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唐赛儿

民间故事:唐赛儿明朝初期,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同他的侄子建文皇帝争夺帝位,整整打了三年战争。朱棣夺位后,又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连年战争,加上修筑京城,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封建统治者同农民的矛盾愈来愈激化。广大农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点燃了起义的烈火,使明朝封建统治者胆战心惊,惶恐不安。山东省蒲台县有位女英雄名叫唐赛儿,是贫苦农民林三的妻子。林三出外谋生,唐赛儿在家耕种田地,空闲时练习武艺。唐赛儿为人正直,不畏强暴,好扶弱济贫,在当地农民中很有威信。唐赛儿出身贫苦,对封建统治阶级怀有强烈的仇恨。为了反抗明王朝的统治,她以白莲教为掩护,秘密串连,组织群众,准备起义。公元一四二O年春,...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炮打一只虎

民间故事:炮打一只虎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勾结,加紧侵略我国,把我国变为半封建和半殖民地。帝国主义侵略者到处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激起我国人民多次英勇反抗。一九OO(庚子)年前后,义和团运动在我国北方兴起。他们设场练拳、武装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反抗封建朝廷、贪官污吏的剥削和压迫。义和团的英勇反抗,使帝国主义侵略者惊慌万状。庚子年春天,美、俄、英、法、德、日、意、奥等所谓“八国联军”,乘几十只船舰开到天津大沽口,扩大对我国的武装侵略。清政府在大沽口设有几座大炮台。在南岸的炮台上,有一个四十多岁的老炮手,名叫洪大义。他看到侵略者的兵舰横冲直撞,耀武扬威,心中愤愤不平,他恨不能开炮将...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矿工的儿子

民间故事:矿工的儿子一九四九年秋,我人民解放军乘胜南下,逼近桂中的一个铁矿山。蒋匪残兵败将奉命扼守矿山一带,妄想据险顽抗,掩护其他匪军向南逃窜。深夜,我军侦察连连长周柱,带领两名战士,悄悄地接近敌人工事,侦察敌情。周连长他们完成了侦察任务,正要回去报告,猛听到敌人阵地上响起了一阵“嗒嗒嗒”的枪声。他们沉着地伏在草丛中,警戒着枪响的方向。火光中,跑过来一个矮小的身影,在后面的几个匪兵一边开枪一边追赶。周柱当机立断,对两个战士说:“打退敌人,救人要紧!”就在这时,矮小的身影晃了一下,栽倒了。几个匪兵扑了上来。说时迟,那时快,周柱喝一声:“打!”三颗手榴弹飞向敌群,把匪兵炸得血肉横飞。一个战士赶忙把...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沧州大侠

民间故事:沧州大侠清朝末年,辽宁省营口地区有个“德胜镖局”,他们为别人武装押运金银财宝、贵重物资,曾名震江湖。镖局的总镖头姓刘,人称花枪刘,他自称“东北三省无敌手”。后来,沈阳到营口的火车线路修通了,没人再雇镖局运货,他们只好在镖局门前坐地围场练武,卖艺挣钱,捎带卖点“大力丸”、“刀伤药”等等。他们每天都摆场子卖艺,可是武艺不高,武德又不好,所以看热闹的人很多,捧场的人却越来越少。这一天,师傅花枪刘铁青着脸出场了,一抱拳说:“想 我花枪刘当年威震东三省,如今撂场子卖艺竟无人捧场,真是虎落平原被狗欺。哪位武艺比我高上来遛遛众人一见他恼羞成怒,口出狂言,纷纷要散去。这时,一位中年人随手扔过一串铜...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柴郎成亲

民间故事:柴郎成亲从前,有个打柴郎,名叫施勇。父母早已去世,只剩他孤零零一个人,靠打柴过日子。有一天,他正在山上打柴,忽然刮起冷风来。施勇又冷又饿,只好下山回家。忽然间冷风变成了一股大黑风,刮得天昏地暗,树折石滚。眨眼间,黑风刮到身边。施勇影影绰绰看见黑风里边有一个形似狐狸的怪物,抱着一个挣扎呼救的女子。施勇想,我怎能见死不救?立时抡起板斧,冲着那怪物猛投过去。黑风过后,施勇见地上留有斑斑血迹。他赶忙拾起板斧,顺着血迹追去。追啊追啊,追到天黑,一直追到一个大山里,突然血迹不见了。施勇左右寻找,非常着急。这时,天晴了,露出了月亮。忽然,施勇发现眼前有个洞,洞边有片血迹。他往里一瞧,深不见底。他想...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痴婆子传

