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木匠半夜归来,听见继母屋里发出异声,在床上做了手脚
唐朝武周年间,有一个姓阮的木匠,手艺精湛,做出来的活计让人赞不绝口,因此请他做活的人很多。这一天晚上,他在主家喝完酒后,坐在院子里闲聊,一直到二更将尽,才告辞回家。
阮木匠从来没有回来这么晚过,他伸手去推院门,却从里面闩着。他心里责骂老婆林氏不给他留门,担心喊门吵醒孩子们,便绕到后院,从矮墙处跳进后院。
后院有几间房子,住着继母刘氏。当初他的母亲去世后,父亲身体还很硬朗,便娶回刘氏做了填房。刘氏比阮木匠大六七岁,本是官宦人家的使女,因为与奴仆有私情,违反了家规,被主家赶出家门,插标售卖,阮木匠的父亲以很低的价钱,买回一个老婆。
刘氏嫁过来的这几年,一直没有生育。阮木匠的父亲死后,他曾经劝刘氏改嫁,刘氏却不愿意,发誓留在阮家守寡。阮木匠很感动,便把后院的几间房子给她居住,仍在一个锅里吃饭。闲暇时,刘氏帮忙干一些家务,和林氏相处融洽,婆媳两个从来没有红过脸。
阮木匠正向前院走去,忽然听见刘氏房里传来异声,隐隐约约的,听不真切。他还以为刘氏生病了,便来到窗前细听。这一听不打紧,阮木匠顿时面红耳赤,原来屋里传来男人的喘息声。他愣了片刻,蹑手蹑脚地走了。
回到家里,阮木匠彻夜难眠。继母年纪轻轻的,守不住寡,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她不愿改嫁,却悄悄地暗通曲款,实在不应该。此事要是传出去,还不被人耻笑,指着脊梁骨暗骂吗?如果他去捉奸,不但让刘氏难堪,也让死去的父亲蒙羞。如果他对刘氏点明,却又担心刘氏面子上挂不住,日后在一起相处,彼此心里尴尬。
林氏见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关心地询问他心里是不是有事?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阮木匠只能将此事装在心里,连林氏也不敢讲。女人的嘴把不了门,早晚会嚷嚷出去。他说心里烦躁,敷衍过去。一直到天快亮了,阮木匠才拿定主意,既然刘氏受不住,还是劝她改嫁吧。
早上起床,阮木匠来到刘氏的房间里问安,说道:“妈,你还年轻,没必要白守着,我让媒婆给你找个人家吧。”哪知道刘氏顿时翻脸,哭着斥责说:“你开始嫌弃我,是不是?老头子啊,你把我丢在世上不管,让你儿子欺负我,你要睁开眼看一看,管一管啊,可怜可怜我啊!”
民间故事:木匠半夜归来,听见继母屋里发出异声,在床上做了手脚
阮木匠摔门而去,心里狠狠地想,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决定采用木匠之术,来吓退那个男人。
第二天上午,阮木匠拿出十几文钱,让刘氏去集市上割点肉回来。刘氏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进了刘氏的卧室,在床头上钉进一块细长的木片。
到了晚上,阮木匠借口睡不着,躲在走廊上观察后院的动静。大约二更初,一条黑影越过院墙,溜进了刘氏的房间。
不一会儿,响起了地动山摇的木床声,两三下后戛然而止。过了片刻,又响起了木床声,两三下后,声音停息。这以后,再也没有响起木床声。过了不久,一条黑影越过院墙走了。
阮木匠的嘴角不经意地出现一丝笑容,他使用了响床之术,镶嵌进去的那一片木片,让床板失去了平衡,一旦晃动,就会发出刺耳的响声,在静谧的夜里,传出去很远。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上午,刘氏对阮木匠讲,想换一张床。阮木匠话里有话地说:“这张床,我父亲睡了几十年,好歹是个念想,好好的,为何要换?你不会忘了我父亲的好吧。”刘氏愣了片刻,涨红了脸,欲言又止,最终转身走了。
一连几天,后院没有出现人影,刘氏反倒憔悴了起来,整天魂不守舍的,坐在凳子上发呆。林氏看在眼里,这一天晚上睡觉时,和阮木匠谈起此事。阮木匠便将前因后果讲了。
林氏凝眉片刻,猜测说:“我看后妈不像贪淫之人,莫非她和原先的情夫又好上了,女人恋旧,似乎只有这种可能。”
阮木匠抱怨说:“我也是开明之人,准许她另嫁他人,她自己愿意守着,却又不好好地守着。”林氏说:“那个男人是奴仆之身,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后妈嫁给他,难道喝西北风吗?她留在我们家里,衣食无忧,后半生有个依靠,这个利弊,她还是分得清的。”阮木匠不由得沉思起来。
过了几天,阮木匠终于想通了,他来到刘氏的卧室,当着她的面,把木片取了出来,然后伸手摇了摇,木床没有发出声响。他轻声问道:“妈,你是不是和谢大好上了?”谢大就是那个奴仆。
刘氏垂泪说:“我当初就是因为和他有私情,才被赶出来的,如今放不下他,你不要嘲笑我,也不要看不起我。”阮木匠点点头说:“我明白,我帮他赎身,你们光明正大地结婚吧。”刘氏喜极而泣,放声大哭起来。
过了几天,阮木匠拿出银子,把谢大赎了出来,在村头建造了三间房屋,送给他十亩良田和一百两银子,将他安置下来。然后选了一个好日子,用一顶小轿把刘氏送了过去,让两人拜了天地,结为夫妻。
后来,刘氏生了三儿两女,和谢大过起了安稳的日子。
人们得知详情,无不对阮木匠竖起了大拇指,夸赞他明事理,讲仁义,心胸开阔,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这正是,胸怀大义讲情理,助母成亲传佳话。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