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深海》瑕不掩瑜,一次大胆而赤诚的尝试

电影《深海》瑕不掩瑜,一次大胆而赤诚的尝试

被大量差评催动而情不自禁想写写《深海》的影评,并非为激化言论矛盾,只是表达一些个人观点,想为这部动画电影再增添一些侧面解读,认同与否都不重要,被看到更重要。

本影评将从:缺点是什么,优点在哪里,为什么说它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为什么要用“赤诚”这样词来评价它,而《深海》到底值不值得我付出一张电影票的钱;以上几个方面来表述,涉及剧透,介意者慎阅。

公映前的各种宣发加上《大圣归来》的成功余韵,让观众对田晓鹏导演及历时7年的大作《深海》有着极高的期待值。大年初一,我特地没有约任何朋友,独自一人,从我们村儿搭高铁去隔壁的深圳,找了一家比较新和好的电影院,放松而沉浸地享受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间。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与大多数朋友一样数度落泪,也听到影院里被家长带去观影的儿童们不断发出疑惑的声音,在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就预料到这部电影必将引发争议,只是没想到差评和极端差评比我想象的要多很多。也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家长朋友,这也许不是一部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电影。

一、《深海》的缺点是什么?

在表达我所理解的缺点之前,先表达一下我是推荐大家去看的,对电影的肯定不表示盲目推崇,它是不足的,而且不足之处是明显的。

故事的整体结构略显松散,叙事节奏不够张弛有度。故事开篇的引章交代了女主角参宿的家庭背景和处境,随即展开了一个被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故事。所以,整个故事最核心的,应该是“救赎”的过程。目前公映的版本,很明显地能看出来这个过程的表达在该强烈的地方没有强烈,比如隐喻着抑郁症的“丧气鬼”应该是需要展现出它到底怎么可怕了,它可怕的点不是会“憋死”么?所以与之交锋的时候,怎么就看到慌乱的单方面逃跑呢?哪怕男主角“南河”劈开丧气鬼的地方,也没有感觉到这个丧气鬼到底哪里可怕了。其实这个隐喻是非常好的,被丧气鬼缠身的时候,就是被抑郁症纠缠的时候,憋死就是病痛带来的窒息感,电影应该用画面和配乐辅助观众去理解,就像哈利波特里面关于摄魂怪的表示,完美诠释了“恐惧”;而本片对“窒息”的诠释不管是画面、节奏、音效、配乐都没有为这个本该是亮点的隐喻服务。

整个电影中,丧气鬼出场了两次,第一次在海底,是女主参宿的情绪引来了丧气鬼,南河交代了丧气鬼一来会让大家憋死,然后指挥逃跑,就这样一句话说完了,这里完全没感受到危机氛围。

我粗浅地想象了一下对剧情做一些修改,丧气鬼的第一次出场就应该交代它的可怕,南河已经明确指出了是参宿引来的,且参宿出现在深海大饭店的时候,他们叫参宿“晦气”,这就说明在参宿的自我认知和外界对她的表现来看,她是一个不应该的出现的存在,是一个会带来麻烦的存在。那么是否可以有因为丧气鬼出现而导致船上发生了“憋死危机”的剧情,可爱的小水獭快憋死了,而慌乱之中被点名的参宿,被所有人要求“笑起来”“想些开心的事情”,自责和指责的双重压力都在逼迫着她,她努力笑,大伙儿努力逗她,南河指挥逃跑,这样的慌乱之下渡过第一次危机,劫后余生的大家忘记了参宿是他们口中的“晦气”,夸她干得好,大家不知道是参宿成功的转变了情绪,还是船跑得够快才躲过一劫,也没人去细想琢磨,只有南河发现了,参宿的笑不是真心的,他们这一次只是侥幸逃脱,所以第二次丧气鬼出现的时候,南河因为短暂相处的情谊和知道参宿无法逃脱,才奋不顾身回去救她。而这次危机也让参宿也迎来了第一层的关系转变,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一开始大家对她避之唯恐不及,后面南河留下她,大家却能与她和平共处,因为明显船上的人并不会完全买南河的帐,所有的关系转变是需要逻辑和理由的,即使那是在参宿的梦境中,因为参宿的讨好型人格在接收到善意和温暖的时候,她需要逻辑自洽。而这次冲突中出现的外界压力、指责、自责,参宿努力地微笑等等,才能点题,与前后贯穿。也侧面表达了一个点,那就是抑郁症是很难被旁人理解的,它会像其它重大疾病一样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它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很难也很无奈。

