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走夜路,意外听见两条蛇谈话,蛇说:送你一场姻缘
蛇语赠缘
古时,在中原腹地的一片广袤大地上,有一座名为云隐镇的小镇,镇中居民多为耕读之家,民风淳朴,与世无争。
云隐镇北靠青山,南临碧水,四季分明,景色宜人,且常有异象显现,传说是道家仙人遗落人间的福地。
镇中有位风水先生,姓李名玄通,年逾古稀,须发皆白,一双慧眼如炬,能观天象,识地理,解人运。
他膝下有三子,分别名为李天罡、李地煞、李人和,皆是品行端正、聪慧过人的青年才俊。
李玄通一生行善积德,为人排忧解难,却从不收人钱财,只愿世人皆能顺应天道,和谐共生。
然而,世事无常,一日,李玄通突感身体不适,自知大限将至,便将三子唤至床前,欲将毕生所学传授于他们。
“吾儿听好,”李玄通声音微弱,却字字清晰,“吾一生研究风水之道,深知天地万物皆有其理,人亦不例外。
吾将死矣,但心中有一事未了,需尔等代为完成。”
三子闻言,皆面露悲色,李天罡急道:“父亲大人有何遗愿,孩儿定当竭力完成。”
李玄通微微一笑,道:“吾观天象,近日必有异象发生,此事关乎吾家未来。
吾儿需谨记,若遇奇事,务必保持冷静,以吾所教之道应对。”
说罢,李玄通从枕下取出一本泛黄的书卷,递给李天罡,道:“此乃吾家祖传《风水秘录》,内藏天机,不可轻易示人。
吾儿需勤加研习,方能洞察天地奥秘。”
三子接过书卷,皆感责任重大,李地煞与李人和更是暗暗发誓,定要继承父志,发扬光大李家风水之术。
次日清晨,李玄通安详离世,三子悲痛欲绝,却也深知父亲遗愿未了,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按照父亲生前的教导,每日研习《风水秘录》,同时关注着云隐镇及周边地区的异象。
一日深夜,李天罡因研读《风水秘录》过久,感到疲惫不堪,便起身出门透气。
此时,月挂中天,星光点点,云隐镇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李天罡漫步于青石小径上,感受着夜风的轻抚,心情逐渐平复。
突然,一阵细微的交谈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李天罡循声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两条蛇正盘踞在一棵老柳树下,低声交谈。
他心中一惊,要知道,蛇类乃阴冷之物,夜间出现已属罕见,更何况还能听到它们交谈,这无疑是异象中的异象。
李天罡强忍心中恐惧,悄悄靠近,试图听清它们的谈话内容。
只听其中一条蛇道:“近日云隐镇将有大事发生,你我作为此地守护灵兽,需得小心应对。”
另一条蛇道:“此事我已知晓,但不知那人类风水先生李玄通之子能否顺利完成使命。”
第一条蛇闻言,叹道:“李玄通一生行善,其子必非池中之物。
只是,这姻缘之事,还需看他自己的造化。”
“姻缘?”李天罡心中一动,暗想:“难道这两条蛇所说的异象,与我的姻缘有关?”
正当他思索之际,两条蛇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存在,突然化作两道青烟,消失在夜色中。
李天罡大惊失色,忙转身欲回,却发现自己已身处一片迷雾之中,四周景物皆变得模糊不清。
他心中慌乱,忙取出随身携带的罗盘,欲辨方向。
然而,罗盘上的指针却如醉汉般乱转,根本无法指示出正确的方位。
李天罡心知不妙,这迷雾定是那两条蛇所布下的结界,意在考验他。
正当他焦急万分之际,耳边突然响起一阵清脆的铃声。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道袍、手持铜铃的青年道士正从迷雾中走出。
那道士面容俊朗,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虚妄。
“这位小哥,你可是迷路了?”道士微笑着问道。
李天罡忙道:“正是,不知这位道长可有办法破除此迷雾?”
道士笑道:“迷雾虽浓,但人心不迷。
你只需保持本心,不被外界所惑,自然能走出这迷雾。”
说罢,道士轻轻摇动铜铃,那铃声仿佛有魔力一般,瞬间驱散了四周的迷雾。
李天罡眼前一亮,发现自己已回到了青石小径上,而那道士正站在不远处,微笑着看着他。
“多谢道长相助!”李天罡感激涕零,忙上前行礼。
道士微微一笑,道:“你我相遇,即是缘分。
我观你面相,乃是有福之人,只是姻缘未至。
今夜之事,或许正是你姻缘的契机。”
李天罡闻言,心中一动,忙道:“道长所言极是,只是不知这姻缘究竟在何处?”
