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十,别贪婪,记住以下几条“收礼”的规则

人过五十,别贪婪,记住以下几条“收礼”的规则

01

古人言:“贪财而取危,贪权而取竭。”

过了五十岁,人生开始下坡,不管是情感还是事业,都要开始收网了。

真正有福气的人,凡事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一个人是否对人生满足,能否活得通透,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在礼仪之邦,随礼很常见。因而,从随礼方面,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人品、心态。

显然,按照人生发展的规律,五十岁之后,需要远离贪婪,记住以下几条“收礼”的规则。

人过五十,别贪婪,记住以下几条“收礼”的规则
02

第一,平白无故送的“礼”,问心有愧,需要委婉拒绝。

春秋时,孔子在齐国的时候,齐景公仰慕他的才学,私下决定,把廪丘这个地方,送给他。

孔子拒绝了,并且马上离开了齐国。

有弟子问:“老师,为什么不要呢?”

孔子说:“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真正的君子,不会做“无功而受禄”的事情。如果什么都不做,就得了大便宜,这样的话,名声就毁掉了。以后再去做什么事情,就难以成功了。

一个人受了有愧于自己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开心,总是觉得“做贼心虚”。尤其是被外人指指点点的时候,特别难受。

人过五十,你在单位上,或多或少有功劳,但是要看清自己,不要好大喜功,还要主动谦让,把有大功的事情,让给年轻人。

03

第二,带来麻烦的“礼”,是烫手的山芋,需要严厉拒绝。

有一个“列子拒粮”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列子的学者,生活很穷。郑国的大臣子阳派人送来一些粮食,帮助列子改善生活。

列子对送粮食的人拜了几拜,表示感谢,然后拒绝了。

后来,子阳因为不被百姓爱戴,受到了惩罚。而列子因为和他撇清了关系,没有受到牵连。

政治家吕不韦给列子点赞:“子列子除不义、去逆也,岂不远哉。”

(图片来源:文推网 侵权必删)

一开始就把“不仁不义”的灾祸拒之门外了,这是一个人真正的远见啊。并且,穷不易志,不苟且偷生,就是真正的顺从了天意。

五十岁的时候,你多半有了好一些的位置、创业也有了一定的成效。这时候,下属送礼、亲戚朋友带着功利性来送礼,都很常见。你要学会拒绝。

要知道,拿人礼物,帮人办事,这样的“潜规则”,让人很烦恼。万一你办不好事情,反而被对方奚落;要是你办好了,自己也容易犯错误。

把礼物拒绝了,你就和麻烦远离了。无“礼”一身轻啊。

人过五十,别贪婪,记住以下几条“收礼”的规则
04

第三,陌生人送的“礼”,多半是有事相求,需要斟酌。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想要求人办事,或者遇到了难题,要找关键人物来解决,送礼就是一块“敲门砖”。只要送一份大礼给相关的人,就好办事了。

那些贪婪的人,就是因为盯着礼物,而忘记了“事情很棘手”的事实。

在《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里,有一个姓杨的官员,在四川新都县担任巡道。

当地一个贪心的富人张廪生,为了把所有的家财都归于自己,把庶母和弟弟赶出去,写了状子,送了几百两银子和一个金壶,要杨巡道帮忙。

杨巡道拿到了钱财,还没有断案,就被免职了。之后,他回到了老家云南。张廪生不甘心,去云南寻找杨巡道,导致麻烦不断。

陌生人送的礼物,其中多半有“诈”,要看清楚真相。如果是弱者找你帮忙,不收礼也要帮;如果是有麻烦的事情,要果断拒绝;如果是替人受过,拒绝礼物,并断交。

五十岁的人,你的职权是用来好好工作的,不要在退休之前,把人品弄丢了。你要是失业了,余生都不得安稳。

05

第四,华而不实的“礼”,毫无意义,需要退回。

心理学上有一个“鸟笼效应”。

一个不喜欢养鸟的人,在过生日的时候,收到朋友送来的鸟笼。

家里多了一个空空的鸟笼,每次有客人来,都会问“鸟没有了,怎么回事”。

为了避免客人的询问,不喜欢养鸟的人,不得不买一只鸟,放在鸟笼里。

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做的,但是碍于面子、被某些利益胁迫,不得不去做。这是没有活明白的征兆。

人生短短几十年,最要紧的是做自己,而不是活成别人。

如果你得到一块很大的玉,你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好,于是买了保险箱,把玉锁起来,还随时担心被偷。这块玉,不是财富,而是“一块心病”。

如果你得到了一样古董,虽然价值很高,但是你对古董不感兴趣,拿在手里,反而觉得难受。丢了,又觉得可惜。这是心灵的负担。

对于华而不实的礼物,你要退回去。实在没有办法退回去,就给真正需要的人,要做到“物尽其用”。

人过五十,别贪婪,记住以下几条“收礼”的规则
06

五十岁之后,学会断舍离,一步一步回归家庭。

人过五十,就要开始收拢人脉圈了。对于礼物,要谨慎收取,送礼也要适当,坚持“礼轻情意重”的原则。

最好,就是家庭内部、亲戚朋友的筵席上,礼尚往来。一些非必要的礼节,都可以省去。

生活在礼仪之邦,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会“不讲礼”。所有的贪心,都是祸端,毫无悬念。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种关系,一旦沾染了铜臭味,打破了规则,就会令人难受。

收礼,需要心安;送礼,需要心暖。若不是如此,全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