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炎王(13-15章)

第十三章 京城风云,血债血偿

**

雁门关的晨光刺破云层时,姜炎已率领三千精锐骑兵整装待发。郭秋言一身银甲,手持长枪,立于队伍左侧;楚清瑶挎着药箱,站在城门下,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林墨真身着黑衣,面罩轻纱,骑在黑马之上,身影融入晨雾,似远似近;唐小婉率领暗线,分布在队伍四周,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姜炎,此去京城,路途凶险,李斯必然会设下埋伏,你一定要小心。” 郭镇握着姜炎的手,语气沉重,“老夫已上书圣上,详述李斯罪行,但李斯党羽遍布朝野,恐怕难以立刻见效。你到了京城,务必先联系朝中忠良,再设法面圣。”

姜炎点头,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大人放心,我已有万全之策。此去京城,不仅要扳倒李斯,还要为我父母报仇,为二十年前枉死的忠良讨回公道!”

他看向楚清瑶,语气柔和了许多:“清瑶,雁门关就拜托你了。照顾好自己,等我凯旋归来。”

楚清瑶含泪点头,将一个特制的药囊递给姜炎:“这里面是我炼制的解毒丹和疗伤药,你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我会在这里等你,等你回来。”

郭秋言催马上前,看着姜炎,眼中满是决绝:“姜炎,我与你一同前往京城。战场上,我能为你冲锋陷阵;朝堂上,我能为你作证辩白。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姜炎想拒绝,却在郭秋言坚定的眼神中收回了话语。他知道,郭秋言的性格,一旦决定的事情,绝不会轻易改变。“好,那我们一同前往。”

林墨真突然开口:“我也去。李斯与我幽冥宫有不共戴天之仇,而且,我还有一件关于二十年前宫变的秘密,要当面告诉圣上。”

姜炎心中一动,看向林墨真。他知道,林墨真口中的秘密,定然与他父母的死有关。“好,那就劳烦林宫主了。”

队伍出发,三千骑兵浩浩荡荡,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姜炎等人小心翼翼,警惕着李斯的埋伏。唐小婉派出的暗线四处打探消息,确保队伍的安全。

前行五日,队伍抵达汾州境内的黑风岭。黑风岭地势险要,山高谷深,是前往京城的必经之路。姜炎看着险峻的山势,眉头微蹙:“这里地势险要,容易设伏,大家务必小心。”

话音刚落,两侧的山坡上突然响起一阵呐喊声,随后,密密麻麻的伏兵冲了出来,为首的正是李斯的心腹大将,镇东将军王彪。

“姜炎,你这个叛贼,勾结蛮族,背叛朝廷,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王彪厉声喝道,手中的大刀挥舞,率领伏兵朝着姜炎等人冲来。

姜炎眼神一冷:“王彪,你身为朝廷将领,却甘当李斯的走狗,助纣为虐,今日,我就替天行道,斩了你!”

他催马上前,手持寒铁剑,与王彪激战在一起。寒铁剑寒光闪烁,招招致命;王彪的大刀刚猛霸道,不甘示弱。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分难解。

郭秋言率领骑兵,朝着伏兵冲去。银枪如龙,横扫千军,伏兵们纷纷倒地,惨叫连连。林墨真则身形如鬼魅,穿梭在伏兵之中,长剑所到之处,伏兵们纷纷毙命,无人能挡。唐小婉率领暗线,专门对付伏兵中的弓箭手,柳叶剑舞动,将弓箭手一一斩杀。

伏兵虽然数量众多,但姜炎等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士气高昂,很快就占据了上风。王彪看着身边的伏兵不断倒下,心中越来越慌,招式也变得凌乱起来。

姜炎抓住一个破绽,寒铁剑刺出,刺穿了王彪的胸膛。“呃啊!” 王彪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伏兵们见主将被杀,纷纷四散逃跑。姜炎等人乘胜追击,斩杀了大量伏兵,缴获了无数粮草和武器。

清理完战场后,队伍继续前行。一路上,他们又遭遇了几次李斯派来的埋伏,但都凭借着过人的武功和默契的配合,成功化解。

十日后,队伍终于抵达京城郊外。京城高大的城墙映入眼帘,气势恢宏。但姜炎知道,这座繁华的都城,此刻正被阴霾笼罩,李斯的党羽遍布朝野,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我们先在城外安营扎寨,打探京城的消息。” 姜炎下令,“唐小婉,你立刻率领暗线,潜入京城,联系朝中忠良,了解圣上的态度和李斯的动向。”

“是,殿下!” 唐小婉躬身领命,立刻率领暗线,朝着京城的方向而去。

姜炎等人在城外安营扎寨,等待着唐小婉的消息。林墨真走到姜炎身边,轻声说道:“姜炎,二十年前的宫变,并非李斯一人所为。当年,他与先帝的弟弟,也就是当今的越王勾结,发动宫变,谋害了你的父母。越王一直觊觎皇位,想要取而代之。”

姜炎心中一惊:“越王?他竟然也参与了宫变?”

林墨真点头:“没错。当年,我受你母亲所托,救你出宫后,曾暗中调查过宫变的真相,发现越王才是幕后主使之一。李斯只是他的棋子,帮助他铲除异己,掌控朝政。如今,越王在京城势力庞大,与李斯相互勾结,我们想要扳倒他们,难度很大。”

姜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无论难度多大,我都要为我的父母报仇,为大梁除害!越王和李斯,一个都跑不了!”