道士笑道:“天机不可泄露,你只需记住,顺其自然,必有所得。”
说罢,道士身形一晃,化作一道青烟,消失在夜色中。
李天罡望着道士消失的方向,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期待。
他知道,自己的一生,或许将因这一夜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次日清晨,李天罡将昨夜之事告知了李地煞与李人和。
二人听后,皆感惊奇,同时也为李天罡的姻缘之事感到担忧。
他们深知,在这纷扰的世间,能找到一段真挚的姻缘,实属不易。
正当三人议论纷纷之际,镇上的老渔民张老汉突然登门拜访。
张老汉年逾七旬,满脸皱纹,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他手中提着一条大鱼,笑道:“李先生,昨晚我在河边捕鱼时,突见河中金光一闪,便撒网捕之,没想到竟捕到了这条大鱼。
我想着李先生一家平日里对我们渔民多有照顾,便特意送来,以表谢意。”
李天罡接过大鱼,笑道:“张老汉客气了,我们李家与渔民本就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说罢,他让李地煞将大鱼拿去厨房处理,自己则与张老汉聊起了家常。
聊着聊着,张老汉突然道:“李先生,我听说你昨晚走夜路时遇到了奇事,不知可否说来听听?”
李天罡闻言,心中一惊,忙道:“张老汉何以得知?”
张老汉笑道:“我这人虽老,但耳目还算灵光。
昨晚我捕鱼归来时,见你独自一人走在青石小径上,神色慌张,便知你定有奇遇。
后来,我又听镇上的老人们说,那两条蛇乃是云隐镇的守护灵兽,平时难得一见,更别提能听到它们交谈了。
我想,你定是与那两条蛇有缘,才得此奇遇。”
李天罡闻言,心中暗自惊讶,没想到张老汉竟如此见多识广,连这等奇事都知晓。
他忙道:“张老汉所言极是,我昨晚确实遇到了那两条蛇,还听到它们谈论起我的姻缘之事。”
张老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看来,李先生的姻缘之事,已有定论。
只是,不知那女子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引得两条守护灵兽如此关注。”
李天罡闻言,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与期待。
他知道,自己的姻缘之事,或许正如同张老汉所说,已有定论。
只是,那女子究竟是何人,他又该如何去寻找,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正当二人交谈之际,李地煞突然匆匆跑来,道:“大哥,不好了,那大鱼突然变得异常狂暴,在厨房里乱撞,我们根本控制不住它!”
李天罡闻言,心中一惊,忙与张老汉一同赶往厨房。
只见那条大鱼正横冲直撞,厨房内的锅碗瓢盆被撞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李天罡忙取出罗盘,欲观察大鱼身上的气场,却惊讶地发现,那大鱼的气场竟与昨晚那两条蛇的气场极为相似。
他心中一动,暗想:“难道这条大鱼,与那两条蛇有关?”
正当他思索之际,那大鱼突然一跃而起,直扑向他。
李天罡忙侧身一闪,那大鱼扑了个空,重重地摔在地上,昏死过去。
李天罡望着昏死过去的大鱼,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
他知道,这条大鱼的出现,绝非偶然,它定与那两条蛇以及自己的姻缘之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是,这联系究竟何在,他又该如何去解开,这一切,都还需他自己去探寻。
于是,李天罡决定,从这条大鱼入手,去寻找自己姻缘的线索。
他让李地煞与李人和将大鱼妥善安置,自己则带上罗盘与《风水秘录》,踏上了探寻姻缘的征途。
李天罡这一走,便是数月。
他风餐露宿,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那与大鱼和两条蛇相关的线索。
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经历了许多离奇古怪的事,但始终未能找到那关键的姻缘线索。
一日,他来到了一座名为龙隐山的地方。
这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仿佛是天地间的一道屏障。
李天罡望着那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仿佛那山上就藏着他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他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攀爬。
山路崎岖,荆棘丛生,但李天罡却毫不退缩。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登上山顶,解开那困扰他多日的谜团。
经过数日的艰难跋涉,李天罡终于登上了山顶。
只见山顶之上,有一座古老的庙宇,庙宇虽破,但气势恢宏,仿佛能吞吐天地之气。
他心中一动,暗想:“这庙宇定与那两条蛇和那大鱼有关。”
他推开庙门,只见庙内空无一人,只有一尊破败的神像静静地立在那里。
神像面容模糊,但那双眼睛却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
李天罡走到神像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取出罗盘,开始观察庙宇内的气场。
突然,他感到一阵强烈的震动,仿佛整个庙宇都在颤抖。
他抬头望去,只见神像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那光芒直射向他手中的罗盘,罗盘上的指针开始疯狂地转动。
李天罡心知不妙,忙收起罗盘,退出庙门。
只见庙宇突然崩塌,化作一片废墟。
他望着那废墟,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伤,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正当他沉浸在悲伤之中时,突然听到一阵清脆的铃声。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道袍、手持铜铃的青年道士正从不远处的树林中走出。
那道士面容俊朗,目光如炬,正是数月前在迷雾中救过他的那位道士。
“道长,原来是你!”李天罡惊喜交加,忙上前行礼。
道士微笑着看着他,道:“李施主,你终于来了。”
李天罡闻言,心中一动,忙道:“道长,你可知我为何而来?”
