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三则

 

民间故事三则

 

顾神判

张明波是泰安的一个小商贩,靠着倒腾布料挣了钱小钱,生活也还算温饱不愁。

一天,张明波从外地进了十匹上等的蚕丝,打算拉到县城中卖个好价钱。由于老马年迈走得很慢,走了一天还没赶到。当时天已经昏暗,张明波又累又饿,于是打算先在附近找个地方过夜。

张明波沿着小路走了很久,发现周围荒无人烟,半个人影都见不到,不远处有几座坟墓。张明波也不打算继续走了,就在这过夜了。

张明波找了些干草铺在地上,又担心有人会偷走自己的丝绸,于是就把丝绸抱在怀中,这才睡觉了。他一路舟车劳顿,睡得很熟,第二天醒来时发现,自己怀中抱着一块烂木头,丝绸却不一而飞了。

张明波大惊失色,心想这可是自己大半的积蓄啊,这下可怎么活啊。无奈之下,张明波便跑到县城报了官。

顾建当时在地方上任县令,听了张明波的陈词,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决定把盗贼抓来绳之以法。

顾建问道:“当时你可曾见过其他人?”

张明波摇摇头,说道:“并无他人,当时墓地里倒是有两个木甬。”

顾建笑着说:“那就好了,来人把那两个木甬带到台上!”一衙役领命前去,不一会就把木甬带到了大堂上。

顾建又从外面随便抓了十个人,把他们压到大堂上。顾建走到木甬面前,问道:“你说那窃贼是谁呢?是不是就在这十人当中?”

众人面面相觑,见县令竟然在问一个木甬,实在让人琢磨不透。

过了一会,顾建见不用不说话,勃然大怒,斥责道:“好你个木甬,敢藐视本官,给我打三十大板!”

于是众衙役就上台你一棍我一棍把木甬打个稀巴烂。大堂上的众人都在嘲笑顾建没什么本事,昏官一个,拿木甬出气。

顾建板着脸,看上去十分生气说:“你们敢嘲笑本官?我限你们在日落前每人买一匹上好的丝绸前来,谁不买就要挨板子!”

众人吓得急忙跑出去到处求购丝绸,过了半天,每人竟都带了一匹丝绸前来。

顾建问其中一人:“你从哪买的这丝绸?”

那人说:“我们几经寻找,终于在一个叫沈哲的商贩那里找到了丝绸,那沈哲贪得无厌,竟漫天要价说三十两一匹,我们无奈也只好出钱买了,正好十匹。”

顾建笑着问张明波:“这是不是你丢的丝绸?”

张明波一看,果然就是自己的丝绸,急忙拜谢顾县令。

随后顾建便派人把沈哲抓了起来,打了他三十大板,沈哲疼得嗷嗷直叫,回家休养的半年才痊愈,真是罪有应得!

民间故事三则
不紧不慢的孙胜

从前有个叫孙胜的人,是做瓷器生意的,家境殷实,但是他为人很吝啬,做事不紧不慢的。

一天,孙胜从城里买了很多瓷器,和随从架着马车拉着回家。到了中午,随从饿得饥肠辘辘,于是就对孙说:“咱们找个饭店吃饭吧。”

孙胜说:“吃什么饭?还有三十里路就到了,忍一忍回家一块吃!”

仆人见马蹄铁坏了,说道:“不吃饭,咱好歹把马蹄修修吧,快要掉下来了!”

孙胜十分生气,骂道:“你多管闲事,只有三十里路了,掉不下来,赶紧赶路!”

二人于是继续上路了,又走了十多里路,有个路人好心对孙胜说:“快换个马踢铁吧,马要倒了!”

孙胜说:“回家再换吧,在外面太贵了,还有二十里就到家了。”

又走了十里路,又有路人提醒孙胜说:“马都瘸了,快点换马掌吧,不然要出大事了!”

孙胜说:“快到家了,不急!”

于是二人继续往前走,终于到了村子,在村口晒太阳的老翁劝说道:“马瘸了,不能再走了,快把车上的东西拿下来!”

孙胜说:“还有几步就到家了,太麻烦了。”

这不刚走了几步,马就摔倒了,马车也跟着翻了,车上的瓷器都摔得粉碎。

孙胜看着一地的碎瓷器和马儿,心里五味杂陈,不知说什么好了。

抬驴

淄川县有个刘老汉,他家里养了两头驴,最近家里很拮据,没钱给儿子上学,于是便打算卖一头驴。

那天,刘老汉和儿子刘奇牵着驴儿去赶集卖驴。在路上碰见村里的几个妇人,那些妇人嘲笑道:“这爷俩真是蠢到家了,有驴子不知道骑,竟牵着走!”

刘老汉听后很羞愧,就让儿子骑上了上去,自己牵着驴走。

走了会,又碰到几个老汉,嘲笑道:“这个孩子很不知道孝顺,哪有自己骑驴让老父亲走路的道理?”

刘老汉听后,对儿子说:“别让人笑话咱,你牵着驴,我骑上去!”

于是刘老汉与儿子换了个位置,继续往前走。

路上又有人指责他们说:“这个刘老汉只顾着自己,儿子累成那样,真是为老不尊啊。”

刘老汉更加羞愧,急忙让儿子骑上来。驴子驮着二人走了几步,又有人说:“这对爷俩真不是人,要把驴子累死不成?岂有此理!”

刘老汉和儿子哭笑不得,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过了一会,刘老汉对儿子说:“你去找一长木头和绳子来。”刘奇问:“要那个干啥?”

刘老汉说:“快去,咱们把驴子绑起来抬着走,看谁还笑话咱们。”刘奇觉得父亲说得很对,就找来木头和绳子把驴捆住,抬着它走了。路人见了,都嘲笑他们父子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