林墨真看着姜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我相信你。当年你母亲选择你,没有选错。”

两日后,唐小婉返回了营地,神色凝重地说道:“殿下,情况不妙。李斯和越王已经得知我们抵达京城的消息,他们在圣上面前颠倒黑白,诬陷我们谋反,还说我们勾结蛮族和幽冥宫,想要颠覆大梁。圣上已经被他们蒙蔽,下令关闭城门,不准任何人进出。而且,他们还在京城内外布下了大量的兵力,想要将我们一网打尽。”

“什么?” 姜炎心中一惊,“圣上竟然被他们蒙蔽得如此之深?”

唐小婉点头:“李斯和越王党羽众多,朝中大部分官员都被他们收买,纷纷在圣上面前谗言。只有少数几位忠良大臣,如丞相张大人、御史大夫李大人,还在坚持为我们说话,但他们的力量有限,难以改变圣上的态度。”

郭秋言说道:“看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如我们强行攻城,冲进京城,面见圣上,揭露李斯和越王的罪行!”

姜炎摇头:“不行。强行攻城,只会坐实我们谋反的罪名,让李斯和越王有机可乘。而且,京城城墙高大,防守严密,我们只有三千骑兵,想要攻破京城,难度极大,还会造成大量的伤亡。”

林墨真说道:“我有一个办法。今晚,我潜入皇宫,劫持圣上,逼迫他听我们的辩解。只要圣上看到李斯和越王勾结的铁证,必然会明白真相。”

“不行!” 姜炎立刻拒绝,“劫持圣上,乃是大逆不道之举。一旦失败,我们就会万劫不复,而且还会给李斯和越王留下把柄,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他沉吟片刻,说道:“我们可以利用李斯和越王之间的矛盾。他们虽然相互勾结,但都是为了权力,必然会相互猜忌。我们可以散布谣言,说李斯想要独吞功劳,除掉越王,自己掌控朝政。这样一来,他们之间必然会产生裂痕,我们就能趁机而入。”

众人眼前一亮,纷纷赞同姜炎的计策。

随后,唐小婉率领暗线,潜入京城,散布谣言。很快,京城内外就流传着李斯想要除掉越王的消息。越王得知后,果然心中生疑,开始暗中防备李斯,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几日后,丞相张大人通过暗线传来消息,说圣上将于三日后在金銮殿召开朝会,商议如何处置姜炎等人。张大人已经说服圣上,允许姜炎等人入宫面圣,为自己辩解。

“太好了!” 姜炎心中一喜,“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三日后,我们一定要在金銮殿上,揭露李斯和越王的罪行,让圣上看清他们的真面目!”

三日后,姜炎、郭秋言、林墨真、唐小婉率领少量精锐将士,来到京城城门下。城门守将早已接到圣上的命令,打开城门,放他们入城。

进入京城,街道两旁站满了百姓,他们纷纷议论着姜炎等人的事情,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姜炎等人骑着战马,穿过街道,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皇宫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姜炎等人来到宫门前,被侍卫拦住。“陛下有令,只允许姜炎、郭秋言、林墨真三人入宫面圣,其他人不得入内。”

姜炎点头:“好。唐小婉,你率领将士们在宫门外等候,一旦发生变故,立刻接应我们。”

“是,殿下!” 唐小婉躬身领命。

姜炎、郭秋言、林墨真跟着侍卫,走进了皇宫。皇宫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但姜炎却无心欣赏,心中满是紧张和激动。二十年前,他的父母就是在这里惨遭杀害,今日,他终于回来了,要为他们报仇雪恨。

来到金銮殿外,侍卫通报后,三人走进了金銮殿。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圣上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李斯和越王站在百官之首,眼神阴鸷地看着姜炎等人,嘴角带着一丝冷笑。

“草民姜炎,叩见陛下!” 姜炎躬身行礼,语气坚定,“草民今日入宫,是为了揭露李斯和越王的罪行,为我父母报仇,为大梁除害!”

圣上眉头微蹙:“姜炎,你勾结蛮族和幽冥宫,背叛朝廷,残害将士,证据确凿,还有何话可说?”

李斯立刻上前,躬身说道:“陛下,姜炎罪大恶极,竟敢在金銮殿上狡辩,还诬陷老臣和越王殿下,实在是罪该万死!请陛下下令,将他拿下,凌迟处死!”

越王也附和道:“陛下,李斯大人所言极是。姜炎谋反叛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维护朝廷威严!”

姜炎眼神一冷:“陛下,臣并未勾结蛮族和幽冥宫,这都是李斯和越王的诬陷!他们才是真正的叛徒,真正的奸贼!二十年前,他们勾结在一起,发动宫变,谋害了先帝和皇后,也就是我的父母!如今,他们又勾结蛮族和幽冥宫叛徒,想要颠覆大梁,掌控朝政!”

“胡说八道!” 李斯厉声喝道,“姜炎,你竟敢诬陷老臣和越王殿下,编造如此弥天大谎!陛下,老臣恳请陛下下令,将这个狂徒拿下,严刑拷打,让他说出真相!”