道士笑道:“你心中所求,我自然知晓。
但姻缘之事,还需你自己去争取。”
李天罡闻言,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勇气,道:“请道长指点迷津。”
道士微微一笑,道:“你且随我来。”
说罢,他转身走向树林深处。
李天罡忙跟了上去。
二人穿过树林,来到了一片开阔地。
只见开阔地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水池,水池中水波荡漾,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机。
道士指着水池,道:“你且看那水池中央,可有什么异样?”
李天罡闻言,忙凝神望去。
只见水池中央,有一条大鱼正静静地浮在那里,那大鱼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金光,仿佛与水池融为一体。
他心中一动,暗想:“这大鱼,不就是张老汉送给我的那条吗?”
道士笑道:“没错,那大鱼正是你与张老汉的缘分所在。
但真正的姻缘,还需你自己去争取。”
李天罡闻言,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道:“请道长明示。”
道士微微一笑,道:“你且看那大鱼身旁,可有什么异样?”
李天罡再次凝神望去。
只见大鱼身旁,有两条小蛇正游来游去,那两条小蛇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青光,仿佛与大鱼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他心中一动,暗想:“这两条小蛇,莫非就是那两条守护灵兽的后代?”
道士笑道:“没错,那两条小蛇正是那两条守护灵兽的后代。
它们与大鱼之间,有着不解之缘。
而你,与那大鱼和两条小蛇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天罡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仿佛明白了什么。
他忙道:“道长,你是说,我的姻缘,与那大鱼和两条小蛇有关?”
道士微笑点头,道:“正是如此。
但真正的姻缘,还需你自己去争取。
你需与那大鱼和两条小蛇建立深厚的感情,它们自然会引导你找到那真正的女子。”
李天罡闻言,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期待。
他忙道:“多谢道长指点迷津,我定不负所望。”
说罢,他转身走向水池,开始与那大鱼和两条小蛇建立感情。
他每日都来水池边,给它们喂食,与它们玩耍,渐渐地,它们与他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一日,他再次来到水池边,只见那大鱼突然跃出水面,化作一位美丽的女子。
那女子身着金衣,头戴玉冠,仿佛是天上的仙女下凡。
她微笑着看着他,道:“李公子,你可还记得我?”
李天罡望着那女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仿佛他们早已相识。
他忙道:“姑娘,你是?”
那女子笑道:“我便是那大鱼,也是你一直在寻找的姻缘。”
李天罡闻言,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忙道:“姑娘,你可愿与我共度此生?”
那女子微笑着点头,道:“愿意。”
于是,二人便在龙隐山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婚礼当天,那两条小蛇也化作了一对俊美的男女,前来祝贺。
他们四人相视一笑,仿佛早已注定要成为彼此的伴侣。
婚后,李天罡与那女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他们一起回到了云隐镇,与李地煞和李人和一起经营着家族的风水事业。
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底蕴,将家族风水之术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原大地上的一代宗师。
而那两条小蛇所化的男女,也成为了他们的得力助手。
他们四人齐心协力,共同抵御着世间的种种灾难与邪恶,守护着云隐镇和中原大地的安宁与繁荣。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
转眼间,数十年过去了。
李天罡与那女子已经老去,但他们的爱情却如同那龙隐山上的清泉一般,永不干涸。
他们将自己的故事和技艺传给了后人,让那段美丽的姻缘和精湛的风水之术永远流传在世间。
老张头从山神庙里出来后,心里头那个乱呐,跟被狗撵了似的。
他琢磨着那黑蛇的话,心里头七上八下的,也没心思再采药了,干脆就回了屯子。
一进屯子,老张头就直奔李大娘家。
为啥呢?
李大娘那可是屯子里有名的“神婆子”,啥都知道点儿。
老张头想跟她打听打听,这黑蛇到底是咋回事儿。
到了李大娘家,老张头说明了来意。
李大娘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老张头,你这是惹上大事儿了啊!”
