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战役,林彪估计伤亡200人,实际数字报上来,久久未说话
为什么说1937年的北平势如累卵?这一点,从中日两军的对峙态势就可看出。据战史记载,“七七事变”前夕,日军对平津地区已形成了半包围的战略态势。在西北面,有日本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分布于张家口一带;在正北面,有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之一部,其前锋已延伸至长城沿线的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和独石口等关隘两侧地区;在东至山海关、南经天津西至丰台的北宁铁路沿线,有《辛丑条约》衍生出来的日本华北驻屯军。该军人数约为5700人,部署于北平、天津及唐山、滦县、山海关等地。另外,还有为虎作伥的殷汝耕伪政府。这几部分日伪军所直面的,是驻扎在张家口、北平至天津乃至保定、沧州一带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虽然其总兵力超过了10万,但各部的距离却过于遥远。并且,二十九军在武器装备及训练上,和日军也差得太远。实际上,就算蒋介石控制的中央军,其装备及训练也是和日军不可同日而语的。也正是因此,“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内部就叫嚣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可是,日本这次显然低估了中国军民的抗日决心。加上当时时值夏季,华北一带进入雨季,被泥泞道路所限制的日军机械化部队自“七七事变”爆发之日起,截止到9月25日才勉强推进到保定至沧州一线。当然,日军推进的速度如此之慢,除了气候原因,和8月13日爆发的中日淞沪会战也是分不开的。不过,这指的只是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大平原上的日军攻势,另外一支日军在山西高原的攻击还是颇为顺利的。
平型关战役,林彪估计伤亡200人,实际数字报上来,久久未说话
战史记载,这支攻击山西高原的日军是在1937年8月23日攻陷的居庸关。不久,他们又攻陷了怀来至张家口之间的平原地带。到了9月21日,其兵锋已越过大同,冲到了恒山山脉。这个消息,使盘踞山西20多年的阎锡山听了顿时慌了手脚。为了保住统治地位,一向吝啬的阎锡山乃倾尽家底,沿着恒山山脉一带部署了大量部队。谁知道,狡猾的日军却对此置之不理,反而以一个师团的兵力,向着恒山防线的薄弱点平型关发起了攻击。领头的人,就是那位侵华急先锋、“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重要策划者板垣征四郎。他所率领的第五师团,是一支穷凶极恶的部队,号称日军的王牌,装备好、战斗力强、深受武士道的熏陶,自进入山西以来可谓所向披靡。然而,就在板垣征四郎选定的平型关战场,第五师团却遭到了另外一支抗日武装的迎头痛击。这支部队,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八路军115师。其统帅林彪,能谋善断,自红军时期便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及至长征时期,但凡大仗、恶仗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选择的攻击地点,是平型关关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的一条狭窄谷道,名曰“关沟”。其长度约为13公里,深度在10米至100米不等,道路宽度不过三五米,仅容一辆卡车单行。古道之北,悬高数丈,陡峭如削,极难攀登;古道之南,山低坡缓,杂草丛生,很适合隐藏兵力兵器。因为是第一次和陌生且传闻作战凶悍的日军交手,115师的师领导都十分重视。鉴于这是八路军对日的第一仗,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因此115师拿出了牛刀杀鸡的架势,动用了5个主力团。其中,三个团用来正面阻击并围歼敌军,一个团用来断敌退路,一个团用来阻敌增援。按照以往的战斗经验,115师1.2万人拿来做这四项工作实在是绰绰有余。也正是因此,当师卫生部长谷广善正因大战前夕卫生院人手不够而苦恼时,林彪毫不在意地挥了挥手,并告诉他,“没关系,最多有一二百名伤员了不得了。”然而,林彪这次却失算了。
平型关战役,林彪估计伤亡200人,实际数字报上来,久久未说话
平型关战役
战史记载,进攻山西高原的第五师团是由12个步兵大队及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联队各一,计约2万余人。因为支援华北平原作战的需要,第五师团被拨走了5个步兵大队。剩下的7个步兵大队,有2个被板垣征四郎的师团部所掌控,留守于蔚县。余下5个,有2个被安排到了平型关西边的浑源,3个被放到了平型关正面。可是,面对晋绥军的人数优势和地形的优势,饶是日军这5个大队凶悍异常,却始终未能突破晋绥军的恒山防线。鏖战日久,日军前线对后勤的需求遂变得紧迫起来。当时,日军已经驱逐了灵丘的晋绥军,另一方面,其兵锋已经前出到了平型关北侧地区。在日军眼里,灵丘至平型关这段30公里的通道是极其安全的。因此,他们在运送后勤的时候,每次都十分大意。那么,他们到底有多大意呢?参战的八路军老兵说,他们伏击的这股日军,大意到了行军的时候连尖兵都不派。此外,在后方压阵的骑兵还高声唱起了流行歌。有的更懒散,竟怀抱三八大盖打起了瞌睡。不过,当他们钻进八路军的口袋阵的时候,八路军的瓢泼弹雨却给了其一个下马威。