圣上看着姜炎,眼中满是疑惑:“姜炎,你说李斯和越王谋害先帝和皇后,勾结蛮族和幽冥宫,可有证据?”

“臣有证据!” 姜炎从怀中掏出黑色盒子,打开后,将里面的羊皮卷高高举起,“陛下,这是李斯与幽冥宫叛徒勾结的秘密协议,上面写着,李斯承诺,只要他掌控大梁,就将北境的三座城池割让给幽冥宫叛徒,还会给他们提供大量的粮草和武器!这份协议上,还有李斯和幽冥宫叛徒的签名和手印,是铁证如山!”

侍卫将协议呈给圣上,圣上仔细查看后,脸色一变,眼中满是震惊和愤怒:“李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份协议,是不是你签的?”

李斯心中一惊,连忙说道:“陛下,这是伪造的!是姜炎伪造的!老臣忠心耿耿,绝不可能做出这种背叛朝廷的事情!”

林墨真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这份协议并非伪造。幽冥宫叛徒勾结李斯,背叛幽冥宫,老身可以作证!而且,老身还知道,二十年前的宫变,李斯和越王是主谋!老身当年受皇后娘娘所托,从皇宫大火中救出了姜炎,皇后娘娘临死前,曾告诉老身,李斯和越王想要夺取姜家世代守护的山河图,谋夺皇位!”

“山河图?” 圣上心中一惊,“传闻中,山河图上标注着大梁的边防要塞和宝藏所在地,是大梁的命脉。难道这份图真的存在?”

姜炎点头:“陛下,山河图确实存在。当年,我母亲将山河图分成了两半,一半藏在我佩戴的玉佩中,另一半交给了定北侯郭镇。只有将两半图合在一起,才能看到完整的山河图。如今,玉佩就在我身上,郭镇大人也已经将另一半玉佩交给了我,只要陛下下令,我可以立刻将山河图呈给陛下。”

李斯和越王脸色大变,眼中满是惊慌。他们没想到,山河图竟然真的在姜炎手中,而且姜炎还拿到了他们勾结幽冥宫的铁证。

“陛下,不要听他们狡辩!” 李斯连忙说道,“姜炎和林墨真勾结在一起,编造谎言,伪造证据,想要诬陷老臣和越王殿下,夺取皇位!请陛下下令,将他们拿下!”

越王也说道:“陛下,李斯大人所言极是。姜炎狼子野心,不可轻信!请陛下下令,将他们处死!”

就在这时,丞相张大人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认为,姜炎所言并非虚言。李斯和越王在朝中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独断专行,早已引起百官不满。而且,近期北境战事频发,蛮族突然入侵,确实疑点重重。臣恳请陛下,暂时不要处置姜炎等人,派人彻查此事,查明真相。”

御史大夫李大人也附和道:“陛下,张丞相所言极是。此事关系重大,关乎大梁的安危,必须查明真相,不能冤枉忠良,也不能放过奸贼!”

文武百官中,一些忠良大臣也纷纷上前,恳请圣上彻查此事。李斯和越王的党羽则纷纷反对,金銮殿内一片混乱。

圣上看着混乱的场面,眉头紧锁,心中犹豫不决。他知道,姜炎手中的协议和林墨真的证词,都指向李斯和越王,但李斯和越王党羽众多,势力庞大,一旦处置不当,很可能会引发内乱。

就在这时,林墨真突然身形一晃,如同鬼魅般冲到李斯面前,长剑直指李斯的咽喉:“李斯,你这个奸贼,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放肆!” 侍卫们见状,纷纷拔出武器,朝着林墨真冲来。

“谁敢动!” 姜炎和郭秋言也立刻拔出武器,挡在林墨真面前。

金銮殿内瞬间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

李斯吓得浑身发抖,对着圣上大喊:“陛下,救命!林墨真刺杀老臣,姜炎和郭秋言谋反叛逆!请陛下下令,将他们拿下!”

圣上脸色一沉:“林墨真,立刻放开李斯!否则,休怪朕不客气!”

林墨真眼神一冷:“陛下,李斯和越王是杀害先帝和皇后的凶手,是背叛大梁的奸贼!今日,我必须杀了他们,为先帝和皇后报仇,为大梁除害!”

她手腕一用力,长剑就要刺下去。就在这时,姜炎突然说道:“林宫主,住手!”

林墨真回头,看着姜炎:“你不让我杀他?”

姜炎点头:“李斯罪大恶极,确实该死。但我们不能在金銮殿上杀他,这样只会坐实我们谋反的罪名。我们要让他接受朝廷的审判,让他死得明明白白,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罪行!”

