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妙计除妖鼠

 

老农妙计除妖鼠

在民间传说故事中,猫也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因它们常在夜里活动,以猫为题材的民间传说多不胜数。《异物志》记载猫妖“灵猫一体,自为阴阳”意思是猫妖不男不女,《山海经》将猫妖称为“类”《丹铅录》里称猫妖为”毛犀“……总之,但凡有关于猫成精的故事,全将其描述阴险诡异的妖物。隋朝曾有有过关于“猫鬼”的恐怖传说,那时将猫等同于“鬼”,唐代曾经颁布专专门针对养猫的规定《大唐疏议》有曰:“蓄造猫鬼及教导猫鬼之法者,皆绞;家人或知而不报者,皆流三千里。”这说明在当时,人们对猫妖深信不疑。

禁止养猫的后果是什么呢?很明显,在当时发生鼠患并不鲜见。据传说在唐朝唐高宗时期,长安地区发生过一个让人心烦的鼠患,老百姓都称这个灾祸是“灰祸”。熟悉北方民间传说故事的都知道东北五仙指的是“狐黄白柳灰”,其中“灰”指的就是老鼠。由于没有天敌,这五仙泛滥成灾,人们想了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

有个叫张起的年轻男子负责看守粮仓的工作,赶上了“灰祸”他整日愁眉不展,这偌大的粮仓到处都是老鼠的排泄物,单凭人力根本无法抓住这么多老鼠。粮食在肉眼可见的可减少,若是上面怪罪下来,这个罪责他可担待不起,这可怎么办呢?他想了不少灭鼠的办法,可没有一个办法能彻底地灭掉这些老鼠。

一天,正当张起独自发呆思考如何除掉老鼠之时,走过来一个弯腰驼背、身穿灰色长袍的老人,他盯着张起看了看说道:“你为何烦恼?”

张起看了他一眼说道:“我在想如何除掉这些老鼠,若这样下去,我一定是性命不保啊。”

“荒唐!”老者说道:“我们修炼百年才有今天,若是你将我的鼠子鼠孙都除掉,你就不怕丢掉性命?”

这时候张起才明白,眼前这个贼眉鼠眼的驼背老人竟是一个老鼠精,因自己打死的老鼠太多,它竟然化作人形到张起跟前质问他了。想到这里张起就气不打一处来,大骂道:“这些老鼠肆无忌惮地偷吃粮食,应该碎尸万段,你竟敢还敢找上门来?别人怕你我可不怕!”说完,他便抽出腰间的长剑对着老鼠精刺了过去。

可张起左砍右砍,累得满头大汗,就是伤不到眼前的老鼠精分毫,他总能提前识破张起的下一步动作,巧妙地躲避过去。颐气指使地说:“若是没有几分真本事,我怎敢来找你?”

在民间传说中,鼠妖擅长附身等妖术,不怕水,唯独怕火,可张起一时也想不出如何用火对付它,总不能将粮仓烧了吧。他怒斥老鼠精道:“既然能称得上‘仙’那也得德能配位才行,你作恶多端,害人无数,怎么配得上这个称呼?”

“这个称号并非是我们取得名字,全是拜你们人类所赐。既然称我们是仙,那就得三叩九拜才行,吃你们点粮食,你就如此对我们?我今天来就是要告诉你,我们不但会吃光这里的粮食,还要你通知这里的百姓给我们建庙并每日上供才行,否则你们很快就走投无路。”鼠妖的这番话让张起心里愤怒却无话反驳。

待老鼠精走后,张起去山上请教一个修行多年的老和尚,老和尚听张起说完,阴沉着脸说道:“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贫僧不建议您杀生。若是为它们建庙上香可以化解这个恩怨,施主何乐而不为呢?”

张起听后立即火冒三丈说道:“这与助纣为虐有何区别?那老鼠多不胜数,为它们修庙只会比现在更糟,而且助长了它们的嚣张气焰!我需要的是你的灭鼠妖办法,而不是忍让求和!”

老和尚听后摇摇头说道:“除了修庙祭拜,并无更好的办法。冤家宜解不宜结,还请施主三思!”

张起听后对着老和尚吐了一口浓痰道:“我信奉各种神灵,却最看不起你这种妥协忍让、畏缩不前的人,这分明你是怕斗不过鼠妖,贪生怕死之举。”

老和尚表情尴尬,张起夺门而出之后,又找到当地最有名的道士,那道士听张起的讲述之后。也是一脸愁容地对他说道:“这鼠妖别人不熟,贫道却是非常了解,可是……”

张起一脸兴奋地说:“这么说来,您肯定有办法了!别可是了,需要多少钱您就直说,即便我倾家荡产也能凑上。”

老道士摆摆手说道:“那鼠妖名为龙鼠,体大如狗,法力高深且有异常狡诈,以普通人的法力恐怕并不好对付。贫道修行尚浅,能对付得了一只,可对付不了一群,所以还请您另请高明。”

张起听后自然是又急又气,痛骂老道士一顿之后,又心里愤懑地走出道观。在下山的途中,他遇到一个衣衫褴褛、上了年纪的老农正背着一捆干柴艰难的向山下走去。张起看他非常吃力,就主动帮他背起干柴。路上老农与他聊起了家常,张起将心里的烦恼之事告诉了老农。老农笑着说道:“它狂由它狂,设计让其亡!依我看,你不但应该修庙,而且要修建一个高大宽阔,密不透风的‘灰仙庙’!”

张起生气地说:“这是何意?你也这么认为?”

老农笑着说道:“你守着的那个仓库长期被鼠妖所破坏,已四处漏风、千疮百孔。倘若你能修个密不透风的大仙庙,先是献上最好吃的东西,骗他们一段时间,待到所有的老鼠都吸引过来,然后将大门紧锁。再留个孔向里面释放浓烟,从此就可坐山观虎斗了,岂不是乐哉?”

“妙哉!”张起听后喜出望外。他向老农告别之后,立即回家筹钱修建了一个大仙庙,按照老农所说,每日都将大鱼大肉放在庙里供鼠妖享用。过了几天之后,张起以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为由,告诉鼠妖召集所有的老鼠进来享用,鼠妖信以为真,当所有老鼠都来到庙里之后。张起迅速走出门外,将庙门紧锁,并在预留好的洞口内点燃大量柴火,老鼠在庙内无处可逃,唯一的洞口又是熊熊大火在燃烧,只听里面传来一阵阵惨叫声、打斗声,但没有持续多久,庙内的挣扎和惨叫声渐渐地平息了。

那个狂妄自大的鼠妖遇到了此生它最可怕的大火,最终惨死在庙里。自那之后,张起因灭鼠有功,仕途一帆风顺,而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那个德不配位、瞻前顾后的老和尚、老道士都赶走,他上任之后的各种举动也都备受称赞!

后记:讲到鼠妖,不少读者猜测结尾一定是用猫除掉了鼠,实际并非如此。在很多事情上,固定思维并不可取,达成目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规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另外,在很多问题上,妥协、让步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故事中张起认为的那个有修行有为的道士与和尚,在遇到关键问题之时毫无作用可言,故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