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子和男人相会,半空里突然传来骂声,抬头看空无一人
唐朝末年,商人龚尝升去都城做生意,忽然爆发了战乱。他早早地处理了货物,骑着骡马往家里赶。他每一年春末夏初到都城,然后秋末初冬启程回家,十几年来都是如此。只因今年情况特殊,他才不得不提前两个多月回家。
走到半路上,逃难过来的人带来不好的消息,前面正在交战,道路不通,龚尝升只好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天天打听前面的路况,是否结束了战争,道路是否通行了。
这一天,龚尝升打听完消息,心中郁闷,傍晚时分来到小酒馆里喝酒,一个人突然站起来对他拱手说:“仁兄,想不到你也在此,快来坐下,一起喝酒叙旧。”
龚尝升打量那人,那人五短身材,下巴上的胡须是红色的,看着面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于是拱手说道:“恕我眼拙,没有认出来,敢问这位兄台,姓甚名谁,哪里人氏?”
那人大笑着说:“真是贵人多忘事,在下曾经受过仁兄的恩惠,难道仁兄忘记了吗?来来来,先坐下,容我慢慢地道来。”于是拉着龚尝升入座,斟满酒,举杯敬了一杯,讲了起来。
原来,那人名叫石花放,原本是北方人,大约十三四年前,家乡闹起了灾荒,他带着家人逃难,父母年迈,经不住颠沛流离,先后死在逃难的路上。过了一段时间,正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他感染了风寒,无钱医治,越拖越严重,眼看就不行了。
万般无奈之下,妻子柳氏挂着牌子跪在路边,愿意给人当奴仆,换钱来给丈夫治病。可是,来来往往的客商很多,却没有一人停下脚步,全都摇头叹息而去。
龚尝升恰好赶着一车货物去都城,看见这种人间惨象,当即拿出五贯钱,救助这一对苦难夫妻。柳氏说:“多谢主人,请容许我先给丈夫治病,等他有所好转,我再跟随主人。”龚尝升摆摆手说:“你先救丈夫要紧,这钱算我送你们了,我也不要你当奴仆。”说罢,赶着马车远去。
听到这里,龚尝升想起了往事,笑着说:“我早已忘了此事,要不是你提起,我哪里想得起来呢?再说了,你当时躺在地上,我也没有仔细看,故此认不出来。”
石花放笑着说:“你做善事不求回报,才不记得此事。我们受了莫大的恩惠,铭记在心,因此一眼就能认出仁兄。”
两人闲话了一阵,龚尝升讲起了被困在此地的境况,石花放点点头说:“战况吃紧,估计还得一个多月时间,仁兄耐心地等候吧,对你没有多大妨碍。”
龚尝升皱眉说:“也不知道战乱有没有蔓延到家乡,我很担心妻儿。”石花放大笑着说:“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嫂子正快活着哪。”龚尝升正色说:“此话何意?”
石花放抬头看看天色,说道:“来来来,此时正是二更初,你跟着我来吧,带你去看看。”龚尝升也不知道要带他去哪里看看,站起来跟着他走出小酒馆。石花放握着他的手腕,喝叫一声“起”,两人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行。
龚尝升被风吹得睁不开眼,只好闭上了眼睛。过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石花放停了下来。龚尝升睁开眼一看,正在宅院的上空,脚下就是他的家。他的眼睛能穿透屋顶,屋内的情景非常清晰。
三个孩子都已入睡,自己的卧室里还亮着灯,只见妻子徐氏正在和一个眉目清秀的男子相会。此时,男子伸出手指挑起徐氏的脸庞,慢慢地凑了上去。
龚尝升急得大喊大叫起来。“你们这一对无耻的男女,竟然干起了苟且的勾当!”石花放赶紧捂住了他的嘴,后面的话被憋了回去。
两人猛然听见半空里传来骂声,吓得赶紧分开,从窗户里伸出头仰望,空无一人,什么也没有。徐氏变色说:“分明是我家丈夫的声音,听得真切。”男人说:“我也听见了,莫非他回来了,此地不宜久留,我走了。”说罢,从后门溜走了。
石花放拉着龚尝升往回飞,不一会儿,两人坐在了小酒馆里,龚尝升仿佛做了一个梦。他惊恐地问道:“你到底是人还是鬼?为何会飞行之术?”石花放苦笑一声说:“仁兄,不瞒你说,我是鬼。”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xi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原来,当年柳氏给石花放治好病后,夫妻二人双双往回走,快要到家乡时,遇见了乱兵,柳氏被抢走了。石花放在后追赶,被乱兵砍死。他的一缕冤魂到了阴司,被阴司征用,当了阴差。他此次来,就是指点龚尝升的。
龚尝升急忙说:“你有法术,送我回去吧,我现在就想到家。”石花放摇头说:“你刚才是灵魂出窍,我只能带着灵魂,带不走身体,恕我无能为力。”说罢,他就消失不见了。
过了一个多月,战事停息,龚尝升快马加鞭地赶回家里。一见面,他就质问徐氏。刚开始,徐氏不承认,龚尝升就讲了那晚的情景,两人穿的什么样的衣服,男子的模样,都说得丝毫不差。
徐氏这才知道,那晚听见的来自半空中的声音,真的是龚尝升的,赶紧跪在地上,承认了事实。她抽泣着说:“你长时间不在家里,我寂寞难耐,一时糊涂,恳请夫君原谅我吧。”
龚尝升犹豫了再三,还是选择了原谅,毕竟徐氏把三个孩子养大也不容易,怪只怪,自己长时间不在家。
后来,他在集市上开了一家店铺,不再去都城做生意了。徐氏也与那个男人断了往来,一家人过起了宁静的生活。
龚尝升的选择对吗?大家不妨留言讨论。其实,想要抵制生活里的诱惑,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定力,这事也全不能怪在徐氏的身上。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欢迎大家加关注,点赞评论收藏,你的支持,就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