民间故事:痴婆子传南宋末年,边境战事不断,宋兵节节败退,元兵侵占不少城池。朝中权臣贾似道专权,上瞒皇帝两国战况,下欺文武百官纳谏,整日里莺歌燕舞,纸醉金迷。兵部侍郎上官虹不满朝政昏暗,递上辞呈,返回河南老家与家人团聚。上官虹有一女名为阿娜,性情聪慧,自幼随父学习经史子集。上官虹为人正统,时常与女谈讲君臣纲纪之道。数年后上官阿娜年已十五,生得花容月貌。阿娜心里如同寻常百姓家的小女儿一样细腻,时常暗思书中知晓的少年将军及才子名流,因父训甚严,亦不敢表露,时常顾影自怜。正是新年将至,家中需添加衣被等织物,上官虹令家人买来料子,请邻家朱氏娘子到家里商讨用料制法。这朱氏娘子二十五六的年纪,八九分姿色的容...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寇准背靴

民间故事:寇准背靴宋朝时,镇守三关屡建奇功的杨六郎被奸臣王钦差陷害,充军云南,发配汝州,监造官酒。杨六郎有个义弟任堂惠家在汝州,见六郎遭贬,痛恨权奸当道,每天都来陪伴,百般照顾。兄弟俩谈文论武,日子过得倒也畅快。但是王钦差并不死心,深恐宋皇日后起用杨六郎,对自己不利,便又在真宗面前造谣,说杨六郎在汝州私卖官酒,积聚金银,蓄意造反。宋真宗闻言大怒,立即令团练使呼延赞奉旨前往汝州,取杨六郎的人头回京。八贤王赵德芳苦苦劝谏,宋皇只是不听。八贤王召吏部尚书寇准到南清宫,商议营救六郎之策。寇准说:“呼延赞是一位正直的老将,可托他设法周全。”八贤王命他连夜去访呼延赞。呼延赞听寇准转达八贤王的嘱托后,沉吟半...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搭错车

民间故事:搭错车“有空瓶子卖吗?”这收破烂的叫卖声用闽南话来说,就是—“酒干倘卖无”。这个故事就是从靠收破烂为生的退伍老兵“哑叔”开始的·····这年冬天,台北特别寒冷。清早哑叔蹬上他那破旧的三轮车又去收购空瓶子了。“哇!哇!······”奇怪,这里怎么会有小孩的哭声?原来路边躺着一个婴儿。早上的风太凉了,哑叔急忙把孩子抱到了怀里。这时,从小孩的衣服里飘下来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她叫阿美,捡到的好心人请收养她,菩萨会保佑你的!”这是一个弃婴,哑叔明白了。哑叔的生活已经够困难了,怎能再添一张嘴。可是天这么冷,孩子会冻死的。“哇—”哑叔怀里的小生命又哭起来,小手乱摸乱抓,看样子是饿了。...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男人的风格

民间故事:男人的风格陈抱帖从省委书记的秘书被任命为T市的市委书记。他携同新婚不久的夫人罗海南和罗海南从北京带来的保姆安徽姑娘去赴任。T 市是大西北的一个偏远城市。罗海南抱着罗曼蒂克的想法,离开了舒适的高干家庭,来到这荒芜的地方。用她的话说,这是“十九世纪俄国十二党人”的妻子,跟着丈夫来充军。他们住在市区边缘的一幢四层楼房里。昨天刚搬来,东西没顾得收拾,陈抱帖便到市里去了。他推门回来,罗海南窝在沙发里捧着那本百看不厌的《安娜·卡列尼娜》说:“卡列宁!四楼上不来水·····陈抱帖听见爱人把自己称为“卡列宁”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无声地走进书房站在窗前,望着整个城市毫无规则的寥落灯光,想到了T市的杂乱...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打渔杀家

民间故事:打渔杀家自从宋江、卢俊义上了奸臣蔡京的当—受了朝廷的招安,阮小七见大势已去,便隐姓埋名,改叫萧恩,同他的女儿桂英到处漂流。许多年之后,萧恩上了年纪,在太湖边上安了家。父女俩打鱼为生,按捺下当年的壮志雄心,满想过平平安安的日子。这一天,打罢了鱼,萧恩把船拴在杨柳树上,叫桂英煎鱼做饭,他自去买酒。回到船上,忽听岸边有人喊“萧大哥”。原来是当年同在梁山泊聚义的李俊带了一个庄稼汉前来看他。萧恩连忙招呼他们到船上来坐。李俊也没有跟宋江去受招安,先在村子里开了个小店谋生;那汉子叫倪荣,常跟李俊练武,因为敬慕萧恩,所以要李俊陪他来见见。萧恩就请他们一起喝酒。萧恩和李俊谈到当年弟兄们在梁山泊的光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