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狗皮道士

南京照相馆 4K 超清 无水印 国语中字 剧情 / 历史 / 战争 电影 下载地址

 

梧桐叶簌簌落在玻璃橱窗上时,我正蹲在台阶前擦那盏老式煤油灯。暖黄的光晕透过彩绘玻璃,把“金陵光影社”几个鎏金小字照得发亮——这是爷爷留下的招牌,也是我们这家藏在颐和路街角的老照相馆最后的倔强。

店里还飘着显影液特有的苦杏仁味。暗房的门半掩着,能看到父亲弓着背调试底片,他鬓角的白霜比去年又多了几分。墙上挂满泛黄的照片: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棉花糖站在夫子庙前,穿的确良衬衫的年轻人在长江大桥上张开双臂,还有张全家福里太奶奶怀里裹着红布的婴儿,如今已是鬓角斑白的古稀老人。这些被定格的时光像一串珍珠,串起了整座城市的呼吸。

清晨第一缕阳光刚爬上飞檐,门铃就叮咚作响。推门进来的是位穿汉服的姑娘,裙裾绣着云锦牡丹:“我想拍套民国风写真,要那种老相册里的感觉。”她指尖划过展柜里的海鸥DF相机,金属机身还带着上个世纪的余温。我熟练地支起三脚架,背景布换成青砖黛瓦的老门东街景,当她扶着朱漆廊柱浅笑时,快门声惊飞了檐角停留的麻雀。

(图片来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午后常有白发老人揣着皱巴巴的老照片来复原。上周来的周伯伯捧着张残破的结婚照,边缘已经洇出毛边:“这是1987年我和老伴在鸡鸣寺拍的……”扫描仪将碎片拼接成完整的画面那天,他对着电脑屏幕上焕然一新的笑容红了眼眶。现在他成了常客,总爱坐在藤椅上翻看新冲印的照片,说我们的机器比当年先进多了,却还是透着股让人安心的老派讲究。

最热闹的是周末。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们体验手工冲洗胶卷,乳白色的显影盘里浮起奇妙的黑魔法;大学生举着自拍杆直播探店,镜头扫过陈列柜里的银盐相纸、水晶镇纸和鎏金相框;外国游客捏着蹩脚的中文赞叹:“这比数码修图更有味道!”有次遇到位归国华侨,非要穿着长衫在秦淮河畔补拍张“故乡月”,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像根扯不断的线牵着天涯与故里。

暮色四合时,我会把当天最后一张胶片放进干燥箱。霓虹灯次第亮起的城市天际线下,照相馆的橱窗依然亮着温暖的灯。常有行人驻足凝视那些静止的故事——穿蓝布工装的建筑工人、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挽着竹篮的主妇……他们不知道,每按下一次快门,都是对抗遗忘的小小战役。在这个连呼吸都能数字化的时代,我们依然固执地守护着这种笨拙而郑重的仪式感。

前几天整理阁楼,翻出本贴满便签的工作日志。最早的那页写着1958年某日:“今日为新生锅炉厂职工拍集体照,共127人。”墨迹已淡,却仍能想见当年的喧嚣与热气腾腾的希望。如今日志还在续写,只是笔锋从钢笔换成了电子笔记,记录的内容也变成了汉服同袍会、银发婚纱照、宠物主题拍摄……变的只是载体,不变的是人们对留存美好的渴望。

子夜时分收摊前,总要给门口的铜铃掸掸灰。月光漫过青石板路,远处新街口的车流织成光河,而我们的小楼始终亮着一盏灯。或许明天会有新人来拍婚纱照,或许又有老人带着珍藏多年的底片前来重逢往事。在这个飞速旋转的世界里,南京照相馆就像台时光留声机,用最质朴的方式告诉人们:有些温暖值得慢下来等待,有些记忆应该被郑重以待。

 

 

南京照相馆 4K 超清 无水印 国语中字 剧情 / 历史 / 战争 电影 下载地址

民间故事:狗皮道士

明朝末年,某地有一个道士,没人知道他是哪里人,出自哪个道观,也没人知道他姓甚名谁,父母亲戚是何人。只知道,他经常披着一张狗皮,所以人们都叫他狗皮道士。

狗皮道士没钱,平日里靠乞讨为生,四处游荡,也没有固定的住处。

这一日,狗皮道士戴着道冠,披着狗皮,穿着红色鞋子,来到了四川成都,依旧像往常一样乞讨。川地之人原本不认识这个道士,但是很快,大家都领教了狗皮道士的威力和名声。

原来,每次狗皮道士到人家乞讨的时候,既不是敲门,也不是吆喝,而是学狗叫。关键吧,他的狗叫声很逼真,搞得人家真正的狗听到后,还以为真来了狗,于是就跟着叫,好像在比赛一样。

狗皮道士听到狗叫后,也不罢休,继续和狗对着叫。

意大利人科洛迪,在1881年创作的《匹诺曹》中,这样说道:村口的狗叫了,于是村里的狗也跟着一起叫,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叫的什么意思,但就是会跟着叫。

狗就是这样。所以当狗皮道士和狗对着叫的时候,附近的狗也会跟着叫,于是越传越远,到后面附近全都是狗叫声。有时候,附近爱凑热闹的狗子,听到叫声后,还会过来围着狗皮道士叫。