林墨真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收回了长剑。

李斯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脸色苍白。

圣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他说道:“姜炎,你手中的协议和林墨真的证词,都需要彻查。朕下令,将李斯和越王暂时关押在天牢中,由丞相张大人和御史大夫李大人负责彻查此事,查明真相后,再做处置。姜炎、郭秋言、林墨真,你们暂且留在京城,配合调查。”

“陛下英明!” 姜炎、郭秋言、林墨真同时躬身行礼。

李斯和越王心中不甘,但也不敢反抗圣上的命令,只能被侍卫们押下,关进了天牢。

接下来的几日,张丞相和李御史大夫按照圣上的命令,彻查李斯和越王的罪行。他们调取了大量的证据,询问了相关人员,很快就查明了真相。

二十年前,李斯和越王勾结,发动宫变,谋害了先帝和皇后,想要夺取皇位。但他们没想到,皇后娘娘早已将山河图藏了起来,并托付林墨真救出了姜炎。

 

 

第十四章 昭雪沉冤,山河永宁

**

京城的夜,终于褪去了多日的阴霾。月光洒在天牢的青石板上,映出斑驳的冷光,将这座囚禁着朝廷巨奸的牢笼衬得愈发阴森。张丞相与李御史大夫带着几名心腹官员,手持卷宗,站在李斯的牢门外。牢内,李斯头发凌乱,衣衫污秽,早已没了往日权倾朝野的嚣张气焰,只剩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牢门外的众人,充满了怨毒与不甘。

“李斯,事到如今,你还不认罪吗?” 张丞相将一叠卷宗扔到李斯面前,卷宗散开,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供词 —— 有幽冥宫被俘叛徒的指证,有李斯心腹幕僚的招认,还有当年参与宫变的老禁军的证词,“二十年前,你与越王勾结,谋害先帝与皇后;如今,你又勾结蛮族、私割城池、意图谋反,桩桩件件,铁证如山!你若再执迷不悟,休怪朝廷对你处以极刑!”

李斯蜷缩在墙角,发出一阵嘶哑的冷笑:“认罪?我认什么罪?成王败寇罢了!当年若不是皇后那个贱人早有防备,若不是林墨真那个妖女救走了姜炎,这大梁的江山,早就是我和越王的了!姜家的山河图,也该归我所有!”

“山河图?” 李御史大夫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你为了一张山河图,竟然不惜谋害先帝、背叛国家,残害无数忠良百姓,你的心,到底是黑的还是铁的?”

“心?” 李斯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疯狂,“在权力面前,心算什么东西?只要能坐上龙椅,只要能掌控天下,别说害几个人,就算是血流成河,我也在所不惜!可惜啊,我千算万算,没算到姜炎那个小杂种竟然命这么硬,没算到林墨真那个妖女竟然还活着,还敢回来坏我的好事!”

就在这时,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姜炎、林墨真、郭秋言走了进来。姜炎看着眼前如同疯狗般的李斯,眼中没有丝毫波澜,只有深入骨髓的冰冷:“李斯,你害了我父母,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今日,我不是来跟你争辩的,我是来告诉你,你的末日,到了。”

李斯看到姜炎,眼中的怨毒更甚:“姜炎,你这个小杂种,若不是你,我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林墨真上前一步,眼神冰冷如霜:“李斯,你忘了二十年前,皇后娘娘临死前对你说的话了吗?她说,姜家世代忠良,守护大梁,你若敢谋逆,必遭天谴!如今,你的报应来了!”

提到皇后,李斯的身体猛地一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但很快又被疯狂取代:“天谴?我不信天,只信自己!林墨真,你别以为救了姜炎就了不起,你以为你是谁?你不过是皇后身边的一条狗罢了!”

“狗?” 林墨真的身体微微一颤,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悲痛,有愤怒,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凄凉,“我确实欠皇后娘娘一条命,所以,我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清理幽冥宫的叛徒,暗中调查你们的罪行,就是为了今日,为她报仇,为姜家报仇,为大梁报仇!”

她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枚玉佩,扔到李斯面前:“你认得这枚玉佩吗?这是当年皇后娘娘赐给我的,她说,若有一日,姜家遭遇不测,让我用这枚玉佩,召集天下忠良,共扶姜氏后人。如今,我做到了。”

李斯看着地上的玉佩,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他认得这枚玉佩,当年宫变之夜,他曾在皇后的寝宫见过,只是他没想到,这枚玉佩竟然在林墨真手中,更没想到,林墨真竟然真的用它召集了力量。

“你…… 你到底是谁?” 李斯声音颤抖地问道,他突然觉得,眼前的林墨真,似乎并不只是皇后身边的一个普通侍女那么简单。

林墨真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转身对张丞相和李御史大夫说道:“丞相大人,御史大夫,李斯冥顽不灵,拒不认罪,但证据确凿,无需再审。请二位大人回禀圣上,早日定案,以正国法,以慰亡魂。”

张丞相点头:“林宫主所言极是。明日,我们便将所有证据呈给圣上,请求圣上早日宣判。”

众人转身离开天牢,留下李斯一个人在牢内疯狂地嘶吼、咒骂,但这一切,都已无济于事。他的罪行,早已昭然若揭,他的命运,早已注定。

与此同时,另一间牢房内,越王正焦躁地踱步。他与李斯不同,李斯是疯狂的,而他是怯懦的。得知李斯已经招供了部分罪行,得知姜炎手中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他心中的恐惧越来越深。

“殿下,别担心。” 越王的心腹谋士低声说道,“我们还有后手。城外还有我们的三万私兵,只要我们能趁机逃出天牢,就能率领私兵,攻入皇宫,劫持圣上,到时候,大梁的江山,还是我们的。”

越王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真的能逃出去吗?天牢守卫森严,姜炎他们又看得很紧,我们怎么逃?”

