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后,题了三个字“中山寨”,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刘禅投降后,题了三个字“中山寨”,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三国是个乱世,在这不到百年的历史时间内,发生的大小战事不计其数,战火连连,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其惨景在曹操的《蒿里行》一诗中,可略见一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俗话常说:“乱世出英雄”,三国乱世当中,出现的英雄、谋士、战将等不计其数,例如诸葛亮、庞统、周瑜、陆逊、司马懿、郭嘉等等,例如张飞、关羽、张辽、典韦、黄盖、吕蒙等等。

当然,也存在许多争议性的人物,例如刘禅,有人认为刘禅庸碌懦弱,也有人认为刘禅大智若愚,你认同哪种观点呢?欢迎评论交流。

刘禅投降后,题了三个字“中山寨”,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历史有时候就那么之巧合,刘备也曾寄人篱下,建安四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许都称霸,刘备进入许都参与“衣带诏”,营救汉献帝,谋杀曹操。曹操疑心大起,设下鸿门宴,于是发生了“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幕,最终曹操打消了对刘备的疑心。

刘禅投降后,题了三个字“中山寨”,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多年以后,刘禅投降魏国,则以“乐不思蜀”,最终打消了司马昭的疑心。

回顾刘禅的一生,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其一、刘禅登基之前。
刘禅登基之前,对其人生影响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赵子龙七进七出,在曹军围困当中救出了襁褓当中的刘禅,另一件事则是张飞与赵子龙,截江救下刘禅,避免了刘禅被孙尚香送往吴国,充当人质。

其二,刘禅登基之后。
刘备白帝城托孤,刘禅继承了刘备的衣钵,登基称皇,时年刘禅年仅十七岁,诸葛亮受刘备遗命,称为托孤大臣,协助刘禅统领蜀国。

对于成年后的刘禅,诸葛亮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刘禅并不是影视剧中敦厚老实的形象,而是天资聪慧,宅心仁厚,诸葛亮的评价道:“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诸葛亮辅政,整整十一年,这十一年期间,诸葛亮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这十一年期间,刘禅的才能并没有展示出来,也许刘禅明白,自己即使再厉害,也从头到尾始终不如诸葛亮。

刘禅投降后,题了三个字“中山寨”,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其三、诸葛亮病逝之后。
诸葛亮六次北伐,六出祁山,于公元234年,诸葛亮命殒五丈原,一代智星就此陨落。诸葛亮病逝之后,蜀国的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之间,因为争夺权力而出现了内斗。

而此时的刘禅,已经接近三十岁,是而立之年。

诸葛亮死后,蜀国并没有立马灭亡,刘禅的才能,才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毕竟他还将蜀国的江山,延续了整整二十九年。

刘禅投降后,题了三个字“中山寨”,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其四,刘禅投降后
公元263年,刘禅已经是57岁,接近一个甲子,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攻下了阴平,攻克了绵竹,刘禅向魏国投降,这也意味着蜀国灭亡了。

俗话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连已经投降后的刘禅,司马昭也处处提防,提防刘禅复国,有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筵席期间,奏起了蜀中乐曲,随刘禅一起投降的蜀国旧臣听闻此乐,无不涕零,唯有刘禅开怀大笑。

刘禅投降后,题了三个字“中山寨”,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见刘禅这一反常举动,司马昭问道:“颇思蜀否?”,刘禅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这便是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

刘禅的寄人篱下,苟且偷生,与刘备当年的寄人篱下,煮酒论英雄,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刘禅“乐不思蜀”,与关羽当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也形成了巨大的落差,让世人不得不感慨万分。

刘禅投降后,题了三个字“中山寨”,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刘禅的这句“此间乐,不思蜀”,几乎打消了司马昭一大半的疑虑,刘禅作为亡国之君,也受到了优待,被称为“乐安公”,为乐安县令,后来,刘禅移居到了魏国的都城,也就是洛阳。

刘禅投降后,题了三个字“中山寨”,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刘禅的府邸建成之后,刘禅亲自在门匾上写了三个字——“中山寨”。

建山立寨,难道刘禅想自立门户?魏国的臣子们,对刘禅的这一举动感到困惑,纷纷将这一情况上表司马昭。司马昭得知后,哈哈大笑,道:“倒过来读”

“中山寨”倒过来读,便是“在山中”,刘禅通过这三个字,表明了自己已经没有丝毫的野心,无心兴复汉室,更无心复国蜀汉,他只愿当个山中老人,不问世事纷争。

司马昭长子司马炎,早在公元266年,就已经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建立晋朝,司马炎为晋武帝。刘禅投降后,活了7年,于公元271年,洛阳病逝,享年64岁,晋武帝赐其谥号“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