丧气鬼的第二次出现比第一次可怕得多,但这一次的交锋聚焦到参宿和南河身上,这里展现的是自我挣扎、求救和被拯救而带来的一点点希望,所以要强调的应该是窒息下的挣扎,影片中同样是看似紧张地带过了,没有强调卷土重来的危机变得更可怕了,会将人推向死亡。如果变更一点剧情,丧气鬼浓烈而汹涌地追着小女孩内心的缺口而来,她没有一点皮外伤,却感到强烈的窒息感,她无望的挣扎看上去有甚至点可笑,看着大船远去,她也好想上船啊,她伸出手想说一句“救救我”,却无力开口,只有她自己知道,没有希望了,无法呼吸了,她快要死了,就要死了,又垂下手,那就死掉吧。直到南河为她劈开了桎梏,她从窒息中解脱出来甚至来不及多换几口气,就被拉着手拼了命地逃。这样的救赎,才是她后来对南河的感情有了更进一步的转变,滋生出强烈的信赖,才更加合理地愿意陪着南河前往深海之心,产生了一丝希望。而这里的侧面表达正好对应的就是,抑郁症患者最典型的“三无”病徵:无意义、无兴趣、无希望,寻找到一丝丝希望和意义都是救赎。

《深海》目前的版本让人觉得又乱又平淡,好像不知道在讲什么,直到后半段的反转来临才能明白一些前后剧情之间的关联。按理说,这种反转式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能够带来很大冲击的,却因为反转前的叙述节奏没有铺垫好,导致观看的时候出现理解上的断层。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整体看下来就是,开头:懂了,中间:这是在干啥?,结尾:懂了,但是不是前面啰嗦太多了,好没必要。我看到很多评论都说剧情单薄混乱,其实就是节奏感弱了一些,缺少了一些支撑点。但我还是认为,《深海》是瑕不掩瑜的,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最终呈现版有这么明显的漏洞。

二、《深海》的优点在哪里?

优点肯定比缺点多的,哈哈。

首先,引章做得非常好。节奏非常紧凑很精准地交代了整个故事的基点。参宿的处境,她戴起的微笑“面具”,她抑郁症的起点——原生家庭(也是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起点),开篇点题。对于有相同经历的观众来说立刻共情,而没有相同经历的观众也能快速抓住重点,产生同理心。

其次,各种隐喻其实是非常精妙的。不完全列举:

1、前面着重提到的丧气鬼,会让人“憋死”,就是像抑郁症一样,生气进不来,死气出不去的那种窒息感。

2、海精灵,它是很复杂的,黑色粘稠的身体,带着蛊惑,夹杂着人内心的渴望,让人迷醉,却无法真正得到,它与黑暗交杂,抓不住,却能把你引入深海,让人困顿其中直至死亡,它就是病因。

3、好评体系,电影中参宿的第一次登船,南河同意参宿留下提出的条件就是要帮助深海大饭店提升评价等级,她努力地干活,跟同事们和睦相处,得到了她非常渴望的关爱,一颗星一颗星地提升好感度。这其实就是表达了在参宿的认知里,她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她不能添麻烦,她得时刻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让别人满意才行。在家里她要懂事、听话,好好表现给父亲看。面对母亲,她需要体贴,即使再思念妈妈,也不能撒娇提要求,对着自己的母亲说自己绝对不给她添麻烦,就想看看她,多么卑微的渴求,也是因亲密关系中的至亲的否定而催生出她对自我的否定,同样紧扣抑郁症的成因。

4、拯救者南河,这是一个争议挺大的点,我看很多人不喜欢南河,觉得他的表现是出尔反尔,虽然是梦境中,但他肯定是欺骗了参宿,还吵闹咋呼爱忽悠,而且也质疑说他一个捡到手机想私吞的世俗成年人怎么会去救一个陌生小孩,这个安排不合理等等。而我恰恰最喜欢这个身上充满了冲突和矛盾的拯救者角色,且我个人认为这个人物的设计是很妙的。南河的出场就展现了一个世俗讨生活的成年人形象,包括他在梦境中也同样对五星好评很执着,对应的不就是大部分在现实中摸爬滚打的我们这些普通人吗?参宿的假笑是很容易被看穿的小孩子的假面,而南河看不出真假的微笑之上还增添了一副时刻微笑的小丑面具,南河他,戴了两张面具,一面示人,一面示己。他像小丑一样娱乐他人,在社会里讨生活;他面对失败和挫折自我催眠般地为自己打气,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倒下。南河,就是我们。他的积极是我们,世俗是我们,挣扎也是我们。