“殿下放心,” 谋士低声说道,“我已经买通了天牢的狱卒,今晚三更,他会打开牢门,放我们出去。城外的私兵也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我们一到,就立刻攻城。”

越王点点头,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他开始幻想着,一旦攻入皇宫,劫持了圣上,他就能逼迫百官拥立自己为帝,到时候,姜炎、林墨真、张丞相这些人,都要被他碎尸万段。

然而,他并不知道,他与谋士的对话,早已被躲在暗处的唐小婉听得一清二楚。唐小婉奉姜炎之命,率领暗线监视天牢,以防李斯和越王狗急跳墙。得知越王竟然想要越狱叛乱,唐小婉立刻派人通知了姜炎。

姜炎接到消息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好一个越王,死到临头了,还想着谋反叛乱!既然他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找死,那我们就成全他!”

他立刻召集郭秋言、林墨真、张丞相、李御史大夫等人商议对策。

“越王想要越狱,率领私兵攻城,我们不能让他得逞。” 郭秋言说道,“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假意让狱卒打开牢门,放他出来,然后在城外设下埋伏,将他和他的私兵一网打尽!”

张丞相点头:“郭将军所言极是。越王的私兵虽然有三万人,但都是乌合之众,而且我们早有准备,只要设下埋伏,定能将他们全部歼灭。”

林墨真说道:“我率领幽冥宫弟子,从侧面突袭,打乱他们的阵型。姜炎,你和郭将军率领京城守军,正面迎敌。唐小婉,你率领暗线,负责斩杀越王和他的谋士,绝不能让他们逃脱。”

“好!” 姜炎点头,“就这么办!今晚,我们就布下天罗地网,等着越王自投罗网!”

当晚三更,天牢的狱卒果然按照约定,打开了越王的牢门。越王和他的谋士趁机逃出天牢,朝着城外的私兵营地疾驰而去。他们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姜炎等人的监视之下。

越王抵达私兵营地后,立刻下令,率领三万私兵,朝着京城的方向杀来。私兵们个个手持武器,呐喊着冲向京城,气势汹汹。

然而,当他们抵达京城郊外的十里坡时,突然听到一阵号角声,随后,两侧的山坡上,射出无数火箭,点燃了早已铺设好的火油。熊熊大火瞬间燃起,将私兵们的退路全部封锁。

“不好!有埋伏!” 越王心中一惊,脸色大变。

就在这时,姜炎率领京城守军,从正面冲杀出来;郭秋言率领骑兵,从右侧包抄;林墨真率领幽冥宫弟子,从左侧突袭;唐小婉率领暗线,如同鬼魅般穿梭在私兵之中,专门斩杀各级将领。

私兵们毫无防备,被打得晕头转向,阵型瞬间混乱。他们本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根本没有战斗力,在姜炎等人的猛攻之下,纷纷倒地身亡,惨叫连连。

越王看着身边的私兵不断倒下,心中越来越慌,想要趁机逃跑,却被唐小婉拦住。“越王,哪里跑!” 唐小婉厉声喝道,柳叶剑直指越王的咽喉。

越王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挥舞着佩剑抵挡。但他的武功平平,根本不是唐小婉的对手,只交手了几个回合,就被唐小婉一剑刺穿了肩膀。

“呃啊!” 越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姜炎催马上前,手持寒铁剑,指着越王的咽喉:“越王,你勾结李斯,谋害先帝,意图谋反,今日,我就替天行道,斩了你!”

越王看着姜炎眼中的杀意,心中充满了恐惧,连忙求饶:“姜炎,饶命!我错了,我不该谋害先帝,不该意图谋反!求你看在我是先帝弟弟的份上,饶我一命!我愿意交出所有的权力和财富,只求你放我一条生路!”

“饶你一命?” 姜炎冷笑一声,“当年我父母被你和李斯谋害的时候,你怎么没想过饶他们一命?那些被你残害的忠良百姓,你怎么没想过饶他们一命?今日,我若饶了你,如何对得起我死去的父母,如何对得起那些枉死的亡魂?”

他话音刚落,寒铁剑猛地刺出,刺穿了越王的心脏。越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解决了越王和他的私兵后,京城彻底恢复了平静。百姓们得知李斯和越王的罪行被揭露,得知叛乱被平定,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称赞姜炎和朝廷的英明。

次日,金銮殿上,圣上看着摆在面前的所有证据,又听了张丞相和李御史大夫的详细汇报,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愧疚。他没想到,自己一直信任的李斯和越王,竟然是谋害先帝的凶手,竟然是背叛国家的奸贼;他更没想到,姜炎这个被诬陷为叛贼的年轻人,竟然是先帝的遗孤,竟然是守护大梁的忠良之后。

“姜炎,” 圣上看着站在殿中的姜炎,语气沉重而愧疚,“朕错信奸贼,险些冤枉了忠良,险些让大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朕在这里,向你赔罪,向你死去的父母赔罪,向所有被李斯和越王残害的忠良百姓赔罪!”