每当狗子都围过来的时候,狗皮道士就会突然变声,他直接学老虎吼叫了。于是乎,那些狗子一听,都吓得跑开了。这时候,狗皮道士就会跟着哈哈大笑。

晚上,狗皮道士找了一个破庙,独自睡下了。到了深夜,他起来,依旧是像往常一样,发出一阵狗叫声,然后他还不断变化声音,发出不同的狗叫声,似乎同时有几百条狗在叫。很快,周围都是狗叫声,可以说,整个四川地方的狗都叫了。

一年之后,张献忠带着大部队杀到了成都。

这一天,张献忠带着部下,骑着马,走在街上,耀武扬威。突然,狗皮道士从一旁窜出来,冲到了张献忠的马跟前,然后冲着张献忠大叫,依旧是和之前一样,学狗叫。叫了几声后,狗皮道士跑开了。

张献忠反应过来的时候,顿时大怒,叫部下快马追杀,捉了碎尸万段。狗皮道士却不慌,慢吞吞的,就在前面不远处,还向张献忠挑衅。张献忠很生气,也骑马赶过去,结果部下靠近狗皮道士的时候,马都不肯往前走,似乎遇到了虎豹一样。

张献忠更生气了,叫人不要再追了,直接用箭射死。

他一声令下,部下万箭齐发,飞矢如雨点一般朝着狗皮道士射了过去。但是,说来也很奇怪,那些箭根本射不到狗皮道士的身上。而且,箭都在狗皮道士身边掉下去了,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控制住了这些箭。

一看这番景象,张献忠气得都不说话了,他亲自骑马冲过来,果然,距离狗皮道士还有一些距离时,马儿就不肯往前了,张献忠拿鞭子抽,马也不肯走。无奈,张献忠停了下来,他亲自弯弓搭箭,对着狗皮道士的脑袋射了过去。

那箭正中狗皮道士的脑门,但箭头却没有进入,就像是刚和皮肤接触一样。张献忠一看,心中有些害怕了。此时,狗皮道士一挥手,那支箭飞了过去,直接奔着张献忠的脑门过来了。张献忠有两下子,一把将马提了起来,那箭射中了马额头。

马倒地后,张献忠跳开,部下马上让出一匹马来,让他骑着。张献忠心惊胆战,带着部下离开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张献忠僭越称帝了,国号“大西”,年号“大顺”,以成都为西京,命汪兆麟为左丞相,严锡命为右丞相,并铸造发行大顺通宝。

元旦日,百官上朝。这时候,张献忠发现,狗皮道士居然就在一边队伍里,披着狗皮,拿着笏板。张献忠还没说话,狗皮道士又开始学狗叫了。张献忠怒极,叫人把狗皮道士绑起来。

此时,狗皮道士忽然加大了声音,同时作不同声音,发出不同的狗叫声。整个朝廷里,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狗叫声,实在是千古奇闻。那些想过来绑狗皮道士的武士,一个个也都动不了了。

更令人诧异的是,外面那些狗听到狗叫声后,也都跟着叫起来了。

在现场的人,只觉得当时有几千几万只狗在叫,声如巨浪,震天动地。张献忠拼命大喊,叫人砍了狗皮道士,但是大家都听不到彼此的声音,只能听到狗叫声。

就在这时候,张献忠和百官都想跑,连那些附近的武士,都想着跑。因为现场的那种声音,听了实在令人难受,仿佛要从他们心中、耳朵里,跳出来许多大狗一样。

外面的狗继续叫着,狗皮道士忽然不叫了。此时,他丢了笏板,然后来到一名武士跟前,拿出一把刀,从武士的眉心处开始,一刀戳入其眉心,然后猛然往下一拉,把武士从眉心到裆部,直接划开了。

狗皮道士把手深入伤口处,往两边一扒,直接把武士的皮给扒开了。这时候,张献忠、文武百官、武士等人,虽然不能动,耳中充斥着狗叫声,但分明可以看到眼前的情况。等大家看到武士被扒皮后,都震惊了。

只见武士的皮被扒开,里面赫然是一只狗,两眼无神,耳朵耷拉着,嘴巴紧闭,任狗皮道士怎么抽它,狗子都不说话。

而当狗皮道士把武士的皮给合拢后,武士又活了,眼神凌厉,满是怨毒,恨不得要吃了狗皮道士。只是,他动不了了。

接着,狗皮道士来到一位文官面前,同样的操作,扒了他的人皮,里面也是一只狗子。狗子两眼无神,耳朵耷拉着,嘴巴紧闭,一点精神和劲头都没有。狗皮道士一个个操作,文官、武官、武士、宫女等人,全都是这样,扒开人皮后,里面只有狗。

等到狗皮道士来到张献忠跟前,依然是像之前操作,扒开了张献忠的人皮,里面也是一只大狗,吃得很肥,但眼神凶悍,似乎要吃人一样。

看了所有的人皮之下,狗皮道士玩够了。此时,他在众人面前,脱下了自己的狗皮,扒开了自己的人皮,里面没有狗,只有一个小孩儿,浑身什么也没穿,就是个赤子。

狗皮道士呼哨一声,外面飞来许多狗,那些狗在朝堂上飞来飞去。等众人都能动的时候,大家才发现,狗皮道士已经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