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渡口

 

雨夜渡口

明朝初年,关中有一姓张的接生婆,人们都叫她张婆婆,实际她年纪并不算大,约四十有余。张婆婆为人心地善良,接生经验丰富,她常说接生这事关乎两个生命,绝不可粗心含糊,只要有人需要张婆婆帮忙,她就是再忙也不耽搁,不论什么天气、什么时间。

一日夜半时分,天空中大雨滂沱,张婆婆在床上已入睡,突听外面有一年轻人闯进院子大喊道:“张大姐,赶紧帮帮忙,我媳妇正难产,还请您能赶紧过去帮她接生!”

张婆婆听说有人难产,立即从床上爬了起来,穿好衣服也顾不得拿着斗篷就走出门外。此时外面大雨倾盆,年轻人骑着马见张婆婆走了出来,十分激动地说道:“我叫杨山,夜半打扰您实属无奈,过了河就能到我家里,大雨天让您遭罪实在对不住。”

张婆婆说道:“将我扶上马赶紧出发,多耽搁一会就多一分危险,还是赶路要紧。”

杨山将她扶上马,并为张婆婆披上蓑衣,他牵着马带着张婆婆快步向家里走去。走了没多久,杨山就遇到了难题,由于雨下得太大,将木桥冲塌,面前一片汪洋大海,两人根本无法过河。杨山急得直跺脚,欲哭无泪,张婆婆也长吁短叹,急得满头大汗。

天上时不时地响起几声巨雷,短暂的闪电将河面照得如白昼一般,这匹马见到波涛汹涌的洪水吓得连连后退,一个浪头接着一浪……看这阵势,要想过河是根本不可能了。张婆婆下了马,四处打探,身上被雨水浇透也毫不在意。正在这时候,不远处飘过来一个竹筏,借着闪电的光,张婆婆能清晰地看到艄公头戴草帽,穿着白衣长衫,但低头驼背看不清面庞。

“太好了!求求您帮我们带过去。”张婆婆求艄公说。

艄公低头不语,愣了半晌举起一根手指,意思是只能载一个人过河,杨山这时候急了,连忙问道:“求求你了,您需要多少银子直说,家里媳妇难产,去晚了怕是有生命危险,我们现在只想着急过河!”

艄公仍然不为所动,又指了指竹筏,意思是竹筏太小,一次只能载一个人。僵持不下之际,张婆婆对杨山说道:“你就说家的位置,既然你刚才说过了河就到你家,就让我先过去,那母子性命重要。”

杨山告诉了张婆婆家里位置,张婆婆记在心里便火急火燎的上了竹筏,艄公头也不抬的撑起竹筏离开了河岸。路上艄公一直没有抬头,竹筏在湍急的水中飞速而又平稳的向对岸驶去,速度出乎意料的快。到了对岸,张婆婆下了竹筏,想掏几两银子给艄公,掏来掏去,发现口袋空空,由于出来太着急,身上没有带银子。正准备道歉之时,发现艄公早已不动声色的离去。

张婆婆也顾不得这么多,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杨山家里,为其媳妇接生,由于赶来还算及时,张婆婆忙活到天快亮的时候,总算母子平安。

第二天雨停了之后,杨山才回到家里,见张婆婆要离开,他拉着张婆婆怎么也不让她走。对她说道:“您今天不能离开,一是我要重谢你,二是此时洪水并未退去,怕您此时会遇到危险。”

张婆婆笑着说:“我平日里积德行善,不惧鬼神哪里会遇到什么危险?你照顾好媳妇孩子就行,我现在要回去了,尽管放心吧。”

杨山心急如焚的劝说道:“您昨日乘坐的那个竹筏属实奇怪,自将你渡过去之后,我一直在等他回来渡我,可那竹筏就如同凭空消失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天色大亮,我找了半天,在河面发现一个竹筏大小的棺材板,并未发现任何人。想到这里我现在都心惊胆战,骑着马顺着下游走了几十里路才找到石桥回到家里,在这过程中,我确定这几十里外都没有渡我你过河的艄公。”

张婆婆仔细想来,也不记得以前河面有这个奇怪的艄公,杨山挽留张婆婆在他家里吃个午饭,张婆婆见盛情难却,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婉拒杨山的好意借故离开。路上张婆婆一直都在回忆昨晚艄公的样子,到了河边,张婆婆又遇到了这个竹筏。

船上的艄公看到她,就像心有灵犀一般上了艄公的竹筏,这时候杨山在后面追了上来,心急如焚的喊道:“这竹筏千万不能上!”此时竹筏已行至河中心,一切都如昨夜遇到的那样,竹筏平稳而又快速,张婆婆问艄公说道:“你究竟是谁?我以前从未见过你!”

艄公继续低着头说道:“我只是一个摆渡人而已,绝无害你之心。”这时他稍微抬一下头,张婆婆见他脸色惨白,毫无血色。

“可你究竟是人是鬼?我怎么从未见过你!”张婆婆问艄公说。

“在你上这个竹筏的那一刻就应该知道我的身份了,是人是鬼都不重要。”艄公说完这话,竹筏已稳稳地停在岸边,他补充一句:“尘世中,人人都会成为摆渡人,每个人也会需要别人的摆渡。你渡了别人,是功德,我渡了你,是阴德!”

“可你为何不渡他人?”张婆婆问道。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虽宽,只渡有缘之人。”艄公又解释说:“唯有你为众生,渡了你便渡了众生性命,故不可不渡。”

张婆婆站在岸边愣了许久,全然不顾这凛冽的江风,眼见一轮红日逐渐西沉,将水天之际的云霞染得通红,这景色便如同画卷,而张婆婆如同画卷中那个救苦救难的菩萨!

几天之后,杨山看望张婆婆时候说道:“谢天谢地,我一直为您担心,得知您身体健康,我终于可以放心了。今天我才知道那句老话:德厚之人,福气不请自来。我怎么也想不到,那等至阴至邪之物也会渡你!人们都说菩萨就在身边,您才是真正的菩萨!”

张婆婆笑笑说道:“摒弃成见,那摆渡的艄公也非至阴至邪之物,抛开偏见,每个人都能成为菩萨!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渡人。”

杨山尴尬地笑笑。张婆婆像往常一样,热心地帮人接生,在方圆百里备受尊重。余生好运相随,长命百岁,福泽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