姜炎躬身行礼,眼中闪过一丝动容:“陛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今,奸贼已除,叛乱已平,大梁的江山得以保全,这比什么都重要。先帝和皇后在天有灵,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说得好!” 圣上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朕下令,将李斯处以凌迟之刑,诛灭九族;越王谋逆叛乱,已被当场诛杀,同样诛灭九族!所有参与宫变、勾结奸贼的党羽,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陛下英明!” 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圣上看着姜炎,说道:“姜炎,你是先帝的遗孤,是姜家的后人,理应继承爵位。朕封你为‘镇国大将军’,总领全国兵权,守护大梁的疆土;同时,朕还将皇后的凤印赐予你,让你掌管后宫事宜,以告慰先帝和皇后的在天之灵。”

姜炎心中一惊,连忙推辞:“陛下,万万不可!臣无德无能,难以担当如此重任。而且,臣只想守护大梁的疆土,只想为百姓谋福祉,并不贪图爵位和权力。”

“朕知道你的心意,但这是朕的旨意,也是大梁百姓的期望。” 圣上说道,“你若推辞,便是违抗圣旨,便是辜负了朕的信任,辜负了百姓的期望。”

林墨真上前一步,说道:“姜炎,陛下的旨意,你就接了吧。这不仅是对你父母的告慰,也是对你自己的责任。大梁需要你,百姓需要你。”

姜炎看着林墨真眼中的期许,又看了看郭秋言和文武百官眼中的信任,终于点了点头:“臣,遵旨!臣定当竭尽所能,守护大梁的疆土,守护百姓的安宁,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绝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好!” 圣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即日起,姜炎为镇国大将军,总领全国兵权;郭秋言为镇北将军,继续镇守雁门关;林墨真为护国夫人,掌管幽冥宫,协助姜炎维护江湖与朝堂的安定;唐小婉为暗卫统领,负责京城的安全保卫工作。”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应和。

朝会结束后,姜炎、林墨真、郭秋言、唐小婉等人来到皇宫的御花园中。御花园内,百花盛开,景色宜人,但众人却无心欣赏,心中都有着各自的心事。

“姜炎,” 林墨真看着姜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如今,奸贼已除,你的大仇得报,你的身份也得以昭雪,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姜炎看着远方,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打算先前往雁门关,与郭将军一起整顿边防,防备蛮族的再次入侵。然后,我会利用山河图,加固大梁的边防要塞,发展生产,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他顿了顿,看向林墨真,说道:“林宫主,这些年来,多亏了你的帮助和保护,我才能活到今天,才能为父母报仇。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你到底是谁?为什么会受我母亲所托,救我出宫?为什么会对我如此关心?”

林墨真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悲痛和犹豫,最终,她像是下定了决心,说道:“姜炎,其实,我是你的亲小姨。”

“什么?” 姜炎浑身一震,如同被惊雷击中,“你是我的小姨?这…… 这怎么可能?”

林墨真点头,眼中满是泪水:“没错。我是你母亲的亲妹妹,你的亲小姨。当年,我因为与家里赌气,离家出走,加入了幽冥宫。后来,我在幽冥宫逐渐站稳脚跟,成为了幽冥宫的宫主。二十年前,我得知姐姐和姐夫,也就是你的父母,遭遇了宫变,立刻赶回京城,想要救他们。但我还是来晚了一步,皇宫已经燃起了大火。我在火海中找到了你,姐姐在临死前,将你托付给我,让我一定要保护好你,让我一定要为他们报仇。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暗中关注着你,保护着你,就是为了完成姐姐的遗愿,就是为了让你能够平安长大,能够为父母报仇。”

姜炎看着林墨真眼中的泪水,又想起了母亲临终前的嘱托,想起了这些年来林墨真对自己的默默守护,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愧疚。他走上前,一把抱住林墨真,声音颤抖地说道:“小姨,对不起,这些年来,我一直误会你,一直对你有所防备,我……”

“傻孩子,” 林墨真轻轻拍着姜炎的后背,眼中满是疼爱,“小姨不怪你。当年,我为了在幽冥宫立足,为了保护你,不得不装作冷漠无情的样子,不得不隐藏自己的身份。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了。”

郭秋言和唐小婉看着相拥而泣的两人,眼中满是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姜炎这些年来,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和孤独,如今,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重担。

几日后,姜炎带着林墨真,前往雁门关。楚清瑶得知姜炎的身份得以昭雪,得知奸贼已被铲除,心中充满了喜悦。当她看到姜炎和林墨真亲密的样子,又得知林墨真是姜炎的亲小姨时,更是为姜炎感到高兴。

雁门关的城墙上,姜炎、林墨真、郭秋言、楚清瑶、唐小婉并肩站在一起,看着远方的山河。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金色的光芒,也映出他们脸上坚定而欣慰的笑容。

“小姨,” 姜炎看着远方,说道,“我一定会守护好这片山河,守护好这里的百姓,不会让我父母的悲剧重演,不会让大梁的江山陷入危机。”

林墨真点头,眼中满是信任:“小姨相信你。你是姜家的后人,是大梁的希望,你一定能做到。”

郭秋言看着姜炎,眼中满是爱慕和坚定:“姜炎,无论将来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与你并肩作战.