平型关战役,林彪估计伤亡200人,实际数字报上来,久久未说话
八路军设伏平型关
前文已述,第五师团是一支经受过严格训练的老牌师团,官兵的战斗素质较好。因此,虽然他们刚开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快就在军官及老兵的带领下稳住了阵脚。后来,他们竟然还组织了兵力发起了反冲锋。然而,手持简陋武器的八路军战士们却无一人退缩,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连长牺牲了排长顶替,排长牺牲了班长顶替,班长牺牲了战士继续指挥,就是这样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与日军拼死搏杀。在后人为参战的115师副师长聂荣臻将军写的传记中,曾这样描述了两军交锋的战况,
“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聂荣臻透过望远镜看见那群经过武士道训练的日军虽然失去指挥、被分割开来,仍然利用汽车和沟坎,进行顽抗,八路军干部战士前仆后继,以更加猛烈得攻势对付顽固到底到极点得敌人,连伤员也与敌军伤兵扭打在一起,互相用牙齿咬,用拳头打,八六八团副团长杨勇在激战中负了伤,仍继续指挥部队作战,六八五团一连连长曾贤生,带领战士们冲入敌群,在肉搏战中壮烈牺牲,清理战场时,人们发现有位战士与敌人拼刺刀时,双方的刀同时刺入对方的胸膛,一齐倒在了血泊里,由于敌人的刺刀长,八路军的刺刀短,这位无名的战士定是迎着敌人的刺刀将敌刺死的。”
平型关战役,林彪估计伤亡200人,实际数字报上来,久久未说话
日军自进入中国以来,从未遇到过比自己强悍的对手。因此,他们反击了没多久,便被八路军打得四处溃逃。后来,眼见八路军缩紧了包围圈,日军为了求生,只能寻求八路军的防守薄弱点来扭转战场劣势。经过几次摸索,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处绝佳之地,那就是公路西侧的老爷庙。这个地方,是个制高点,因不好隐藏部队,所以林彪并未在此部署部队。这个疏漏,很快被日军利用。八路军的指战员们也发现了这个突发情况,纷纷率部与敌争夺。据当时参战的排长田世恩回忆,他们足足和日军厮杀了两个多小时,才将他们压下山去。就此,关沟的日军乃陷入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那么,第5师团的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听说了他的部下被围,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据载,板垣征四郎闻讯之后,马上就从留守河北蔚县、涞源的部队中抽调了精锐前去增援。谁料,却被115师的独立团杨成武部拦截得死死的。3个团的八路军战士(688团因山洪暴发,未能赶至战场)没了后顾之忧,遂对被围日军发起了总攻。截止到9月25日下午13时,被围困的日军全部就歼。那么,日军被全歼后的场面是怎样的呢?一位参加过平型关之战的八路军战士如此回忆,
“长长的山沟里,到处都是被打翻击毁的鬼子汽车和大车,烧着了的还在冒烟,汽车上面和车轮下面都是鬼子尸体,有的还挂在汽车挡板上,从姿势看,显然是没来得及下车就被击毙了;半山坡上鬼子的骑兵,连人带马尸横遍地,死尸中间,有的是被我们战士用刺刀戳死的。横七竖八,倚躺仰卧,各式各样的丑态都有。公路上的汽车和大车还满载着弹药、装具、被服、粮食、饼干、香烟。遍地都是扔着枪支弹药,鬼子兵的黄呢军服、大头鞋子、牛皮背包、水壶和饭盒不可尽数。那大大小小的太阳旗,布的、绸的、写满字的、画了符号的,都像垃圾一样仍在地上;那一纷纷作战计划、命令、情报等机密文件如同给日军送葬的纸钱飘飞起落。”
平型关战役,林彪估计伤亡200人,实际数字报上来,久久未说话
八路军缴获的日军武器
不过,日军被八路军重创,八路军亦折损不小。战后统计,我军的伤亡人数超过了六百多。这些人,都是从漫漫长征路走出来的老兵,不但战斗经验丰富,其政治立场也很坚定。作为红一方面军的老领导,林彪得知了伤亡情况,心疼得很久都没说话。那么,用如此优势的兵力围歼日军,八路军为何还会产生如此惨重的伤亡呢?其实,这些伤亡的官兵,并不都是由于惨烈的战斗造成的。还有一部分,是日本溃兵和伤兵造成的。按照林彪在战后写的《平型关战斗经验》一文解释,是因为八路军战士对日军的武士道精神估计不足,以至于许多战士在战斗中,常用红军时期对付国民党军的办法对待日军。结果,当八路军战士对日军溃兵及伤兵喊着“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时,往往因无防备而被其暗算。另外,造成八路军如此严重的伤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八路军歼灭关沟的日军后,又向攻击平型关的日军发起了攻击。然而,防守平型关一线的国民党军却没有适时出击配合,给八路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按照战史家的评论,如果国民党军能及时出兵扎紧包围圈,平型关之战将会取得更大的战果。
参考资料:《中国抗日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