梦境中对参宿的欺骗,给她希望最后被发现是谎言,对应的就是二人在大海里漂浮的时候,他不断用谎言鼓励参宿活下去,只有抱着希望才有可能等到救援活下去。

而最妙的地方,恰好就是很多人觉得不合理的地方,南河为什么会跳下海去救参宿。我认为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情急之下的下意识举动说明了,即使他是一个世俗的人,一个有各种缺点的人,也无法掩盖他本性中的善良。成年人的世界的确有很多要计较和衡量的东西,也很有可能为了生存放弃很多曾经坚持的东西,从纯真到沾染尘埃是无可避免的,唯良善之心不可丢失。第二层,南河是在拯救他自己,孩童时期的他自己。本片的主角是一个孩子,而抑郁症的成因中很大部分是源自原生家庭,所以很多抑郁症患者或者说抱有遗憾长大的成年人心中都有一个需要被拯救的小孩。南河对参宿的拯救,象征意义上很可能是对幼年自己的一种补偿心理,这种补偿心理是非常常见的。南河看出了参宿的假笑,所以努力地逗她,他希望参宿真的笑起来,说明他从情感上是明白参宿的。我们很多时候很愿意在一些情境下对陌生的孩子伸出援手,都是在抚慰曾经受过伤的小小的自己,这是一个自我救赎和自我和解的过程。我喜欢南河,因为看见了自己。

5、深海大饭店绘本,这是一个彩蛋了吧,以南河为主角的故事绘本,更加明确地展示了南河这个角色就是象征着努力生活的每一个普通人,还有真正的实体书可以买,确实蛮彩蛋的。

最后,结局的处理我认为也很好。看到后面的时候我很紧张,非常害怕是一个不合理的大团圆结局。参宿在昏迷的时候终于盼来了母亲,她为参宿的哭喊也确实是情真意切的,生死关头的情感做不得假也确实浓烈,但也仅仅是因为那是生死关头。人是很复杂的,很多事情光看某个事件节点是不全面的,日常生活才是真正的考验。参宿父母的冷漠疏离都是他们自己的主动行为,他们早就放弃参宿了。但参宿听到母亲但哭喊时她有一个情绪转变,先是得偿所愿般的欣喜,而后转身义无反顾地想要冲破生死去找南河,我认为是她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是不用刻意讨好的,她完成了一次惨痛的成长,虽然很残忍,但她不要再去追逐不属于自己的爱了。南河的那句“希望你以后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是小参宿终于明白,她不要再做无意义的讨好,而是要努力地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即使没有人爱她,但她自己要爱自己。南河伸出的援手,推动着小参宿完成了自我的救赎。所以最后她醒来的时候,身边空无一人。不论她的父母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弥补也好,和从前一样也好,他们都已经在那个深海里失去参宿了。

哦对,特别夸一句为参宿配音的王亭文小朋友,配得太好了,太真诚了,角色刻画入木三分,未来可期。

三、大胆与赤诚

国漫难做,这是不必赘述的。其实像田晓鹏导演这样,已经有《大圣归来》这样的珠玉在前,后面再做什么亲情、爱情、友情或者神话等等大主题的电影,不说一定大成功,也至少比《深海》这个主题好做。他选题忒大胆了,也太赤诚了些。

从这次电影的画面、特效、美术等技术层面来看,无疑是精妙绝伦的,可他却用来做了一部没有“爽点”的电影。我都很想问一句,你是不是不想挣钱了?

近些年抑郁症三个字逐渐开始普及,知其名者甚多,知其意者甚少。还有人笑称这是个网红病。殊不知真正的患病者,有很多是不愿与人提及的,它太难理解了。一旦你告诉了别人自己罹患抑郁症,很多人都像《深海》女主角的父亲一样,以为这就是一个用“开心”去对抗的“不开心”的不应该称之为疾病的事儿。这是一个无法感同身受,想象都没有参考依据的疾病。它相较于其它重大疾病最最难的,除了治疗之外,就是“被理解”和“被接受”。《深海》团队把视角放在抑郁症上,并且直指大部分抑郁病症的病因起点——原生家庭,一让抑郁症真正被看到,拓展社会对其的包容度;二让“隐藏”在人群中抑郁症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在苦难中有一丝丝安慰;三让社会大众加深对抑郁症及其成因的认识,呼吁大众能够更加注重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尽量避免和减少患病的发生。

《深海》从技术上拓宽了中国动画的可能,而立意则充满了人性关怀。以“赤诚”二字评之,不轻,也不重。

我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不论它票房是高是低,我也只是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用了112分钟看完了一部满是诚意的作品。我觉得值。(下一篇)