 

第十五章 国泰民安,薪火相传

**

雁门关的风,终于褪去了杀伐之气,携着塞北的青草香,拂过加固一新的城墙。姜炎身着银甲,手持山河图拓本,站在烽火台上远眺。半年来,他依照图中标记,重修了边境九座要塞,疏浚了三条军需河道,更在雁门关与祁连山之间筑起一道绵延百里的烽火防线。郭秋言手持长枪,缓步走到他身边,银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却掩不住眼底的柔和。

“镇国大将军,” 郭秋言嘴角扬起一抹浅笑,“刚收到消息,漠北蛮族的残余部落已遣使求和,愿年年朝贡,永不南侵。”

姜炎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这半年来,他与郭秋言分工协作,一个主内整军,一个主外安抚,边境终于从连年战乱的破败中恢复过来。“蛮族虽服,但不可不防。” 他指着烽火台下方忙碌的士兵,“让将士们加快速度,把最后三座烽火台的瞭望塔建好,确保边境万里无虞。”

“放心吧,” 郭秋言点头,“楚姑娘带着医疗队刚从西疆回来,那边的瘟疫已经控制住了,百姓们都在感念你的恩德呢。”

提及楚清瑶,姜炎的眼神柔和了许多。自从京城归来,楚清瑶便放弃了宫中太医的职位,带着药箱走遍了北境各州,救治伤兵、防疫救灾,赢得了百姓的一致爱戴。“她太辛苦了,” 姜炎轻声道,“等这边的事情忙完,我想……”

话未说完,身后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楚清瑶身着素色布裙,挎着药箱,额间带着薄汗,笑容却如春风般温暖:“姜将军,郭将军,我回来啦!西疆的药材不够用,我已经让人从京城调运,最多三日就能抵达。”

姜炎上前一步,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药箱,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手背,两人同时一愣,脸颊都泛起淡淡的红晕。郭秋言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释然的笑意,悄然转身,留给两人独处的空间。

“清瑶,” 姜炎定了定神,认真地说道,“这些日子,多亏了你。北境的百姓需要你,我…… 也需要你。”

楚清瑶的心跳骤然加快,她低下头,轻声道:“姜将军,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能与你一起守护这片土地,是我的荣幸。”

“不是荣幸,是缘分。” 姜炎抬手,轻轻拂去她发间的草屑,“等边境彻底安定,我想向陛下请旨,娶你为妻。往后余生,我护家国,你护苍生,我们一起守护这万里山河,可好?”

楚清瑶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喜与泪光,她用力点头:“好!姜郎,我等你。”

远处的烽火台上,士兵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与塞北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国泰民安的乐章。

与此同时,京城的皇宫内,林墨真正站在御书房中,与圣上商议国事。半年来,她以护国夫人的身份,整顿幽冥宫,将其改造为朝廷下辖的暗卫组织,专门负责打击江湖恶势力、维护地方治安。幽冥宫弟子不再是人人闻之色变的杀手,而是守护百姓的正义之士。

“护国夫人,” 圣上指着桌上的奏折,语气欣慰,“江南水患已平,百姓们安居乐业;西北旱灾也得到了缓解,粮食收成比去年翻了一番。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林墨真躬身行礼,神色淡然:“陛下过奖了。这都是百官齐心协力、百姓勤劳耕作的结果。老身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圣上看着她,眼中满是敬佩:“你不仅为大梁清除了内患,还为朝廷培养了一支精锐的暗卫力量。朕听说,近日江南的盐帮之乱,就是幽冥宫弟子一举平定的?”

“正是。” 林墨真点头,“盐帮勾结地方贪官,囤积居奇,残害百姓,老身已将其头目捉拿归案,贪官也已移交刑部处置。”

“好!好!” 圣上连连点头,“有你和姜炎在,朕再也不用担心江山不稳了。对了,姜炎在北境的情况如何?朕听说他要向你提亲,迎娶楚清瑶?”

林墨真眼中闪过一丝暖意:“是的,陛下。姜炎这孩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老身已经答应了这门亲事,只等边境安定,便让他们完婚。”

“那朕可要好好准备一份贺礼。” 圣上笑道,“姜炎是先帝的遗孤,楚清瑶是忠良之后,他们的婚事,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

林墨真谢过圣上,心中却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往事。当年,她与姐姐皇后一同长大,姐姐温柔贤淑,她却性格刚烈,因不满家族安排的婚事而离家出走,加入了幽冥宫。若不是那场宫变,姐姐或许还活着,能亲眼看到姜炎成家立业。想到这里,她眼中闪过一丝伤感,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如今,奸贼已除,外甥平安,大梁安定,她终于可以告慰姐姐的在天之灵了。

几日后,雁门关传来消息,边境所有防御工程全部完工,蛮族遣使求和的队伍已抵达城外。姜炎决定,在雁门关举行受降仪式,同时宣布与楚清瑶的婚事,以安抚民心、彰显国威。

受降仪式当天,雁门关外旌旗招展,鼓乐喧天。姜炎身着镇国大将军的礼服,手持寒铁剑,站在城门楼上;郭秋言、楚清瑶、林墨真、唐小婉分列两侧。蛮族使者带着贡品,恭敬地跪在城门楼下,高声说道:“漠北蛮族首领,愿向大梁称臣,年年朝贡,永不南侵。恳请镇国大将军收留,恳请大梁陛下仁慈,给蛮族百姓一条生路。”

姜炎俯视着使者,语气威严:“蛮族屡次南侵,残害我大梁百姓,本应严惩。但朕念及蛮族百姓无辜,愿意给你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从今往后,蛮族需遵守大梁律法,不得再犯边境。若有违背,定当踏平漠北,绝不姑息!”