老张头一听,心里头更慌了:“李大娘,你快跟我说说,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李大娘叹了口气,说:“那黑蛇啊,是咱们这山上的灵兽,轻易不下山。
它要是找上你,指定是你身上有啥它看上的东西。
我看呐,八成是你那祖传的玉佩。”
(图片来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老张头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忙说:“那咋办呐?
我可不想被这蛇缠上啊!”
李大娘想了想说:“这样吧,你明天一早,去山上那棵老槐树下,摆上点供果,再烧点纸钱,跟那黑蛇说说好话,求它放过你。”
老张头一听,也只能这样了,便点点头,回了自己家。
第二天一大早,老张头就按照李大娘说的,去了山上那棵老槐树下。
他摆上供果,烧了纸钱,嘴里还念叨着:“黑蛇大仙呐,你就行行好,放过我这老头子吧,我那玉佩可是祖传的,不能给你啊!”
老张头念叨了半天,也没见啥动静。
他心想,这法子怕是行不通啊。
正当他准备收拾东西回家时,突然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老张头一抬头,只见一条黑影从树上窜了下来,正是那黑蛇!
老张头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喊着:“妈呀,这可咋整啊!”
那黑蛇却没伤他,而是直勾勾地盯着他手上的玉佩。
老张头一看,心里头那个纠结啊,这玉佩可是祖传的,给了他,自己咋跟祖宗交代啊?
可不给他,自己这条老命怕是就要交代在这儿了。
老张头咬了咬牙,心一横,把玉佩摘了下来,递给了黑蛇。
那黑蛇接过玉佩,在他身上绕了一圈,然后嗖地一下就不见了。
老张头坐在地上,半天才缓过神来。
他心想,这黑蛇到底是啥来头,咋这么邪乎呢?
他琢磨着,这事儿得跟屯子里的人说说,让他们以后也小心点。
老张头回到屯子,就把这事儿跟大伙说了。
大伙一听,都吓得不行,纷纷表示以后再也不去山上采药了。
可这事儿还没完。
过了没几天,屯子里就开始出现怪事儿了。
先是李大娘家的鸡无缘无故地死了,然后是王二麻子的羊丢了,接着是赵老三的牛病了……屯子里的人都说,这是老张头把黑蛇惹怒了,黑蛇来找他们报复了。
老张头一听,心里头那个悔啊,早知道就不去采那草药了,现在可咋整啊?
正当大伙都愁眉不展时,突然有一天,屯子里来了一位道士。
那道士身穿道袍,手持拂尘,看起来仙风道骨的。
他一到屯子,就说要帮大伙解决这怪事儿。
大伙一听,都高兴坏了,连忙把道士请到了屯子里。
道士问了问情况,然后说:“这事儿啊,得从那黑蛇说起。
那黑蛇本是山上的灵兽,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那玉佩的灵力,所以才有了这般神通。
但它本性并不坏,只是被那玉佩的灵力所迷,才做出了这些事儿。”
大伙一听,都愣住了,原来这黑蛇不是来报复的,而是被那玉佩的灵力给迷住了。
道士接着说:“要想解决这事儿,就得把那玉佩的灵力给收了,然后再把那黑蛇放回山上,让它继续修行。”
大伙一听,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道士便让老张头把玉佩拿出来,然后开始做法。
只见道士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拂尘一挥,那玉佩便飞了起来,悬在半空中。
接着,道士从怀里掏出一张符咒,贴在了玉佩上。
只见那玉佩突然光芒大放,然后嗖地一下,飞进了道士手中的一个葫芦里。
道士收起葫芦,说:“好了,这玉佩的灵力已经收了,现在咱们得把那黑蛇放回山上。”
大伙一听,都跟着道士去了山上。
到了那棵老槐树下,道士从葫芦里倒出一点清水,洒在地上。
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那黑蛇突然从树林里窜了出来,游到了那清水旁。
道士说:“黑蛇啊,你本是山上的灵兽,因为机缘巧合得了那玉佩的灵力,但你也因此迷失了本性。
现在我已经把那玉佩的灵力收了,你以后就好自为之吧。”
那黑蛇似乎听懂了道士的话,点了点头,然后嗖地一下,游进了树林深处。
从此以后,屯子里再也没有发生过怪事儿。
大伙都说,这是那道士和黑蛇的功劳。
老张头呢,也吸取了教训,以后再也不去山上采药了。
他安心地在家种地,过着平淡却安稳的日子。
这事儿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在屯子里,却一直被当作传奇故事传颂着。
每当有人提起这事儿,老张头都会感慨地说:“唉,都是那玉佩惹的祸啊!
以后啊,可不能再贪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