕纠结成一堆,试问谁看了不怕?

南宋一则奇谈:告诫世人,与美妇同行,需谨慎
船家毕竟经过风浪,很快就从恐惧中缓过神来,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将苇席盖好,悄声挪回原位,双手发抖,无法摇橹。好在是顺水,不用摇橹,小船自行朝前走,总计行了六十多里,终于到了​易村​岸边。见那美妇​仍​不动弹,船家只得敲了敲船舷,想用响声唤醒她,请她速速下船,给不给钱都无所谓,人走了就谢天谢地了。

美妇醒来,慧黠一笑:“你都看到了?”

船家不敢撒谎,慌乱点头,磕磕巴巴:“看——看到了。”

美妇见他实诚,清甜一笑,抬脚上岸,转身从腰间解下​一个​布袋子,在手中掂了掂,递给船家:“这是船钱,你拿着。”

船家摇头,不敢去借。美妇问他为什么不要。船家满目惊怖,冲口而出:“我看到你那样子,怎么敢收你的钱啊。求女菩萨大人不记小人过,放过我吧。”

南宋一则奇谈:告诫世人,与美妇同行,需谨慎
美妇咯咯一笑:“瞧把你吓得,你这么大的人,怎么这么小的胆儿。你只管放心,我不会把你怎么样。钱你拿着,这是你应得的辛苦钱。只是你千万不可对别人说起这件事,不然我不会放过你。你是实诚汉子,我也不妨对你说实话。我从城里来此,只为播撒蛇瘟,一个月后我就回去了。你休要以为我毒辣,这都是天意安排,任谁也阻拦不住。”言毕,妇人迈动莲步,朝着竹林深处走去,很快便不见了踪影。

船家慌忙将钱袋丢入水中,​疯​一般划船远去,自此不敢再来易村。果然,那一年的夏天,​易村​七百多户人家,死了将近一半。官府查来查去,也查不出个子丑寅卯,只说那些人是中暑而亡,不了了之。

南宋一则奇谈:告诫世人,与美妇同行,需谨慎
而那个船家,终究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巴。他听闻易村发生的悲剧后,内心十分矛盾,借着醉酒,将经历一五一十地讲给别人听。他自知命不久矣,索性也不再划船,而是每天在家吃吃喝喝,过着醉生梦死的颓废日子。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他还是好好​的​。转过年来,依然没事。他不知道当日那个妖女为何不来取他性命,既然她不来,自己又何苦作践自己,遂重操旧业,划船摆渡,方便苍生,尽管每天谨慎,但一直没有灾祸上身。

此事被南宋文人记录下来,传播甚广,乃至后面几个朝代,都对此事有所记载。至于此事是否真实,后世难有答案,姑且是姑妄听之,当个民间故事来看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