“臣遵旨!” 蛮族使者连连磕头,“蛮族百姓定当感恩戴德,永远臣服于大梁。”

受降仪式结束后,姜炎转身看向楚清瑶,眼中满是温柔:“清瑶,今日,我当着天下百姓的面,向你求婚。我姜炎,愿以一生守护你,守护这片山河,守护所有百姓。你愿意嫁给我吗?”

楚清瑶眼中含泪,用力点头:“我愿意!”

百姓们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林墨真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欣慰;郭秋言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唐小婉也跟着百姓们一起欢呼,心中为姜炎和楚清瑶感到高兴。

婚礼定在三个月后,在京城举行。消息传遍大梁,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为这对守护家国的璧人送上祝福。

三个月后,京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皇宫内外,到处都是前来祝贺的官员和百姓。婚礼当天,姜炎身着红色礼服,骑着高头大马,前往楚府迎娶新娘。楚清瑶身着凤冠霞帔,容貌绝世,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走出楚府,坐上花轿。

街道两旁,百姓们纷纷撒下花瓣,高呼 “新婚快乐”。姜炎看着花轿,心中满是幸福与责任。他知道,从今往后,他不仅是大梁的镇国大将军,更是楚清瑶的丈夫。他要守护的,不仅是万里山河,还有身边的爱人。

婚礼在皇宫内举行,圣上亲自主持仪式。文武百官、江湖豪杰、各国使者,纷纷前来祝贺。林墨真作为女方长辈,亲自将楚清瑶的手交到姜炎手中,眼中满是期许:“姜炎,清瑶是个好姑娘,你一定要好好待她。”

“小姨放心,我会的。” 姜炎郑重地点头。

仪式结束后,姜炎和楚清瑶来到御花园中。月光洒在两人身上,营造出浪漫的氛围。楚清瑶靠在姜炎的肩膀上,轻声道:“姜郎,真没想到,我们会走到今天。”

“我也没想到。” 姜炎握住她的手,“以前,我满脑子都是复仇,是守护家国。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原来人生除了责任,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事情。”

“往后余生,我会一直陪着你。” 楚清瑶轻声道。

“嗯。” 姜炎点头,眼中满是坚定,“我们一起守护这片山河,让百姓们永远安居乐业,让大梁永远国泰民安。”

婚后,姜炎与楚清瑶返回雁门关。姜炎继续整顿边防,训练军队;楚清瑶则在雁门关建立了医学院,培养医护人才,救治百姓。郭秋言依旧镇守雁门关,与姜炎并肩作战;林墨真返回京城,协助圣上处理朝政,监管幽冥宫;唐小婉则率领暗卫,游走于全国各地,打击犯罪,维护治安。

时光荏苒,五年过去。大梁在姜炎等人的治理下,呈现出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边境安宁,百姓富足,吏治清明,江湖太平。当年的战火痕迹,早已被繁华与安宁所取代。

这一年,楚清瑶生下了一个儿子,姜炎为他取名 “姜承宇”,意为 “承载宇内,守护家国”。孩子的出生,给姜炎和楚清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也让姜炎更加坚定了守护这片山河的决心。

一日,姜炎带着儿子,站在雁门关的烽火台上。五岁的姜承宇穿着小小的银甲,模仿着父亲的样子,手持一把木剑,眺望远方。

“父亲,” 姜承宇抬起头,天真地问道,“这里就是你守护的地方吗?”

姜炎点头,眼中满是温柔:“是的,承宇。这里是雁门关,是大梁的北大门。父亲和郭阿姨、唐阿姨,还有很多叔叔伯伯,都在这里守护着我们的国家,守护着我们的百姓。”

“那我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大将军,守护这里!” 姜承宇握紧了手中的木剑,眼神坚定。

姜炎笑了,摸了摸儿子的头:“好儿子。父亲相信你,将来,你一定会比父亲更优秀,一定会守护好这片山河,让大梁永远国泰民安。”

远处,楚清瑶提着食盒,缓步走来。阳光洒在她身上,温柔而美丽。姜炎看着妻子和儿子,心中满是幸福。他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 守护家国,守护爱人,守护后代。

林墨真、郭秋言、唐小婉也来到了烽火台上。五人并肩站在一起,看着远方的山河,看着下方安居乐业的百姓,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姨,” 姜炎说道,“这些年来,多亏了你们的帮助,大梁才能有今天的安宁。我代表大梁百姓,谢谢你们。”

林墨真摇头,眼中满是欣慰:“傻孩子,我们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太见外了。看到你幸福,看到大梁安定,我就放心了。”

郭秋言说道:“姜炎,我们是战友,是兄弟。守护大梁,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要大梁需要,我会一直站在这里,与你并肩作战。”

唐小婉也说道:“殿下,无论将来遇到什么困难,暗卫们都会誓死追随你,守护大梁的安宁。”

姜炎看着身边的亲人与战友,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大梁的安宁,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雁门关的城墙上,洒在远方的山河上,洒在百姓们幸福的笑容上。姜炎知道,只要他们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大梁的江山就会永远稳固,百姓就会永远安居乐业,这万里山河,就会永远永宁。

而这守护家国的使命,这薪火相传的信念,也将如同雁门关的烽火一般,永远燃烧,照亮大梁的每一寸土地,照亮子孙后代的每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